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现代的大型客机巡航高度一般都在万米以上,坚固的机身和增压系统可以保证乘客在这样的高度自由自在地生活。一旦发生飞机客舱失密或增压系统故障等意外事故,使客舱内的空气压力、氧气浓度不能满足人体正常生活所需,机载的氧气系统就会开始工作,释放出氧气,维持乘客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正>客舱空气系统作为飞机系统的关键部分之一,其设计不仅关系到客舱舒适度,而且还涉及安全规章要求以及飞机的整体设计。当前,该系统的供应商都在深度改进产品,以应对飞机和发动机的设计革新。同时也在从大数据分析出发,使该系统的维修变得更具可预测性。客舱空气系统不只是安装在飞机客舱里的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它还能在机外温度低到零下几十度并且气压达到海平面的四分之一以下时为客舱增温和增压。大多数客舱空气系统是利用发动机引气,这就给引气系统带来了重大的技  相似文献   

3.
MD-90飞机采用成熟的空气循环式空调系统,为客舱和驾驶舱提供调节空气,用于通风、空气循环、增压和温度调节,由制冷系统、座舱温度控制系统、增压控制系统、再循环系统、冲压空气通风系统与分配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参见图1).本文将对与空调系统密切相关的气源系统进行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引气活门是引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客舱增压作用,出现故障将影响航班运行.本文对A320ceo系列飞机引气活门原理作了介绍,统计机队历史数据,总结典型故障类型,分析故障形成原因,从附件修理的角度对修理工作提出建议,以提高排故效率,缩短排故时间,节约修理成本.  相似文献   

5.
旅客机客舱供、排气系统对于客舱内部气流流动和温度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乘客的几何结构和热载荷等因素也会影响舱内气流流动。对CJ818客舱、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进行了几何建模及有限元建模,应用非结构化网格对模型进行离散,应用全隐式多网格耦合求解技术求解N-S方程,采用RNGk-ε模型封闭方程组。分别对单排座椅和多排座椅客舱进行了简化建模,研究了其在设计方案下舱内流动情况,并分析了乘客几何结构和乘客散热对舱内流动的影响,同时分析温度场和流场之间的依变关系。研究结果对于客舱空气分配系统设计和优化,客舱空气质量控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工业动态     
正中航客舱系统有限公司成立7月16日,中国航空工业在英国范堡罗航展举行发布仪式,正式宣布成立中航客舱系统有限公司(ACS),同时其伦敦运营总部也在仪式上揭牌。据悉,中航客舱系统有限公司的客舱产品覆盖客舱内饰的大部分细分领域,主要客户为空客、波音等商用飞机制造商和全球范围内的航空公司。目前,该公司共有5家下属国内外企业开展客舱内饰业务,包  相似文献   

7.
基于Fuzzy-AHP的飞机客舱内环境设计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定飞机客舱内饰设计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Fuzzy AHP综合评价法,实现了定性指标的定量转换,建立了飞机客舱内饰设计评价分析模型,克服了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实现了对飞机客舱内饰设计的科学评价,并编制了飞机客舱内饰设计评价系统软件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多级轴流式压气机级增压特性监控方法,以判断给定工况下存在流动异常的压气机级.对某涡喷发动机试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确定发动机转速设定变化时压气机中流动状态发生异常的级.将该方法用于试验发动机放气带开关控制,得到了理想的结果.分析表明:压气机级增压特性监控在喘振边界检测、发动机瞬态过程调节、压气机级一级的流动控制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集总虚拟湿源的民机客舱湿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湿环境是影响国内及国际航线民机客舱舒适性的主要因素,准确获得客舱热湿动态变化特性,对于飞机客舱舒适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役国内及国际航线民机热湿环境现状测试分析入手,引入集总虚拟湿源(LVMS)项,建立客舱湿度预测模型,并利用跟机测试数据辨识得到相关机型的模型参数,使用该模型来提高涵盖飞行包线的湿度预测精度。该集总虚拟湿源项能使用简单的集总方程整体地反映所有内饰材料湿气吸收和脱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湿度预测方法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能够反应不同机型不同飞行剖面下的客舱湿度变化特性,可为未来我国民机客舱热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总体设计的质量和效率,研究了民用飞机机身剖面构型及客舱的设计措施,并在一个开放式飞机总体设计环境中实现这一功能。定义了飞机机身类部件坐标系,提出了机身剖面构型、地板、装饰层、厨房、卫生间、衣帽间、应急出口、舱门、舱段隔板、座椅和行李架等的参数化描述和模型构建方法,设计了客舱参数化描述数据结构、剖面构型与客舱布置的数据对应关系及客舱设计逻辑,建立了交互式机身剖面构型和客舱二、三维快速设计环境。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客舱模型的自动化调整,为总体设计阶段进行多学科设计优化奠定了基础。最后,给出若干设计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三种送风方式下突发性颗粒污染物在民机客舱内的传播规律,比较三种送风系统各自的优点及不足。结果表明:天花板送风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客舱内的温度,但乘客会有吹风感,且颗粒污染物的传播范围广;地板送风客舱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不易于颗粒污染物的传播,但污染物浓度高于其他两种送风方式;置换送风方式不易于颗粒污染物的传播,且污染物浓度值低,传播范围小,乘客没有吹风感,但不能有效地降低客舱内的温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用航空局于2018年1月允许在飞机上开放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为使旅客在乘机过程中体验更好的娱乐服务,航空公司需加装机上客舱无线网络系统及空地通信系统,以实现客舱局域网及空地互联网服务。要实现此目的,相应地,飞机需要进行严格的电磁兼容性验证以保证安全性。本文对如何验证飞机的电磁兼容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展示样机是型号客机在设计初期,为向客户展示所设计客机客舱及驾驶舱先进、合理的布局设计、独具创意的内设系统,展示客机舒适性和先进性的特色而设计,对客机的设计、销售来讲意义重大。阐述了客机展示样机客舱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技术,以期对未来系列性飞机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霍尼韦尔和Dimer LLC近日宣布达成合作,将共同为航空公司提供紫外线清洁(UVC)系统。若正确使用,该系统能显著减少飞机客舱表面的某些病毒和细菌。大中型航空公司机队采用霍尼韦尔紫外线客舱清洁系统,10分钟内便可完成飞机客舱的清洁工作,每趟航班的处  相似文献   

