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 GPS 和电子海图的落水人员搜救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的海上搜救工作仍然采用救生衣方式的被动求救和大面积搜索的模式,搜救效率较低.为了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设计实现了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电子海图的落水人员搜救定位系统.该系统将 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同步、无线传输技术有机结合,有效保障了落水人员的精确定位,为救援船舶及时追踪落水人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搜救系统原理与构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基于北斗卫星的导航搜救系统比现有全球卫星搜救系统(COSPAS-SARSAT)更具先进性、优越性、更适应我国国情,在全球卫星搜救系统基础上构建基于北斗卫星搜救系统的原理和构型,使其具备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并充分利用短消息服务有效缩短救生搜索和定位时间,提高了搜救效率,同时加强卫星定位保密程度,为未来军事用途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直升机海上搜救是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搜救部门在执行相关任务时通常只能依靠已有经验对险情进行分析并制定处置方案,缺乏理论的指导以及工具的支撑。针对海上应急响应过程中从接收到遇险信息到开始执行海上搜救任务之前的阶段,提出一种海上搜救处置决策支持技术框架,在此基础上,研发民用直升机海上搜救遇险人员处置决策支持系统,并通过海上搜救典型任务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通过快速制定处置方案并输出评估结果,为实际执行海上搜救任务的机组人员提供处置决策支持建议,间接提高海上搜救效率。  相似文献   

4.
陈黎 《国际航空》2014,(6):18-20
在马航MH370搜救行动中,各国出动了巡逻机、运输机、直升机和空中预警机进行搜索,但依然无功而返。这就说明现有的航空器存在不足,难以满足现实搜救行动的需求,而各国发展新型海上搜救航空器或许可以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用航空》2008,(11):73-73
10月14日.中国交通运输部(MOT)救助打捞局与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签署购买协议.订购4架S-76C++直升机.用于加强其海上搜索救援能力。中国交通运输部曾经于2000年从西科斯基公司引进了中国最早的两架搜救直升机。这也标志着中国海上搜救能力的建立。投入使用后,两架直升机向中国充分展示了其在拯救人民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鉴于前两架直升机的出色表现.交通运输部于2004年再次购买两架S-76C+搜救直升机.用于在渤海湾执行任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YDJ—1型搜救雷达应答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给出了产品的主要性能要求,最后对该产品的设计特点予以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民用飞机遇险迫降或失事后尽快定位搜救,提高机上遇险人员的生存率,是当前民用飞机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作为民用飞机应急搜救系统,固定式应急定位发射系统(ELT)可以在飞机遇险时通过自动和人工方式触发,在固定的频率上发射搜救信号,以便搜救组织对遇险人员进行救援。首先提出了固定式ELT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功能,分析了系统部件的构成,进而提出了固定式ELT系统的性能要求,最后重点阐述了固定式ELT系统的机上设计要求和功能验证过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上飞行器技术和飞行活动的不断发展,飞行活动对测控系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海上靶场测控系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海上靶场测控系统从单一技术应用到多种测控技术的综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海上靶场测控水平和能力。本文简要介绍了海上靶场测控系统的基本需求,分析了水下测量、出水点捕获跟踪、低仰角跟踪测量、低能见度下的跟踪测量等海上测控技术特点,研究了高精度水下测量、海上低空目标测量等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提出了"优化陆基测控、发展海基测控、构建空基测控、完善水下测量",循序渐进构建空海陆潜一体化测控系统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未知动态环境下搜救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步长模型预测控制的有人机/无人机协同搜救方式。根据环境的动态变化性和探测的不确定性,建立了表示环境确定度和目标探测概率的动态搜救图模型,根据态势信息选择时间域步长,并根据有人机/无人机协同搜救任务特点,设计了搜救收益指标,并利用粒子群优化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构建空间站工程着陆场航天员应急搜救体系,分析了航天员应急搜救任务的特点和组织实施需求,归纳了国外航天员应急搜救体系建设特点和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概况,研究了航天员应急搜救体制建设、力量建设、预案建设和运行机制等关键问题并给出了有价值的建议,部分研究结论已在交会对接飞行任务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在702所02风洞中完成的流花11-1海上采油平台锚泊状态和拖航状态的海面上大气边界层模拟和海面表层50米内海流模拟的风洞试验,得到了上述三种状态模拟流场的数据。每种状态的模拟流场有左、中、右、前、后五个风速和湍流度分布剖面。从相应每五个剖面的数据一致性来看,模拟流场的均匀性是好的。风速剖面与要求值之间的偏差一般不超过10%,绝大部分在6%左右并符合指数律分布。湍流度剖面也基本达到了期望的数值范围和分布规律。因此试验数据是可信的,风洞模拟是成功的。可以进一步用上述模拟流场分别进行流花11-1海上采油平台水上结构部分和水下结构部分的气功力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应急搜救的网络化弹跳机器人设计方法。这种机器人采用滚动和跳跃相结合的混合运动模式,可以代替救援人员先行进入到复杂的灾害事故现场搜寻幸存者。机器人之间能够组成ZigBee移动传感器网络,将事故现场的环境状况和幸存者位置等信息通过无线多跳网络及时传回给救援人员,为抢救幸存者赢得时间。实验结果表明, 9cm高的样机以60度角起跳可以腾空30cm以上,水平位移达到70cm,具有较好的越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海上落水空勤人员搜救是战时海上后方勤务保障的重要内容,确定搜索区域是海上搜救行动的前提和重要环节。任务类型、行动样式和信息的准确程度,决定了初始散布区域的大小和形状;而失事海域、自然条件和滞后时间,影响着搜救区域的大小和形状。建立初始散布区域模型,结合漂流速度、方向和参数误差,确定搜索区域模型,从而确定搜索区域散布,对确定搜救兵力和搜索行动样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巍  岳涛 《国际航空》2009,(6):33-34
针对未来海上空战的特点,通过美俄两国主要的舰载战斗机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几点对未来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6.
17.
海上多任务飞机与无人机协同反潜作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上多任务飞机将成为海军执行海上巡逻侦察和反潜作战的主力航空武器装备,海上多任务飞机与无人机联合编队进行协同反潜作战将是未来航空反潜的发展趋势和重要作战方式之一。介绍P-8A海上多任务飞机主要系统配置和作战能力,分析海上多任务飞机的作战使用以及海上多任务飞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概念和模式,包括协同态势感知和协同攻潜作战,指出了未来海上多任务飞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海上弹射救生复杂环境,本文分析了装备自动化的重要性,并从救生包自动开启、跳伞供氧装备自动脱离、救生伞自动脱离、漂浮装备自动充气、求救信息自动发出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装备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和预测了直升机海上作业市场今后几年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重点介绍了适于海上作业用途的几种中、重型直升机的简要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在低空救援中如何合理的分配无人机的搜救任务长期以来都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分层级分布式分配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多目标多无人机任务分配模型,在模型中以搜救费用、无人机使用数量、完成任务的均衡性为目标函数,并且采用改进的NSGA-Ⅱ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有效,能在不同搜救环境下给出合理有效的分配方案;在搜救中考虑以搜救效率最高为导向时,带来无人机成本和数量的增加;当实际搜救的无人机非常有限时,则需要时间成本的投入;以经济利益为导向时,则会导致搜救时间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