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3):229-229
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日前在京揭牌成立,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全面启动。该中心依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是载人航天工程国际合作工作研究、咨询和支撑机构,旨在发展成为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研究高层次、高水平的智囊,权威、专业的载人航天国际合作交流辅助支撑。  相似文献   

2.
通过国际载人航天历史中双边、多边乃至区域性合作的成功,指出了全球性大合作是未来载人航天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简述了国际载人航天标准化发展的趋势及欧空局载人航天器标准化的做法,并以美国为例,说明了可靠性标准是载人航天计划获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9月16日—20日,由联合国外空司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共同主办的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名载人航天专家齐聚一堂,交流、分享载人航天技术成果,研讨探索载人航天未来发展,共同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许达哲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4.
苏俄长期载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研究进展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郭双生,尚传勋人类首次步入茫茫太空后不久,前苏联、美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就认识到长时间、远距离和多乘员的空间载人飞行、宇宙载人探险和地外星球定居是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是实现...  相似文献   

5.
张叶 《航天员》2013,(5):30-30
2013年9月16日,由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和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开幕式后,举行了纪念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十周年的活动,由联合国外空司空间应用专家土井隆雄(Takao DOI)主持.来自世界各国的航天员、航天机构代表分别致辞表达祝贺,不仅表达了他们对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的高度赞扬。还对中国载人航天在未来太空探索中注重国际合作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6.
载人航天故事(五)士元六、载人航天:昔日政治斗争的法宝载人航天是先进技术的代表,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因而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进行政治斗争的有力工具。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航天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投入了大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     
《航天员》2013,(6):8-9
首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10月13日报道,首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于10月11日在京召开。来自相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院所、产业机构的150余名会议代表就载人航天、卫星导航与遥感等领域交流合作的有关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2,21(2):127-127
据中国科技部网站2012年2月1日消息,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载人航天项目负责人近期透露,国际工作组拟定了人类征服宇宙的专项计划。参加计划拟定工作的不仅有“国际空间站”建造项目的成员(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航天局),  相似文献   

9.
石英 《中国航天》1995,(12):9-10
欧空局局长谈欧空局自从1989年发生巨大的政治变化后,国际航天市场的形势发展很快,特别是美俄两个空间大国在空间方面的合作,即准备共同进行载人航天飞行和其它航天技术领域的研究。许多国家都在加强自己的航天力量。日本新研制了H-2火箭,其能力与阿里安4相仿...  相似文献   

10.
未来载人航天发展的重点将围绕国际空间站进行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同时积极开展以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为核心的深空探索活动。目前,美国、欧空局、俄罗斯、日本和印度都制定了深空探索计划。国外载人航天的发展将在空间往返运输器领域展开新一轮竞争与合作。预计美国凭着强大的技术力量、经济投入和决心将主导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三、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组织对载人航天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在载人航天未来发展面临多重挑战的情况下,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和有关国际机构对载人航天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推进,主要体现在载人航天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原则、方式等方面。1.美国一直以来,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发展倍受政治因素的困扰,缺乏连续性,尤其是近年来,探索计划屡次变动,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论和反思。  相似文献   

12.
文从载人航天的发展史着子,简要回顾了载人航天的历史,重点介绍了国际空间站的提出到工程研制的曲折历程,以期对国际载人航天的发展较全面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钱航 《航天员》2011,(4):67-70
灿烂星河,神奇奥妙,勾起人类飞天的梦想。飞天从梦想走进现实,直至“进军”太空,是全人类携手探索的结果。由于载人航天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系统工程之一,其特点是技术复杂、工程艰巨、高风险和高投入,国际合作更有利于其发展。载人航天是整个人类进步的共同事业,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已成为推动和普及空间科学、技术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日本未来的航天活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载人航天活动,另一类是卫星通信和广播。第一类任务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负责实施。今后20年,NASDA将主要依靠国际空间站开展载人航天活动。 空间材料加工试验 由于美国航天飞机失事,日本的首次空间材料加工试验(FMPT)将从1988年推迟到最早1991年才能实施。1984年,NASDA曾从几百项试验中选择了34项,其中22项与材料科学有关,另外12项与生命科学有关。用户的多用途型设备由NASDA研究和制造,而任务专用装置则由试验方出钱研制。把试验设备装进支架内的工作由NASDA完成。在首次材料加工试验时不进行商业性试验,但有些合作试验人员则来自于工业界。  相似文献   

15.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和日本其它的航空航天集团正在为载人航天活动建立一个广泛而深厚的基础。他们打算花6~7年的时间让航天员进入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工作。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可能决定继不载人Hz轨道飞行器(HOPE)之后制造载人空间飞行器。 在设计、制造、操纵日本实验舱及其辅助设备的同时,要制定廉价研制载人航天活动基础设施的计划。由于对美国航天飞机的依赖,日本的航天员飞行计划耽搁了很久,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使日本航天员的第一次航天飞行拖延到了1992年。  相似文献   

16.
孙广 《中国航天》1995,(1):27-29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及其它宇航团体正在逐步地为未来的载人航天活动建立起广泛的基础。目前他们正在为6至7年后日本宇航员能在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实验舱内例行工作而积极准备着。不仅如此,日本宇航界还在瞄准另一个更长远的目标,那就是继不载人希望号航天飞机之后研制有.人驾驶的空间飞行器。  相似文献   

17.
日本批准1996财年航天预算日本10个与宇宙开发计划有关的机构1996财年将得到总共21.9亿美元的航天预算,其中有近20%将用于保障国际空间站计划。但总的来说,这个预算更为侧重于对地观测、不载人行星际探测飞行和技术开发。日本的新财年从4月1日开始。...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3,(3):47-47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进行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载人航天由载人航天系统实施,包括载人航天器、运载器、发射场、回收设施和测控网等。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征服太空的旅程中,航天员走出密闭的座舱,到太空中和到其它星球作业是必不可少的航天活动之一。在载人航天的不同时期,出舱活动的目的也不同。在载人航天初期,出舱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人能否在宇宙真空中生存和工作,了解需要提供哪些装备和条件才能保证出舱活动的顺利进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载人航天活动一览(四)和平号航天站发射日期1986年2月20日飞行任务系前苏联新型的航天站,有6个对接接口,可构成一个大型组合式航天基地。与之对接的航天器包括宇宙号卫星、各种专用科学舱、联盟T号和联盟TM号载人飞船及进步号货运飞船。上述对接舱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