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雯 《中国航天》1993,(11):13-15
今后5年,美国商业航天活动将稳步发展,实际增长率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993年进行的几次重要商业飞行是否成功,低轨道移动/数据通信卫星的研制情况及各公司的资金筹措情况。  相似文献   

2.
通信卫星平台的可靠性与航天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泰 《中国航天》2003,(8):17-20
经过广大航天科技人员的努力,我国已研制出东方红二号和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平台。目前我们正在加紧研制东方红四号平台,目标是达到国际上A2100、FS-1300和“空间客车”3000平台的水平。了解国际商业通信卫星在轨运行的可靠性及其主要故障情况,特别是了解保险界如何看待在轨卫星平台的可靠性,对东四平台的研制是十分有益的。近5年来,全球在轨运营的通信卫星屡屡出现故障或异常,用户提出的索赔案激增,招致航天保险界对卫星制造业的批评。这些问题对通信卫星运营商的业务和航天保险市场的稳定性已经产生严重影响。国际商业通信卫星平台综述目…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世界上商业航天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实现了对各类商业航天活动及参与私营企业的规范、监督与促进。其中,商业航天准入管理制度为美国私营企业进入航天领域明确了界限与门槛,是美国实现商业航天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一、美国商业航天准入管理制度概况目前,美国商业航天准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空间发射许可、遥感系统运营许可以及通信卫星业务许可三大类。1.空间发射许可《美国商业航天发射法》是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5月,美国商业航天运输咨询委员会(COMSTAC)与美国联邦航空局商业航天运输办公室(FAA/AST)联合发布了《2015年商业航天运输预测》报告,对未来3年(2015~2017年)全球地球同步轨道(GSO)和未来10年(2015~2024年)非地球同步轨道(NGSO)商业卫星及发射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一、GSO轨道商业卫星及发射需求预测2015~2017年GSO轨道商业卫星年发射数量基本维持在25颗,发射需求在17次左右,呈现出  相似文献   

5.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07,16(1):79-79
2006年11月14日,美国太空基金会发布《航天报告:全球航天活动指南》,分析了全球航天工业、航天产品及航天业务,提供了一份最可靠的新数据。报告将全球航天活动分为9大领域,包括:航天基础设施、航天产品及服务、航天收入及政府预算、航天产品的应用及服务的实施、航天活动的影响、未来展望。2005年全球政府预算及航天工业收益共计1800亿美元。1100亿美元来自全球商业航天收入、基础设施、基础保障服务、卫星服务及基于运输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1,(1):146-146
据美国航天新闻网2010年12月6日报道,阿里安航天商业发射联合公司称法国与意大利合作的西克拉尔-2(Sicral-2)军事通信卫星将连同别的卫星,在2013年晚期用欧洲重型运载火箭阿里安-5ECA发射到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7.
美国航天商业运输模式在2013年取得了重要进展."猎鹰"9火箭完成第5次飞行,正式执行向国际空间站运输货物的任务;"安塔瑞斯" (又称"心宿二"——编注)火箭4月21日首飞成功,成为美国航天商业运输的又一个里程碑.本文从美国航天商业运输发展的背景出发,介绍了美国商业运输项目实施情况及近期进展,并分析了其发展前景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轨道通信卫星发射许可被中止因担心轨道科学公司拟用于向低轨道发射多颗轨道通信卫星的飞马座空射型火箭第四级会产生空间垃圾,美联邦航空局商业航天运输办公室去年底一度取消了轨道通信数据通信卫星的发射执照。这种担心起因于前年飞马座火箭用过的上面级因残余肼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6,(2):46-48
NASA征集载人和货运方案美国航宇局(NASA)正动员美工业界建立能开拓新的航天市场并保障国际空间站人员和货物运输需求的能力和服务。这是该局首次寻求用非政府飞行器和商业服务来满足载人航天的人员和货物运输需求。“商业人员/货物(CC/C)项目第一阶段”最终公告要求工业界提交“商业轨道运输服务验证”方案。该局官员称.这预示着商业航天厂家可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航天运输新时代的到来。该局将拿出高达5亿美元来支持商业航天运输方案的开发.以在航天飞机退役后和新型“机组探测飞行器”到位前用于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和人员。中标公司或团队将研制和验证能支持空间站等载人空间设施的飞行器、系统和操作手段。一旦某项能力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0.
晓春 《卫星应用》2005,13(3):F0003-F0003
据美国“国际航天商业委员会”2005年8月10日发布的《2005年航天产业现状》调研报告透露:2004年全球航天产业来自商业服务和政府计划的总收入达到1030亿美元,并预测到20i0年将会超过15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0,(5):63-63
据美国航天新闻网2010年8月17日报道,美国参议员比尔·纳尔逊8月17日宣布拟立法为相关投资者和企业提供减税政策,鼓励其发展运输宇航员入轨的商业太空船。根据纳尔逊办公室8月17日发布的新闻,这项被称为“商业航天工作与投资法”的举措,还拟在全美打造多达5个地域性工商企业区,旨在吸引商业航天风险投资,给将因航天飞机退役造成失业的地区创造就业机会。纳尔逊宣布该立法的同日称,  相似文献   

