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悦 《航空知识》2011,(10):70-71
透明材料在航空中的应用主要是座舱,是飞机的重要功能结构部件之一.飞机座舱透明件作为飞机的“眼睛”,是飞行员观察外界情况、判断飞行状况的主要通道.飞机座舱透明件包括风挡、座舱盖、舷窗玻璃以及观察窗等,要求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足够的结构强度及较长的使用寿命.随着现代飞机性能不断提高,工作条件更加苛刻,透明件不仅要求能够承受...  相似文献   

2.
应文江 《航空学报》1989,10(8):381-388
 本文提出了飞机座舱压力控制的新设计方案,即飞机座舱压力的最佳控制与自适应控制。并且用现代控制理论导出了这种新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法和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轻型飞机座舱内饰与设备系统设计特点,提出要从色彩、材料、安装、声学、造型和舱内设备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并分析了国内外轻型飞机座舱内饰与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发展我国轻型飞机座舱内饰与设备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界面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系统作为人机接口,一直是航空工效学关注的对象,提高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系统的可视性和方便操作性,是其设计时所要追求的目标。综合近年来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界面的相关研究现状,创建一种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界面设计方法,并探讨软件设计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该方法集成在 C++系统 中,在飞机座舱设计的各个阶段分别引入飞行员三维人体几何模型和运动学模型;结合视景仿真建模理论和相 关软件,实现飞行视景及座舱显示控制界面的开发;提出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界面设计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各 种评价指标的筛选与评价体系的确立。该显示控制界面设计方法能够通过模拟飞行员的操作动作与计算视 角、可达性、操纵力等参数,较好地反映出飞行员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提高了界面友好性、操作直观性、简便性。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飞机座舱环境和设备舱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现代飞机大都采用高压除水空气循环制冷系统进行环境控制,针对系统出口温度这一重要参数,在给定条件下,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推导出了飞机环境控制系统出口温度的计算公式,找出了系统出口温度与水分离器出口温度及涡轮膨胀比的关系,并对误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修正方法,对飞机环境控制系统设计计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型飞机(包括改型的飞机)和机上的新成品都需做性能试验,定型试飞。飞机气密座舱的内外必须敷设一定数量的座舱内外连接导线(简称“内外连线”)。这些内外连线用以连接座舱内外的各个控制部分、电桥、电源、光线示波器(或记录磁带)、传感器、变换器以及成件等。对于内外连线的敷设,我们以前都是借用某些气密插头座中的空线或者借用某系统某设备的插头座,当连线根数不够时,在座舱气密框上钻孔,另行安装气密插头座。对于任何一种有气密座舱的飞机来说,这些工作都相当烦琐,而且解决的“内外连线”也不太多。安装新气密插头座,任务完成后还要补孔,长期使用后,容易影响座舱气密性,降低产品质量。当需要“外连线”根数较多时,用上述方法就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徐德康 《国际航空》2003,(12):38-67
今年12月17日是世界上第一架带动力飞机发明100年. 飞机发明以来,发展突飞猛进,完成了从双翼到单翼,从木布结构到金属结构,从敞开式座舱到密闭式座舱,从固定式起落架到可收放起落架的过渡.  相似文献   

8.
未来飞机座舱智慧化转型是必然趋势,研究飞机智慧座舱发展技术能够为未来飞机智慧座舱的设计提供参考支撑。本文探讨了智能与智慧的区别,提出了飞机智慧座舱的概念与设计内涵,总结出深度感知与沉浸式交互、类人的认知及开放性与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智慧座舱功能设计要素;梳理了发展飞机智慧座舱亟需解决的五项关键技术:多维度深度信息感知与融合技术、先进信息显示技术、沉浸式自然交互技术、智能态势认知技术、多智能体自主适应技术。通过关键技术的分析对未来飞机智慧座舱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飞机座舱供气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机供气异味问题,从飞机座舱供气原理出发,分析可能影响飞机座舱供气品质的因素,通过排查和检测找到供气异味的来源,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座舱的供气品质,提出座舱供气品质的控制途径,为进一步的飞机座舱空气品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型座舱压力调节器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保证飞机在飞行时能够自动调节座舱压力并限制座舱压力变化速率,提供更舒适的压力环境,要对飞机的压力调节器进行研究、改进和创新。新型座舱压力调节器的原理被论述,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和压力微分方程,开发了各子系统的仿真模块,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为进行新型座舱压力调节器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1.
引言 对于具有大容积的现代旅客机来说,增压座舱泄漏量与等效面积的计算,以及对一旦增压座舱失去气源飞机能否应急下降至安全高度进行分析,是结构气密设计的顶层要求,也是飞机环控系统增压设计的必要输入条件.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分析座舱视界直线图的绘制方法,对座舱非透明件边界上点的坐标定位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等效视界球的概念,利用球面投影及旋转曲面曲线展开原理,可快速、高效地绘制座舱视界图。良好的座舱视界能够提高飞机起飞、着陆的安全性。飞机座舱视界图能够直观地反映飞机座舱有效视界区域的大小,检验座舱视界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和设计要求。传统的座  相似文献   

