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终端区容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的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空域容量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并比较各自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容量评估模型,模型的建立不仅考虑了管制员工作负荷的不同类别,即通信负荷、非通信负荷和思考负荷,还考虑了空域内航路结构的复杂性,即区分空域内不同航路走向上运行的航空器数量。描述了基于新建模型的容量评估方法。以哈尔滨机场终端区为背景,在雷达管制的基础上,使用新建立的模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计算了终端区容量,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扇区划分是空中交通管理空域管理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空域的容量和安全性。为此本文提供了分析和确定管制空域结构的拓扑描述数学模型,管制工作负荷统计的方法以及计算工作负荷的数学模型等扇区优化设计工作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扇区划分的数学方法,并可以直接应用于编制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扇区优化软件。  相似文献   

3.
空域交通复杂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域复杂度是指管制员所指挥的空域的复杂程度,包括可见的飞机运行、不可见的运行程序等,决定着管制员的工作负荷。而空域交通复杂度则是可见的飞机运行的部分,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将对空域交通复杂度进行分析研究,考虑到飞机分布不均匀,修正了飞机的数量,通过对飞机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飞行速度的影响分析,得出了交通复杂度的计算公式。并利用雷达模拟机对某一空域进行了测算.得出该空域的交通复杂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王旭桐 《民航学报》2024,(1):140-144
近些年来,通用航空领域的交通流量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这给空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以管制员的工作负荷为基础,选择使用改进过后的计算方法,以实际训练飞行中的管制员工作量为数据依据,运用该数据对改进的负荷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再与实际训练量相结合。最终,以遂宁机场空域为实例进行空域容量评估。  相似文献   

5.
若扇区的工作负荷差别较大,会限制空域容量,给飞行安全和空域的利用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提高空域容量,缓解空中交通压力,构建基于管制员负荷的西安终端区扇区优化方法.通过对西安终端区近期雷达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量化管制负荷,得到符合西安终端区的管制员负荷综合值;对该终端区进行剖分得到Voronoi图,依据均衡扇区管制负荷的原则,加入实际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对扇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扇区优化,提升了西安终端区的容量,均衡了各扇区的管制负荷,取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合理评估管制员的主观(认知)工作负荷,实现均衡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空域扇区划设目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考虑航空器数量、冲突点数量以及进离场航班比例对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影响,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多生理参数的管制员工作负荷多元回归模型。应用二叉空间分割( BSP )算法实现了空域扇区划分,结合多元回归模型实现了均衡管制工作负荷的扇区最优划设。算例结果验证了管制员工作负荷模型的合理性,BSP法均衡了不同扇区间的管制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7.
对扇区空域实施灵活的开合管理是当前提升空域利用率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实时的空域容量和流量信息可为扇区的开合提供预警信息,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和紧急情况下流量波动的应对能力。基于Wick‐ens的信息处理与认知模型,构建管制员注意力资源与管制工作负荷的关系;基于仓室(SIR)模型,建立管制员注意力资源与管制工作负荷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论方面比较深入的研究了管制员工作负荷的评估。论文首先介绍了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定义以及工作负荷的分类,然后指出已有的管制员工作负荷分类的不足,进一步提出了管制员工作负荷新的分类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的理论模型,提出了评估工作负荷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蜕变 Voronoi 多边形的扇区优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空域中航路点的自然分布 ,利用算法几何的思想建立Voronoi图 ,并依照空域划分的原则将由Voronoi图获得的单元蜕变 ,统计由各蜕变Voronoi多边形构成的有限元内包含的管制员工作负荷。然后以工作负荷均衡为优化原则 ,使用模拟退火算法对空域中的有限元进行优化组合 ,新解要求满足空域划分的 2个原则的约束。这样 ,有限元组合集合的边界就是优化的扇区边界。通过实际空域设计算例的计算结果 ,验证本文提出的扇区优化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民航业的发展,空中交通流量的增长,管制员的工作负荷迅速增加,如何明确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大小。对于扇区容量评估和扇区优化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国际空管界对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具体量化标准,是对管制员工作负荷量化研究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空域容量是空域管制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准确预测和评估对安排航班时刻、实施管制服务具有参考价值。根据管制员工作负荷的自相关增长规律,首次提出了基于自回归移动平均(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的空域容量评估方法。以国内西部某机场为例进行空域容量评估研究,通过仿真验证,ARMA模型很好地评估了空域容量,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管制员工作负荷已成为制约航空运输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效的管理管制员工作负荷对确保空中交通安全意义重大。考虑单纯使用扇区流量评价管制员工作负荷的不足,以扇区复杂性因素作为管制员工作负荷的测评指标;通过设计并实施管制运行仿真实验,获取相关运行参数数据;分别构建基于扇区复杂性因素及单纯扇区流量的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模型并予以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较之单纯使用扇区流量,基于扇区复杂性因素的评估模型其评估效度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强化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内涵研究,经统计回归分析得到管制员工作负荷与工作绩效的拟合函数,进而应用灰色统计评估方法建立了基于绩效的管制员工作负荷等级评定模型。实例分析中,将成都地区管制员工作负荷划分为"极高"、"高"、"适中"、"低"4个灰类,建立了各灰类的白化权函数,并针对3个扇区的管制员工作负荷进行了等级评定,结果分别为"极高"、"高"、"适中"。经在管制专家中开展层次分析法进行主观评判,3个扇区的管制员工作负荷权值依次为0.52,0.28,0.20,证明所提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4.
