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春保 《中国航天》2007,(4):15-19,22
1982年10月俄罗斯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发射了第1颗卫星,1996年1月完成24颗卫星的组网并投入运行,历时14年,耗资30多亿美元,共发射了70多颗卫星。自1996年到2006年底,仅进行8次、共23颗卫星的补网发射活动。到目前为止,GLONASS系统已经发射了105颗卫星,2000年以前发射的卫星已全部失效,无法提供服务。截止到2007年2月底,在轨运行的GLONASS卫星共有19颗(其中6颗卫星暂时停止服务),2006年12月25日发射的3颗GLONASS-M卫星正在进行在轨调试,预计将很快投入运行服务。2001年8月20日,俄罗斯政府批准了GLONASS系统2002~2011年发展计划。2005年7月14日普京政府批准了俄航天局提出的《2006~2015年航天发展规划》,其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的发展成为该规划的重点。按目前的计划,俄罗斯将于2007年使GLONASS系统星座的卫星数量恢复到18颗,2010年恢复到24颗的满星座状态,提供独立的全球卫星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8,(5):44
据俄罗斯负责GLONASS系统服役前调试的总设计师委员会说,该系统要到今年底才能投入使用,而原定期限是去年12月31日。俄航天局透露,该系统现只有16颗星在轨工作,而要想覆盖俄全境需有18颗卫星,要实现精确的全球导航则需有24颗可靠工作的卫星连续运行。另据俄信息卫星系统公司(ISS)副总设计师库申科3月18日称,到2010年,全面投入运行的GLONASS卫星星座将由30颗GLONASS-M和K型卫星组成。  相似文献   

3.
光波 《中国航天》2008,(2):23-27
导航卫星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官员2006年7月4日与工业界代表举行会议,商讨印度政府关于利用国产组件建设一个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的计划.该项目称为"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已在同年5月9日得到印度政府批准,将在今后5~6年内实施,包含由7~8颗卫星构成的一个星座以及一个大型地面段.将耗资142亿卢比.  相似文献   

4.
基于HLA/RTI和STK,设计了卫星星座导航与控制分布式仿真系统.仿真系统中每颗卫星均由单独的计算机模拟,可真实地反映星座的运行情况,更好地模拟星间链路;卫星轨道精确外推、星间链路优化、基于基准星和星间距离测量的分布式导航以及基于相对轨道根数的星座绝对站位保持等关键技术也融入到系统中;仿真系统还具有直观的二维、三维场景和曲线动态可视化演示功能.结合具体的WaIker星座实例,仿真星座稳定运行180天,系统运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仿真系统及采用的关键技术能够满足仿真与评估的需求.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该仿真系统还支持其它卫星星座的仿真与评估.  相似文献   

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况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16颗北斗GEO导航卫星,并顺利入轨运行,这标志着区域覆盖的北斗卫星星座能够为亚太地区提供稳定连续的导航定位服务。文中主要综析了这16颗北斗卫星构成的区域覆盖星座的基本技术参数,给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概况和研制北斗卫星信号接收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谢军 《中国航天》2013,(3):7-11
一、前言我国于2012年完成了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的建设,可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服务,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10m,测速精度优于0.2m/s,授时精度优于50纳秒,同时可为特定用户提供短报文通信业务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卫星导航系统作为高精度的空间位置和时间基准,能够直接为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的广大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是当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卫星导航系统一般由空间段卫星星座、地面  相似文献   

7.
在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定位算法研究过程中,导航卫星星座中各卫星的运动参数,包括位置和速度参数,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根据需要生成仿真卫星运动参数。针对定位卫星星座的特点,推导了适用于进行算法研究的导航卫星运动参数的仿真公式。在此基础上,依据卫星定位用户工作的方式特点,给出了一种判断用户机可视卫星的公式。作为算例,最后给出了以GPS参数为基础的导航卫星星座运动参数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广 《中国航天》2006,(9):24-24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官员7月4日与工业界代表举行会议,商讨印度政府关于利用国产组件建设一个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的计划.该项目称为“印度区域导航系统”(IRNS),将在今后5~6年内实施,包含由7或8颗卫星构成的一个星座以及一个大型地面段.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官员称,IRNS系统将全部由印度控制,其空间段和地面段及用户接收机将在印度建造.  相似文献   