15.
NF-6风洞压缩机监控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翼型研究中心在建的NF-6风洞(增压连续式跨声速翼型风洞)的压缩机监控系统的运行方式。该系统由工控机、PLC、各种传感器(压力、振动、温度等)组成,可以对压缩机运行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压缩机的安全运行,实现事故报警与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当前大型民用飞机试飞模式,集合数据处理及实时监控特点,在Visual Studio环境下,利用WPF软件编程技术,构建了基于数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的试飞数据实时监控系统。系统利用多种显式控件,充分模拟了试飞数据监控状态,通过WPF数据驱动模型及合理的线程资源调配,实现了对不同类型数据的实时监控、分析、存储和回放,为后续民机试飞测试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五排客舱的几何模型及客舱烟气流动的数值仿真模型,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客舱内的湍流流动进行描述。基于Fluent对火灾阴燃阶段客舱内烟气浓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预测了烟气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结合适航规章分析烟气中CO、CO2浓度对客舱空气品质及乘客健康安全的影响,给出火灾紧急措施建议,同时也为大型运输类飞机烟雾的适航审定符合性验证方法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易捷航空针对客舱结构损伤采用了一款检测应用(APP),并对该应用进行了测试,测试其是否可以加快内饰检修速度。该款完全数字化的客舱检查App是由爱尔兰航空软件开发商Output 42公司开发的,易捷航空是该APP的首批用户之一。该App支持任何移动设备及系统,包括使用安卓、iOS或Windows系统的手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民用飞机客舱舱门啸叫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在对民用飞机客舱舱门啸叫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此啸叫机理种类。针对飞机外表面凹腔在高速飞行下产生凹腔啸叫噪声问题,以某型民用飞机客舱舱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种构型客舱舱门啸叫凹腔声共振模型,通过分析一个完整飞行循环客舱舱门区域噪声音频文件,得到客舱舱门啸叫的频率及声压级,根据飞行参数及凹腔声共振模型计算引起啸叫噪声的凹腔几何尺寸,与客舱舱门区域存在的凹腔尺寸逐一对比,确定导致啸叫噪声的凹腔。最后,根据啸叫凹腔的结构形式提出了一种客舱舱门啸叫问题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用于解决客舱舱门啸叫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舱门的功能要求和适航条例对舱门的安全性要求,民用飞机舱门设计有多种类型的机构,机构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舱门性能的优劣和适航取证的成功与否。介绍了民用飞机舱门机构的组成,基于最新适航条例要求,分析了民机舱门闩、锁、增压预防安全机构的设计要求和设计要点,提炼出舱门闩、锁、增压预防安全机构的监控逻辑要求。针对舱门安全机构监控逻辑要求,以成熟机型为例,给出了一种舱门闩、锁、增压预防机构的监控逻辑分析方法,分析了在传动机构单一失效情况下,舱门闩、锁、增压预防机构的状态及安全监控逻辑的符合性,并在舱门安全机构布局、机构传动关系、机构运动时序等方面给出了设计建议,为其他机型舱门安全机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