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逃亡     
《今日民航》2011,(5):98-99
《为他准备的谋杀》蒋峰从"我去年11月特别想杀人"开始,我花了7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为他准备的谋杀》。我的第七本长篇小说,但却是第一次类型写作。我努力写一本不可思议却又如此心疼的故事,以摆脱我长期以来的尴尬身份。所幸我仍没有失去情怀,我依然把我最真诚的那部分写出来,那些人物依然可让我在200多天里不断地痛哭或是大笑,直到二次修改还能让我掉出眼泪。我相信这样的故事也会击中你的心,同我一样难以释怀,玫瑰般在心底刺痛与绽放。  相似文献   

2.
张辛欣 《今日民航》2013,(8):114-114
请让我得意一下!我DIY(自己动手)绘本小说中文多媒体版上了iPad iBook store,我做成天下第一本中文多媒体绘本!你看我的画同时听我讲故事。放在从前,让我做出说不很难,我曾经有录音棚,有专业录音师。不过,如今我住在美国,独自干活,过去的条件全都没有。在新浪微博我结识了一位朋友,南京音乐台主持人杨侃,他请愿帮我做。于是,我买个巴掌大的小话筒,为了不让窗外鸟叫声钻进话筒,我躲入地下室的厕所做录音。美国摇滚乐队《门》的主唱曾经坐在自家马桶上录  相似文献   

3.
声音     
《今日民航》2013,(2):19-19
来信真正做活一本刊物平心而论,《今日民航》杂志做得不错,是我所看过的航机杂志中非常有特色的一本。具体说来有主要有两个感受:一是杂志的内容丰富、版面别致,让人读着不会累,反而感到轻松、过瘾。通过翻阅,我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民航业最新的动态,还能领略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世事百态,钩沉、浮沉等一些很有特色栏目设置的很好,我感觉很多人都会被这样  相似文献   

4.
张辛欣 《今日民航》2012,(2):118-118
"斯蒂夫,"有天我跟丈夫说,"我为你可惜,做律师,考虑股票和房子分期付款,雇人照顾草坪,惦记助手们的医疗保险,是你爸妈期待的专业人士了。也许你被毁了,你要是继续玩乐队,至少你能写一部摇滚时代的《约翰·克里斯多夫》。"  相似文献   

5.
张辛欣 《今日民航》2012,(3):116-116
我爱读纽约时报上的讣告版,许多故去人的经历携带传奇和历史。有时候我读得挺振奋。(你心说"真不够善良啊你!"哦?)最近读一位叫奥布瑞特的讣告,我就觉得十分来劲。奥布瑞特是在收音机里模拟球赛的高手。模拟球赛,就是说,评球的人并没有看到比赛,而是通过想象来报道现场在进行的球赛。奥布瑞特讣告说,他去世的时候87岁。他8岁时开始玩这一手,你可以算出来了,那还是上个世纪早期时候。  相似文献   

6.
《今日民航》2010,(7):84-84
林夕《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假如《原来你非不快乐》让你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快乐,《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说到的幸福,不是角度,也不是"非""不"之负负得正,而是开宗明义的告诉你:幸福的代价。这本小书,不是为要造就一个已经可以"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的自己,而是告诉你,这个愿景,你我他也可以边走边唱。唱着唱着,直至有那么一天,你会发现,大家一直以为幸福是虚,代价是实时,唯有还在唱下去的你才知道:原来幸福可以是实,代价才是虚的。于是,在虚虚实实中,你不再介意唱的,是幸福的歌,还是最幸福的歌了。  相似文献   

7.
你用啥联络     
张辛欣 《今日民航》2012,(10):118-118
在网络时代,你用什么方式沟通?最近《华尔街日报》这样问读者。我猜,你的本能反应是:用手机。除了说话,还发短信,再是上网,在手机上读网上文章,听音乐,写微博,从微博信箱写私信,传送手机照片和音乐给朋友。你还用Email联系吗?很多人在把Email视为古董了。几年前好多人狡兔三窟,拥有几个Email信箱,现在说,"抱歉!有一阵子没有查这个信箱了!写到我微博私人信件里联系更快。"  相似文献   

8.
郑爽 《西南航空》2013,(4):102-105
齐喆要我给他写一篇文章,我答应了,于是他拿来了他的画和一些资料给我看。说老实话,他虽然在美院读本科和研究生,但因为我已退休多年,所以那时并不认识他,直到有一次他提出要采访我,我才逐渐熟悉了这个在美院已任副教授的齐喆,并且知道他有很多作品参加了全国性的展览并获奖。我仔细地看了齐喆的画,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潜质的年青人。齐喆的画是具象的,但寓意又似乎有些深奥,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在画里面。也许这正是现代  相似文献   

9.
张辛欣 《今日民航》2011,(5):116-116
大学同学半夜来电话,说一早要飞中国。好啊,我说。他说那边请他去做动漫公司艺术总监还是什么,他也没闹清楚,机票送来了飞一趟吧。好啊。我说。"要是他们让我待在中国可怎么办?""你想待还是不想待呢?"大学时候我导演系,这老兄是舞美系的,考进学院时油画已然比老师画的好。到  相似文献   

