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小孔倒角边长测量是上海汽车制动器厂提出的,它要求测量某进口件盲孔内壁深处小孔倒角(如图1)的边长。盲孔是直径为20.64mm 的油活塞孔,在离活塞口台阶面95.6mm 处有一垂直于内孔壁的小孔,直径只有0.7mm,倒角为0.3~(+0(?))×45°,要求用三坐标测量机来测量小孔倒角深度方向的实际边长,误差小于0.1mm。测量的主要难点是:1.小孔倒角边长太小,一般测头无法进行测  相似文献   

2.
随着精密机械加工复杂化程度的提高,传统量块组合填塞法或影像法测量各种柱面内尺寸已不能满足精密测量技术发展的需要,它们或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或只能反映局部特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刀口(楔形)测头的内尺寸测量方法,通过改进万能测长仪的内测钩,设计专用刀口平面组合测头,利用内外测头结合标定的方法,采用量块比较测量法实现了对柱面内尺寸的测量。并以花键环规为例,分析了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通过En值的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DEA是一种生产型三坐标测量机 ,采用TUTOR测量软件 ,其操作系统是 DOS。在使用三坐标机进行精密测量时 ,使用频率最高的当属 DEA测量机 ,测量中的一些质量事故也主要发生在其上。下面 ,就使用该机进行测量时 ,所产生质量事故一一列举出来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 .1 角度测量如图 1 :工艺图上要求角度为 44°2 0′,计量图  1人员在三坐标测量机上进行测量后 ,得到角度45°40′,然后用 90°减 45°40′得到 44°2 0′,似乎与工艺符合 ,因此判它合格 ,而实际上产品的角度加工成了 45°40′,不合格产品被判成了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4.
引言出口的国产卡尺,因内测量示值误差大而引起的退货时有发生;但遍查国家标准及检定规程,对内尺寸仅是示值误差均无要求。目前,控制内尺寸测量准确度的手段是:在外测量面夹持10mm量块,用千分尺检定内测量爪尺寸偏差(圆弧形内测量爪除外)。这种方法能否保证卡尺内尺寸的测量准确度呢?对这个问题作如下分析。1误差分析(1)有关数据(以分度值为0.02mm、测量范围为0~300mm的卡尺为例)刀口内测量爪刃宽为0.3mm(国家标准对刃宽无要求,国内厂家一般均按0.3mm生产);刀口内测量爪尺寸偏差为比啥mm;两内测量爪侧面间隙应<0.12…  相似文献   

5.
德国CarZeiss公司新近开发出的CNC小型坐标测量机──Eclipse550及统计软件STRATA-UX表了最新的CMM技术.Eclipe550CMM是为车间测量而设计的.其测量范围为508mm×508×508mm,精度为0.005588mm,最大测量速度为432mm/s.它以集中CNC控制器和计算机为特色.控制器和计算机通过一镇接管连到监视器和键盘上.由于采用了热不灵敏陶瓷技术,使测量机的测量精度在17.8~25.6℃的范围内可不受温度影响。这种坐标测量机上可安装Zeiss公司的ST测头、该测头不受定向限制,其双脉冲触发信号兼有压电脉冲和机械转换脉冲,可以消除测头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目前常使用的正多面棱体和多齿分度台 ,阐述了它们之间如何实现基准小角度的方法 ,最后介绍了一个用 2 3面棱体和 36 0齿盘差分出小角度 1°/ 2 3,测量感应同步器的测角系统每 1°内 2 3点的角位置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利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DS1 6 2 4构成的多路温度测量仪器。它具有线路简单 ,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在 - 5 5~ 1 2 5°C内 ,精度优于 0 .0 5°C) ;带有计算机接口 ,能够实现长时间连续测量。  相似文献   

8.
对15 mm厚2219-C10S铝合金分别进行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对接试验,对接头焊缝成形、内部质量、组织形貌及力学拉伸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IG焊缝表面光洁,鱼鳞纹美观,焊缝内部近无缺陷;MIG焊缝飞溅较多,焊缝表面较为粗糙,焊缝内部存在少数单个小气孔。TIG焊缝晶粒尺寸较为细小,分布均匀;MIG焊盖面的焊缝组织晶粒则比较粗大,分布不均,热影响区比TIG焊接头的晶粒更为粗大。两种接头的熔合区组织不均匀,晶粒大小不一。常温拉伸试验中,两种接头均沿熔合区断裂,TIG焊接头强度和塑性要优于MIG接头。  相似文献   

9.
涡扇加力模型混合扩压器三维流场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涡扇加力燃烧室模型混合扩压器三维流场的测量方法,并对测量结果及其测量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带热电偶的全方位校准五孔探针,完全可以满足工程上定量测量三维流场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2)针对加力燃烧室混合扩压器的一些流动特点,建议五孔探针测压孔孔径不小于0.5mm,校准速度范围λ=0.1-0.4,角度范围α=-15°- 15°,β=-50°- 50°。  相似文献   

