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保春运航班更加安全顺畅,江西空域已于日前正式启用“空中立交桥”,实行空中高度层与航路相对固定使用。春运临近,民航又将迎来飞行高峰。为优化江西空域春运交通实施方案,江西空管分局区域管制室通过分析繁忙时期各条航路航线的日飞行流量和航班流向特点,确定了在上海(杭州、宁波)至西南地区(成都、昆明)航路、沪广航路上主用8400米和7200米两个高度层;  相似文献   

2.
引言 甚高频(VHF)地空遥控系统是现代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路地空通信的最基本的手段。根据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九五”建设规划的要求,在中国东部地区实现3000米以上区域的甚高频(VHF)覆盖和两部地区6600米以上主要航路甚高频(VHF)覆盖,并力争3000米以上中低空主要航线的甚高频覆盖,哈尔滨在1995--2000年先后建立了佳木斯、齐齐哈尔、海青、黑河、牡丹江、北安六个VHF遥控台,基本实现黑龙江全省、吉林部分地区的VHF覆盖。  相似文献   

3.
引言 Alenia SIR—M单脉冲二次雷达作为较早运用单脉冲测角技术的先进雷达,已被广泛引入到中国民用航空系统,几乎各地空管分局(站)都曾经或正在使用该型雷达。江西空管分局于2000年引进此型雷达.此型需达现在是昌北国际机场进近管制和区域航路管制的主用监视设备,  相似文献   

4.
基于DME/DME的区域导航及在西南地区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空中交通史上的首批航路是沿地面导航台点设计的,在做出方向、背台飞行的区别和台点的频率、航路宽度、飞行高度的规定后,飞机按设计的航路飞行,管制员按该航路计划实施管制。由于当时还没有机载计算组件,飞机按逐台导航方法飞行。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运输机采用的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FMCS)已是一种高级区域导航系统和性能管理系统的组合,  相似文献   

5.
2010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重大事件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中国航天》2011,(3):43-44
2010年.美国导弹防御局共进行了9次反导飞行试验,包括地基中段3次(其中2次失败)、海基中段1次(成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1次(成功)和机载激光拦截4次(3次失败)。反导系统近期将以“宙斯盾”系统为重点.通过逐步研发“标准”3—1B型、  相似文献   

6.
引言 我们时常会遇到这些状况,某机场或航路突然关闭、RVR突然低下.妨碍航班的起飞或降落、又或是空军活动导致大面积流控等等。每当这时,航空公司通常对航班的“未来”毫无预计,甚至无法确定正班飞行是否该不该取消.航班状态会变得十分混乱。  相似文献   

7.
3月14日上午,贵州空管分局奥运保障B-330航路改造工程项目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29届奥运会期间,欧亚B-330航路上的航空业务量将突增,为了进一步增强该航路的飞行安全保障水平,急需对航路上空管设备保障薄弱之处进行改造完善。B-330航路在贵州空域内长达341公里,是整条航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落实民航总局关于开展奥运保障B-330航路改造工程建设工作要求,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奥运会空中交通分流保障工作,高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分局成立了奥运保障B-330航路改造工程项目组。首次工作会的召开,对整个项目组工作起到了引领作用,为今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成立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提前对冬季复杂天气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保障方案,从2月28日起至“两会”结束,气象中心预报室增加制作“两会”期间的一周天气预报,并将每天做好的预报结论单和一周天气预报传真给民航“两会”代表接待办公室和华北空管局“两会”保障办公室。针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天气,专门安排资深的领班预报员负责临近天气预报的服务工作,加强对航站、航路及备降机场的天气预报。“两会”初期恰逢首都机场T3航站楼转场启用,气象中心制作了转场天气预报,利用网络终端和手机短信等服务方式,及时为空管、航空公司、机场运行等相关单位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为确保“两会”期间的航空运输安全、顺畅,及圆满完  相似文献   

9.
为使无人机具有在复杂环境下快速有效规划的能力,针对无人机航路规划中的稀疏A*算法进行改进,提出基于预生成点的变步长稀疏A*算法。算法在存在可行航路的紧密威胁障碍之间预先生成备选航路点,然后通过带有约束条件的稀疏A*算法进行航路规划,且在航路规划过程中结合变步长思想,更好地规避威胁,并加快搜索,最后对生成的航路实现二次优化。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稀疏A*算法,改进的稀疏A*算法收敛速度快,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可行性,且生成航迹具有更好的飞行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及东亚往返欧洲空中交通流量增长的需求,中国新辟了空中航路于4月10日零时(北京时间)正式启用。新航路经合肥、周口、郑州、太原、呼和浩特与蒙古及我国中南、华东地区的主干航路相衔接,主要供我国上海、广州及以远地区经蒙古往返欧洲的航班使用。该航路分流了现行飞越北京上空的部分航班,能够有效缓解北京地区的空中交通流量压力,并缩短欧亚主要城市对之间的飞行距离,是保障北京奥运会空中交通顺畅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