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八运输型直升机通过设计定型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11月12日,在景德镇市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召开的直八运输型直升机设计定型审查会(闭幕式)上,直八通过设计定型审查。直八运输型直升机设计定型审查会议于11月10日在三七二厂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有74个单位的领导,专家的代表共150多名。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听取了  相似文献   

2.
为对直升机重要改装设计的认证程序进行深入研究,以电力作业直升机AS350B3为例,对其挂架进行了改装设计和性能分析,提出适航审定基础,确定挂架满足适航法规要求的符合性验证方法,给出改装设计批准书(MDA)的审定流程,为电力作业直升机重要改装设计的适航审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2008年1月9日~10日,中国一航2008年度质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今年集团召开的第一个全行业的大型会议。总装备部军兵种部、总参陆航部、海军装备部、空装科订部、国防科工委、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中航二集团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中国一航领导及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主管质量工作的有关领导共2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一航质量安全部部长王勇主持。  相似文献   

4.
《航空科学技术》2005,(3):44-45
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院、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技总公司、中国直升机公司等4家单位联合研制的直十一武装直升机机弹相容地面试验和地面共振试验相继顺利完成。至此,直十一武装直升机地面试验全部顺利完成,可以转入科研调整试飞。  相似文献   

5.
直八运输型直升机交、直流电源系统设计定型审查会,于1991年12月14~15日在湖北省襄樊市国营三○一五厂召开。18个单位39名领导和专家教授到会参加。 设计定型审查组听取了交、直流电源系统《研制工作报告》、《设计定型试飞报告》和《性能测试报告入根据《军工产品定型工作条例》的要求,对交、直流电源系统的研制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审议。审查组一致认为直八机交、直流电源系统已完成了规定的试飞工作,暴露出的主要技术问题已经解决,基本上达到了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和使用要求。设计图样及技术文件完整,协调,清晰;配套设备,零部件及原材料有稳定可靠的供货来源。通过研制和定型准备工作已初  相似文献   

6.
新机纵横     
直十一武装直升机地面试验顺利完成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院、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技总公司、中国直升机公司等4家单位联合研制的直十一武装直升机机弹相容地面试验和地面共振试验相继顺利完成。至此,直十一武装直升机地面试验全部顺利完成,可以转入科研调整试飞。机弹相容试验包括结构相容和系统相容,分别验证导弹发射对机身结构和系统的影响。直十一武装直升机机弹相容地面试验的顺利完成,为直十一武装直升机空中靶试和技术鉴定奠定了技术基础。A380首飞成功4月27日,首架A380客机在位于法国图卢兹郊区的布拉尼亚克国际机场顺利起…  相似文献   

7.
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我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骨干企业,具备研制和批量生产多种型号直升机和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的能力。近年来,昌飞公司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直升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公司目前已形成1~14t级共9个平台23个型号的产品格局。主要产品有直8型系列直升机、直11型系列直升机及国际合作项目S92型直  相似文献   

8.
直9系列直升机是在法国海豚直升机国产化基础上改进改型形成的快速轻型多用途双发直升机,已生产了十余个型别,是国产直升机的主要机种。经过改型后的直9系列直升机安装了更多的先进机载电子设备和任务设备,设备的信号传输依赖于机载数据传输电缆,数据传输电缆之间的电磁干扰会导致设备不能发挥正常功能,影响了直升机的安全运行和能力发挥。通过对直9系列直升机机载数据传输电缆的仿真分析计算,得到了电缆回路之间的距离、屏蔽层厚度、布线方式与电磁耦合之间的关系。为同类的直升机/飞机的机载数据传输电缆优化布线及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第二十二回勤探索“延安号”发展勇实践 701机升空上面几回叙述了世界上第三代直升机的研制和发展情况。从这一回开始,简要介绍一下我国早期直升机研制情况。我国直升机工业的建立应当从1958年仿制苏联的米-4(即直五)开始的。1958年12月直五首飞成功,1959年12月定型  相似文献   

10.
赛峰集团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中国海军购买了"超黄蜂"直升机,并选择了透博梅卡公司的涡轴发动机装备该直升机——这是赛峰集团在中国获得的首份大合同.20世纪80年代,赛峰集团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签署了一项有关直9直升机阿赫耶1发动机和自动驾驶系统的授权生产协议,使双方合作的步伐加快.基于此,赛峰集团决定在北京开设办事处,以方便双方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马援 《国际航空》2008,(7):40-41
直15,/EC175是中航二集团所属哈飞公司和欧直公司按50%对50%比例研制的新一代6吨级中型双发多用途民用直升机。凭借着宽敞、舒适的乘坐环境、安全、高效益的运行品质,以及良好的人机操控界面,直15/EC175在同量级产品中堪称佼佼者。  相似文献   

