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宇宙在自转     
在物理学中有一个基本原理,叫做宇称宇宙。这个理论认为,一个物理过程与其镜像是无法区分的,或者说,你在右手坐标中做的物理实验,翻到左手坐标中去做,二者是相同的。 但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事情有了变化,两位年轻的学者——李政道和杨振宁——宣称宇称守恒可被打破。不久,物理学家在做钴60的放射性β衰变实验中,果然看到了宇称不守恒。李政道和杨振宁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2.
王祖远 《飞碟探索》2012,(11):62-6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H.G.斯托克是一名英国海军中校。在一次战斗中,斯托克被土耳其人俘获,经过数次转移,最后被关押在土耳其中部的艾菲蓊·卡拉·希沙战俘营。在战俘营中,斯托克结识了一位英格兰人,一位苏格兰人。斯托克是爱尔兰人,他们三人民族不同、性格各异.却都暗暗下了决心,遇到机会便结伴出逃:  相似文献   

3.
冉浩 《飞碟探索》2014,(1):18-19
宇宙到现在为止可能已经有137亿年的历史了。按照现在的主流观点,宇宙很可能是在一次爆炸中产生的,在爆炸中,产生了物质、时空以及法则。灼热的宇宙在膨胀中渐渐冷却,形成了今天的宇宙。但是,宇宙形成之初经历了哪些细节我们却不清楚,而这正是科学家极力探寻的。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计划在近期进行至少一次布拉瓦弹道导弹试射,这是俄罗斯计划的新一轮5次试射实验之一。根据俄国防部声明,将由Yuri Dolgoruky潜艇进行发射。俄国防部长在声明中指出,计划试射的5枚导弹都将从白海发射到堪察加半岛库拉范围内的设定区域,某国家委员会将监督试射过程,其部分成员将在实验过程中驻留在核潜艇中。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军中活跃着一支专门用于登陆作战的履带式登陆车部队。这些履带式登陆车,堪称为“陆地赛猛虎,水上似蛟龙”。它们在二战的登陆作战,岛屿作战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王燕平  张超 《飞碟探索》2011,(10):38-39
如今的夜空中,星座的总数一共是88个。但在这88个星座之外,偶尔会有些生僻的名字,在全天星图上难寻踪迹。比如古希腊神话中承载着英雄远游的“南船座”,比如每年年初坠落流星雨的“象限仪座”,比如《圣斗士星矢》中被打得落荒而逃的“地狱犬座”等星座,它们曾经确实存在过,或是更换了名称,或是被分割为多个星座,或是被并人其他星座。在这些废弃的星座中,隐藏着壮阔曲折的故事,也演示着人类科技与文明的更迭发展。  相似文献   

7.
天宫畅想曲     
牧南 《太空探索》2011,(11):24-25
由西向东,地球在太阳的呼吸中转动谁在清晨的露珠上谛听过地球轻柔的足音?由西向东,地球在月亮的清波中转动谁在子夜的虫鸣中抚摸过地球柔曼的曲线?由西向东,长江黄河在向着太平洋奔涌啊海的潮汐中,谁聆听过月球温柔的呼唤?  相似文献   

8.
黑洞是宇宙中最奇怪、最神秘的物体。它们像宇宙中的吸尘器,吞没靠近它们的任何东西,甚至是体积是太阳1亿倍的星体,黑洞都能吞没。它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在时空中穿梭:宇宙中人类所认知的星体有2000亿,天文学家相信在宇宙中有无数个黑洞。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将揭开宇宙形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9.
蒸发行星     
《飞碟探索》2008,(2):56-56
从图中可以看到HD209458b行星正在蒸发中,因为它太靠近它的母恒星,因此它的大气层被加热,并逸散到宇宙的空间中。有些天文学家努力研究这个遥远的行星系统,他们现在相信,他们已经在这个行星释放出来的气体中找到了水蒸气,  相似文献   

10.
《太空探索》2004,(11):12-13
夏夜,坐在院子里或阳台上乘凉的时候,看天空中璀璨的星星闪烁,好像一只只顽皮的眼睛在眨着,真有说不尽的乐趣。特别是,偶然间会看到天空中有一道亮光掠过,只一秒钟或几秒钟后便立刻消逝,它会带给你几分惊奇。这就是流星。流星是太空中的一些天体碎片,大多是一些小石块和小铁块,它们在太空中漫无目的地游荡,人们把它们称做是太空中的“流浪者”。  相似文献   

11.
傅民杰 《飞碟探索》2013,(11):16-16
类人生物具有肤色类型特点,这符合地球人的基本种族特点,从而使我们得出一个推断,类人生物抑或是被外星人从地球人中劫持的,抑或是外星人在实验基地中繁育出来的,并遵照外星人的指令登陆地球,进而成为地球种族的始祖。这两种情况都源于类人生物和地球人的血缘关系。根据类人生物中具有普通地球人所没有的灰色和绿色皮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最大的可能是外星人在它们的实验基地中繁育出这些具有肤色差异的类人生物。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种族都是由外星人培育出来的,然而,各个种族的类人生物登陆地球后,部分类人生物,其中包括独眼巨人,都由于地球上严峻的气候条件而灭绝,从而仅在神话故事中留下蛛丝马迹。不过,类人生物同地球人的血缘关系已被一系列事实所证明,例如,目前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地球人被类人生物神秘劫持,或对其进行周期性劫持,还发生同地球上女性的肉体接触,以及诱拐地球人志愿去外星为它们“效力”等事件。  相似文献   

