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我们醒来,它就在那儿;当我们睡下,它又悄悄溜走,也许出现在我们的梦中。我们的感觉是:我们被固定在我们所拥有和控制的躯体中,并从内部去察觉外部世界。正是这种个人综合的感觉,从我们最初的记忆,经由现实延伸穿越时间.飞向某个想象的未来。所有这一切,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这就是我们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2.
我们必须保证我们国家的生存.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求得生存。我们是一个全球国家,我们的幸福取决于我们的行动自由,我们现在并不能做到自给自足,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做到一辈子自给自足,即使我们作为一个国家能够使我们自己的生命和利益得以维持,我们的国家又会是个什么样的呢?软弱无力.束手无策,顶多是个中等国家。所以,我们必须关心我们的全球利益。我们全球利益受到的主要军事威胁来自苏联.苏联是另一个唯一真正的全球军事大国。所以我们必须针对苏联,针对苏联的全球利益和行动对我们构成的威胁,衡量我们保持行动自由的能力。 这不是穷兵黩武.不是战争叫嚣,也不是某种随意恐吓的战术。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为使我们的军事实力达到标准而应采取的最明智和最负责任的立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家经常把我们所在的宇宙描述成四维的时空,包括空间的三维和时间的一维。可是,只要引力允许或者不存在什么固体障碍,我们便能自由地穿越空间,对方向的选择可以说是随心所欲;但时间总在催促我们向前,不管我们愿意与否,都得朝着预定的那个方向——未来——前进。时间之箭的方向,携带着我们从过去走到现在,再走向未来。怎样才能把这个箭头调转,让它指向过去?  相似文献   

4.
寻甜记     
不是因为甜,我们才需要它而是因为我们需要它,它才甜。 以这段绕嘴的话开头,是要提醒我们,“甜”这种口味,这种能让我们愉悦的东西是从何而来——这不是我们打小习惯了的家长的贿赂,这是烙在基因里的指南针,指引着能量、热量和生命。太阳能在推动地球生物圈前进的时候,都要首先转化为糖。以最简单的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的高能碳水化合物分子,把转化的太阳能储存在化学键里,然后或者再次燃烧,提供细胞运动的能量;或者作为基本原料,来合成其他更复杂的分子。  相似文献   

5.
钱丹 《飞碟探索》2010,(4):32-33
欢迎爬行类和鸟类! 我们一下子从中生代的侏罗纪跳到了距今3.1亿年前的古生代晚石炭世。这一跳就是13亿年。哦!在这1.3亿年中,我们有很多祖先,当然它们并非我们的共同祖先,也就是说它们并不是我们与现生其他类群的祖先。  相似文献   

6.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2,(9):5-5
基因决定命运? 最新研究指出,基因对我们性格的成形。具有比我们原本想象的更大的影响力。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自我控制、决策能力和社交能力。爱丁堡大学的心理学家在对超过800对双胞胎进行研究后发现,遗传因子对我们性格塑形的影响,比生长环境还来的重要。研究人员发现,基因会影响一个人建立明确的目标、与他人相处的模式,以及持续学习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人类不会一直延续下去,终将从宇宙中消失,但在消失之前,人类也许能够将强大的计算能力聚集到一起,从每一个细微之处模拟人类的经验。一些哲学家和物理学家开始怀疑我们是否已经处在模拟时代之中。或许我们已经处在计算机模拟时代,我们所经历的现实只是模拟程序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谢懿 《飞碟探索》2011,(6):18-19
人类第一次有意向宇宙告之他的存在是通过空间探测器上的铭牌,这些铭牌上刻有和我们自身有关的代码和图片。这同时也立刻引发了争论,我们究竟应该向外星人透露多少有关我们自己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看来,在现存的关于外星人的假说和我们现有的知识水平条件下,便可以研讨外星文明了。当然,尽管下面我们将阐释的假说、推论和结论,都是基于大量事实和环环相套的逻辑推理,不过它还是不应被视为最终的结论,而应被视为以后深入研究所必不可少的假说。没有这一认识阶段,无论如何也行不通。这使我们想起门捷列夫的一句名言:“假说再不完美总比没有好。”因为倘若提不出假说,就永远看不到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皆为对立的统一。大到宇宙世界,它的组成就是明物质和暗物质,明能量和暗能量:小到原子世界,它的组成就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同样,万事万物皆有它自己的兴和衰,生和死。这样一看.我们就可以坦然地面对我们自身,面对我们的栖息之地——地球。  相似文献   

