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规模空前的世界空间大会——包括第43届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会议和第29届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会议于1992年8月28日至9月5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来自全球70个国家的400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提交两个会议的技术报告和学术论文超过了2700篇。会议期间出版了《世界空间大会简报》(World Space Congress Da-ily)。现将该简报刊登的部分主要内容摘编如下: 1.美建空间站的决心坚定不移美国副总统兼国家空间委员会主席丹·奎尔8月31日在世界空间大会的开幕式上,向与会的4千多名各国代表重申,美国决心将自由号空间站送入太空,同时美国需要一种低成本的运载系统,用于发射军用和民用  相似文献   

2.
空间物理学是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后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外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简要介绍空间物理领域近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重要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3.
《空间科学学报》2019,(3):387-387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9年5月26日至30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第十八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学术研讨会,承办单位为北京大学.会议主题包括:阳风与行星际物理,磁层物理与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电离层与中高层大气物理,空间天气与环境应用,行星物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7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平谷召开,会议旨在给近年来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工程两领域的实验研究成果提供展示空间,并对发展前景提出可行性设想,以此推动学科发展。大会做了关于21世纪我国航天医学的需求与发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等报告,其中有综述,有研究报告,还有对今后工作发展的建议,内容全面丰富。会议较圆满,并达到了预期目的。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召开  相似文献   

5.
《空间科学学报》2007,27(6):518-518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会议于2007年09月18—22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召开.来自全国各地31个单位163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41篇,其中139篇收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会议论文集光盘.有62位代表在会上做了报告.本次会议报告的内容涉及月球探测、行星探测、载人航天、探测方法和技术、地面系统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既有国外动态,又有我国的最新科研成果.本次会议为代表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与交流机会.  相似文献   

6.
空间物理学是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基础学科。其将太阳和太阳风控制的日球层空间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太阳/太阳风与行星/彗星的上层大气、电离层、磁层乃至星际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空间物理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实验科学,空间物理探测是空间物理学发展的基础。进入新世纪,随着空间基础设施和人类高技术活动的日益频繁,空间物理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调科学与应用的密切结合。近年来,空间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对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宜居地球-地球系统科学”的顶层战略设计,梳理总结近年来空间物理各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凝练中国空间物理学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推进空间物理各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主办的“第五届空间环境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于2008年11月15—16日在厦门胜利召开。来自全国20多家研究单位和10多家用户单位的130余位空间环境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特邀报告6篇,大会报告15篇,专题报告30篇,展示论文38篇。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空间科学学科的蓬勃发展,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于2014年9月3~6日在天津市滨海高新区召开。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所属空间探测、空间遥感、空间材料、空间物理学、空间天文学等10个专业委员会近200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这一空间科学学术盛会,其中包括多名院士。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空间科学—空间探索、创新发展,宗旨是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交叉、相邻学科的合作,使相邻和非相邻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对其他学科领域进一步相互了解、合作与支持。  相似文献   

9.
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于 2000年 10月 12—17日在山东曲阜召开.来自全国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的代表 100余人参加大会.在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中,共宣读论文 130篇,学术内容覆盖了日地空间物理的绝大部分领域,参加大会的有关部门包括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海洋局等所属的高校和研究所16个单位. 会上同时举行了国家“九五”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日地空间灾害性扰动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项目“地球磁层环境的全球变化过程及其效应”,“极区高空物理观测及研究”,以及围绕当前日…  相似文献   

