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航科院”)通过整理、分析国内航空公司、维修单位数量、机队概况、维修能力、维修人员、维修培训机构数量和培训能力等,发布《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及行业发展报告》。该报告力争科学、客观、准确分析和评价维修行业发展现状,为政府制定行业管理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和企业规划自身建设提供数据参考。报告中数据截至日期为2022年12月31日,文中若无特别说明,2022年的数据均截至该日期。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航科院")利用"航空器使用困难报告(SDR)系统"和"维修单位审定监察系统(MCSS)"收集国内维修系统资源信息数据,包括国内运输航空公司的机队、飞机使用信息、维修单位的批准维修能力、年度维修量、维修培训机构数量及培训能力、维修人员等,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发布《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及行业发展报告》。该报告力争科学、客观、准确分析和评价维修行业发展现状,为政府制定行业管理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和企业规划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全面了解掌握我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发展状况,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委托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航科院")于2014年利用"民航维修资源信息系统"收集了国内维修系统资源信息数据,包括国内运输航空公司的机队、飞机使用信息、送修信息和维修单位的批准维修能力、年度维修量、维修设施设备和维修人员等,并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发布了《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及行业发展报告》。该报告科学、客观、准确地分析和评价维修行业发展现状,为政府制定行业管理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和企业规划自身建设提供数据参考。报告中数据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31日,文中若无特别说明,2014年的数据均截止该日期。  相似文献   

4.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和航空安全技术中心于2007年启动的国内维修资源评估项目,目的是建立发布维修行业资源信息的权威平台,定期调查、统计和发布国内机务维修系统资源情况,为政府制定行业管理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国内航空公司和维修企业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本文深度分析了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状况,以及机务维修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本次调查数据截止日期为2009年10月31日,报告中若无特别说明,2009年的数据均截止到该日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的数据收集、统计和分析工作是由民航局飞行标准司主持,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民航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承办的一项年度专项项目.项目于2007年启动,目的是分析国内机务维修行业的发展状况,为政府制定行业管理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并为国内航空公司和维修企业开展规划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在该数据...  相似文献   

6.
陈新锋  杨海涛 《国际航空》2010,(10):16-16,18,20
在2009年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本文深度分析了国内航空公司的发展状况、CAAC批准的维修单位概况及中国民航维修系统的人力资源状况,并就机务维修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和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现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于2007年启动的国内维修系统资源评估项目,目的是建立发布维修行业资源信息的权威平台,定期调查、统计和发布国内机务维修系统资源情况,为政府制定行业管理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国内航空公司和维修企业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期《中国民用航空》杂志首次特别关注了两个主题:航空维修的现状与思考、航空公司的生存危机。在"航空维修的现状与思考"这个主题,我们重点推荐《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分析报告》一文,该报告源于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和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原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于2007年启动的国内维修系统资源评估项目,目的是建立发布维修行业资源信息的权威平台  相似文献   

9.
正华普航空发动机培训中心成为国内首家发动机型号维修培训机构2021年1月7日,飞标司组织地区管理局完成对于华普航空发动机培训中心的发动机型号维修培训能力联合评估,并批准其开展相关培训业务。这标志着中国民航维修培训体系全面覆盖了从维修人员执照、飞机机型培训到发动机型号培训的全部范围,解决了长期以来民航维修培训一直未将发动机型号培训单列而导致发动机型号培训无法和机身培训相结合申请机型签署的痼疾。新增发动机型号培训这一培训类别,旨在引导发动机制造厂家利用其技术优势为行业服务,同时拓展维修人员的培训渠道和种类,促进中国民航维修培训体系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基于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维修信息系统(MIS)收集的数据,对国内民航发动机机队运行和空停情况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几起典型故障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民航运输量和运行时间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SDR(使用困难报告)事件和发动机空中停车事件的发生次数有所降低,SDR事件发生率和空停率基本保持稳定。1国内民航发动机机队概况截至2020年底,国内按CCAR-121部运行的在用发动机数量为8302台,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过去十年间,中国民航机队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95%,截至到2010年底,中国民航共拥有各类运输飞机1 639架(各类运行及备份发动机3 600余台),通用航空器1 010架。民航维修行业规模发展迅速,2010年中国民航维修市场总量达到23.2亿美元,占世界MRO市场的5%,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民航维修市场;随着我国民航市场的迅速发展,各航空公司机队规模不断扩大,飞机维修  相似文献   

