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技术,数值求解带能量源项与空气11组分化学动力学模型的轴对称粘性流体力学方程组,采用类氢原子理论模型计算空气对激光的吸收系数,建立了模拟强激光与超声速钝体流场干扰的计算软件,得到了高能浙江与超声速球锥流场干扰数值模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用双流体模型模拟超声速气固两相流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勇  张夏  陈维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4):800-807
采用了双流体模型对JPL(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喷管中气固两相流动以及超声速射流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研究了可压缩两相流动中气相与颗粒的相互作用规律.自主开发的一般曲线坐标系下二维轴对称可压缩双流体程序Solve2D,对气相求解Navier-Stokes(N-S)方程组,采用k-ε湍流模型,颗粒相求解Euler方程组.对JPL喷管内的两相流场和湍流两相射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颗粒质量百分数以及不同颗粒直径时的气固两相流场的流动规律.   相似文献   

3.
超声速冲击射流的PIV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击射流广泛应用于短距、垂直起降飞行器(SVTOL)等航空航天领域,然而却伴随着流场与噪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笔者采用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超声速冲击射流的流场结构和涡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发现在不同的冲击工况下,冲击射流流场结构呈轴对称和螺旋结构,其瞬时流场的主涡结构也有类似特征,脉动流场在瞬时流场主涡结构的基础上会附加与主涡旋转方向相反的次涡结构,在对称和螺旋两种模态下,由于涡结构的影响,冲击射流的近壁速度存在较强的脉动。  相似文献   

4.
弹头外形不同尺度模型对二维射流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声速射流装置能很好地模拟榴弹引信发电机飞行时大气环境的工况,并成为地面考核和验收必不可少的设备。从二维轴对称N-S方程出发,利用二阶精度有限体积法和S-A湍流模型,对超声速射流装置的自由射流流场以及不同模型尺寸对超声速流场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激波与射流边界之间复杂干扰流场结构图,结果证明不同模型的尺寸对超声速射流流场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多重网格法与MacCormack显格式的算法相结合,计算了轴对称底部流场中斜向喷流与超声速外流粘性干扰流场,提高了计算效率。流场的分析表明分辨率较好,计算合理。在YH-1上将程序向量化,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6.
给定下游边界的超声速流场逆向求解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超声速流场出口参数的可控设计,借鉴特征线方法在古尔赛特与柯西问题两类边值条件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根据下游边界条件求解其依赖域的逆柯西问题求解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均匀来流条件下的超声速流场逆向求解方法。对轴对称内收缩流场、二维平面流场、轴对称外锥流场三个典型算例校核表明,逆向求解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正向特征线方法一致,由此验证了该逆向求解方法的可行性,并有效拓展了超声速流场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求解薄层近似的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了带座舱飞船高超声速粘性绕流,首次系统地给出了攻角为5°、10°、20°、30°和40°情况下的物面分离形态、横戴面流线形态、纵剖面流线形态以及旋涡沿涡轴的演变形态。分析和比较表明,本文采用数值可视化方法给出的流场拓扑结构与相应的拓扑规律完全吻合。在飞船后体流场横截面流线中,本文发现了稳定的极限环流态,该极限环涡心处沿涡轴方向的速度是超声速  相似文献   

