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振动时效技术在生产中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为得到满意的处理效果,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在振动时效过程中调整激振力,使工件产生满足下列条件的动应力。 σ_b>σ动 σ残≥σ_s 式中:σ_b—抗拉强度; σ_s—屈服强度 σ残—工件残余应力 σ动—工件动应力。  相似文献   

2.
Ⅱ级贮箱采用薄壁焊接结构,分布有六个法兰盘环形焊缝和三条纵向焊缝,对确保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起重要作用,因而相应地提高了技术要求。利用逐点挤压矫形法延展焊缝使之与焊缝收缩相抵消以消除变形。工艺参数的选择得当与否,对矫形有显著效果,而且在矫形的同时可改善焊接头的残余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考虑残余应力σ_i~R 时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方法.使用该方法计算了考虑和不考虑残余应力σ_i~R 时容器的爆破压力 P_c 和 P_(c').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后发现,残余应力对容器强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隔舱式脉冲发动机的多脉冲开启功能,设计了十字型、V字星型、米字型、圆弧星型、矩形星型和星圆复合型金属膜片式隔舱结构。根据平板脆性断裂模型的表面裂纹参数的计算公式,分析得到了金属膜片裂纹深度b与临界应力σ_c的关系及临界应力σ_c、临界尺寸a_c与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_(IC)的关系;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仿真的瞬态动力学分析,发现了六种金属膜片应力均集中在膜片中心及沟槽部位,膜片将首先从这些部位裂开;探索了一种预估金属膜片打开压强的方法,即通过模拟不同峰值压强下膜片的最大主应力,得到最大主应力-峰值压强曲线,则该曲线与临界断裂应力直线的交点对应的压强值,就是金属膜片的打开压强。由此得到了六种结构类型金属膜片的Ⅱ脉冲打开压强预估值,用该方法预估的膜片打开压强1.25 MPa与实际发动机打开压强1.4 MPa相近,表明该预测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用应力降落法测定单向PAN基碳纤维T300增加热碳基复合材料在1900-2350℃蠕变内应力σ0,结果及分析表明,对单向C/C复合材料,σ0不是一个材料常数,而是温度T、初始力σs及结构因子S的函数,即σ0=σ0(t,σs,S)。  相似文献   

6.
张亚  强洪夫 《上海航天》2011,28(1):37-39,45
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同Ⅰ-Ⅱ复合型裂端的变形场和约束场(裂端形状改变能和应力三维度水平Rσ)分布。结果表明:复合型裂端变形为不对称的相反变形,符合钝化-锐化模型。Ⅰ-Ⅱ复合加载时裂纹尖端出现负约束区域(该区Rσ〈0),当Ⅱ型分量增加,负约束区域增大,最大约束水平Rσmax降低,且绕裂纹尖端顺时针转动。Rσmax出现距裂纹尖端有一定距离处。Ⅰ-Ⅱ复合载荷下偏离原裂纹方向的裂纹在钝化区内某处危险点开始萌生,并与应力三维度最大位置处产生的空穴或孔洞聚合向前扩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实验证实,回火马氏体态的高强度结构钢之氢脆敏感性可以通过亚温淬火工艺得到显著改善,即在正常的淬火和低温回火之间增加一次加热到稍低于Ac_3点的(α γ)两相区淬火可以使30CrMnSiA钢氢致延迟断裂临界应力σ_c提高几倍,同时还保持原有的强度水平。  相似文献   

8.
采用直接撞击式Hopkinson拉杆装置对新型锆钛合金材料在动态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典型动态拉伸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应变率为800~4000s-1的情况下,材料的动态强度(包含屈服强度σ0.2、抗拉强度σb)、失稳应变、伸长率以及应变能密度均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件断口进行分析,研究了合金材料在不同应变率状态下的失效断裂特征。结果发现,随应变率的增大,材料的断裂方式由准解理断裂变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了美国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用钢材的选材探索,可靠性研究以及采用多β_(1c)和κ_(1c)/σs作为选材和判断壳体不发生低应力爆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超塑性拉伸试验表明,经超塑性预处理的棒状试样在经460℃、应变速率ε为3.33×10~(-3)S~(-1)条件下拉伸时获得延伸率δ为357%,流动应力口为20MPa。经超塑性预处理的板状试样在经460℃、δ为5×10~(-3)S~(-1)条件下拉伸时获延伸率δ为820%,流动应力口σ为48MPa。 试验证明,超塑性材料拉伸时的流动应力小于经过良好退火材料拉伸时的流动应力,在翼身较薄的铝合金翼片超塑性等温模锻时降低了设备吨位。  相似文献   

11.
确定控制推进剂中裂纹扩展的Paris定律,给出了应力强度因子和裂纹扩展速率之间的幂律关系。但是,这对正确表达粘弹材料中裂纹扩展不尽合适。利用线性累积破坏理论和破坏区的概念,我们给出如下修正定律 da/dt aT=Aα/t_m式中α是达到最大应力σ_m时裂纹前端区域的长度,t_m是与单向拉伸试验中的最大应力相应的时间。就单边预裂试样的拉伸试验而言,本定律可使其结果的分散大大减小,研究中采用CTPB和聚氨酯推进剂。  相似文献   

