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新闻:2018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刚刚更名不久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了2018年型号工作会议。据会议透露,2018年,航天科技集团将实施以长征五号发射、嫦娥四号探月和北斗卫星组网为代表的35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次数将创历史新高。解读:据航天科技集团2018年型号工作会透露的内容来看,今年的宇航发射可谓次数多、戏码重,既有长征五号"王者归来"、北斗三号卫星  相似文献   

2.
<正>以色列宇航工业公司10月底宣布,与捷克雷达及C4ISR生产商瑞沙公司达成协议,将联合生产以色列宇航工业公司"铁穹"防空系统的探测与火控雷达,同时捷克政府有意采购"铁穹"防空系统。两公司同意联合生产以色列宇航工业公司的ELM-2084多模雷达,并供应捷克部队,最终有可能提供"铁穹"系统的导弹拦截器部件。瑞沙公司将自始至终参与该项目,包括生产指挥控制和后续支持的关键部件。捷克与斯洛伐克此前宣布,根据2012年10月签署的双边协议,计划联合  相似文献   

3.
在小型天线和低发射功率条件下,保证电离层测高仪观测数据质量和提高观测速度一直是电离层垂测的技术难点.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新近发展的高速数字芯片和射频器件,采用窄带跟踪滤波、脉冲压缩、编码复用和天线均衡匹配等技术,设计和研制一种敏捷数字电离层测高仪.该系统采用数米高的小型收发天线和便携式主机系统,配置任意频率扫描方式频高图、高分辨率多普勒频高图和斜向探测等多种工作模式,具有可流动观测布站、系统参数灵活捷变及适合快速电离层扰动探测等能力.敏捷数字电离层测高仪为组网观测获得大范围电离层时空变化和电离层快速扰动及传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探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计量保证是型号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是保证型号研制、生产、试验、使用中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为支撑型号创新发展和保证型号产品质量发挥着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经过多年发展,计量保证已逐步融入型号质量工作,并通过质量管理条例、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有力地支撑着型号的研制生产。新时期,型号产品发展为计量保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问题和新挑战,本文对型号计量保证工作的现状、发展需求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后续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5.
计量保证是型号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是保证型号研制、生产、试验、使用中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为支撑型号创新发展和保证型号产品质量发挥着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经过多年发展,计量保证已逐步融入型号质量工作,并通过质量管理条例、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有力地支撑着型号的研制生产。新时期,型号产品发展为计量保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问题和新挑战,本文对型号计量保证工作的现状、发展需求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后续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的功能与组成以及超远距离通信技术, 深空探测自主姿态确定与控制技术, 火星探测器热控制技术, 火星探测器超低温适应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 结合工程阶段的技术状态, 论述了中国火星探测器的设计特点, 对该探测器的研制以及后续相关型号任务的研制和生产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未来脉冲星导航和空间天文观测任务对X射线望远镜的载荷需求,Wolter-I光学系统的研制正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电铸镍方案是当前国内外X射线光学系统镜筒制造的主要技术方案.文章对电铸镍X射线光学系统制造工艺、国内外研制现状、未来应用需求进行了介绍和整理,梳理了电铸镍X射线光学系统研制遇到的关键技术和难点,提出了后续研究发展建议,以促进中国在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空间探测领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希望-1卫星是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科普公益小卫星,于2009年12月成功发射,目前卫星已在轨正常运行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业余无线电运动学会的组织下,3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公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效益,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希望-1卫星验证了CAST-100平台的核心技术(姿轨控除外),相关新技术和新产品已应用于各个后续卫星型号。  相似文献   

