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3年3月14日.在北京举办的首俑电子创新设计会议(EDI CON 2013)上,安捷伦科技公司正式发布并展出了业界最高性能的实时频谱分析仪(RTSA)产品。这也是继2月的全球发布会后.安捷伦实时频谱分析仪在国内的正式亮相。借助此款产品的发布,安捷伦期冀为中国国防、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发展带来不断创新的科技和高性能信号分析产品,助推中国国防航空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DDS是对象管理组织(OMG)针对实时数据分发系统制定的一个规范。DCPS信息库节点是DDS系统的核心服务节点,保存了系统内所有节点的状态信息。从面向服务的角度,提出了一个DCPS信息库的设计方案,定义了一个全局数据空间,并通过对全局数据空间的维护实现了分布式系统空间解耦合、动态扩展的特性。基于DCPS信息库搭建了一个发布订阅系统,分析了系统运行的实时性。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可以保证节点间高效、快速的进行数据分发。  相似文献   

3.
标准发布消息(9)现将航空工业总公司[1996]916号文发布的170项航空工业标准刊登如下:标准发布消息(9)...  相似文献   

4.
标准发布消息(6)现将航空工业总公司航空质[1994]513号文发布的107项航空工业标准刊登如下:标准发布消息(6)...  相似文献   

5.
标准发布消息(7)现将航空工业总公司航空质[1994]989号文发布的108项航空工业标准刊登如下:标准发布消息(7)...  相似文献   

6.
标准发布消息(8)现将航空工业总公司航空质[1995]425号文发布的37项航空工业标准刊登如下:标准发布消息(8)...  相似文献   

7.
美国“空海-体战”和航空武器装备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黎 《国际航空》2011,(8):31-32
2010年5月18日,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发布了一份名为《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起点》(AirSea Battle:A Point--of-Departure Operational Concept)的分析报告,首次对“空海—体战”(ASB)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虽然目前“空海—体战”概念尚处于雏形阶段...  相似文献   