12.
<正>基于2013年航科院升级后的"民航维修资源信息系统"收集的数据和统计分析,对国内民航维修资源和行业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希望能够更好地服务行业,为政府制定行业管理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和企业规划自身建设提供数据参考。若无特别说明,文中统计数据的截止日期均为2013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12月16日,民航局召开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副司长杨桢梅介绍了"十三五"期间适航审定工作相关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她表示,适航审定系统为满足民用航空发展需求全面加强队伍机构建设,重组中国民航适航审定中心,成立西安适航审定中心、江西适航审定中心,充实地区管理局适航审定人员力量,截至2020年12月14日,适航审定系统人员数量合计384人,形成专业全覆盖的适航机构队伍体系;完成适航审定运行管理系统(AMOS)建设,实现适航审定工作信息化、系统化;初步建成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的适航审定培训体系,编制47门初始培训课程大纲,编写31门培训教材,建立110余人的教员队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发展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的愿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业的成长举世瞩目。欣喜之余,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民航仍然处在成长期,所取得的成绩只是为了被动适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数量上的提升。到2020年,国际、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对中国民航提出更新、更大的需求,很显然,单纯依靠目前量上的增长还远远不够。为了实现中国民航质的飞跃,2005年,总局提出了建设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宏伟构想。这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民航发展所处历史阶段后,对行业发展战略体系的不断丰富和深化。本期,本刊将围绕这一理念对建设中国的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愿景、初步构想以及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中的空管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业的成长举世瞩目。欣喜之余,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民航仍然处在成长期,所取得的成绩只是为了被动适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数量上的提升。到2020年,国际、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对中国民航提出更新、更大的需求,很显然,单纯依靠目前量上的增长还远远不够。为了实现中国民航质的飞跃,2005年,总局提出了建设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宏伟构想。这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民航发展所处历史阶段后,对行业发展战略体系的不断丰富和深化。本期,本刊将围绕这一理念对建设中国的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愿景、初步构想以及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中的空管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业的成长举世瞩目。欣喜之余,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民航仍然处在成长期,所取得的成绩只是为了被动适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数量上的提升。到2020年,国际、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对中国民航提出更新、更大的需求,很显然,单纯依靠目前量上的增长还远远不够。为了实现中国民航质的飞跃,2005年,总局提出了建设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宏伟构想。这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民航发展所处历史阶段后,对行业发展战略体系的不断丰富和深化。本期,本刊将围绕这一理念对建设中国的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愿景、初步构想以及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中的空管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中国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空客在中国的机队规模在不断壮大,从1997年的不到50架增加到现在的近1000架,预计到2020年空客向中国交付的飞机将达到2000架。因此航空公司对空客飞机的相关培训需求也在显著增长。空客和中航材合资建设的华欧航空培训中心自1997年10月正式启用以来已为中外客户提供了8300多人次维修培训,为满足快速增长的维修人员需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华欧航空培训中心分别于2002年和2007年通过了EASA和CAAC147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业的成长举世瞩目。欣喜之余,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民航仍然处在成长期,所取得的成绩只是为了被动适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数量上的提升。到2020年,国际、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对中国民航提出更新、更大的需求,很显然,单纯依靠目前量上的增长还远远不够。为了实现中国民航质的飞跃,2005年,总局提出了建设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宏伟构想。这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民航发展所处历史阶段后,对行业发展战略体系的不断丰富和深化。本期,本刊将围绕这一理念对建设中国的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愿景、初步构想以及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中的空管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业的成长举世瞩目。欣喜之余,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民航仍然处在成长期,所取得的成绩只是为了被动适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数量上的提升。到2020年,国际、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对中国民航提出更新、更大的需求,很显然,单纯依靠目前量上的增长还远远不够。为了实现中国民航质的飞跃,2005年,总局提出了建设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宏伟构想。这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民航发展所处历史阶段后,对行业发展战略体系的不断丰富和深化。本期,本刊将围绕这一理念对建设中国的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愿景、初步构想以及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中的空管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航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发展总体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业的成长举世瞩目。欣喜之余,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民航仍然处在成长期,所取得的成绩只是为了被动适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数量上的提升。到2020年,国际、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对中国民航提出更新、更大的需求,很显然,单纯依靠目前量上的增长还远远不够。为了实现中国民航质的飞跃,2005年,总局提出了建设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宏伟构想。这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民航发展所处历史阶段后,对行业发展战略体系的不断丰富和深化。本期,本刊将围绕这一理念对建设中国的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愿景、初步构想以及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中的空管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