10.
太阳物理学是研究太阳上发生的物理过程及其对行星际空间环境影响的学科。太阳是人类唯一可以进行细致探测的恒星,也是天然的多尺度过程并存的等离子体实验室,同时,太阳活动直接影响日地空间环境和人类地球家园的宜居性,剧烈的太阳活动如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还会影响人类的航天航空、通信导航、电网等高技术活动与设施。因此对太阳物理的研究不仅是理解浩瀚宇宙的基石,也是理解日地联系和行星宜居性的基础,同时还是国家在航天和空间安全领域的战略需求。21世纪以来,随着卫星探测技术发展,太阳物理学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太阳物理学在空间探测中的发展态势,凝练中国太阳物理学未来空间探测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太阳物理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为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与创新,中国宇航学会将于2018年4月23-24日在哈尔滨组织召开"首届中国航天大会暨第三届中国航天高峰论坛"(原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学术年会)。大会将结合"4·24"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活动,通过"大会报告+专业论坛+主题交流"的全新模式,充分发挥学会各分支机构的专业优势,逐步向国际化、规模化、一体化方向进军,最终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航天领域品牌大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科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及首次学术交流会于1981年11月9日至14日在无锡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来自全国各地共24个单位,52位代表。 成立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付院长、本专业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严东生同志主持,会议一致推选了严东生、柯俊、田文华、庄育智、顾长立等28位同志为第一届空间材料科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于2002年9月6至11日在广西省北海市召开了学术交流及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共有30余人,代表着全国空间材料研究方面的科研、大专院校以及有关公司等十几个单位.本次会议共收到28篇论文,有18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所有的论文展示了近几年来我国在空间材料研制方向的进展情况:有在空间研究材料的情况,有利用高空飞机失重时来研究材料情况,有研究空间应用的轻型结构件的进展情况;会议中还对未来空间站中空间晶体生长装置提出建议和介绍了未来空间相机用新型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的研制初步进展;会上郭景坤院士提出的金属陶瓷材料研究设想,引起与会人员热烈反响.大会还交流了许多金属、陶瓷、有机基复合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于1999年11月28-12月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第十二次学术会议.来自22个单位的88名同志参加了会议.大会根据到会代表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大会交流、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代表们在大会上所做的学术报告,其内容广泛而深入,它包括20世纪世界在空间探测和航天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的回顾;在空间探测各领域,包括卫星地面支持系统,气球和火箭探测、卫星探测以及地面探测等方面的技术、方法、应用的深人研究和情况交流.反映了我国空间探测事业新近所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1月20日至25日在广州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科研、教学、研制、设计等36个单位60名从事空间探测工作的科技人员,会议期间,正来我国访问的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代表团4人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6.
空间扫描     
第六届亚太地区空间技术与应用多边合作大会在京举行  2 0 0 1年 9月 18日~2 1日 ,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办了本届大会。来自 2 0多个国家、驻华使馆以及联合国的30 0多名官员和贵宾出席了会议。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利用空间技术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2 0 0 1年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京举行 2 0 0 1年 9月 18日~ 2 0日 ,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北京新世纪饭店召开。继 1999年和2 0 0 0年中国卫星应用大会的成功召开后 ,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已成为卫星领域最重要、最具号召力、信息量最大的活动。今年又有5 0 0名左右中外业界的权威人士聚集在…  相似文献   

17.
《太空探索》2003,(10):2-2
○世界空间周的由来1999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第三次外空会议期间,与会国家考虑到,1957年10月4日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外层空间,开辟了人类探索外空的新纪元,以及1967年10月10日《外空条约》生效,为人类开展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活动奠定了法律基础,因而一致建议,将每年的10月4日至10日作为“世界空间周”。1999年12月,联合国第54届大会核准了第三次外空会议提出的建议,将每年的10月4日至10日定为“世界空间周”,以庆祝空间科技为改善人类生存条件以及对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作出的贡献。○欢迎学校的参与教师可以利用世界空间周的活…  相似文献   

18.
1999年,联合国第五十四次大会核准了第三次外空会议关于将每年10月4日至10日作为“世界空间周”的提案,以此庆祝二十世纪以来空间科技为人类社会所带来的进步和福利,更重要的是激励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继续为人类征服太空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国际太空》2013,(8):67
为了推动我国空间高分辨率光学遥感载荷的持续发展,促进空间光学遥感领域学科发展及专家交流,拟定于2013年11月中旬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空间光学遥感载荷与信息处理技术"2013年学术交流会议。该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空间光学遥感载荷领域相关专家到会作特邀报告,欢迎广大科研人员、学生认真撰写论文,积极参加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此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有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光学学会空间光学专业委员会(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有效载荷专业组,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办,昆明物理研究所协办。  相似文献   

20.
张瑶 《国际太空》2014,(10):35-35
2014年9月29日-10月3日,第65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世界需要航天"。32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航天界官员、航天企业领导、科研人员、大学教师等代表出席了这届大会,其中有69个国家的代表向会议提交了论文。会议举办了7场全体大会、3场亮点报告、3场最新进展报告、181个技术分组会议、32个研讨会,主要涵盖了空间科学与探测,空间应用与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