12.
陈杰 《中国航天》2006,(2):25-26
2005年,全球共进行了55次航天发射活动,发射的有效载荷数量为76个。在55次航天发射中,进行了17次商业发射,将18颗大型商业通信卫星送人地球同步轨道;进行了13次军事发射,有17颗军事卫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对美国商业通信卫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美国国家航天政策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 1.政府鼓励而不是限制对空间的商业性开发; 2.政府首次把商业航天活动从民用和军用部门独立出来并予以正式承认;  相似文献   

14.
2005年航天发射市场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中国航天》2006,(2):25-26
2005年,全球共进行了55 次航天发射活动,发射的有效载荷数量为76个。在55次航天发射中,进行了17次商业发射,将 18颗大型商业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进行了13次军事发射,有17颗军事卫星发射升空; 发射了7艘飞船,包括4艘货运飞船和3艘载人飞船:7月26 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继2003 年哥伦比亚号失事后实现成功复飞。2005年全球共有3次航天发射失败,即俄罗斯闪电M火箭发射军事通信卫星、波浪号火箭发射宇宙1太阳帆航天器和呼啸 KM火箭发射低温星。2005年5 月,美国联邦航空局对未来的航天发射市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费雅佳 《中国航天》1998,(10):11-14
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全球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1965年4月6日,由休斯飞机公司研制的全球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商业通信卫星晨鸟发射升空,从此开始了通信卫星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通信卫星市场的竞争。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商业通信卫星市...  相似文献   

16.
商业航天运输及使能产业(CST&EI)是商业航天运输及其带动发展的一系列产业的总称,是航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CST&EI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搜集相关数据对美国CST&EI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对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美国载人航天商业运输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蕊 《航天器工程》2011,20(6):86-93
研究了美国载人航天商业运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美国在取消星座计划之后,实施商业乘员和货物项目,将依靠商业运输器实现"国际空间站"的乘员和货物运输,以缩短"后航天飞机"时代(航天飞机退役后)运输的断档期。美国商业乘员和货物项目包括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计划、商业再补给服务(CRS)计划和商业乘员开发(CCDev)计划...  相似文献   

18.
陈杰  侯丹 《航天》2011,(3):28-31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是一家员工总数只有千余人的私营航天企业。自2002年建立至今八年多的时间内,该公司接连独立研制并成功发射了低成本的"猎鹰"1号和"猎鹰"9号运载火箭,赢得了美国航宇局的商业轨道运输服务合同,并有望习其提供载人航天飞行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起,中国商业航天加速启航。在国内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先后迅速涌现了一批商业火箭研制公司、商业卫星研制公司、商业测运控服务公司、商业卫星应用服务公司,开展了商业火箭发射入轨试验、商业火箭低空发射回收试验、商业卫星在轨应用等活动。美国是商业航天活动、商业航天监管的全球领跑者。美国构建了全球最为完善的商业航天监管体系,具体包括制定了多部涉及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私营工业界正在开发一次性运载器发射业务。为便于进行商业发射,在今后10年,美国很可能会建造若干个商业性服务设施——航天港。 由于联邦政府采取了鼓励政策,美国已有三个州为建造航天港做了基本准备工作。 美国运输部商业航天运输办公室(OCST)的一位经济学家说,美国在商业航天方面的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私营航天港的建造。他说,外国竞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