13.
1引言座舱布局是飞机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飞机的安全、性能的充分发挥、作战效能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座舱人机界面对飞行的影响不仅是指其对飞行员体力、心理和意识活动的影响,而且将直接影响飞行员的工作效率和飞行安全,为此在飞机早期设计阶段,考虑飞机座舱布局非常重  相似文献   

14.
高飞 《飞机工程》2006,(2):16-18,43
飞机座舱内部振动/噪声的预测对改进飞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实际飞机设计和噪声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了小鹰-500飞机(LB500)全机的统计能量分析模型,应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对该小型飞机在发动机作用下和紊流边界层的激励下舱内前后排乘员耳部噪声及结构振动响应进行了分析,预测了飞机舱内的振动/噪声分布。通过采用隔振和吸声改进措施,降低了飞机座舱内的振动和噪声水平。  相似文献   

15.
飞机座舱内饰视觉仿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存  张炜 《航空计算技术》2009,39(1):89-92,97
讨论了飞机座舱内饰视觉仿真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建立了飞机内饰视觉仿真方法框架模型。以CATIA为平台,依据GJB、HB等有关标准建立了飞机座舱模型,并根据视线追踪算法利用SPEOS CAA V5的LM模块对驾驶员的视线进行追踪仿真,在飞机设计阶段针对座舱眩光问题开展了虚拟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J-8×飞机座舱设计中,按GJB 1129要求所进行的座舱环境生理鉴定试验的一般情况、试验方案(包括试验座舱、供气装置、测试控制参数、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和分析以及对J-8×飞机座舱的生理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17.
民用飞机适航条款中对座舱内臭氧浓度有明确规定。依据中国民航适航条款要求,开展了我国首次民用飞机座舱臭氧浓度测量试飞研究。针对飞机的设计指标、构型及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试飞方法,在我国高纬度地区开展飞行试验,进行座舱臭氧浓度测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飞机座舱臭氧浓度符合民航规章要求。  相似文献   

18.
HB5520-80《飞机座舱红光照明基本技术要求》、HB5521-80《飞机座舱红光照明检查测试方法》(以下简称“两项标准”),自发布以来,已有运七飞机首先采用红光体制,并于1982年全面通过了国家鉴定。近年来几个新机也都依据“两项标准”研制、检测和评价其座舱的照明质量。“两项标准”不仅填补了我国飞机红光照明技术标准的空白,并为我国航空照明工程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起了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航空照明理  相似文献   

19.
李耀华 《飞机工程》2007,(3):27-29,33
简述了温环境、光环境及声环境对飞机座舱的影响,分别给出了针对飞机座舱设计时的环境要求,介绍及分析了各环境因素评价方式的特点,并提出了各自纳入飞机座舱人机工效综合评价之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飞机飞行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上升,飞机座舱盖有机玻璃易形成损伤,影响飞行安全。为了能在地面试验台更加精确地模拟飞机飞行过程中座舱盖承受的压力载荷情况,通过引入分段控制思想,对试验台座舱增压系统进行控制器设计;针对试验台座舱增压系统的组成结构,建立控制系统模型,研究在虚拟仪器中通过分段控制技术实现对座舱增压系统的 PID 闭环控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 PID 控制器可以提高飞机座舱增压系统的控制精度与试验效率,满足试验台压力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