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铠 《太空探索》2004,(10):2-3
8月29日15时5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今年继“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和“探测二号”3颗卫星发射成功之后,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次传来的捷报。这3次发射升空的火箭,同属我国的“金牌火箭”——长征二号丙系列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它具有高精度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精密授时等特点。自开通以来,“北斗”系统已经在我国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森林防火、通信、电力调度及救灾减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激励、示范项目的开展和联盟与产业园的涌现,促进了“北斗”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从人类开始航天活动以来,苏联/俄罗斯一直在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到深空探测计划,从实现首次载人飞行到空间站建设,俄罗斯创造了许多个第一.俄罗斯航天工业也是其引以自豪的产业,火箭及飞船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检验,曾一度被誉为“最可靠”和“最安全”的航天器.在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俄罗斯载人飞船更是承担了独自往返“国际空间站”的重任.然而,近年来俄罗斯接二连三发生多起航天事故,这不仅给俄罗斯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使其航天工业蒙上了阴影,更影响了俄罗斯航天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21日,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可是,由于一个以讹传讹的古代传说,掀起了纷纷扰扰的“世界末日”说,各种耸人听闻的消息甚至引发了不少荒唐的事情.在各种“世界末日”的版本中,“太阳消失,连黑三天”、“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和“中微子将地球变为一个大微波炉”以及许多宇宙中遥不可及的事情,都成为了造成地球毁灭的罪魁祸首.荒谬的“世界末日”说能在我国风起云涌,背后有各种深层次的原因,不可否认的是: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多了解一点科学,也许会少一点莫名的恐惧.在“末日”纷扰中,嫦娥二号卫星在太空屡创纪录,本刊特编发“你好,深空!”专题,以此向崇尚实干兴邦的科技人员们致敬,也祝福各位告别“末日”干扰,享受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5.
2015年12月17日,举世瞩目的“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顺利升空了。这是我国第一颗天文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其研究成果将可能带来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对于促进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16年,我国还将发射3颗科学卫星。那么,我国为什么要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呢?我国空间科学的现状与未来如何?这些都是公众所关心的。为此,《国际太空》杂志记者采访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科学卫星工程常务副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研究员。  相似文献   

6.
神秘的希基·多罗多贡人非常了解星空.鬣狗座和他们的小犬座α星相符,而狮子座则与白羊座β星相符.他们有“合欢树”、“米”、“黍”及其他许多星星的名称,北极星和南十字星座被他们称为“世界的眼睛”.在多贡天文学中的资料让人吃惊,木星最大的4颗卫星之一在那里的名字是“舞树之星”,而这些卫星欧洲人是从伽俐略那里得知的.当然,如果用望远镜的话,在木星周围可看见整整1打卫星,可多贡人至今没有望远镜……同时,南十字星座α星所得的美名——“世界的复眼”也让人觉得多贡人的祖先对于望远仪器并不陌生:从任何一架  相似文献   

7.
1995年7月26日晚10时许(由于时差的原因,在我国的其它地方可能有所不同,为方便起见我们称此次事件为“7.26”事件),在我国大陆很多省市出现了一次壮观奇特的发光现象.是超新星爆发、流星体在大气层中爆炸亦或是“飞碟”光临了地球?一段时间,本刊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电话咨询及目击报告,可以看出,此次发光现象涉及范围很广,在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吉林和贵州等地均有大量报道.此次发光现象由于持续时间较长,截止发稿时间编辑部仍陆续收到全国各地读者打来的咨询电话及寄出的目击报告,这里,编辑部在大量目击报告中选择出了6份供大家参考,同时,对向我刊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广大读者一并表示感谢.关于“7.26”事件更详细的报道,我刊今后将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8.
3月初,我国唯一专门针对“太空垃圾”的观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成立,将为我国在太空领域建起安全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9.
大气再入领域被视为是广泛开展空间应用的基础,涉及行星探测、标本带回、未来运载器与空间飞机的研制、乘员与货物的空间运输、无人飞行器为在轨卫星提供服务,以及其他在空间和宇航领域内的创新应用。欧洲针对再入返回关键技术开展了多项基础研究和技术准备项目。作为欧洲航天局(ESA)“未来运载器准备计划”(FLPP)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验证平台,“过渡型试验飞行器”(IXV)得到欧洲航天局及各成员国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一凡 《太空探索》2001,(9):16-17
在国际上“重返月球”的呼声中,我国不少专家呼吁尽快启动月球计划,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他们认为,开展月球探测,加入“月球国家”行列,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助于维护我国在国际外空事务和未来开发月球中的权益,还可以促进空间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发展,推进我国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 月球是没有国界的星球,发达国家都想早日捷足先登,跑马圈地式的在那里占一块地盘。尽管联合国1984年通过的《月球协议》规定,月球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任何国家、团体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但实际上,在月球上是真正的实力的较量,先登先得仍然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我国不开展月球探测,并取得一些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七五”期间我国航空可靠性维修性工程从“萌芽”时期进入“初步发展”时期的历史过程。分析了航空领域中新、旧设计思想交替的特点,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必须建立国情化的可靠性工程学科的要求,描述了“八五”期间航空可靠性维修性工程发展的框架,制定了新研、改型机种(产品)可靠性维修性工程重点项目应用矩阵表。  相似文献   