10.
读童话     
周涛 《今日民航》2012,(7):121-121
惭愧什么呀。我已经到了这么一把年纪了,还爱读童话。现在我最爱读的两本童话是:《意大利童话》和《格林童话》。当初买这两本书的时候,我是为孩子买的。安徒生已经被她们弄得滚瓜烂熟,意犹未尽,我就为她们买新的。不料,翻开第一篇,《勇敢的小约翰》先就把我吸引住了。小约翰天不怕地不怕鬼神也不怕,最后他终于有了成罐成罐的金子,吃不完的香肠和啤酒,什么都有了。结果呢,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影子,害怕极了。  相似文献   

11.
《西南航空》2010,147(5):62-62
记得有“一代才女”之称的文学家和建筑学家林徽因写过一首著名的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相似文献   

12.
《今日民航》2010,(4):98-99
摘自林子铭作品《如果苏东坡考上EMBA》内容简介:苏东坡才华横溢,22岁就高中状元,本应前途无量,但他却在官场中不了解长官意图、与同侪意见不合,误判局势、最后悲惨辞世,这是他欠缺深度谋略思考力和人生规划导致的。5年前的你已经成为历史,不可能改变今天的你;而今天的你却可以塑造5年后的你——台湾第一EMBA教授林子铭的《如果苏东坡考上EMBA》一书深入剖析苏东坡的额叶脑力弱势,这是中国唯一一本批判苏东坡人性弱点的书。  相似文献   

13.
张辛欣 《今日民航》2011,(10):112-112
"Hi,资本主义斯蒂夫,你第一件私有财产是什么?"我问丈夫。"第一件私人财产是只狗,3岁时拥有,把它折磨得哈哈,妈妈拎着我耳朵去看精神病医生。""您把那狗怎么啦?""大卸八块了。""天生杀手美国鬼子!还以为只有我们中国人吃狗呢。""什么啊,那是玩具狗,肚子填稻草,早  相似文献   

14.
找乐     
《今日民航》2013,(8):113-113
《我是海雅谷慕》张震岳2013-07-05一个属于大海与山野的孩子,最终会回到那里。海雅谷慕是张震岳的阿美族名字,海雅是阿岳的名字,谷慕,是他父亲的名字。每个原住民的父母,都会提醒孩子,你有自己原来的名字,不要忘了,你是属于山与海之间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今日民航》2012,(8):78-78
"你能想象在雨中这座城市的样子吗,会美得让人晕倒……没有人能够创作出一本书、一幅画、一部交响曲、一座雕塑能和这个城市媲美。每当你想到在这个阴冷、暴力、毫无意义的宇宙之中有巴黎存在,有这些灯光,从宇宙深处,你可以看到这些灯光,这些咖啡馆,人们在喝酒唱歌。我是说,巴黎就是这个宇宙的亮点"。——《午夜巴黎》  相似文献   

16.
张辛欣 《今日民航》2013,(6):118-118
你也许注意到,最近有几部非虚构作品很红,比如柴静的《看见》。比如几位美国作家写中国的非虚构作品《行路中国》《江城》《打工女孩》,都在夺读者眼球。非虚构作品成为新的阅读时尚,这是新招数?非也,这属于新新闻主义写法。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就有。美国著名作家汤姆奥尔夫上世纪80年  相似文献   

17.
冬烨 《今日民航》2013,(10):123-123
<正>从没想过自己刚来毛里求斯不久就有机会去罗德里格岛出差。事实上,在知道要去那里之前,我对这个小岛几乎没有任何概念。只能借助网络,于是出现了《罗德里格岛游记》(Voyage a Rodigues)以及勒·克莱齐奥(Jean Marie Gustave Le Clezio)这个名字,但可惜的是,尽管这是位赫赫有名的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我却找不到他的这本书,我急于看到他的作品——任何版本!却只看到些只言片语的介绍,总体印象就好像作  相似文献   

18.
万福的画很早就吸引过我,那年在戴卫师门举办的画展上,他画作中那些精描细染的蜻蜓,就像他钟情的宠物,给我留下过很深的印象。最近,万福又印出了一本《如来如去》的残荷摄影集,用快捷的镜头语言诠释和倾诉着对生命的理解,那"如来如去"的命题本身就有些哲学的意味,会引发你去猜想来去间有限与无限的过程。从那时  相似文献   

19.
刘全德 《今日民航》2013,(8):108-108
他不认识你,却能猜中你的心事。张国荣的歌里,有他的一份刻骨。王菲的辉煌里,有她的一份洒脱。林夕!这位怀旧老歌金牌词人,华语歌坛最后一位唯美词人,他自己的世界又会是什么颜色?有多少不一样的烟火?《世界将我包围》分6章,集合林夕80余篇散文,展现出一个词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悟。以及看得见、看不见的人际纠葛……正因为他这样深邃地看世界,才会为世界写下这样永恒的歌。  相似文献   

20.
1933年下半年谢冰心写出《我们太太的客厅》,1934年上半年林徽因就写出《九十九度中》——本来林徽因对小说的兴趣似乎并不大,此前只写过一篇《窘》——难免让我猜想:这是除了那坛醋之外,林对谢的又一回敬:我也可以写小说,我甚至可以写最底层阶级生活,我不是只会在客厅沙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