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制系统飞行控制软件重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航天型号控制系统飞行控制软件的重用技术。结合航天型号控制系统飞行控制软件的研制现状,针对现行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代码重用、任务重用以及代码自动生成的思路阐述了飞行控制软件的重用应用。 相似文献
2.
3.
SFMEA方法在飞行控制软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飞行控制软件的安全性,分析了飞行控制软件的安全性薄弱环节,探讨了影响飞行控制软件安全性的隐患。简要阐述了软件失效模式、影响(SFMEA)方法,给出软件失效模式分类的方法以及飞行控制软件常见的失效模式,给出适用于航天飞行控制软件的软件危害性等级,结合某型号飞行控制软件进行了SFMEA方法的尝试性应用,分析了软件失效的局部影响和最终影响,形成了52个SFMEA的分析表格,总结了302个飞行控制软件的失效模式,发现了部分安全性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SFMEA方法对提高飞行控制软件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4.
5.
对运载火箭飞行后发动机推力的各种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认为用视速度法计算推力更能反映发动机自身的特性且计算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6.
运载火箭飞行测量数据误差分析的小波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提高火箭飞行跟踪测量数据处理精度为目的。结合弹道处理的实际,将小波理论运用于火箭弹道测最数据的分析。本文首先针对火箭飞行弹道测量数据的特征,应用小波理论建立了弹道测量数据事后误差分析处理方法的杠架模型,创建了雷达测量数据诸元的多项式和B样条时序分析模型,提出并验证了雷达测量数据的随机分布模型;其次,对受到噪声干扰时间段数据模型出现严重病态的情况,建立了基于多项式拟合和B样条函数选取有限时间段拟合的火箭弹道建模和预测的二次建模方法;最后,利用所提出的分析处理方法对某次任务两个测量站雷达弹道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效果显著,精度理想。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是一种理想的弹道测量数据事后误差分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可应用于运载火箭上的组合制导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惯性导航为基础的组合制导技术,既保持了惯性导航的独立性和抗干扰的特点,又可以提高制导的精度,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组合制导的形式很多,适合于运载火箭的组合制导方法主要有惯性导航 卫星导航组合制导、惯性导航 星光导航组合制导两种基本形式。本文对以上两种组合制导方式的主要技术问题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对组合制导在运载火箭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运载火箭试验产生的数据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主要特点表现为数据种类多、数据密度大、数据持续时间长。传统单机部署和基于关系型数据库与文件的系统架构的不足逐渐显现,不同种类的数据不做区分存储,存储和查询效率低,数据无备份,存在单点故障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无法满足海量数据场景下的存储计算业务需求。利用大数据技术思想,针对运载火箭存储计算业务的需求,设计出一套运载火箭试验大数据存储架构,并给出了各存储组件的存储模型设计方法。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架构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大数据存储架构设计,能够满足运载火箭试验数据的存储计算等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9.
美国空军和NASA最近达成共识,同意继续对建造联合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RLV)试验机进行评估。在一项为期4个月的研究中,通过对美国空军和NASA进入空间的技术和需求等方面的仔细分析,研究小组建议空军和NASA一起研究建造联合操作试验机的可行性。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相似文献
10.
11.
运载火箭三级无动力飞行段晃动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运载火箭三级无动力飞行段偏航通道晃动的不稳定现象进行了研究。在贮箱内推进剂沉底的条件下,采用等效弹簧.质量晃动模型,通过晃动方程的推导,证明了液体晃动只与火箭飞行中的惯性力有关,而与重力无关。由此认为偏航通道晃动不稳定是虚假的,适当修改偏航通道晃动方程形式,就可以解决偏航通道晃动不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SPARC与RTEMS的飞行控制软件开发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引入改变了传统飞行控制软件开发模式.本文结合RTEMS实时多任务系统部分源代码,深入剖析了该系统的任务管理、任务调度机制、SPARC寄存器窗口管理、中断管理、RTEMS系统初始化及系统配置等关键技术.并结合某型号开发经验,给出飞行控制软件的系统建模、任务划分、任务调度等开发过程.该过程为提高飞行控制软件的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1960年11月5日上午9时2分28秒,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自行生产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在一团烈火和巨大的轰鸣声中徐徐离开发射台,向着预定的目标飞去。9时10分5秒,弹头精确命中目标,运载火箭第一次飞行试验成功了!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它谱写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一页。40年过去了,我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每当我回想起参加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研制的情况,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使我永生难… 相似文献
14.
双CPU环境下飞行控制软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运载火箭飞行控制软件在双CPU冗余硬件配置下的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指标分配的方法。文中提到的部分技术经过了实验的检验,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新一代长征运载火箭(LMLVs)的型谱,并从四个方面对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制导技术从开环制导发展到迭代制导,并针对大推力直接入轨和终端姿态约束要求,进一步发展了迭代制导算法,入轨精度大幅提升;姿态控制仍以PID技术为基础,采用空间模态和等效摆角的建模方法解决助推飞行段多个舱段发动机联合摇摆问题,结合自抗扰技术(ARDC)进行主动减载控制;自载人航天工程起开展系统性的可靠性设计研究,逐渐形成了以设备冗余、算法容错和系统在线重构等为特点的技术体系,促进了长征火箭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整体提升;电子系统从分立的集中式体系架构,发展为集成化的分布式数字控制系统。针对当前飞行控制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最后总结了长征运载火箭在这方面的最新实践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2007年1月11日,据印度媒体称,印度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RLV)计划正在快速实施,概念设计及辅助动力系统工作已开始,半低温发动机的研究也在进行中。RLV第一级设计为带翼体,飞行高度为100km。首次技术验证飞行预计在2008—2009年进行。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值模拟和飞行测试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液体运载火箭高空对流/辐射耦合换热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基于燃气多组分输运Navier-Stokes方程、热辐射方程、Realizable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建立了高空含自由流的运载火箭燃气喷流流动模型。辐射模型采用离散坐标法(DOM),空间离散采用二阶迎风TVD格式,对多个典型飞行高度火箭底部热流进行大型并行计算,将数值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广泛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数值研究表明,火箭底部辐射热流在刚起飞阶段达到最大值,随着飞行高度上升,辐射热流逐渐降低,火箭底部对流热流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20 km高空达到峰值。本文的预测分析方法对液体运载火箭底部热防护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应用工作流逻辑网(WL_Net)进行软件安全性分析的新方法。介绍了运用WL_Net对导弹飞行控制软件进行安全性分析的步骤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综合考虑可能引起危险和风险的条件和环境构建WL_Net结构模型;然后使用可达树或关联矩阵对模型的合理性以及危险或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以确定该飞行控制软件是否安全。WL_Net能较好的完成对系统的建模和对软件安全性的分析,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模型可读性和网结构爆炸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引入标准等效椭圆轨道的概念,利用D矩阵变换,简化了状态方程。然后分别研究了轨道平面内和轨道平面外的迭代制导问题,给出迭代制导的解析表达式,这种方法可用于大型运载火箭的制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