8.
党小为  唐鹏  孙洪强  郑琛 《航空学报》2020,41(4):323534-323534
针对非线性增量动态逆(INDI)控制方法运用到飞行试验时需要进行状态量导数(角加速度)的实时估计并且存在延迟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工程应用上的实际解决方案。对试飞无人机(UAV)平台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利用非线性增量动态逆控制方法和控制器分层设计方法设计了无人机姿态控制系统。采用卡尔曼滤波器设计了角加速度估计器为控制律提供角加速度实时反馈。通过基于模型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将控制律实现,并进行实际试飞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工程上可实现,具备良好的鲁棒性和指令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组播数据传输方式,通过对接收到数据包中相关PDXP(包数据交换协议)字段的实时解析和挖掘分析,采用BackgroundWorker(后台工作者线程)模型简化多线程交互方式,以分级缓存为基础优化数据存储结构,通过直接调用GDI(图形设备接口)+绘图接口设计开发高效的UI(用户接口)显示控件,并且利用Linq(语言级集成查询)数据访问技术,以可视化的形式对PDXP数据包的丢包和乱序等问题进行实时判读和基于源码的分析,提供了一种对中心之间交互的数据进行实时连续性监视分析的简捷、直观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精确处理和修正观测量偏差(OSB)是有效发挥多模多频优势,提升GNSS服务和应用效能的前提和基础,已成为国内外卫星导航高精度定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和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专门成立了工作组推动相关工作。然而,目前有关观测量偏差处理的方法仍存在着定义不统一、求解不严密、使用不便捷等突出问题,给实时高精度定位应用带来诸多不利因素。针对此,首先阐述了中国科学院(CAS)电离层分析中心码偏差产品的定义、估计策略和使用方法,然后给出了部分精度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CAS、CODE和DLR发布的码偏差参数一致性优于0.30ns,CAS码偏差月稳定性优于0.15ns。相关工作对于推动多模多频GNSS在电离层监测、高精度定位和授时定时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非线性四阶常微分方程y(4)=f(x,y,y’,y”,y”’)在混合两点边值条件y’(a)=0,y”(a)+y”(6)=0,y(b)=0,y”’(b)=0或y’(a)=0,y”'(a)+y'”(b)=0,y(b)=0,y”(6)=0下,解的存在唯一性。其中f在[a,b]×R4上连续且满足Lipschitz条件。并在推广后的Lipschitz条件与Banach压缩映射原理基础上,得到一些新的存在唯一性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中应用eXtremeDB实时数据库,通过机载显控系统软件综合模块化开发,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机载显控系统数据管理技术,这种技术具有很多优点,能进行实时、可靠、支持并发多处理要求的数据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受在感知过程中抓住主要特征的启发,结合复合材料层压结构优化问题的特点,借鉴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模拟进化优化算法的流程,提出1种"特征提取"的优化算法。根据目标函数值f(→Xj)(j=1,2,…m)的大小,对相应的m个设计变量向量→Xj=(x1,j,x2,j,…,xi,j,xn,j)(j=1,2,…m)进行排序;在一定的"背景噪声"S下,根据"特征提取"指示向量P提取群组中较优方案的共同特征,生成m个新的设计变量→X′j。算例验证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国务院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简称为郑州航空港区规划)之后,学界和政界开始更多地关注郑州航空港区这一增长极自身的集聚功能和经济增长,但怎样正确理解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机理以及如何弱化它的负面影响、强化其扩散带动作用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文章在研究增长极的极化扩散效应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强化郑州航空港区扩散辐射效应的建议:(1)以提高经济效率为主线,预防增长极过度膨胀;(2)掌握增长极辐射力衰减规律,边缘地区不能等着送“货”上门;(3)相对均衡的政策制度安排,有利于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4)加快腹地和落后地区的发展,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条件;(5)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畅通要素自由流动渠道;(6)调整产业结构趋同化,强化增长极的辐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15.
在复合材料桨叶载荷标定前的解耦或应力应变测量等工作中,会碰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桨叶过渡剖面边界区域测出的应变(或应力)与“平剖面假设”规定不符。文章从某型号尾桨叶载荷标定前解耦调片工作中碰到的现象引出论点,再用有限元对桨叶传力进行建模分析,给出了定性的结论。文章的目的就是从型号中来,再应用到型号工作中去,为今后的复合材料桨叶载荷测量的贴片位置选择起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构建直升机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框架,将重要的技术资料有效地结合到IETM系统中,给维护人员提供最直接、最全面、最新版的信息支持,对确保直升机维修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直升机IETM的发展趋势,在详细研究了S1000D标准的思想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数据“一次存储,多次使用”的理念,探讨了有关信息产生的基本规则和数据模块的优化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直升机IETM信息组织的基本原则和整体架构,对通用资源数据库(CSDB)中的相关信息对象涉及的范围及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提出了IETM系统的开发、发布及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17.
按照CCAR-25-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要求,结合FAA咨询通告AC25-7C《运输类飞机试飞指南》,总结其它机型的试飞经验,通过理论分析民机地面最小操纵速度(V MCG)试飞原理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民机V MCG试飞的试飞方法及风险规避方法,可为民机的V MCG试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仪表着陆系统设备混合监控网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仪表着陆系统设备"点-点"遥控监控方式易中断,影响运行安全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与线缆的"多点-环网"混合监控方案。光纤与线缆互为补充,互为备份,并且当某路监控链路故障时,可自动选择其它监控路径,有效提高仪表着陆系统设备监控效率,增加监控冗余度,为我国民用机场导航监控提供一种新思路。该方案已经成功在重庆江北机场运行。  相似文献   

19.
依据JJF1159-2006《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校准规范》,利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溶液GBW(E)130242(Be,In,Bi混合标液),校准了ICP-MS的检出限并对其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20.
2009年8月3日,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在联邦注册报上发布了联邦航空条例FAR25部第25-129号修正案—"结冰保护的启动",对运输类飞机结冰探测方式和结冰保护系统(IPS)工作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阐述了第25-129号修正案颁布前机体防冰及相关规章的演变历史,在对该修正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规章推出后对防冰系统适航要求的关键点,以及机体防冰相关规章的发展趋势,供系统设计和适航审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