12.
应力腐蚀(SCC)是一种易引起航天飞行器结构无征兆事故的多因素耦合作用失效类型。为厘清SCC机理,文章从基因角度解析SCC的应力因子和微观因素,探索SCC基因测取方法和无SCC事故内涵。分析表明,SCC应力基因位于远低于σ_S的量值区间,其微观基因包括溶解阳极、氢、电负性离子、滑移位错、钝化膜和晶体取向,可采用多尺寸断裂形貌、化学浓度、电位/电流、应力/应变等参数测取SCC基因组态和SCC敏感性。基于SCC基因分析,航天飞行器结构设计寿命内无SCC事故原则应包括合理设计、精准评价和正确失效分析三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相稳定硝酸铵(PSAN)的吸湿性和表面极性,选择乙二胺、二乙胺和三乙胺,分别代表伯、仲和叔胺化合物,与PSAN颗粒表面反应,制备反应型包覆PSAN。FTIR证实,乙二胺、二乙胺和三乙胺与AN均能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吸湿率、接触角测量和推进剂拉伸实验,对包覆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二乙胺反应型包覆的PSAN吸湿性和表面极性改善效果最好,相对湿度为75.3%和92.5%两种环境下,8 h吸湿率分别下降了60.5%和63.6%,表面自由能极性分量下降了约91%,非极性分量增加了约145%;而乙二胺反应型包覆PSAN对BAMO-THF/PSAN推进剂力学性能改善效果最好,乙二胺包覆量为0.2%时,推进剂的最大应力σm取得最大值,σm提高了约46%,最大应力下延伸率εm提高了约83%。  相似文献   

14.
将6σ质量控制理论用于空射巡航导弹的概念设计中,按照多学科设计优化的理论建立了涉及结构外形、质量、动力、弹道和气动5个子学科的空射巡航导弹概念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多学科设计优化和6σ稳健性优化,对比了二者的输出响应。应用6σ质量控制方法后,未达到质量控制约束的射程和最大飞行速度均改善到了6σ水平,从而得到了稳健的系统方案。稳健方案在1 000次蒙特卡洛系统仿真中,射程和最大飞行速度约束可靠概率均为100%。在设计参数波动5%的情况下,稳健方案射程的波动幅度比最优方案减小了61%,最大飞行速度波动幅度减小了57%。研究表明,应该在国防产品设计阶段尽可能早的应用质量控制方法,而不是单纯追求系统某些性能的最优化。6σ质量控制方法是一种提高产品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具有很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单介绍6σ的起缘,6σ管理及其特点,企业引入6σ管理应具备的条件,新质量成本观,推行6σ管理的步骤,百万次机会不合格数,各种σ水平对于过程能力指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遥测技术》1985第3期“可靠性试验”一文中(60~61页)“(1)寿命摸底试验”一节有值得商榷之处,请容阐述。设产品寿命T服从正态分布N(μ,σ~2),随机地抽取n个产品进行试验,到t_0时刻截止,其中有k个失效,寿命各为t_1,t_2,…,t_k,余下的n-k个寿命超过t_0。这是(无替换)定时截尾试验。μ与σ的估算公式来自它的似然函数(即联合概率密度函数)L(t:μ,σ)。由统计分析得到:  相似文献   

17.
6σ管理战略是企业为追求卓越、并使其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一些顶级跨国公司都开始推行6σ管理战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快速增长。本文阐述6σ管理的基本概念、6σ管理方法以及实施6σ管理战略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液体火箭发动机随着推力增大,振动量级会变得更加剧烈,工作环境也会更为恶劣.因此,需要对承力结构的结构变形、摇摆间隙、与总体对接面变形情况以及各组件间接口可靠性进行详尽研究.以某型号发动机的主承力构件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CFD方法得到工作状态下发动机内部的压力及温度载荷,然后将得到的温度和压力载荷做为应力分析的边界条件,对发动机主承力构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对计算得到的应力场进行分析,寻找到发动机危险截面,对这些截面上的应力采用应力线性化手段进行应力分类,最终通过应力强度评定原则对各类应力进行强度评定,以校核强度是否满足要求.校核结果表明该主承力构件的强度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ANSYS软件为基础,对高压长圆柱形天然气储运罐进行变形分析、应力分析,得到了储气罐的应力分布状态,分析了在壁厚方向及沿着罐壁方向上的应力变化。所得结果和理论结果吻合。此基础上,完成了气罐模态分析,得到了气罐的各阶固有频率及振型。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方法有效,为进一步设计高压气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六西格玛(6σ)DMAIC的理念为主轴,介绍了6σ管理方法和工具在提高电触头产品一次成品率问题上的具体应用过程。通过运用6σ的方法和工具,成功地达到了项目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直接经济效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