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展弦比柔性机翼结构重量轻、气动效率高,广泛应用于高空长航时无人机(UAVs)。飞行过程中,这类机翼在气动力作用下发生大变形,线性结构模型不再适用,需要建立考虑几何大变形的结构模型。采用牛顿力学方法推导了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的机翼结构动力学模型,该方法推导过程简洁、物理意义明确,可以与Hodges基于哈密顿原理的推导方法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求解大展弦比柔性机翼的非定常气动力,建立了能够考虑机翼三维效应且适用于机翼空间大变形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基于建立的非线性结构模型和非定常气动力模型,采用松耦合方法建立了非线性气动弹性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气弹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展弦比柔性机翼颤振速度对来流迎角和机翼的展长均较为敏感;当来流速度大于颤振速度时,由于几何非线性,机翼振动并未发散而是形成稳定的极限环振荡(LCO);随着来流速度进一步增加,机翼再次穿过临界稳定点,由不稳定系统变为稳定系统,直到随着速度的增加系统再次达到临界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
带集中非线性的机翼气动弹性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智春  田玮  谷迎松  贺顺 《航空学报》2016,37(7):2013-2044
带集中非线性环节的机翼非线性气动弹性问题是飞行器气动弹性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经过近几十年来的不断发展,这类机翼非线性气动弹性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鉴于此,综述了近年来带集中非线性环节的机翼非线性气动弹性问题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带集中非线性的机翼气动弹性分析的建模方法、分析方法及非线性气动弹性稳定性和响应行为的规律,并讨论和总结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对今后机翼非线性气动弹性问题的分析方法和研究内容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二维振荡机翼跨声速非定常绕流的变域变分有限元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对文献(1-3)提出的二维振荡机翼含激波跨声速非定常绕流的变分原理进行了改造,使之能适用于时间推进法;构造了三维时空的可变节点有限元来捕获自由尾涡面,而跨声流中的激波采用人工密度法捕获。在远场边界上使用简化的无反射条件和新型非定常Kutta条件。用本文方法求解了作俯爷振荡的NACA64A010翼型的跨声速绕流,计算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方法可以推广到三维机翼及二维和三维叶栅的同类气动力问题上去  相似文献   

4.
机翼动态气动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动态特性风洞实验的技术方案、测试系统和测试软件。对前缘后掠60°的三角翼在迎角0°~90°范围内快速上仰时的升力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机翼快速上仰时,随上仰速率增大最大升力系数增高,即动态升力效应更明显;失速迎角也增大。此外,给出了简缩频率、平均迎角、振荡振幅以及俯仰轴位置等对振荡机翼产生的非定常瞬时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秀时间历程涡格法对三维亚声速机翼的非定常振荡气动力作了计算研究,算例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本方法精度高、用时少,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6.
迟滞非线性二元机翼颤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李道春  向锦武 《航空学报》2007,28(3):600-604
 采用多项式迟滞非线性模型建立二元机翼气动弹性运动方程,并用数值积分法进行求解。通过系统响应振幅随来流速度变化的分叉图和频谱分析发现,俯仰方向由于含有非线性因素,振动中的高阶分量随速度提高不断增加,并引起高次分叉。重点研究“机翼/空气”质量比以及“沉浮/俯仰”两个自由度的自然振动频率比对非线性颤振速度边界的影响,并提出可以通过提高自然振动频率比来减小迟滞非线性因素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风力机翼型动态测压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风力机先进翼型族的设计与试验研究",针对动态试验设备研制、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在西北工业大学1.6m×3.0m低速翼型风洞(NF-3风洞)开展了风力机翼型动态测压试验技术的研究。采用S809风力机翼型模型,在雷诺数0.75×106和1.4×106、迎角-2°~+18°条件下,通过改变模型3个平均迎角、3个振荡频率和2个振幅角等状态,进行了动态测压试验,并与静态测压及国外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F-3风洞研制的试验设备,采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能够应用于风力机翼型的动态测压试验,并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的翼型动态测压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国际航空》2009,(5):7-7
该公司正在研究利用美国专利设计新的机翼根部整流罩,它能够减少安装在机翼上的发动机所带来的阻力。与常规机翼根部整流罩相比.新整流罩通过沿着机翼机身交界区的鼓包和机腹局部几何外形进行了修形,可以产生向外传播到机翼翼梢的有利压力波.从而可以减少由发动机产生的阻力。根据现有的试验结果表明,新的整流罩不仅可以改善飞机在不同飞行条件下的性能,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机翼的载荷分布.增加飞机的自主飞行能力.而这种修形既不会增加结构重量.也不会增加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9.
徐文 《国际航空》2008,(9):62-62
NASA通过新型的光纤传感器系统设计,可以在飞行中实时“感觉”机翼的气动的变形,测出机翼的实时应力,进一步的研究将通过对机翼外形的主动控制实现对机翼表面气动载荷的重新分配,大大提高飞机的飞行效率和安全性,从而使机翼主动控制技术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研究OWN(Over-the-Wing Nacelle)对机翼升力特性的影响。通过对OWN和机翼组合体的气动数值模拟,给出环量(升力)沿机翼展向分布,结合机翼剖面上下翼面压强分布,分析了OWN对机翼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OWN的不同安装位置对机翼升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可以作为类似的发动机短舱置于机翼上方布局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