12.
直升机雷达散射截面计算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频预估法,建立了一套基于“面元边缘”的直升机RCS计算方法,然后对某型直升机进行了RCS计算分析以及RCS测试.最后,对比分析直升机机身雷达散射试验和理论计算结果,得出了一些减缩直升机RCS的外形设计特征.结果表明:在设计要求许可的情况下,改变武器挂架长度比改变后掠角缩减RCS效果要明显;直升机头部鼻锥部位使用锥形结构,可以减小头向方位RCS;直升机主桨榖采用圆台形代替圆柱形,可以减缩头向和侧向方位的RCS.  相似文献   

13.
简讯     
▲“军工产品定型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培训班于2004年6月在301所举办。这是由总装综合计划部和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织的,航定办下属有关研制单位有关人员和军代表参加的该管理系统的使用培训。(三O一研究所邢雷)▲2004年6月4日,空军装备部和中航二集团机载部在哈尔滨联合组织召开了某型号发电机系统设计鉴定评审会。来自中航二集团的领导,301所、兵器标准化所有关人员及军代表等34位专家参加了会议,并一致同意通过设计鉴定评审。(通讯员纪远中)▲国防科技成果鉴定管理办法于2004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凡是7月1日后申请鉴定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武器挂架结构受力分析,确定挂架结构关键受载剖面,并粘贴应变计。通过地面标定试验和飞行试验,获得武器挂架应变/载荷动态值和静态值,分析了挂架载荷随直升机典型飞行状态的变化规律,为武器挂架的结构改型、寿命评估、编写相关的技术说明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空学会第三届全国直升机年会于1987年11月16日~21日在广东珠海召开。会议代表来自空军、海军、民航及航空工业部系统所属厂、所、院校及使用部门共32个单位71人。会议收到论文61篇,大会报告5篇,分组报告29篇,会议出版了精装文集一册。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关于直升机的使用问题,会上民航广州直升机公司叶观维报告了直升机在我国民  相似文献   

16.
在 2 0 0 0年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 (集团 )有限公司的 16种直升机传动系统整机、零部件和一个燃机发电机组模型参加了展览。展品中 ,直 8主减速器是我国生产的最大吨位和最大功率的直升机主减速器。它体积大 ,精度高 ,传递的最大功率达到 30 0 0kW ;直 9型机传动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递功率大等特点 ,主减速器的总重量只有 182kg ;直 11型机传动系统结构精巧、可靠性高、便于维修 ;直升机传动系统的各种零部件 (如 :直 8和直 9的主减机匣、固定齿圈、主旋翼轴等 )的铸造、齿轮加工和表面喷涂等技术在国内…  相似文献   

17.
NH工业集团有关NH90运输直升机工业化生产的会议未能按期举行,但解决了主要的生产分工和投资额问题。原计划在6月举行的巴黎航展期间,NH工业集团和4国国防领导人士能进行会谈以解决630架直升机的工装和生产问题。生产分工和各国赢利额之间的差异意味着棘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直升机     
2006年10月16日,中国直升机工业迎来了50周年大庆。回顾过去,可以看到中国直升机工业50年的历史是一部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创业史,是直升机领域全体人员不甘落后、激情进取的奋斗史。1956年10月16日,国家决定引进前苏联米-4直升机生产专利制造直5直升机,从此揭开了中国直升机工业发展的序幕。50年来,中国直升机工业作为战略性产业,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历经701、直6、直7、直8、直9、直11,我国先后研制生产了30多种型号共800多架的直升机,并参与EC120、S92、CA109等国际机型的研制,通过风险合作方式,研制直15型直升机,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直升机作为一种特殊航空器,其在设计上要具备一定斜坡起降能力,这就要求在设计定型试飞中需验证直升机斜坡起降能力。以后三点轮式起落架直升机斜坡起降试飞项目为背景,详细阐述了整套斜坡起降试飞方法的若干关键技术环节,包括斜坡起降场地建设、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驾驶技术和飞行试验等,供直升机试飞工程师和驾驶员参考,为我国直升机设计定型试飞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陈生发 《飞行试验》2000,(4):7-10,13
某型舰载反潜直升机攻潜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的以总线为传输方式的航空电子攻潜系统,为了验证该系统是否满足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分别对攻潜系统与IPS交连关系的正确性与可靠性;鱼雷投放时的入水角;攻潜系统、鱼雷投入控制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及攻潜系统是否具备悬停、前飞和双机协同攻潜功能进行了试飞考虑,经专家评审,所采用的试飞技术及测试技术合理可行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试飞结果表明,该型舰载反潜直长机反潜系统满足战术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