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FY-2C星云图成像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花 《上海航天》2005,22(Z1):16-20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气象卫星星上成像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云图的生成与传输,以及数传与转发技术.阐述了以太阳为基准采用星上预同步、地面同步/数据缓冲器(S/DB)进行精同步的同步成像技术的卫星成像系统设计原理.分析了卫星姿态动力学对自旋轴定向稳定的影响、扫描辐射计扫描机构步进对自旋周期稳定度的影响、卫星摇摆运动造成的云图几何畸变等产生成像误差的因素,以及采取的补偿修正方案.飞行试验结果表明,C星的云图网格配准精度优于1个可见像素,章动角和摇摆角也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曹志宇 《上海航天》1998,15(5):41-43
“风云二号”自旋稳定地球同步气象卫星,以地球脉冲作为姿态控制基准,以太阳脉冲作为图像扫描基准,太阳、地球、卫星三者之间的相对关系在连续不断地运动变化。为了验证扫描成像原理和在地面测试卫星的成像质量,需对三者的相对关系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太阳、地球、卫星相关模拟源,成功地用电子信号准确模拟“风云二号”卫星在静止轨道上感受到的不断变化的太阳、地球信号,使卫星的成像测试顺利进行,同时发现了卫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朱广赜 《宇航学报》1993,14(4):77-81,26
根据富里叶光学中调制传函数的理分析了VISSR成象光学系统的性质,并提出调焦的判据,途径和方法,包括利用快速富里叶变换(FFT)对卫星数字云图进行了频谱分析的频谱分析法,对数字云图灰度起伏统计的最大绝对灰度差值和方法,给出了这两种方法的实验和结果,通过接收日本GMS-4卫星展宽数字云图的试验表明所介绍的方法可以作为静止气象了卫星VISSR在轨调焦的实用方法。其方法及设备并可用于卫星发射前与VISS  相似文献   

4.
自旋稳定静止卫星同步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旋稳定静止卫星中,有许多控制和功能必须和卫星自旋同步,如天线消旋、姿态和轨道控制以及其它包括有效载荷在内的功能控制等,要求的同步精度往往差别很大,一般是在mr~μr量级。为了实现这种功能,自旋稳定卫星必须建立一个与卫星自旋相位同步的角度钟,然后在要求的角度上产生各种同步控制信号。本文描述同步原理和主要组成,重点讨论以地球为基准的同步方式和以太阳为基准的同步方式。介绍在星上小回路同步和星地大回路同步两种方案,分析不同方案的特点和能达到的精度。在以太阳为基准的同步中,给出卫星、地球、太阳的动态关系(角)及在同步中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5.
FY-2C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及其在轨运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桂林  栾炳辉 《上海航天》2005,22(Z1):21-27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C静止气象卫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的性能、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为适应将3通道改为5通道而完成的5通道焦平面、光学系统、结构、电子学、红外探测器、辐射致冷器、光学薄膜和第二扫描结构等主要设计改进.卫星的在轨测试和运行结果表明,C星扫描辐射计在第一代自旋静止气象卫星上实现了包括中波红外的5通道同时对地观测,图像质量总体优于同类GMS5,METEOSAT-5静止气象卫星,与目前应用的GOES9三轴稳定静止气象卫星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6.
曹志宇 《上海航天》2000,17(5):42-46
“风云二号”(FY-2)云图成像基准是由精太阳脉冲、南地中信号或北地中信号组成,相应的模拟遥测值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相对变化关系,选择不同的云图成像基准,模拟遥测值对应变化;对于相同的云图成像基准,地面测试与卫星在轨运行时,与模拟遥测值的对应变化关系是一致的。本文就这些关联的变化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提供了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实用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同步定时器是CDASS/DB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用高精度数字锁相环,精确地恢复地球同步气象卫星采集的原始云图数据的同步基准信息。数字锁相环由用高速器件组成的相位比较器和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的滤波器构成,采用标准频率计数方式,完成对模拟太阳(SP)和数字太阳(SSD)的锁相及卫星上时钟频率测量等任务。  相似文献   

8.
欧洲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能提高气象预报的精准性,帮助人们增强对天气变化规律的认识。首先介绍欧洲第二代气象卫星的基本情况、职能和使命任务,然后详细描述卫星的两个主要载荷——改进型自旋可见光红外成像仪和地球同步辐射收支测量仪,最后概述卫星的数据传输情况。这些内容对我国自主研发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1 引言 数传、云图广播转发分系统是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的有效载荷之一。它为地面应用系统提供原始云图数据传输通道、云图和三点测距信号转发通道、S波段天气图转发通道、多路气象数据收集转发通道、业务遥测信号调制和发射通道等。 转发器工作于S波段,它是一个新研制的卫星有效载荷系统。  相似文献   

10.
美国气象卫星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60年4月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以来,美国的气象卫星已经发展了静止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两个系列。其中,静止气象卫星系列为静止轨道环境业务卫星(GOES)卫星系列: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包括诺阿(NOAA)卫星、国防气象卫星(DMSP)和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系统(NPOESS)。GOES、NOAA和NPOESS三个卫星系列由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控管,DMSP卫星系列由美国国防部控管。  相似文献   

