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遥测遥控测试系统是通信卫星综合测试的重要测试系统,为通信卫星提供遥测视频有线通道和遥控视频有线通道。传统的测试系统测试设备数量多、体积大。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遥测遥控光端机的高集成度设备系统方案,将传统测试系统中遥测遥控前端测试设备、遥测遥控视频通道设备和遥测遥控光端机的功能集中在高集成度测试设备上实现,降低了信号传输链路的数量,同时减小测试设备的体积以便设备转运和运输。该研究成果已在某通信卫星的综合测试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提升了遥测遥控测试系统中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并减少了测试设备的体积,方便转运。  相似文献   

2.
林松 《上海航天》2000,17(3):23-26,32
根据某导弹战斗弹遥测系统的设计,论述了战斗弹遥测系统遥测参数的确定原则,对遥测参数在导弹习行靶试时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数据处理要求和处理形式。该战斗弹遥测系统采用FM/FM-FM遥测体制,现已成功地应用于某导弹的飞行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对遥测数据的处理精度优于10,满足系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最近十年,我国航天遥测技术已获得重大发展.在至2000年期间,我国航天遥测的研制工作还存在五方面的问题。据此,作者就今后我国航天遥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正确发挥遥测系统在故障诊断中的作用,发挥遥测系统潜力、正确处理遥测系统与星弹测试系统的关系和数据中继卫星测控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特殊设计的视频测量中心单元,它将常规遥测的多种遥测传输设备与多种中间装置统一设计,以2.3kg重的一种单机完成了开关量,脉冲数,数字量,隔了电压量,非电物理量等百余路参数的隔离调节、编码测量与数据编帧传输,只需外接发射机和天馈系统即可组成基本的导弹遥测弹上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对导弹总体性能影响小等特点,特别适合于批检与战斗弹遥测等场合。  相似文献   

5.
介绍基于10Mbps弹(箭、星等)载分布式遥测系统结构及其中心控制器的设计。基于串行总线的分布式遥测系统具有电缆网少、组成灵活、就近采集参数等优点,适于大型飞行器的测量要求。随看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拓扑结构的遥测系统已逐渐显示出它的优势。我们已经把分布式遥测系统作为弹上设备的基本型进行研制,并已完成原理性实验和联试,系统最高码速率可达到5Mbps。  相似文献   

6.
一种频分制遥测系统的设计与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战斗弹上所用的频分制遥测系统。对该系统的遥测参数及遥测系统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研制中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弹载遥测系统主要用于导弹飞行试验过程中,完成导弹飞行试验数据的采编、调制、传输,与地面遥测设备配合完成试验数据远距离获取,即遥测任务。遥测数据为导弹及分系统设计验证、故障分析、试验结论评判等提供数据依据,是导弹研制过程中极其重要、必不可少的测量系统。结合导弹遥测系统技术发展趋势及笔者近年来创新性工程设计经验,详细阐述了包括弹载遥测系统架构设计、可编程式采编技术、优化供电技术及射频综合化技术等总体关键性技术,为弹载遥测系统提供总体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用于地空型号的小型地面遥测系统。该系统在实现遥测信号跟踪、解调、实时处理、存贮等功能方面,采用了新颖的天线工作云台,微机控制接收机,总线技术和数据流体系结构的视频解调技术,通用PC计算机显示站数据处理,在加强小型化设计的同时,兼顾了系统的整体功能,其特点是小型化、多功能、可靠性高、适用性广。该系统不仅适用各种型号战术导弹的遥测,还适用各种工业遥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就八十年代可编程遥测系统的特点作了说明,指出:八十年代遥测地面站的一个重要技术标志是全实时处理数据,具有接受多数据流的能力。在弹上,则发展智能化的弹上系统。不断提高码速率是一个发展趋势。要不断提高遥测产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然后对先进的并行处理数据流结构全实时可编程遥测地面站、ADS—100遥测前端机、LDF—100专用数据处理计算机等作了较细的介绍。最后,就发展我国遥测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林松 《上海航天》2002,19(3):35-38
论述了采用某导弹战斗弹遥测系统中的“视频遥测”信号推算导弹靶试时脱靶量的原理,介绍了两种处理脱靶量的方法。根据该导弹某次靶试时的遥测数据,对导弹的脱靶量进行了推算。推算结果证明,遥测数据的处理结果与光测数据的处理结果相近,用导弹“视频遥测”信号推算导弹脱靶量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导弹遥测数据实时判决系统充分利用遥测参数数据,通过字符滚动、时间历程曲线等形式实现实时显示,并判决弹上遥测参数的物理量信息,从而能够实时监视弹上设备的工作情况,为靶场对导弹试验的控制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论述一种单次特快波形信号的实时传输技术,介绍弹载遥测发射设备的工作概况,该设备从射频频率的角度看,它是一种调频体制的,从射频功率的角度看,它是一种脉冲体制的。该设备不但能传输特快波形信号,而且能传输缓变的常规遥测信号,设计方案新颖,是一种多用途的弹上遥测发射设备。  相似文献   

