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方舟子 《飞碟探索》2010,(12):48-49
今天,科学界测定的地球年龄是:45.4亿年,误差1%。这个年龄漫长得超出人们的想象能力。“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几千年的岁月已是人类能够想象的最漫长的历史时间。难怪直到今天,仍有许多所谓“年轻地球论者”无视科学证据,坚信地球的年龄只有几千年。  相似文献   

2.
到了19世纪,科学家已无须担心由于发表离经叛道的观点而受到宗教界的迫害。科学界实际上已无人相信地球如《圣经》所记载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各种证据都表明地球的年龄必定非常古老。但是究竟老到什么程度,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以及生物学家)却有不同的看法,发生了一场持续几十年的大争论。  相似文献   

3.
地球年历     
天文学家海因里希·西登托普夫(1906~1963),曾经将地球约50亿年的历史压缩成一年(1秒钟相当160年),来形象地描述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的进化史。现在一般认为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仿照西登托普夫的作法,将地球的这个年龄压缩成一年,那么,1秒则相当146年。让我们根据有关的新近研究资料,看  相似文献   

4.
谢懿 《太空探索》2012,(4):47-49
登陆小行星很可能是人类下一个最激动的创举:在“小王子”号宇宙飞船上,三名勇敢的航天员正在准备踏上一个新的星球。他们是第一批旅行到距离地球如此遥远的地方的人类,此时的地球已经缩成了他们身后的一个蓝色暗点。  相似文献   

5.
太阳敏感器的测量精度主要受地球反照的影响。通过建立大角度入射光能衰减模型,结合地球反照辐照度峰值的计算,从理论上说明了这种影响与太阳入射角的关系。以CCD太阳敏感器为例,当太阳出现在敏感器的视场边缘时,而地球反照处于最坏情况,地球反照和太阳在CCD上产生的辐照度具有可比性。最后提出了改进太阳敏感器的结构参数来减小地球反照对太阳敏感器测量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飞碟探索》2014,(7):7-7
2014年5月28日,世界各地的天文爱好者都在关注一件事情,就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雨燕”卫星在仙女座探测到了一次罕见的疑似伽马暴。伽马暴是宇宙中威力最大、最神秘的事件之一,由强烈的短脉冲辐射组成,在传播数十亿光年后还能在地球上观测到。如果伽马暴发生在银河系,并且面向地球的话,将很可能把地球臭氧层一扫而空,造成严重的生物灭绝。  相似文献   

7.
在宇宙众多的星球中,惟独地球身披蓝色,显得那么美丽、宁静而又生气蓬勃。但是,这个有着高度文明的星球,有没有可能与其他星球相撞而毁于一旦呢?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观测手段的进步,人们发现,太阳系里的小行星和彗星多到数以亿计,它们多次向地球撞来,使地球几遭不测。人类惊呼地球处在危险之中!一则引起轰动的报道据《中国科学报》1998年3月30日报道,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最近收到国际小行星中心主席马斯登博士的通报,一颗名叫“1997XF11”的直径约为1000米的小行星,将于2028年10月掠过地球。…  相似文献   

8.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人造卫星收集的最新资料证明,地球磁场已出现数个大洞。科学家经分析后认为,这标志着此前预测的南北两极大翻转即将开始。地球两极翻转过程中一旦地球磁场消失,太阳粒子风暴将会对地球气候和人类命运产生致命的影响。有科学家怀疑,地球磁极翻转正是古人类文明覆灭的原因。地磁场的起源及变化规律自公元1600年英国的吉伯提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石”开始,有关地磁场起源的推测已有了四百余年的历史。地磁场的主要部分犹如一个近似沿自转轴方向均匀磁化的球体的磁场,因此永久磁石说就成为地磁场成因最早和最自然的猜…  相似文献   

9.
58月球的年龄是多少?月球的年龄是多少?月球的年龄与它的成因相关联。20世纪60年代倾向于碰撞成因后,一些科学家自70年代以来,设想了碰撞时的种种状态。1986年,瑞士科学家维利·本兹提出,碰撞是在地球已形成一层坚固的外壳后发生的。即一个火星般大小的天体猛烈地撞击了地球,飞  相似文献   