8.
基于经典边界层理论,发展了一类简化的、按边界层厚度描述的速度入流边界条件。基于入流条件,对低速后向台阶流动和超声速压缩拐角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细致比较空间流场、边界层内速度型、表面摩擦阻力和压力分布等特性,对该类型边界条件进行了计算确认。结果表明,所发展的简化边界层厚度速度入流条件提法正确、合理,具有描述方法简单、鲁棒性好、适合工程计算的优点,可显著简化不同流速的管道流动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9.
超声速底部喷流干扰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模拟了不同马赫数,不同喷流压比下的轴对称超声速底部喷流干扰流场,采用LU隐式算法进行数值求解并引入了Baldwin-Lomax代数湍流模型.采用分区网格将弹身与底部区域合为一个整体进行计算,得到了清晰的流场结构和弹体表面及底部的压力分布,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超声速底部喷流干扰流场结构复杂,有、无喷流时底部流场有很大不同, 喷流对底压分布有明显影响,进而对轴向力系数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发展了一种考虑激波串结构的超声速燃烧流场分析模型,以应用于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优化过程。模型通过求解耦合有限速率化学反应的刚性常微分控制方程组来描述燃烧室内点火、燃烧等气动热力现象,采用Billig激波串模型模拟燃烧高压前传过程。采用该模型对"等直段+扩张段"、"后向台阶"和"支板喷射"三种典型构型燃烧室流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正确地反映了超声速燃烧室流动中的物理化学过程;与实验数据比较,模型计算出的壁面压力分布比没有考虑激波串结构的模型符合的更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统一的Levy-Lees变换以及正算法与逆算法相结合,求解了超音速绕凹角湍流分离流动。 对附着流区用边界层正算法,压强分布用流过尖劈统一的高超音速与超音速公式,湍流模型取代数涡粘性模型;对凹角分离区用边界层逆算法,给定位移厚度δ~*分布,湍流模型取代数松弛模型;边界层计算采用Cebeci-Keller Box方法;计算成功地算得分离流场,较好地预估了分离点与重附点位置以及壁面压强分布与表面摩擦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2.
超声速气流中液体燃料雾化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顺华  乐嘉陵 《推进技术》2008,29(5):519-522
为了模拟超声速气流中液体射流的雾化,发展了一种液滴破碎混合模型。该模型将Kelvin-Helmhotz(K-H)模型和Rayleigh-Taylor(R-T)波动模型耦合在一起,首先计算R-T波增长模型,当R-T模型不能导致液滴破碎时,然后计算K-H波增长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来流Ma=1.94的超声速气流中的水射流的雾化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再现了超声速气流中射流的雾化结构,计算得到的射流穿透深度、颗粒直径分布和速度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从N-S方程出发,采用先进的矢通量分裂算法,对亚跨超音速喷管内流场进行了整体模拟计算。文中对几种不同计算格式的计算效率进行了比较,给出了超音速占优混合流动的直接分割求解方法。计算采用代数湍流模型,跨音速段的计算结果同其它实验和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中发现对出口边界条件进行亚音速、超音速和有回流分别处理很有必要;边界层内的M数沿壁面法向变化非常快;不同壁温条件和不同的流动Re数均会改变边界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14.
着重讨论顺流喷射情况下的超音速混合的流场特征及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顺流喷射混合的研究现状。同时,探讨了不同的来流参数对流场特征的影响及混合机理。计算采用了一种二阶TVD格式有限体积法及B-L湍流模型求解二维湍流N-S方程。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计算方法能成功地抑制非物理振荡,适用于二维超音速内流的湍流混合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速流动中PIV示踪粒子松弛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示踪粒子的随流能力是PIV技术在高速流动中应用的关键点之一。在上海交通大学变马赫数高速风洞中开展了PIV实验研究,重点提出一种评价示踪粒子随流能力的松弛特性分析模型。在马赫数4条件下尖锥、尖劈等模型PIV实验研究中,可以准确分析粒子的松弛特性,粒径分析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并验证了高速流动PIv的测试精度和示踪粒子布撒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Euler方程为数学模型,采用一种高精度的TVD(Total Variation Dimishing)离散格式及一种含近似因式分解的推进迭代方法,求解亚跨超绕流’流场。通过若干算例的试算,证明方法是可行的,可以用来模拟飞机的复杂流场。  相似文献   

17.
陈加政  胡国暾  樊国超  陈伟芳 《航空学报》2021,42(7):124773-124773
为了验证等离子体合成射流对超声速流动的流动控制和减阻效果,在考虑热完全气体效应的情况下,工程拟合等离子体热力学属性和输运系数,利用能量源项模型对超声速平板和球头等典型流场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取得了与实验较为一致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马赫数为2的超声速平板流动,等离子体合成射流能有效干扰边界层的发展,并诱导产生一系列大尺度结构;对于马赫数为3的球头流场,等离子体合成射流能显著改变激波脱体距离与球头的阻力特性;在放电后第1个周期内,合成射流能使球头平均阻力降低6.3%,而在射流峰值情况下使阻力降低32.0%,激波脱体距离增加2倍,实现了激波控制和流动减阻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欠膨胀超音速燃气自由射流的工程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欠膨胀燃气射流提出了一种工程计算方法。该方法用准一维完全等熵流计算起始膨胀段,用修正过的动量均化特性模型计算射流初始段,射流主段计算则利用流场的自模性来实现。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能较好地近似欠膨胀火箭燃气射流的射流特性及参数分布。与动量均化特性模型相比,本文的方法在处理射流初始段上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