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能铁路装备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物联系统,具有大量复杂的数据交互共享的需求与场景,装备及其产生的数据信令在系统中的数字身份标识是其重要安全基础。应用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字身份标识技术,结合北斗时空信息,设计了铁路装备身份标识(railway decentralized identifier, RDID)可信数字身份服务,包括服务架构、生成流程、流转流程和验证流程,并进行了应用模型实现与效能分析。服务可以有效提升装备及其产生的数据信令的规范安全性,保证标识身份全局唯一,可追溯认证,从而提高智能装备系统通信过程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在物联网和云计算场景中,属性基加密是实现细粒度及多级安全访问的关键技术。但是现有的属性基加密方案存在解密成本高、访问策略表达效率低以及数据安全性差等缺陷。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验证外包解密的属性基加密方案。采用合数阶双线性群实现了策略隐藏,不仅将区块链作为可信的数据库保存用户参数,而且通过智能合约自动运算外包验证算法,在实现策略隐藏的同时降低了数据使用者的本地运算量,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3.
刘槟  田玲玲 《国际航空》2010,(11):80-82
飞机健康管理(AHM)是飞机设计和维修领域正在兴起的研究课题,属于飞机维修的新理念和新技术。波音的AHM是一套以信息驱动的系统,其目的是通过对飞机系统当前产生数据的智能分析,确定飞机目前状态和未来的适用性,帮助航空公司实现主动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4.
正飞机的状态健康监控可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费用,而传感器是状态监控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未来航空系统中可能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飞机传感器,传感器也将逐步具备更少的漂移、更长的寿命和更高的精度等优点。尽管近年来预测性维护和大数据的时代才刚刚开始,但新一代以及未来的飞机正在或即将通过大量的、更智能的传感器和监控系统获得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采集技术在发动机、大量飞机部件甚至在一  相似文献   

5.
基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智能航空客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文生 《航空学报》2019,40(1):522415-522415
计算机小型化、物联网、无线宽带通信、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使能技术,其在航空上的应用将对飞机设计、飞机飞行和维修保障等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变革。未来的飞机将具有强大的信息智能感知和处理能力,依托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实现多维度物联,并结合智能地面系统,共同完成智能飞行、智能维护和智能运营等业务流程。本文总结了上述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航空应用前景,提出了基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智能航空客运系统的概念,设计了系统架构,描绘了典型应用场景,识别了关键技术并指出了面临的挑战。研究成果有助于飞机制造商更好地设计面向未来的智能飞机,也有助于航空公司对智能飞机进行高效的运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北京、成都两地附件修理车间工作量大幅增加,出现附件产品数据量大、车间生产管理难度大、信息汇总和反馈不及时不精确等问题,成为亟待改善的难题。为此,Ameco通过对附件维修的全链条业务流程和数据进行梳理,将信息技术与生产业务相融合,自主开发了航空附件维修全流程管控智能可视化平台(Power BI)。该系统在现有生产操作系统上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多样可视化的方案使整个维修流程更加直观可控,同时具有全自动的数据下载、数据清洗、逻辑计算以及前端展现功能,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本文对航空附件维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的开发与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飞机维护规程中规定了飞机部队级维护涉及的所有预防性维修任务,在飞机服役初期,维修任务的制定通常偏保守,随着飞机使用和维护经验的积累,维修任务间隔优化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以服役数据为分析对象,以系统可靠度为衡量标准,构建预防性维修任务间隔优化分析方法,形成可实现的数学模型;以某维修任务为案例,对其服役数据进行分析,并给出维修间隔优化的建议。结果表明:该方法和模型正确可行,可作为军用飞机维修任务间隔优化分析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CBR的智能维修决策技术,可以为新型国产飞机维修大纲制订人员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提高制定飞机维修大纲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基于CBR的维修任务和维修间隔制订方法,它们为维修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理论指导与核心算法。最后开发了基于CBR、以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民用飞机维修决策系统,并以新舟600(MA600)飞机ATA32起落架系统组件为实例进行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一、CMMIS 的目标作为飞机维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控工作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所担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计算机监控信息管理系统 CMMIS(COMPUTER MONITOR MANAGERINFORMATION SYSTEM)就是从科学管理的高度提出的。其目标是为了提高监控信息管理的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维修管理水平和维修能力的提高。该系统除了要具有全面的数据收集能力,还应能提供经过初步分析和处理过的飞机飞行数据、发动机数据、附件信息、故障信  相似文献   