10.
大宇宙     
正所有恒星都有"孪生同胞"?很长时间以来,科学家一直推测太阳有一颗被称为"涅墨西斯"的伴星。这是一颗非常暗淡的褐矮星或红矮星,会干扰太阳系以外天体的轨道,增加它们与地球碰撞的概率。涅墨西斯是希腊神话中复仇女神的名字。有科学家认为,正是这颗太阳伴星使一颗小行星闯入了地球轨道,并在随后的碰撞中导致恐龙灭绝。现在,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涅墨西斯星可能存在于宇宙某处的证据。一项最新研究指出,所有恒星可能都是成对诞生  相似文献   

11.
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大耳朵射电望远镜的出名不是因为它对遥远射电源的观测,而是在它建成以后不久就把搜寻地球之外的文明社会发来的射电波课题作为首要任务,并坚持了20多年。地球上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使人们期望在地球之外寻找与人类智能相当甚至超越人类的生物人们正在期待有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邱伟 《飞碟探索》2010,(12):54-55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教授史蒂夫·琼斯表示,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人类各个种族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大融合。他预测,未来人类会融合到只剩下一个人种,人类进一步进化的脚步将变得更加缓慢。也许这是一个悲观的预测,人类进化的脚步真的就停止了吗?恰恰相反,人类正处于大进化的前夜。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伴随着地球生物的不断进化和地质时代的更替,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也遭受了诸多毁灭性的灾难。有史以来所记载的数次全球性洪灾,无疑是人类所遭受的最大灾难之一,而且,这种灾难大都与宇宙活动有关。有记载的最早一次洪灾发生在公元前120世纪...  相似文献   

14.
易林 《太空探索》2000,(1):24-25
大家都知道,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老大,它的质量相当于地球的300倍。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大红斑,你知道这个大红斑有多大吗? 它能吞下2个地球!木星的大红斑长达5万千米,宽约1.4万千米,至今已有300多岁了。它的范围在不断变小,颜色也在不断变化,时而鲜红,时而呈橙红或淡玫瑰色。  相似文献   

15.
○地○曾是一个大冰球科学家们今天说,地球可能曾是个大“雪球”,海洋结着厚厚的冰,海水是不流动的。后来只是在遭受某种全球性大灾难的情况下,地球温度才得以上升。帕萨迪纳加州理工学院的戴维·埃文斯说,22亿年前的证据表明,冰川曾延伸到距赤道11度以内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大耳朵射电望远镜的出名不是因为它对遥远射电源的观测,而是在它建成以后不久就把搜寻地球之外的文明社会发来的射电波课题作为首要任务,并坚持了20多年。地球上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使人们期望在地球之外寻找与人类智能相当甚至超越人类的生物,人们正在期待有突  相似文献   

17.
美国影片《天地大冲撞》的上映,引发了人们对近地天体的关注。什么是近地天体?它们究竟会不会撞上地球?如果撞上地球会产生什么后果,一系列有关人类生存与命运的问题由此而生。为此,我们特请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研究员、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计划的王持者朱进先生撰写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平树 《太空探索》2014,(3):42-43
近来,印度航天似乎比较火:2013年11月5日,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25成功发射了本国研制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在全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为目前只有美国、苏联和欧洲航天局成功探测过火星,也就是说印度有可能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2014年1月5日,印度又首次利用一枚第三级采用国产低温火箭发动机的“地球同步卫星轨道运载火箭”将地球静止卫星-14通信卫星送入太空,由此成为世界第6个掌握低温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正>水星地质结构水星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一颗行星,被太阳烤的很热,所以它是一个大铁球。水星表面有一层很薄的矿物质壳。在壳下面是一层不太厚的岩石层,称作幔。水星的幔很可能温度非常高,以至于融化了部分岩石,但是科学家对此并不确定。在幔下面,也即水星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铁核。尽管地球比水星大很多,但水星的核心所占水星内部的比例远高于地球的核心。一些科学家认为水星核心  相似文献   

20.
2万年前,冰川还遍布地球。它们是如何渐渐消融的呢?最终,我们发现答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