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行星际磁场北向时磁层顶区磁场重联的全球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背阳面磁层顶区局域磁场重联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行星际磁场北向时磁层顶磁场重联的全球模式。行星际磁场北向时碰层顶磁场重联导致近地尾瓣的能量被输送到远磁尾,太阳风能量不在磁尾储存,向阳面磁层顶变厚,磁层受到一系列扰动。 相似文献
2.
1997年 1月 10日磁暴期间, Geotail卫星在向阳侧的磁鞘中观测到了磁层氧离子突增事件.这些氧离子的出现和磁鞘中存在很强的南向行星际磁场有关.事件期间向阳面发生了准静态的磁重联,氧离子流存在由北向南的速度分量.通量突增过程具有逆向和正向能量色散现象,磁层内部只有氧离子有可能被梯度漂移输送到重联区,所以只有氧离子在磁鞘中持续地被观测到.估计氧离子的逃逸速率为 0.61× 1023/s,大约为环电流氧离子输入率的 33%.大量的环电流氧离子由磁层跑到了磁鞘,导致环电流指数 ASY-H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3.
4.
利用WIND和ARTEMIS卫星观测数据,分析远磁尾磁层顶对行星际和太阳风变化的响应,尤其是偏离日地连线的太阳风速度改变对远磁尾磁层顶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011年9月13日的事件中,P2卫星观测到高速且高密度的磁鞘流.利用最小变量法进行分析发现,磁层顶沿着偏离日地连线的太阳风速度方向发生偏转.根据相似三角形定理,推断出本次事件中磁层顶在y方向和z方向上的偏转幅度分别达到10Re和6Re.P1和P2卫星的相对位置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因此,偏离日地连线的太阳风速度对远磁尾磁层顶的位形影响很大.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包含太阳风速度vy和vz效应的磁层顶模型提供观测证据. 相似文献
5.
磁层顶是太阳风与磁层进行质量、动量、能量交换的关键区域.磁层顶穿越事件(MCEs)可通过对卫星探测到的粒子能谱和磁场数据图进行人工分析的方式来识别.因太阳风动压和行星际磁场的易变性,位于磁层顶附近的卫星经过长期观测可能会经历成千上万次的磁层顶穿越.人工分析的方法工作量巨大,而且识别速度慢.本文发展了一种新的日下点附近MCEs自动识别算法.此算法综合分析卫星探测到的粒子和磁场数据,能有效地减少误判的发生.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采用单CPU计算机对THEMIS卫星在2007—2018年靠近日下点附近观测到的数据进行MCEs自动识别,最终在约6h共识别出16758个MCEs.这些自动识别出来的MCEs样本可用于统计研究磁层顶相关的诸多物理问题,如凹陷磁层顶、太阳风与磁层相互作用,磁层顶磁场重联等.同时还分析了算法的精确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磁层顶附近的流场剪切度与磁层顶附近能量转换的程度有关.很多磁层顶数值模拟用到流场剪切度这个输入参数,但一直是假设的.本文利用Cluster多卫星同时观测数据及独特的时空分辨功能,采用线性插值和重心坐标的方法确定了磁层顶附近流场的剪切度.通过对晨侧和昏侧磁层顶及附近磁层磁鞘流场剪切度的真实空间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平静的太阳风条件和地磁条件下磁层顶附近流场剪切度有时也很大,可达每百公里330 km/s的相对速度差.但在很多情况下流场是弱剪切的,在上千公里的距离上只有每秒几十公里的相对速度差.本文确定流场剪切度的方法可以推广用来确定任一位置的流场剪切度. 相似文献
7.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lar wind-magnetosphere energy coupling function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magnetospheric system is tested by the samples during period of northward Bz(>10 nT) of IMF. It is shown that the energy function which can well describe the solar wind-magnetosphere coupling when Bz>0 is no more applicable for Bz>10 nT, but the coupling still exists, the effects of which are mainly found at the polar cap. Dst often turns to positive when Bz> 10 nTand the coupling mechanism is different from that when Bz<0. New coupling function has to be introduced to describe the solar wind-magnetosphere coupling for the case of Bz> 10 nT. 相似文献
8.
关于IMF北向分量特强时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沈长寿,资民筠(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00871)(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关键词行星际磁场,太阳风-磁层能量耦合函数为检验Akasofu提出的能量融合函数“’在BZ强北向时能否反映太阳风与磁层扰动间的... 相似文献
9.
10.
磁层顶通量传输事件(Flux Transfer Event,FTE)与磁重联相关,其典型特征为磁场法向分量的双极变化.在不同FTE模型里,FTE结构可能为重联的通量管、由多X线重联形成的闭合磁通量绳或者由单X线重联形成的开放磁场环,从而在磁层顶有不同的整体位形.使用一种新的轴向分析方法,对Cluster在一个向阳面磁层顶穿越季观测到的505个FTE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在磁层顶中低纬度的侧翼,大多数FTE轴向均为沿磁层磁力线方向即南北方向,少数FTE轴向沿着不同于磁层磁力线方向的东西方向;在高纬磁层顶,大多数FTE轴向沿东西方向,少数FTE轴向沿着磁层磁力线方向即南北方向.这些统计特征有助于重新认识FTE的全球形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