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快速拉格朗日法是一种新型的数值计算方法。本文介绍了快速拉格朗日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过程;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巷道锚杆支护的计算中,对锚杆支护前后围岩的变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锚杆在控制围岩垂直方向的变形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锚杆作为支护体系的主要承载体在支护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愈加复杂的工程条件,新型锚杆不断涌现。笔者从新型多节式预应力锚杆的发展历程、工艺特点等方面,通过对比普通机械涨壳式锚杆存在的不足,详细阐述了新型多节式预应力锚杆的优势及其实施方法,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坑开挖与支护是一个三维空间问题.我国对软土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对非饱和土地区的深基坑支护工程而言,由于非饱和土中存在负孔隙水压力(基质吸力),使得其与饱和土在性状上有显著的不同.因而软土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许多成功经验不适用于非饱和土.对非饱和土基坑开挖的研究,尚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挡墙上土压力的分布及变形.采用国际先进的Plaxis程序,将计算结果与室内大型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挡墙上土压力的分布及变形规律,以期完善土压力理论.  相似文献   

4.
深埋洞室围岩破坏区域碎裂化的非均匀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验研究发现,在深部开挖的围岩中观察到的区域周期结构,是以巷道围岩中的破裂区域和相对完好区域交替出现,这种现象被称为区域碎裂化现象.区域碎裂化现象是深部岩体工程响应的特征和标志,在分析深部岩体工程围岩变形、破裂和稳定性时必须要考虑区域碎裂化现象和破裂区的残余强度,它决定了深部岩体工程开挖、支护方案特点和原理,同时,区域碎裂化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岩石达到一定深度而产生的突变过程,而是蕴涵着地下工程变形破坏的一种本质特征,只是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的明显体现,因此对深部岩体工程区域碎裂化结构形成规律的研究不仅对深部开采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同时也对浅部地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力学分析对区域碎裂化形成机理进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双脉冲发动机快速建压过程中轴向隔层变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轴向隔层式双脉冲发动机在Ⅰ脉冲燃烧室点火建压过程中Ⅱ脉冲药柱和隔层的变形情况,建立了隔层和药柱的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及外推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Ⅱ脉冲药柱长度较长的端面燃烧药型的双脉冲发动机,轴向隔层在I脉冲燃烧室快速建压过程中的变形较大。设计并进行了I脉冲燃烧室快速充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I脉冲燃烧室快速充压过程中,轴向隔层变形较大,变形量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以及外推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根据实验研究发现,在深部开挖的围岩中观察到的区域周期结构,是以巷道围岩中的破裂区域和相对完好区域交替出现,这种现象被称为区域碎裂化现象。区域碎裂化现象是深部岩体工程响应的特征和标志,在分析深部岩体工程围岩变形、破裂和稳定性时必须要考虑区域碎裂化现象和破裂区的残余强度,它决定了深部岩体工程开挖、支护方案特点和原理,同时,区域碎裂化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岩石达到一定深度而产生的突变过程,而是蕴涵着地下工程变形破坏的一种本质特征,只是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的明显体现,因此对深部岩体工程区域碎裂化结构形成规律的研究不仅对深部开采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同时也对浅部地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力学分析对区域碎裂化形成机理进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坑开挖与支护是一个三维空间问题。我国对软土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对非饱和土地区的深基坑支护工程而言,由于非饱和土中存在负孔隙水压力(基质吸力),使得其与饱和土在性状上有显著的不同。因而软土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许多成功经验不适用于非饱和土。对非饱和土基坑开挖的研究,尚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挡墙上土压力的分布及变形。采用国际先进的Plaxis程序,将计算结果与室内大型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挡墙上土压力的分布及变形规律,以期完善土压力理论。  相似文献   

8.
张小伟  李英波 《上海航天》2007,24(4):30-33,47
为解决工程中直接使用基于C-W方程的双脉冲法和拉格朗日乘子法时远距离导引精度低,以及分段导引过程复杂和可靠性降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冲量计算方法。基于原方法适时引入当前状态和误差信息,继承了拉格朗日法运算简单的优点,并将原开环控制改为闭环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法提高了导引精度,同时还充分利用多冲量法的特性实现了更大交会时间范围的燃料最优。  相似文献   