12.
本次中俄联合演习中,俄派出的驻普斯科夫第76空降兵师,是俄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该师成立于1939年,曾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获得“近卫”部队的光荣称号。俄军成立以来,该师一直担负战备值班任务。科索沃战争中.该师派出一支小分队奇兵抢占普里施蒂纳机场,使世人对俄军刮目相看。在车臣战争中,该师10+团2营6连88名官兵在乌鲁斯克尔特766高地上与1500名叛军血战两昼夜。此次前来中国参演的76师空降师第9连编制为128人,编有2个步兵排和1个火力排,另外配属有装甲车排。  相似文献   

13.
周晓珊 《飞碟探索》2012,(10):12-15
根据国外专家报道,在美国月球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光是月球表面的各种神秘物体和设施的照片,就积累了十四五万张。1970年,J.X.列奥纳德在自己的《月球上还有其他生命》一书中分析了很多在美国航空航天局获得的照片。  相似文献   

14.
生活在太空     
在太空这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中,宇航员的生活方式自然与在地球上时迥然不同,在太空的衣食住行既有不少惊险,又有许多奇趣。 太空中如何穿衣 ? 宇航员在密封的座舱中穿的服装与在地面上穿的没什么区别。只是在太空失重环境中,衣服失去了重量,将衣服展开,它可以在空间中保持原状,只要将手臂伸进袖筒就穿上了。 宇宙空间几乎是一个真空的环境,若宇航员要走出座舱,进入宇宙空间,就必须穿上特制的宇航服才能生存和工作。宇航服实际上是宇航员个人的独立生命保障系统,每件造价高达上百万美元,重约一百多千克,真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的电磁辐射及其抑制姜元林,江肇莲1引言任何电子设备,在其工作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电磁辐射,计算机也不例外。计算机在处理信息中,被处理的信息通过电磁波向四周辐射,其辐射频谱从10kHz~1000MHz。计算机的电磁辐射,会造成信息泄漏并很容...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火炮所造成的伤亡超过战场全部伤亡的60%,是个不折不扣的头号杀手,所以炮兵一向被人称为“战争之神”,在砚代战争中,虽然空对地攻击能力不断强化,地对地导弹也已经被广泛使用,但火炮仍旧是陆军的主要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17.
邵福元 《飞碟探索》2013,(11):26-27
在2003年8月2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转眼间10年已过,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下斯皮策空间望远这10年的收获 1.大麦哲伦星云的红外特写字宙中的尘埃云在这张红外特写中泛起涟漪,它是我们银河系的卫星星系——大麦哲伦星云。事实上,这张炫酷的图像展现出在邻近我们的矮星系中充满了大量的尘埃星云,就如同沿着银河系盘面分布的密集尘埃一样。图像中,斯皮策数据以蓝色表示,代表着被年轻恒星所加热的尘埃;赫歇尔空间天文台提供的数据以红色和绿色表示,代表着来自恒星形成刚刚开始或已经结束的中低温区域的尘埃。由于被产生的尘埃所主导,大麦哲伦星云在红外波段下的外观与其光学图像显著不同。但是这个星系中著名的蜘蛛星云依然清晰可见,在图上对应的是中心偏左最明亮的那块区域。大麦哲伦星云宽约30000光年,距离我们仅有160000光年远。  相似文献   

18.
根据常规想法,在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和其他一些河外星系中,像我们太阳系一样的单恒星系统一定是一个经典的模式。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巨大的银河星系中,不仅有单恒星的星系,而且有双恒星的星系,甚至还有多恒星的星系。那么,在双恒星或多恒星星系中,会有行星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基于大量的观测事实,在原恒星云形成太阳系的过程中,更大的可能是形成双恒星系统,而不是单恒星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就是一个流产的双星系统,木星可能就是一颗在演化过程中夭折的恒星。首先,木星在质量上…  相似文献   

19.
方舟子 《飞碟探索》2012,(11):36-38
寒武纪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5.1亿年前,是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在寒武纪之前的地层中发现的动物化石较少,而在寒武纪的地层中,发现了种类繁多的动物化石,有的古生物学家甚至认为动物各门的祖先在这个时期都已出现,称为“寒武纪物种大爆发”。最具代表性的寒武纪动物群是1909年在加拿大发现的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1984年,在云南澄江发现的寒武纪动物群,可与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相媲美,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江先华 《飞碟探索》2011,(12):42-43
生物学家原本认为,至少有94%的鸟类是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亲和母亲共同承担着生育和抚养后代的责任。然而,生物学家后来发现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在任何鸟巢中,平均有30%或者更多的小鸟并不是居住在巢中的那只雄鸟的亲生骨肉。在已知实行多妻多夫制的动物中,研究者发现,事实上动物的不忠行为比原来所认识的要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