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维修动态     
正海特高新获"先进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授牌5月7日,四川省科技厅为海特高新"先进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授牌,该实验室是四川省布局建设的首个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布局建设先进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对于增强我国航空装备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提升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的研究水平,支撑四川省的航空与燃机高端成长型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应用,成为航天航空装备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国营芜湖机械厂作为航空装备修理领域的创新先锋,正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合作、智力引进等方式,成功将智能化应用引入航空维修领域,在航空装备智能维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追赶时代、创造传奇上写下崭新的篇章。国营芜湖机械厂自建厂以来,一直与时代的发展保持着同步。随着三代机数字化系统程度越来越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高新科技广泛运用于机载电子装备,使得机载电子装备的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维修保障方式(如事后维修、预防维修等)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电子装备维修保障提出的苛刻要求,呈现出以下弊端: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航空侦察平台、典型机载光电侦察装备、机载光电侦察技术三个方面介绍机载光电侦察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光电侦察技术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多光谱探测、偏振探测、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等多种光电侦察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发展趋势。最后,通过分析航空平台和光电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机载光电侦察装备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航空电子技术》2010,41(1):54-54
<正>为加强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火力控制技术及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与交流,促进我国航空电子系统、机载武器火力控制系统的发展,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火力控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拟定于2010  相似文献   

6.
数控装备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已成为国内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发展水平对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把航空制造装备列为重点支持对象,根据航空零件结构件的特点,对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可靠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在自主研发航空数控机床过程中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数控机床智能化技术简介 自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以来,数控机床一直伴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数控机床的发展已有60年历史,随着航空零件结构件中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应用,航空数控机床的发展正朝着精密化、智能化、专业化、网络化和绿色环保等方向发展,智能化技术在航空数控机床上应用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7.
航空供氧装备生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肖华军 《航空学报》2001,22(5):441-443
重点回顾了我国 70年代以来航空供氧装备防护生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将我国航空供氧装备生理研究归结为 :高空高总压供氧防护高空低总压供氧简化装备防护和机载分子筛制氧防护生理研究三大部分。提出未来发展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航空总公司631所),它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西北计算技术研究所。经过40年的建设,这个所已成为我国航空工业系统机载计算机发展中心和航空软件开发中心。现在该所在机载计算机系统结构、系统软件、机械结构、电源技术、地面开发环境和计算方法、网络通讯及计算机应用等专业领域设立了11个研究室,还率先建成航空总公司的第一个重点实验室──计算流体力学(CFD)实验室。目前这个所正在积极筹建航空总公司机载、弹载计算机重点实验室。该所拥有多层印制板、模块和计算机整机电装、机载计算机机箱加…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航空构件成形与连接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围绕航空发动机、大飞机、高空高速无人机、高级教练机等飞行器开展关键构件成形与连接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研究和成套装备的开发、应用。实验室充分利用学校在航空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围绕航空产业急需的关键航空制造技术开展研究,以突破关键技术严重依赖国外的瓶颈、建设一流技术创新平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航空制造先进焊接技术、航空构件精密成形技术、高效高精密加工技术和航空构件增材制造技术等领域建立创新平台,开展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研发高精尖装备,并以项目为牵引,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航空工业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航空维修产业年鉴2020》是由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航空维修与工程》编辑部及MRO CHINA维修峰会组委会共同发起的中国航空维修业首部具有综合性、资料性、史册性的编年史工具书,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了上年度我国航空维修业的发展状况、市场环境、产业进程等,旨在从一年内行业的政策规划、市场热点、重大事件、最新数据中找出行业的发展规律,为未来市场提供前景预测、态势感知,为行业各类决策者提供参考。《中国航空维修产业年鉴2020》内容包括中国航空维修业发展综述、主要航空产业园区的发展概况、重点企业发展概况以及中国航空维修业能力统计汇总等几部分。  相似文献   