13.
一种通用小型弹载图像遥测设备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弹载遥测设备是导弹研制阶段的重要参数测量设备,中小型导弹通常给遥测设备可使用空间比较狭小。目前,国内某小型导弹遥测设备指标提出了10 Mbps码率、能支持红外图像传输以及支持波道表在线可编程的要求,传统遥测产品的设计方案无法解决遥测设备体积小和功能全的突出矛盾。利用软件无线电的设计思想,采用AD9361和FPGA的硬件架构,使用了软件在线可编程技术、GMSK先进调制技术、基于FPGA的JPEG2000图像压缩技术和对称赋形天线技术,实现了一款集成度高、可靠性好、通用经济的先进弹载图像遥测设备。通过测试试验表明,弹载遥测设备简化了以往复杂的硬件设计,有效降低了弹载遥测设备的体积、重量和功耗,高集成度提高了产品可靠性,而且具备可重构能力,提高了弹载遥测设备的通用性和试验效率,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  相似文献   

14.
分包遥测有信道利用率高,对用户适应性强等特点。它是未来航天测控系统中遥测体制发展的方向。但它结构复杂,对信道质量要求高,冗余信息多,需要一定的条件。文中指出,我国采用CCSDS分包遥测尚存在下列问题:高水平的测控设备和网络;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增加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地面通信网难以支持;标准配套基础差。建议先做一些预研,为将来使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遥测弹上直流电源是为弹上设备供电的中间变换电源。导弹起飞前,它由地面28V电源供电;在导弹起飞后,由弹上28V电池供电,二者间的切换由继电器组合实现,如图1所示。在试验过程中,曾出现由地面电源切换到弹上电池供电后,弹上直流电源无输出的故障,致使遥测设...  相似文献   

16.
小卫星星务系统的遥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小卫星采用的“可控式遥测”和“统一遥测”两种实现技术,即通过遥控、程控和自主控制实施对遥测的状态设置,控制遥测处理流向,改变遥测内容,构成智能化遥测,以增强遥测能力和灵活性。首次提出“二维帧”概念,将卫星的两种遥测标准:PCM遥测和分包遥测统一,实现两者的兼容和平滑过渡,有可能形成新的统一遥测系统标准。在设备级上,统一遥测与PCM遥测一致。在功能层面上,它与分包遥测一致。文章还提出“软件遥测”概念,企望于提升遥测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针对卫星发射主动段存在遥测盲区问题,开展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数据接收方法的研究,突破发射场通信建立、地面测控天线指向控制、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接收系统搭建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PID的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接收系统,进而高质量实现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数据全时段接收与监测。提出的方法在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发射任务中得到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数据接收完整且有效。  相似文献   

18.
结合XML与关系数据库各自在数据管理上的优势,设计了基于XML的遥测数据管理系统。其中,对遥测数据的存储除了直接XML结构化存储外,还提出了“数据分段”的方法存储大数据量参数,在实际系统运行中表现出很高的数据检索效率。由于XML文档在Internet数据发布上具有先天的优势,系统可直接将未解析的XML文档输出到客户端,因此提高了遥测数据的发布能力。  相似文献   

19.
遥测数据事后分析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数字采集、大容量磁盘阵列记录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迅速发展 ,利用大容量磁盘阵列实现遥测数据实时记录已成为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一发展趋势 ,提出遥测数据事后分析处理系统 ,介绍其设计思想及组成结构 ,说明解调模块和帧处理模块设计及实现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该系统能实现对记录遥测数据的事后分析处理 ,解决目前接收回放遥测信号设备使用、维护费用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IRIG标准的演变、国内频分制遥测系统的发展过程、频分制遥测系统的发展趋向和频分制遥测系统如何与计算机配合。频分制遥测系统与计算机配合方案有两种其一是继承现有设备,加上模数变换器与计算机接口电路,再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另一种是以数字滤波器为中心的可调数字鉴频器,它能同时解调频分制中所有的副载频通道,它的输出是能与计算机兼容的数字格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