10.
在航空产品中,常常会遇到安装座、壳体、管接嘴等零件.这类零件接嘴端长度尺寸L(见图)为空间尺寸.在生产中,若用通用量具或用按照阿贝设计的专用量具测量,很不准确.这是因为:1.零件上两孔中心线交点“O”常因“R”(球)转接不好,O点的空间位置无法确定.2.高度尺寸“H”的公差±δ_1反应在L方向上的误差为δ=±δ_1sinα,误差是比较大的.为此,我们采用了一种简易专用测具来测量空间长度尺寸,测量精度较高.测具主要由支承板1、定位销2、支承座3、测量体4、限位螺钉5、测量杆6、半球形转接测量头7等部分组成(见图).这个测具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半球形转接测量头.在测量中,测量头能保持测具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铝合金焊缝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结果波动大的问题,采用电子散斑干涉法测量了5 mm厚载人航天器密封舱5A06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对接和T型交叉焊缝的残余应力,分析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结果表明对接焊缝熔合线附近残余应力接近5A06屈服强度(约160 MPa);T型焊缝远离交叉区域,残余应力分布规律接近对接焊缝;在交叉区域附近,由于平行、垂直焊缝方向的残余应力的相互影响,这一区域焊缝残余应力状态十分复杂,且由于残余应力叠加,使得在部分小区域内残余应力值超过材料屈服强度。  相似文献   

12.
测量臂也叫关节臂,也有人称便携式三坐标测量机,该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多自由度的非笛卡儿式坐标测量系统.它将6个转动臂(在每个关节中都安装有角度编码器)和1个测头通过6个旋转关节串联,关节与关节之间由长度不同的杆件连接而成,6个角度编码器给出了各个关节的相对转动量,从而决定了测头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本成果是在普通万能工具显微镜的导轨上加装轴向光栅传感器,光学分度台上加装圆感应同步器,中央显微镜处安装电感测头(或多向触发式测头),通过接口电路与微机联接所形成的一套微机辅助座标测量系统。在使用时,被测零件的座标值由采样开关控制送入计算机,通过相应误差软件处理,便可迅速得到被测零件的几何形状误差。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精度非球面检测过程中,测量力对接触式传感器测头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问题,本文在建立接触式测头简化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建立了测杆倾斜、滑动以及弯曲变形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高精度非球面测量过程中接触式测头受非球面相对口径等的影响规律,即,其中测杆的弯曲变形是测量力影响的主要分量.为进一步提高接触式测量的精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民用飞机上零件的一个空间角度的测量进行分析,讲述了如何用万能转台配合 千分表就能实现类似空间角度的测量并保证其测量精度,还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高效精确地完成叶片不同截面上型线的测量,应用激光三角法测头、测头座以及三坐标测量机框架等搭建了非接触式的光学坐标测量机,可以实现叶片型线的快速扫描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将激光测头通过PH10M测头座安装在三坐标测量机的Z轴上,并通过测头外参数标定技术与坐标系转化技术等将激光测头的一维距离值转化为被测点的三维坐标值,进而实现被测叶片型线三维点云的创建。最后,应用所搭建的光学坐标测量机对金属球的直径和叶片的截面型线进行扫描测量实验,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高精度光学非球面摆臂式扫描测量方法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精度接触式扫描测头的结构模型,详细分析了扫描速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建立的摆臂式扫描测量系统对500mm口径,相对口径1:1的深型球面镜进行了相关测量实验并与干涉测量结果进行了比对.实验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反射效应的二维微小角度传感器的设计方法。该传感器采用光学差动法,通过检测光强实现了对二维方向上微小角度的测量。研制的角度传感器俯仰角和偏转角的测量范围为±500arcsec;具有优于0.1arcsec的分辨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型叉耳式翼身对接飞机在外场拆卸重装等特殊环境下,激光跟踪仪因现场环境等原因难以放置到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位置上进行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的直接测量方法。并搭建出该测量系统的模型,分析建立视觉测量系统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同时给出一种基于弧段组合的椭圆检测方法。最终通过模拟叉耳孔对接测量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叉耳孔轴线间隙距离测量精度可达0.03mm,轴线角度测量精度达到0.025°,满足实际对接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15mm厚2219-C10S铝合金分别进行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对接试验,对接头焊缝成形、内部质量、组织形貌及力学拉伸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IG焊缝表面光亮洁净,鱼鳞纹美观,焊缝内部近无缺陷,MIG焊接头焊缝飞溅较多,焊缝表面较为粗糙,焊缝内部存在少数单个小气孔。TIG焊缝晶粒尺寸较为细小,分布均匀,MIG焊盖面的焊缝组织晶粒则比较粗大,分布不均,热影响区比TIG焊接头的晶粒更为粗大。两种接头的熔合区组织不均匀,晶粒大小不一。常温拉伸试验中,两种接头均沿熔合区断裂,TIG焊接头强度和塑性要优于MIG接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