11.
正加强航空装备维修质量安全工作是航空装备建设的永恒主题。本文分析了新时期航空装备维修质量安全工作的主要特点,以及影响维修质量安全工作的主要因素,结合维修保障实际,提出了提高航空装备质量、提升人员能力素质、强化质量安全监控、激发文化潜在动力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海特集团旗下海特高新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航空维修企业,以"航空技术为核心,同心多元发展"为总体发展战略。海特高新在夯实航空维修板块的同时,将航空技术研发、航空装备制造、航空培训、航材维修交换和租赁等纳入主营业务,逐渐形成了"一站式"航空服务体系。7月17日,由海特集团投资建立的天津飞安航空训练有限公司在天津空港保税区内举行开业典礼暨首台国产D级模拟机交付仪式,  相似文献   

13.
航空发动机是为航空装备提供动力的装置,维修保障是保障发动机完成服役周期的重要阶段。随着航空发动机维修产业的不断发展,为满足未来大批量、高质量、高效率的维修需求,发动机维修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和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维修发展历史;从故障检查、整机清洗和整机装配三个方面综述了航空发动机整机维修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再制造发展、关键技术和技术开发流程三个方面阐述了航空发动机再制造进展;并对航空发动机维修和再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系统地分析研究兰德公司关于美军新型航空装备维修策略模型,得出了新型航空装备维修策略模型应用的前提假设条件及能力基础,提出了对我军新型装备维修保障的经验启示。随着新型航空武器装备的列装和使用,带来了维修保障任务、难度的大幅增加及维修保障费用的快速上涨,仅靠以军方为主的维修保障体系难以适应现代战争要求和新型装备使用与维修需  相似文献   

15.
面向军事应用的航空人工智能技术架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全面梳理国内外面向军事应用的航空装备智能化发展现状,紧密围绕未来智能化空中作战的任务场景,给出航空军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和内涵,并依据智能系统信息运行模型,提出不同运行层级的航空装备智能升级的途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包含基础使能、关键技术群、智能系统、运行层级的航空人工智能技术架构,对关键技术群按面向运行层级、面向功能需求、面向基础使能进行分析,得到重点技术发展方向,并给出提升我国航空装备智能化水平的具体措施建议,为制定相关航空人工智能技术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充分发挥航空第四城优势,重点依托四川国际发动机维修、国航Ameco成都、川航维修、中国商飞等项目,以争创全国率先开展境内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保税维修基地为契机,大力引进V2500、APU、直升机发动机等保税维修项目,发展以飞机发动机和关键零部件维修为重点的维修产业,奋力打造全球航空动力维修一流城市。  相似文献   

17.
维修训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单靠装备实习,存在着实习用装备短缺、训练费用高等问题。引入现代维修训练模拟技术,可提高训练质量、降低训练费用,因而受到航空维修界的重视。维修训练模拟的概念随着航空技术的迅速发展,航空装备越来越先进、复杂,维修人员的在职训练与院校训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  相似文献   

18.
虚拟化技术在资源分配、应用移植和隔离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为了满足航空计算领域对综合化、智能化的需求,以及机载嵌入式系统对实时性、功耗和体积等方面的制约,本文开展虚拟化技术在航空计算领域的应用研究。首先介绍虚拟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对比虚拟机和容器的主要特点;其次分析虚拟化技术应用的三个例子,可虚拟化操作系统在多核处理器上的...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梳理国外航空装备保障的发展历程,包括维修理念、维修模式和维修方法,分析我国航空装备全生命周期保障的现状以及未来装备发展趋势,指出了提升我国航空装备保障水平的一些建议。1国外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发展分析在两次世界大战和随后的局部战争的推动下,航空装备在近百年来取得了蓬勃发展。以军机为例,轰炸机、战斗机、攻击机、战斗攻击机、反潜机、侦察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运输机、救护机、教练机、多用途战斗机等层出不穷,性能不断提高,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表1总结了部分前四代战斗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机载核心处理平台的技术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文从机载核心处理平台及网络的“随需安装”、多核处理器技术应用、高安全操作系统技术、机载信息安全技术、可重构计算技术、机载网络技术以及新型散热技术等方面,探讨了机载机载核心处理平台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