9.
为了快速、便捷分析天基侦察系统的对地覆盖性能,开展综合对比分析,设计开发天基侦察卫星星座对地覆盖性能仿真分析系统。仿真系统基于VS2010平台开发,通过软件交互接口调用STK引擎完成计算,使用Matlab编译的库函数完成仿真数据处理及可视化输出。仿真系统采用Redis数据库实现输入参数和仿真结果的存储,并提供与外部程序静态和动态交互功能。仿真系统提供独立仿真和协同仿真两种工作方式,可独立运行分析星座覆盖性能,也可作为其它仿真系统的一部分,在外部命令控制下运行。经应用测试,该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完成卫星星座对地面目标的覆盖性能对比分析,为天基侦察系统星座构型设计论证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高轨卫星导航接收机是实现高轨航天器自主定轨的核心设备。为在地面测试阶段对高轨卫星导航接收机进行充分高效的验证,亟需设计基于高轨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地面测试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高轨卫星导航接收机的自动化地面测试系统,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本系统可对高轨卫星导航接收机实际在轨状态下接收到的导航星座信号进行仿真;第二,具有模拟包含北斗三号等多导航卫星星座信号的功能;第三,本系统充分考虑自动化、通用化与一体化设计。提出的基于高轨卫星导航接收机的自动化地面测试系统能够在地面测试阶段对高轨卫星导航接收机进行充分验证,并充分考虑测试实施,从自动化、通用化、一体化方面提升测试效率,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质量问题,解决人工判读带来的误判漏判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外卫星星座自主运行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外卫星星座自主运行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导航星座、移动通信星座和区域覆盖星座的自主导航和自主轨道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实现星座自主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这为我国发展星座自主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计划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伽利略(Galileo)计划是由欧盟提出的,由民用部门控制的卫星导航系统,是继已有的EGNOS欧洲静止轨道导航重叠服务)计划之后,欧洲朝着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技术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伽利略系统是一种开放式系统,能够与GPS全球定位系统兼容,空间部分的核心星座计划由18~22颗卫星组成。系统建成以后,能够与新一代GPS系统一起构成本来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向全球用户提供卫星导航信号。知利略系统的开发、建设及将来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将为欧洲带来巨大的直接或间接效益,为21世纪欧洲工业界在高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13.
卫星星座地面供配电测试系统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地面供配电测试系统是卫星综合测试系统中的重要分系统之一。文章介绍了一套自行开发研制的卫星星座模式下的地面供配电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地面电源、PLC通用供配电测试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卫星等效器、DC/DC主备份切换测试设备等构成;其中通用供配电测试设备采用了组态技术,基于PROFIBUS、PLC、STEP 7和WinCC等进行开发,实现了实时显示、控制输出、报警记录、数据归档、冗余备份等功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程度高,为设备的模块化、通用化和系列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满足了卫星星座综合测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一号C雷达卫星是"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中的雷达成像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工程由卫星系统、运载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六大系统组成。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研制,中国科学院参加了有效载荷的研制任务。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负责星箭发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测控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建立类地行星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意义,并对火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星座的布构型进行了初步分析设计.对不同导航星座的覆盖特性与导航定位性能进行了评估,给出了最佳星座设计,它可以作为将来建立火星导航卫星系统的星座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晶  余培军  白剑  刘建平 《宇航学报》2012,33(11):1611-1616
以COMPASS卫星导航星座为对象,研究了导航任务的重构技术。首先,对COMPASS卫星导航星座的主要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其次,分析了星座中部分卫星失效后对导航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分别利用在轨运行的高、中、低轨卫星及临近空间飞行器进行任务重构的方法,并对重构后的导航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任务重构方法对于保证导航星座的正常运行是有效的。同时,对于研究飞行器应急测控技术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遗传算法的全球导航星座重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部分卫星失效的情况下会引起地面导航性能下降甚至造成导航服务中断,但卫星数量众多的全球导航星座本身具有一定冗余性,在少数卫星失效时可以通过调整剩余工作卫星的轨道来降低失效影响。这种星座重构的维护方式具有快速响应故障和故障针对性强的特点。在星座重构中涉及到选取调整卫星及其轨道参数的问题。分析了用遗传算法实现星座重构方案优化的编码、适应度选取和进化过程,利用C 结合STK和GALIB完成了对24MEO 4GEO构成的全球导航星座在3颗以下MEO卫星失效时的星座重构方案优化,并对多种星座重构的轨道机动方案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导航卫星它是为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导航定位的人造地球卫星。导航卫星属于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部分,它装有专用无线电导航设备。由数颗导航卫星构成导航卫星网(也称导航星座),具有全球和近地空间的立体覆盖能力。因此,导航卫星能实现全球无线电导航...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工程》2012,21(2):93-93
据新华网2012年2月27日消息,美国军方在美国东部时间24日用宇宙神-5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军用通信卫星——移动用户目标系统-1(Mobile User Objective System-1,MUOS-1)。该卫星由洛马公司制造,质量约6.8t,是美国海军MUOs星座(由5颗卫星构成)中的第1颗卫星。此系统卫星全部投入运行后,将首次为手持用户终端提供超高频卫星通信,并为移动中的军方用户提供实时话音、视频和数据服务,其通信能力将比现有系统高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导航星座自主导航的时间同步技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帅平  曲广吉 《宇航学报》2005,26(6):768-772
导航星座自主导航能够有效地减少地面测控站的布设数量,减少地面站至卫星的信息注入次数,降低系统维持费用,实时监测导航信息的完好性,增强系统的生存能力。卫星时间同步是实现导航星座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星载原子时钟的频率稳定性能直接影响着卫星时间同步精度。本文基于星载原子时钟频率稳定性的Allan方差表达,建立系统状态方程,并以星间双向测量伪距差作为基本观测量,组成系统测量方程。从而,可以设计适用于导航星座卫星时间同步的Kalman滤波算法。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滤波处理星间双向测距数据,不断地更新卫星时钟参数,能够实现星座卫星自主高精度时间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