9.
快速升压过程喷管侧向载荷流固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大膨胀比喷管出现的侧向载荷,采用三维数值仿真方法进行分析。通过集成软件平台MpCCI,连接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和有限元软件ABAQUS,结合FLUENT中UDF功能,对燃气流动与喷管结构运动变形进行了耦合计算。计算结果发现,此大膨胀比喷管在快速升压阶段先后经历了自由激波分离和受限激波分离;分析得出了较强的侧向载荷主要由不对称的燃烧波、激波转变和喷管出口部位的激波震动3种状态产生;侧向载荷的大小也与快速升压的时间快慢有较大关系。采用流固耦合计算方法能体现喷管的结构变形,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喷管与燃气流相互影响的真实环境,为更深入研究大膨胀比喷管侧向载荷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0.
柔性机构变形动态响应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霖冲  白广忱  焦俊婷  高阳 《宇航学报》2006,27(5):1039-1043
柔性机构中柔性构什变形的动态响应为高度非线性。为了进行柔性机构的动态可靠性分析,提出了柔性机构变形动态响臆可靠性分析理论,按照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柔性机构动态可靠性分析模型,提出了变形动态响应可靠度计算方法。利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方法抽取少量随机变量样本数据,计算构件变形动态响应随机过程的时间截口分布特性,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构件变形动态响应的随机过程分析,得到整个运动时域内变形的随机过程分布规律。通过柔件机构实例进行变形动态响应可靠度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柔性机构设计和分析具有理论方法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新的刚体转动的四元数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提高再定向控制的对边界条件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这些模型的一些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A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small spacecraft) injected into a geosynchronous orbit is considered. Flywheel engines are used to control the rotational spacecraft motion. The spacecraft after the emergency situation has passed into a state of uncontrolled rotation. In this case, no direct telemetric information about parameters of its rotational motion was accessible. As a result, the problem arose to determine the rotational satellite motion according to the available indirect information: current taken from the solar panels. Telemetric measurements of solar panel current obtained on the time interval of a few hours were simultaneously processed by the least squares method integrating the equations of rotational satellite motion.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processing 10 intervals of the measurement data allowing one to determine the real rotational spacecraft motion and to estimate the total angular momentum of flywheel engines.  相似文献   

13.
攻角变化对超音速进气道再起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维非定常可压缩流的N-S方程为控制方程,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攻角变化引起的超音速进气道再起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攻角变化对超音速进气道再起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音速进气道不起动时,可通过合理改变攻角实现进气道的再起动工作;超音速进气道的再起动攻角随攻角变化速率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加;攻角变化速率较...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航天器微振动环境模拟的需要,开展了多自由度微振动时域波形复现控制方法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时域波形复现的多自由度微振动环境模拟控制理论方法。其次,针对六自由度微振动激励系统,应用MATLAB软件建立了基于实测传递函数矩阵的多输入多输出微振动激励仿真系统,针对微振动时域波形复现闭环控制过程进行了算法编程,并给出了仿真的闭环控制流程图。最后,通过算例对多自由度微振动时域波形复现进行了数值仿真,以给定的白噪声为输入,模拟对实际存在的系统非线性、测量误差等影响因素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多自由度微振动时域波形复现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所得结论可以为研究多自由度微振动时域波形复现控制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传输矩阵方法,建立了MPA分析模型,并通过引入幅度和相位随机性,结合各路放大器幅度和相位组合概率,对通道隔离度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an estimation of current spacecraft motion parameters on the stage of its descent is solved on the basis of readings of an optoelectronic navigation system an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from the self-contained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at the most general assumptions on the nature of motion of the object and the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the noise of the measuring devices.  相似文献   

17.
刘洁 《中国航天》2005,(12):16-16
10月14日,国际空间大学董事会主席拉姆·哈迪姆访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就集团公司承办国际空间大学2007年暑期进修项目的筹备情况与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陈学钏、副部长白燕强交换了意见。陈学钏部长向哈迪姆通报了集团公司筹备这次活动的工作进展情况。据陈部长介绍,中国  相似文献   

18.
The problem of optimal control over many-revolution spacecraft orbit transfers between circular coplanar orbits of satellites is considered. The spacecraft flight is controlled by a thrust vector of a jet engine with restricted thrust (JERT). The mass expenditure is minimized at a limited time of flight. Th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is solved based on the maximum principle. The boundary value problem of the maximum principle is solved numerically using the shooting method. A modified computation scheme of the shooting method is suggested (multi-point shooting), as well as a method (correlated with the scheme) of choosing the initial approximation with the use of a solution to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the impulse formulation. The scheme and method allow one to construct many-revolution spacecraft orbit transfers.  相似文献   

19.
热变形对天线指向机构的指向精度具有重要影响,但利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很难实现对指向精度的准确计算,尤其是热变形对指向精度影响的研究工作更是少见。为此建立了机构的三维实体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并结合机构的运动链关系,构建了各关键运动副运动误差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机构指向误差的计算,研究了运动副名义、最大以及最小配合间隙条件下,温度载荷对各关键运动副运动误差和指向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载荷对关键运动副的运动误差以及机构的指向精度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温度载荷偏离常温数值的增加,指向误差不断增大,名义配合间隙条件下的指向误差最大。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基于模型的定义(Model-based Definition,MBD)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分析了以MBD为载体的特征演化过程,作为航天器设计-制造一体化协同实现的基础。从MBD在航天器研制中的应用需求出发,构建了MBD协同平台框架,探讨了MBD模型成熟度管理的协同设计方法,提出了应用MBD研制模式所面临的技术、管理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