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空间年的一项主要活动是执行“全球变化研究计划(GCRP)”。该计划旨在通过研究全球自然的和人工诱发的变化,为寻找对策提供科学依据。NASA对这项研究计划的贡献是提供一个地球观测系统(EOS)。该系统的目的是从空间以全球的角度深入研究地球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正在发生的变化,从而达到科学地了解地球系统。地球观测系统的任务是建立一个能对地球进行观测最少15年的空间系统以及相应的处理、归档和分析设施。地球观测系统包括科学基础单元,空间测量系统和综合数据信息系统三部分。地球观测系统的空间测量系统由三颗中  相似文献   

2.
最近,美国众议院批准了1996年的预算决议,大幅度削减了美国航宇局(NASA)“行星地球使命”(MissiontoPlan-etEarth)计划今后五年的经费预算。该顶经费的压缩对于由过去三届政府所确立的“全球变化研究”这一重点任务是个严重的打击,并将削弱美国在这项世界性研究领域中的领导地位。经费的压缩将破坏“行星地球使命”计划的基本特点─┤综合性。由于经费的削减,这个综合性、全球性的空间计划将被肢解成一系列不连贯的、低效率的手段。尤为糟糕的是,它将导致美国科学家10多年来对地球环境的跟踪研究付…  相似文献   

3.
欧洲空间局正式启动了一项称为“有生命的行星”(LivingPlanet)的新的地球观测卫星计划。这是一项长期计划,由许多较小的、任务较单一的科学和应用项目组成,主要目的是进行地球、气候和环境研究。该计划的另一目标是,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加强同工业界的协作,鼓励欧洲独立地开展地球观测活动。此计划将由欧空局、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气象卫星组织合作实施。欧空局管理人员估计,LivingPlanet同目前欧洲的大型地球观测卫星计划(如ERS和Envisat卫星)相比,每年可节省经费25%左右。它将借鉴“好、快、…  相似文献   

4.
1 美国“地球观测系统”计划的结构框图□□美国“地球观测系统”(EOS)计划又称MTPE/EOS计划 ,其中 MTPE全称是行星地球航天飞行任务计划 ,由美国国防部制订 ,是 EOS的背景计划。EOS计划的科学目的是增进对全球变化的认识 ,预测地球系统变迁 (时间跨度为几十年乃至一百年 )。EOS计划是星 -地一体化计划 ,它包括以下 3个内容。(1 ) EOS空间系统 ;(2 ) EOS科学研究计划 ;(3) EOS地面系统。本文叙述的内容属于 EOS地面系统范畴 ,它包括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 EOS地面站(EGS) ,其负责科学数据接收和卫星测控 ;另一部分是 EOS数…  相似文献   

5.
纪实  宏仁 《国际太空》1990,(2):23-25
在地球的环境日益遭到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保护我们星球的情况下,利用卫星从空间监视地球的技术正发挥着新的作用,引起人们的重视。美国航宇局(NASA)率先提出了一项耗资150~300亿美元,为期15年的地球观测使命(Missionto Planet Earth)计划。根据这项计划,美国、欧洲和日本将研制和发射新的大型地球监视航天器。苏联最近也提出请求参加这项计划。地球观测使命计划内容为跟踪全球的环境变化,研究陆地、海洋和空气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此项计划,再加上空间站计  相似文献   

6.
<正>空间地球科学是利用空间飞行器观测地球,获取地球系统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等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空间地球科学强调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各个特定区域或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地球整体变化的规律,预测地球环境的演变和发展。随着地球系统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对地球科学研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美国深刻认识到空间地球科学的重要性,制定了详细的任务发展规划,并定期开展评估,  相似文献   

7.
空间技术,特别是地球轨道卫星和深空探测器,为光学提供了平台,这种平台使得对地球、太阳系和宇宙的研究发生了真正的革命性变化。光学也由此获得新生。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天文观测和地球观测两个方面。 (一)天文观测在天文观测上,光学仪器借助于航天器,穿出了地球大气层的屏障,从一些行星附近通过,有的仪器甚至还在某些行星上着陆。观测的清晰度得到提高,光谱范围也大大扩展。因此可以说,空间光学观测的天文学成就可以和过去的全部成就相匹敌。随着1983年空间望远镜的发射,天文学将进入一个新时代。这部轨道天文设施(ST)将包括一部天文望远镜系统(OT人)和五部能够接收天文望远镜输出图象的仪  相似文献   

8.
徐菁 《国际太空》2005,(11):31-34
1 前言 在,人类环境和地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欧洲为了表明它在制定区域性国际政策、提出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必要时商讨国际协议等方面的能力,已正式启动了“全球环境和安全监测”(GMES)计划.该计划将联合欧洲各自分散的对地观测力量,使其成为综合的观测网络,并能提供运营服务.  相似文献   

9.
3空间天文观测 空间天文观测主要围绕着美国的“寻找行星系统的源”和“宇宙的结构与演变”这两个战略课题进行。前者将观测最早星系的诞生、恒星的形成,发现在太阳系周围的所有行星系统,发现能维持生命的行星,了解在太阳系以外是否存在生命;后者将研究宇宙是怎样开始的?时间有开始和结束吗?  相似文献   