12.
空间技术是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在21世纪将有更大发展。为了总结和交流我国空间技术的成就,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中国工程院于2001年2月6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中国空间技术的成就与展望”专题论坛。此次论坛的主要内容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和中国卫星技术的成就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的,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这是头一日.”关于太阳系的起源,自1755年康德提出星云说以来,又产生了突变说、俘获说等40多种理论学说.但是,还没有那种学说比较完善,能够普遍为人所纳.我国天文学家戴文赛教授,利用新的天体资料和天文理论,系统分析了有关太阳系起源的学说,发展了星云说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太阳系是由原始星云演化而来的,而“空虚混沌”的原始星云来自比太阳质量大几千倍的星际  相似文献   

14.
为向“国际无线龟科学联盟”(URSI)提供我国在电磁计量领域内的新进展、新成果的文字素材,中国委员会电磁计量专业组决定每年年底到次年初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这方面内容素材的征集工作,以编辑“电磁计量科学技术进展汇编”(中、英文对照,每年刊印一  相似文献   

15.
今年10月8日,我国航天事业走过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历程。50年来,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标志的巨大成就,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领域获得重大进展。中国航天在许多方面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建设了飞行器设计技术实验室,改造了环境模拟及空调制冷实验室,我国最大的武器装备可靠性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依托该学科建成。该学科具备了自主研制特种飞行器的能力;具备了承担卫星、导弹、载人航天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能力;在无人驾驶飞行器、共轴式无人驾驶飞行器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建设期间,承担了多项型号研制任务,合作完成的“前视红外/激光吊舱原理样机”、“蓝天低空导航吊舱”均在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摘自《北航》报第567期  相似文献   

17.
《宇航计测技术》2009,29(1):F0003-F0003
以“新世纪中国频率控制技术”为主题的2008年全国频率控制技术年会11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旨在促进国内频率控制技术领域的交流和沟通,加强国内频率控制技术领域的合作。国内频率控制技术相关领域内的优秀专家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共30余个单位13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莫斯科新闻》周刊就未来30年间科学上的新突破进行了预测.1997年,日本政府计划在1997年之前研制出电子计算机抗“病毒”干扰系统.目前,世界一些发达国家越来越认识到“计算机战”可能产生的灾难性后果,因而加紧研制新型的计算机“病毒”,以达到破坏其他国家信息领域的目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各种措施,以防止计算机遭“病毒”沾染.1997~2001年:1997年起,俄罗斯和美国宇航员将合作在卫星轨道上建造大型太空站.2003年,将在这里出现第一位宇宙值班员.半个世纪以后,类似的太空站将成为人类飞往火星的中转站.2000年:将使用化学药物.消除人类遗传基因中的缺陷.人工合成基因是人类20世纪划时代的  相似文献   

19.
《宇航计测技术》2019,(3):39-39
时间频率是准确度最高的基本计量参数,高精度时间频率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关系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为展示我国在时间频率领域的重大成果,引领技术发展,持续推动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与技术交流,由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时间频率专业委员会、中国天文学会时间频率专业委员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授时与时间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将于2019年10月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20.
“863”计划实施十年来,国防科工委组织全国9个部门、16个省市的5600名科技工作者,投入到国家863计划航天与激光技术等领域研究工作中,共安排400多个课题研究,开展30多项关键技术攻关,获国家与部委级科技成果奖268项、专利22项。 在航天领域,开展了空间站、空间科学、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大型运载火箭及应用方面的跟踪研究和概念研究,为国家战略决策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