10.
西锐SR20飞机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蒸发循环制冷系统,但其维护手册中对该系统工作原理描述不详,造成了维修人员无法整体掌控和深入分析研究该系统运行原理。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参考大量文献,结合实际上机实验和测试以及现有的手册和运行数据,对该型号飞机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通风机制和电路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该系统的深度维修和故障诊断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已有的腐蚀资料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飞机结构腐蚀维修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系统包括飞机结构腐蚀维修设计所需要的各类知识.并收集了大量现实可用数据.建立了飞机腐蚀维修培训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何建  徐亚军 《民航科技》2006,(5):94-95,103
本文分析了B777飞机信息管理系统(AIMS)的硬件和软件特点,重点分析了该系统在硬件和软件上利用余度管理技术实现容错延迟维修的技术特点。最后提出充分利用该系统的数据融合甚至信息融合技术,加强对设备使用和健康状况监控,以期对民航的维修理论和技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飞机整体驱动发电机可靠性分析手段缺乏、故障样本小且维修策略相对保守的问题,提出了以历史故障数据为驱动的贝叶斯和马尔可夫链融合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故障数据预处理以增大样本空间,并通过最大信息熵法求解飞机整体驱动发电机的先验分布;其次,利用马尔可夫链方法对复杂后验分布进行解算;最后,以可靠性为中心给出飞机IDG的维修建议。经过数值仿真软件计算后得IDG的累计失效函数参数估计误差分别为0.121 3和0.001 3,误差较小。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适用于小样本空间的飞机IDG可靠性分析,并根据结果给出了维修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飞机维修保障,能够有效提高飞机的保障效能。研究了就增强现实技术在飞机维修保障过程中的应用,制定了研究方案,包括使用保障作业引导、智能维修辅助和交互式智能故障诊断引导3个方向的研究。针对研究方案,还开展了路径规划及对象自主识别技术、基于IETM的辅助信息智能化组织和推动技术、三维虚拟动画匹配现实场景的维修作业引导技术,以及多人协同组织技术4个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最后,为了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开发了原型系统,对技术进行了初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通航单位对飞机维修技术档案管理存在不足的现状,本文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为研究对象,提出建立基于数字化的飞机维修技术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以DELPHI为系统的开发平台,采取标准C/S结构开发模式,运用Microsoft Access构建系统数据库,利用多层数据程序技术(MIDAS)实现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对飞机技术档案进行及时地收集、统计和分析,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快速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航线排故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依靠大量运营数据资源,研究了基于参数分析的飞机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在对波音777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建模进行分析基础上,建立空调系统数学模型,提出波音777飞机空调系统故障的参数分析诊断方法。通过实际故障诊断案例验证了该方法对提高飞机系统维修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设备供应商     
正飞机接口设备联合技术航空系统公司(UTC Aerospace Systems)推出的飞机接口设备(AID)通过收集、处理飞机部件上安装的传感器信息及其他数据,帮助提高维修效率。AID早期的应用是Ops Insight电子飞行包,可为飞行员实时提供航电数据、飞行性能跟踪和天气数据。该  相似文献   

18.
与基于时间的计划性维修完全不同,视情维修强调基于预测性状态指示器的故障探测。作为实施视情维修的重要手段之一,预测性维修的研究目标是在飞机维修数据分析中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建立高效的预测系统,使用先进的统计软件对部队级航空后勤系统(ULLS-A)的飞行日志数据、HUMS飞机传感器数据和试验台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终选取有用的数据,增强故障诊断和预测能力,提高视情维修水平。预测内容包括根据实际状况动态预测飞机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部件故障以延长维修间隔、寻找剩余使用寿命与部件故障的关系以及维修行为对这一关系的影响、主动计划未来的维修行为等。  相似文献   

19.
目前航空公司多利用WQAR进行飞行操作类的品质监控,如重着陆监控、载荷超标监控等,飞机技术状态的监控多依赖厂家开发的AIRMAN、AHM软件,这类软件监控能及时掌握飞机技术状态,飞机触发故障,后台同步获知飞机故障情况再安排维修,属于事后维修模式,往往导致航班非计划中断以及后续航班延误。WQAR数据完整记录了飞机各个系统工作的相关参数,借助WQAR数据能够实现对飞机性能的监控,精确掌握飞机系统健康状态,实现基于性能的预测性维修,大大降低维修成本,减少因故障导致的延误。  相似文献   

20.
大型飞机机载系统预测与健康管理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少萍 《航空学报》2014,(6):1459-1472
为确保飞机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高维修保障性,大型飞机机载系统均装备了先进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系统,以实现高可靠运行和健康服役。从大型飞机健康管理体系结构入手,介绍了基于国际标准分层开放式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空地结构,及其开放式、模块化和标准接口规范。着重分析了机载健康管理传感器网络和鲁棒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分层聚类和交叉增强校核的智能故障诊断算法和基于数据驱动与失效物理结合的故障预测算法等关键技术,探讨了基于健康状态的维修保障决策方法。最后,给出了空地一体的飞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评价方法和健康管理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