10.
目前提出的地球观测系统(EOS)由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极地轨道平台)和低倾角轨道卫星(地球探测器)组成。地球观测系统将大大丰富我们关于地球系统的科学知识。静止轨道观测台(GEO)则是另一类重要的地球观测系统,有着近地轨道观测卫星所没有的特点,它也将成为“行星地球使命”计划的组成部分。静止轨道观测卫星定点于地球静止轨道上的某一点。利用多颗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观测网可实现近全球、24小时连续覆盖,与“行星地球使命”的其他观测卫星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1.
一、计划概况日本的地球观测卫星,是在日本科技厅(STA)的领导下,由“日本空间研究机构”(NASDA)具体计划与开展研制的。 1978年,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SACJ)制定了“日本空间研究方针的概要”。在这个文件中明确指出,为了建立地球观测技术并逐步使卫星走向实用化,日本应当研究自己的海洋观测卫星和陆地观测卫星系列。目前,日本正在考虑的有三颗海上观测卫星(MOS-1,2,3)和两颗陆地观测卫  相似文献   

12.
国际空间站作为近地轨道空间唯一在轨运行的大型综合实验平台,部署了许多先进的对地观测和遥感设备。使用手持或自动装置,航天员可以灵活开展对地观测活动,尤其是在监测突发自然灾害时,较无人飞行器而言,更具灵活性。作为一个“全球观测与监测站”,国际空间站在收集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及自然灾害信息,推动探究和解决地球环境问题以及推动全球对地观测活动的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航宇局(NASA)拟将“行星地球使命”计划中的核心项目——大型地球观测卫星(EOS),分成若干颗小型地球观测卫星。原计划中的EOS是1个重13.3t的大型平台,其上搭载14种观测用的探测器,由大力神-4火箭发射。NASA计划将EOS探测器分开搭载在3颗更小型的地球观测卫星上,考虑用美通用动力公司制的“宇宙神2AS”火箭发射。  相似文献   

14.
纪实 《国际太空》1989,(8):9-12
美国航宇局现正研制地球观测平台,它能揭示地球的海洋和水蒸汽是怎样影响复杂的环境过程。其首批两个空间平台还将严密监视生物的活动,它们所载的仪器能够探测到小型湖泊中的生物变化、全球植物的应力情况,并提供大气层中污染物的信息。这头两个平台各重15吨,是根据地球观测系统(EOS)计划研制的,为美国空间站计划中不载人平台项目的一部分,准备在1996年和  相似文献   

15.
北京时间 7月 2 5日 1 5时 0 5分 ,“探测二号”卫星成功地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30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科学家于 1 997年提出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得以真正实现。“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由中国科学院主持 ,由两颗以大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小卫星组成。此次发射的“探测二号”卫星与已在轨运行的“探测一号”卫星构成了具有创新特色的星座式独立探测体系。这一计划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组成的联合观测项目 ,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地球空间进行六点立体探测。“探测二号”卫星质量约为 343kg ,设计寿命 1 2个月 ,…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2月30日发射的中国探测一号卫星和2004年7月25日发射的中国探测二号卫星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两颗卫星。所谓“双星计划”就是发射2颗探测地球磁层空间的卫星进入赤道轨道和极地轨道组成“双子星座”,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主要用于研究太阳活动、行星际磁层空间暴和之灾害性地球空间天气的物理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苏联现正期待出售于1991年3月31日从拜科努尔空间中心发射的“钻石”大型地球资源卫星发回的图像资料。制造这一卫星的苏联切洛迈机械制作科学机构,已表明他在进行高性能的后继星的预备设计方案的研究,但面临资金困难,正准备将其纳入美国的“行星地球使命”计划中去。“钻石”卫星图像的销售计划,可算得上苏联最大的空间商业计划。“钻石”卫星获取的图像资料曾销售给西方两家公司。与苏联空间  相似文献   

18.
高峰 《飞碟探索》2008,(4):46-46
天文学家在10年前发现了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如今,天文学家称他们将进入行星探索的新阶段——探索遥远世界是否存在类似地球生命的迹象。 截止到目前,天文学家已在太阳系外发现了大约145颗所谓绕恒星轨道运行的太阳系外行星,所有这些太阳系外行星都如同木星一样,是被气体所笼罩的巨大星球,不适合地球生命在上面居住。但一些世界著名的行星寻觅者却表示,这种状况有可能在未来10年内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航天简讯     
加拿大提出未来5年空间计划□□据《科技日报》7月27日报道,加拿大航天局局长埃文斯日前在维也纳举行的联合国第3次外层空间委员会大会上,公布了加拿大未来5年的空间发展计划。在未来5年内,加拿大政府将对空间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16亿加元的经费。加拿大未来5年空间发展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增加“从空间调查地球计划”的经费,该计划经费占总经费的28%;增加“新型卫星通信计划”的经费,使该计划的经费翻一番;在航天研究方面,加拿大政府将增加系列小卫星的发射和利用。但对空间探索和国际空间站的投资方面,加拿大政府将…  相似文献   

20.
日本政府准备于1989年7月在巴黎郊外召开的先进国首脑会议(Summit)上倡议,用人造卫星建立起保护地球环境的国际共同观测网。日本拟使用1995年前后发射的对地观测卫星“ADEOS”等构成观测体系,收集到均数据为世界研究者所共有。以此表明在地球环境问题上,日本率先致力于有关这一方面的科学调查、分析,并呼吁世界各国对这一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地球环境问题,现主要集中表现在二氧化碳气体使气温升高和氟隆气(氯氟甲烷和溴氟甲烷总称)破坏臭氧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