11.
G矩阵反演法是一维综合孔径辐射计普遍采用的图像重构算法,其实现包含两个关键要素:系统响应G矩阵标定和有效的数值反演算法。目前,在轨运行的辐射计采用系统误差分步测量的定标方法。在G矩阵反演法和点源测量G矩阵的理论基础上,对相应点源测量试验过程和水体成像试验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成像精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整体定标的可行性。接着,提出了在轨G矩阵定标方法,并分析了卫星机动对载荷的影响。相比于目前在轨应用的分步测量系统误差的定标方法,该方法利用外部定标源整体标定系统响应G矩阵,能够简化分步定标各系统参数的定标过程,实现符合设计的成像精度,为后续高精度的图像重构算法提供保证,给一维综合孔径辐射计在轨定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刘慎钊 《航天控制》2004,22(4):73-77
卫星控制系统半物理仿真是在实验室中模拟卫星在轨道上运动特性的一种试验方法 ,它通常用于验证卫星控制系统方案和性能指标。卫星控制系统半物理仿真包括将硬件接入路的卫星动力学仿真和运动学仿真。仿真计算机计算卫星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 ;转台模拟卫星在空间的运动 ;目标模拟器用来模拟作为卫星姿态敏感器的参考目标 (太阳、地球和恒星等 )的环境特性。为了将控制系统硬件接入试验路 ,必须适当地处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卫星控制系统多转台多模拟器半物理仿真方法适用于带有多种敏感器的复杂卫星仿真。  相似文献   

13.
星载多工器是卫星有效载荷分系统中的关键部件;须对其在热真空环境下的插入损耗、波动等射频性能进行准确测量,以真实反映产品的应用性能。经过分析多工器测试系统原理组成以及导致多工器热真空试验测试数据不准确及不稳定的各项因素,确定测试电缆性能随温度变化是影响多工器热真空试验测试精度的主要因素后,给出5种改进方法,包括:以参考电缆辅助说明测试电缆变化;采用波导阵测试系统;测试电缆实施热控包覆;运用时域分析计算并剔除测试电缆变化;测试电缆多通道实时校准。最后,汇总对比这些改进方法的应用效果,推荐测试电缆多通道实时校准为最佳,为行业提高星载多工器的热真空试验测试精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1∶1万传输型摄影测量卫星工程有效载荷配置为基础,分析了传输型测绘卫星中影响定位精度的误差源,提出了激光测距数据辅助两线阵卫星影像处理的若干思路,并进行了模拟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激光测距数据参与两线阵影像光束法平差,能有效改善航线模型系统变形,并保持较小的上下视差,可满足卫星影像无地面控制点条件下1∶1万高精度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稳频率源如何影响雷达测速精度问题,构建基于频率源分析雷达测速精度的理论模型,利用同步校频和互备双锁相环(PLL)改进方案实现了高稳高可靠频率源,然后通过静态模拟试验和动目标跟踪试验,分析频率源幅度、准确度、稳定度及同步校频、锁相环等模块对多普勒和测速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锁相环能够提升频率源短稳,降低雷达测速随机误差,同步校频能够减小本地铷钟与外部基准的频差,减小雷达测速系统误差,通过双源和双锁相环的设计,频率源切换或锁相环路切换时,也能够保证测速雷达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星载铷钟备份设计中对铷钟状态判断不准确和主备切换时输出信号不稳定的不足,在分析时差测算铷钟指标原理和频率信号切换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时差定位型卫星铷钟的双钟热备份设计,通过GPS时差测算铷钟频率性能指标,以及无扰切换设计实现频率信号的稳定输出。地面试验表明,铷钟的准确度和稳定度指标测算误差小于5%,频率输出信号在切换时连续稳定,无突波干扰。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定位型卫星和导航卫星的高精度时频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The high performanc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of the future will have to be interoperable with terrestrial fiber cables. These satellite networks will evolve from narrowband analogue formats to broadband digital transmission schemes, with protocols, algorithms and transmission architectures that will segment the data into uniform cells and frames, and then transmit these data via larger and more efficient synchronous optional (SONET) and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networks that are being developed for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These high performanc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networks are required for modern applications, such as electronic commerce, digital libraries, medical imaging, distance learning,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cience data.

In order for satellites to participate in thes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networks,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y demonstrate their ability to: (1) operate seamlessly with heterogeneous architectures and applications, (2) carry data at SONET rates with the same quality of service as optical fibers, (3) qualify transmission delay as a parameter not a problem, and (4) show that satellites have several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advantages over fiber cable networks.  相似文献   


18.
毛亚  王潜心  胡超  何义磊 《宇航学报》2018,39(9):1013-1021
为分析北斗广播星历的精度,采用激光测距资料和精密星历作为参考进行分析。由于没有提供BDS-3试验卫星精密星历,本文设计了3天弧段的DBS-3试验卫星精密定轨试验,解算的轨道精度约为50 cm,钟差精度约为2 ns。之后联合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发布的事后BDS-2精密星历,对BDS-3/BDS-2广播星历轨道、钟差精度进行分析。为准确评估广播星历轨道精度,还采用SLR观测数据作为外部检核手段分析北斗在轨卫星广播星历轨道精度。统计了广播星历轨道误差的1D RMS和钟差误差的STD,结果表明:多数钟差精度优于 10 ns ,轨道精度优于5 m。另外为分析广播星历卫星钟的时频性能,计算了在轨卫星钟差的频率稳定度、漂移率和准确度,试验结果表明:BDS-3试验卫星各项性能指标普遍优于BDS-2,频率准确度、频率漂移率和频率稳定性指标计算结果显示BDS-3卫星相对于BDS-2卫星分别提升了42.8%,22.5%,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