11.
如果离我们最近的宜居系外星球上有生命存在,而且他们拥有和我们相近的科技.并用自己的天文望远镜观察我们,会看到什么?  相似文献   

12.
晴朗有夜晚,抬头仰望,深邃的夜空中布满了一颗颗亮暗不一的星星。在这满天的星斗中间,还隐藏着许许多多我们银河系中各种各样的星云和星团,以及远在银河系之外的各种类型的河外星系。我们称这些天体为深空天体,是因为它们距离我们都很远,都比较暗,绝大多数都需要通过天文望远镜才能看得见。但是,这些深空天体却比普通的恒星漂亮得多。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野人不可能存在?为什么某一支猿人的队伍在进化进程中不可能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而停止其向现代人的最后冲刺,以保留其丑陋古朴的尊颜繁衍至今?我们找到了狼和狗、猫和原猫、野猪和家猪同时代生活的实例,这不禁使我们在那林中怪影一闪而过之后对野人与我们同在的命题幻想得心跳。我们丰富的是幻想,而缺乏的是证据。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人有5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有人认为,除了这5种感觉之外,还有一些感觉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和意识里,只是我们不知道或不甚熟悉。例如杂技演员在高空走钢丝,这时他身上的第六感觉会帮助他维持身体平衡,这是“空间位置觉”。还有一种感觉在影响着我们,就是“时间觉”。  相似文献   

15.
钱丹 《飞碟探索》2011,(5):32-33
会合点30: 欢迎扁盘动物! 时间: 大约是7.8亿年前。 地点: 海洋中。 加入者: 仅含有一个物种的扁盘动物门。 形貌: 在很久之前我们就已经丧失了肛门,而现在我们又将失去嘴和全部的消化道,只能通过皮肤吸收养分。这时的我们看起来像大个的(3毫米)变形虫,没有前后之分,靠体表临时形成的细胞质突起进行运动。如果说我们的共同祖先与现生的扁盘动物还有任何相似之处的话,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我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发明了高端的深空望远镜,设计出各类大大小小的宇宙探测器。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疑问却越来越多。且不说能把宇宙学家愁死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就太阳系内的一些事情,也能让无数科学家头大很多年了。  相似文献   

17.
傅民杰 《飞碟探索》2011,(11):20-20
今天,我们迎来了《飞碟探索》30华诞!这个中国不明飞行物研究领域的骄子在过去30年的风风雨雨中,以豪迈而稳健的步伐走过它的幼年时代、少年时代、青年时代……终于走向今天的成熟。走过的30年是艰辛的30年,耕耘的30年,也是收获和辉煌的30年。我们和《飞碟探索》风雨同舟,携手共勉.并肩走过了这不平凡的30年,今天,我们要共同举杯,同庆这辉煌的30年!  相似文献   

18.
李宁 《飞碟探索》2009,(11):62-63
文明的定义是什么?单从字面的解释就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如果前面再加上定语,比如说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古罗马文明等等我们就可以理解文明是指在一个时间阶段,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类文化经济总称。可是如果我们把文明解释中的人类给替换成生命的话。我们会得出另一种文明的解释,就是被动记忆文明和主动记忆文明。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生活在银河系,所以很难勾勒出它的样子。在过去几年间,我们逐渐了解了银河系的外形、地球在其中的位置和银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也知道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有果仁形的银核。地球位于一个巨大而明显的螺旋形分支上,这一分支被称作本地臂。我们也知道,巨人星云中的麦哲伦星流围绕着银河系旋转。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环境和我们自身的理解的深化,我们发现,与以前相比,传统学科之间出现了更多的共同点。物理学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属性,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化学研究的是各种原子如何聚集到一起并形成更为复杂的分子,以及这种过程对生成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