9.
摘要: 为满足未来脉冲星导航和空间天文观测任务对X射线望远镜的载荷需求,Wolter I光学系统的研制正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电铸镍方案是当前国内外X射线光学系统镜筒制造的主要技术方案.文章对电铸镍X射线光学系统制造工艺、国内外研制现状、未来应用需求进行了介绍和整理,梳理了电铸镍X射线光学系统研制遇到的关键技术和难点,提出了后续研究发展建议,以促进中国在 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空间探测领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深空探测领域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深空探测一般指对月球及以远的地外天体进行空间探测的活动。20世纪50年代末,人类开启了深空探测的序幕。迄今为止,已发射深空探测任务超过240次,对太阳系内包括月球、行星、彗星、太阳等天体进行了探测,飞行最远的探测器距离地球超过200亿千米。通过深空探测,取得了大量科学探测和技术成果,拓展了人类对太阳系和宇宙的认识,推动了空间技术的进步。中国的深空探测起步于月球探测,按照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任务规划,自2003年启动探月工程一期研制以来,已成功实施了4次探测任务;并正在按计划进行月球和火星探测任务的研制工作,即将在今后3年内发射实施。与此同时,正在论证后续月球、小天体、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技术的发展,航空及宇航电子系统已经逐渐告别了长研制周期、长生产周期的模式。经过调研,美国已经开展了即插即用卫星的研制计划。2006年,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发起了“即插即用卫星”(PnPSat)计划,旨在研制一个基于即插即用模块化的快速响应卫星平台。即插即用卫星可以快速建造,通过按钮工具流根据任务需求自动生成部件清单,快速甚至自动生产。  相似文献   

12.
宇航发射和研制继续开启"超级模式" 《蓝皮书》从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中国航天发射活动、中国航天器研制活动、中国航天应用服务、中国航天国际合作、中国商业航天进展6个篇章对2021年航天科技活动进行全面回顾.  相似文献   

13.
参考图片     
精彩纷呈的第47届IAF大会展览中国“长征”火箭家族         各种型号的俄罗斯质子号火箭法国宇航公司研制的电信星(上)、      欧空局正在研制的Envisat-1斯波特-4(中)和小型多用途卫星(下)  新一代地球观测卫星日本行星-B(...  相似文献   

14.
作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又一个"首飞型号"和"长三甲系列"中的最后一位成员,长征三号丙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丙火箭)的首次"登台演出"无疑是中国航天2008年宇航发射任务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世界航天发射活动将继续体现其迅猛发展的特点。在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空间探索等多方面均有不少值得我们关注的发射活动。根据现有资料显示,国外将实施74次宇航发射,其中为"国际空间站"提供的发射有13次,对地观测任务发射9次,通信卫星发射15次,导航卫星发射6次,还有7次保密的军用发射。而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5年型号工作会上公布,中国计划完成20次宇航发射和一系列型号飞行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16.
阿里安航天公司首席执行官勒加尔近日在敦促欧洲各国政府迅速启动阿里安5火箭后续型号的研制工作,称在全球各大航天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欧洲尚未在研制新型火箭。他说,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和日本部在着手准备下一代火箭。他指出设计生产一种全新型火箭可能需要10多年时间,担心欧洲若不研制新火箭,其在全球运载业格局中的地位将遭削弱  相似文献   

17.
<正>"深空探测是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必经之路,国家应该尽快制订深空探测的路线图,加强相关技术的预研工作。"在7月6日举行的由中国宇航学会承办的第七次中国科协论坛上,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在谈到中国深空探测的未来发展时,着重强调了加速深空探测领域顶层设计的意义。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深空探测技术作为人类保护地球、进入宇宙、寻找新家园的重要手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深空探测将是人类进行空间资源开发与利  相似文献   

18.
正《深空探测学报》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16开本,2017年始改为双月刊,双月下旬出刊。本刊报道深空探测领域政策、动态和科技探索新进展,发布深空探测学术研究新成果,搭建国内外深空探测领域信息交流平台,以促进深空探测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     
<正>中国航天2014年安排14次宇航发射1月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2014年型号工作视频会,系统总结2013年型号科研生产工作,并对全面完成2014年型号科研生产任务作出部署。2014年计划完成14次宇航发射任务。(航讯)空间交会对接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相似文献   

20.
正《深空探测学报》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16开本,2017年始改为双月刊,双月下旬出刊。本刊报道深空探测领域政策、动态和科技探索新进展,发布深空探测学术研究新成果,搭建国内外深空探测领域信息交流平台,以促进深空探测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