如同地面交通一样,道路本身设计合理与否往往会影响交通安全和司机行车便利性,不合理的设计往往会给司机增加诸多困扰和负担。在空中也一样,空域的规划和设计合理与否也会影响整个空域的安全、容量和效率,而这些主要是通过管制员工作负荷发挥其影响作用。在实际管制工作中,因飞行流量超出管制负荷而对外发布流量控制的现象屡见不鲜,管制员工作负荷问题成为制约飞行流量增长和降低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杨开 《民航管理》2023,(5):83-88
点融合系统作为终端区进场排序优化和冲突调配的技术手段,不仅能够提高终端区运行效率,减少航班延误,而且能够对管制员工作负荷产生影响。通过介绍点融合系统基本结构,对点融合运行方法和运行要求进行分析,引入DORATASK方法构建模型,并用雷达模拟机验证了其相比于传统基于性能导航(PBN)程序能够有效减轻管制员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16.
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合理评估对保障空中交通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空中交通复杂性提出了一种管制员通话负荷的定量化预测方法,首先采集厦门空管站的雷达数据计算得出9个空中交通复杂性评价指标数据,通过共线性诊断发现复杂性指标间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多个复杂性评价指标中提取了2个主成分,最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管制员通话负荷与交通复杂性评价指标间的定量关系,并通过实测通话数据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7.
空域扇区复杂性直接影响着空域结构的合理性、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均衡性、交通运行的科学性以及空域规划的客观性,是保障航路运行安全,提高空域运行效率的主要方式。针对空域扇区复杂性影响因子较多的特点,首先构建影响空域扇区复杂性的因子体系,其次利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空域扇区复杂性的因子进行量化,分析各因素与复杂性的关系及各因素间的关系,最后筛选出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优化空域扇区复杂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双岗制下不同席位管制员工作负荷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岗制是中国民航空管基层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合理分配指挥席与协调席任务是确保双岗制有效实施的前提,因此分析不同席位管制员工作负荷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以时间线分析方法为基本思路,结合DORATASK方法建立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指挥席工作负荷和协调席工作负荷进行测量.通过对某管制室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得出两个席位上的工作负荷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性在该管制室主要受协调航班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洋 《民航科技》2007,(3):75-77
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包含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定义。众所周知,评价一定时间内某个管制员或某个扇区工作负荷(劳动强度)所要考虑的方面很多,例如:工作时间、飞行架次、扇区复杂度、是否有空军活动等等。但是,目前国内很多地方仍简单地用飞行架次或工作时间作为评估管制员劳动的单一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平行区域导航航路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松臣  裴成功  隋东  左凌 《航空学报》2006,27(6):1023-1027
空域容量不足是导致对空域结构进行修改的决定因素之一。修改空域结构又需要一系列技术分析和论证工作,而对修改后的空域进行安全性评估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总结Reich模型和相关文献基础上,完善了在雷达间隔条件下的碰撞风险模型,提出了有雷达管制间隔分别无非侵入区和有非侵入区条件下出现飞行冲突需要管制员干预的计算模型。在上述模型基础上,对现有京沪单航路结构增加了一条平行航路,从而构成平行区域导航航路并对其航路间隔大小进行了分析论证,评估其安全性,同时分析了管制员的干预情况,也为进一步的空域扇区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