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空气球工作和学术会议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联合召开的高空气球工作和学术会议于1994年4月12日至14月在北京举行.会议就高空气球科学探测和实验及高空气球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并对维持、发展我国高空科学气球事业的有...  相似文献   

2.
中国空间天文40周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40年中国空间天文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内发射了数颗天文卫星,未来几年还将有一些天文卫星计划发射.本文简要回顾了国际空间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空间天文学过去40年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包括1970年代第一颗天文卫星计划、气球空间天文探测、基于载人航天工程的空间天文实验以及天文卫星等.此外,介绍了...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科学实验系统能够成功地进行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在空间进行高温材料科学实验的时候要求其温度稳定在±0.25℃范围内。面对如此之高的温度稳定度要求,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在实验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与高温炉控制系统内部等价的模型,为获得满足实验要求的控制参数提供依据。本文将高温炉控制系统内部看作黑箱模型,基于XGBoost方法分别对四类样品实验的高温炉内部温区2和温区3进行建模,模型精确度全部可达到99.98%以上。与传统建模方式传递函数相对比,在传统方法表现最好的情况下,模型精度仍提高了3.8%,为获得控制参数以确保空间实验温度实现高稳定度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4.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05,(3):10-11
宇宙神3号火箭完成谢幕之作 以色列将发射两颗军用卫星 俄罗斯将为伊朗发射卫星 首台地震空间探测器问世 阿尔卡特为巴西建造卫星 美国气球创造新纪录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高稳定性原子钟目前的进展水平、原子钟性能对空间实验测量的意义,并对应用原子钟的一些空间实验,特别是现在技术上能实现的一些空间载钟的科学实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早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就勾画出了太空互联网的蓝图,但至今为止,业界还没有给太空互联网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太空互联网是将地面互联网概念向空间的延伸。通过卫星、气球、无人机等在天空中飞行的设备作为传输媒介,按照高效利用、综合集成的原则,将太空中不同轨道的各种卫星、星座及高空飞行器进行有机连接,形成一个与地面具有良好互联互通性能的大型复杂网络,并提供与地面互联网类似的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7.
西德的OHB装置公司研制了使用气球进行廉价微重力实验的装置“MIKROBA2”。计划由气球搭载该实验装置,把落体吊到40~45公里高度后投放它,产生10~(-3)G的微重力,在此状态下持续约60秒。预定1988年开始运行。该项工作已在1986年5月由稍小一些的“MIKROBA 1”微重力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际投放试验。已确认可获得十分稳定的微重力状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在法国南部(44°N)上空进行的两次气球飞行实验的部分负离子成分探测结果.利用自然负离子谱计算了某些硫酸离子的热化学常数ΔG, ΔH和ΔS.讨论了上升段测量中气球表面放气造成的离子化学污染.   相似文献   

9.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将于2002年10月在安徽召开,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神舟号飞船;小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研制及其探测成果;科学卫星前期研究;科学气球、火箭探测;星载探测仪器;地面接收与处理;遥控遥测系统及GPS技术在空间飞行器和空间探测中的应用.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日本通产省已经同联邦德国研究与技术部达成一项协议,日本将参加联邦德国的空间实验计划,以促进空间工业的应用。联邦德国政府计划在一九九一年前利用“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三次实验,而在一九八八年进行其中的第二次实验时,日本将租用“空间实验室”的部分空间进行自己的实验。实验的详细内容将由半导体界和生物工艺学界的公司确定,一九八八年日本第一名有效载荷专家还将在美国“空间实验室”上  相似文献   

11.
双层乳胶气球克服了单层乳胶气球的缺点,可以在高空平漂以实现持续气象观测,但是其高空平漂受多因素影响比较复杂,特别是气球充气量主要依赖工程经验,施放成功率不高,亟需提供理论指导。通过试验数据证明了浮重平衡是双层乳胶气球实现高空平漂的必要条件,推导得出内、外球氢气充气量和昼夜温度变化对其运动的影响;建立了双层乳胶气球的几何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结合实地施放试验,对其升空和平漂过程轨迹进行模拟,由此探究了内、外球充气量对平漂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球充气量是决定平漂高度的主要因素,并受昼夜温度变化影响,当内、外球规格分别为750g、500g,负载约1kg时,内球拉力每增大或减小0.04kg,最终平漂高度将对应升高或降低约5km,而外球充气量对其平漂高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平流层气球的热动力学仿真问题,提出一个可以计算升空轨迹、速度变化以及气球蒙皮温度分布的综合模型.主要分析了气球基本热力学行为和受力状况,建立气球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以计算升空过程的轨迹和速度变化.通过将气球蒙皮分割成若干面元,研究了蒙皮面元瞬态能量平衡方程,以计算气球蒙皮温度分布.在热力学、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气球综合热动力学仿真模型.引入实测风场数据,计算在实际风场条件下,平流层气球升空和驻留阶段任意时刻的热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系留气球以其显著特点已应用到许多领域,今后还会有大的发展。因所处环境的风力对飞行稳定性影响较大,故抗风能力成为系统重要指标。针对无法用实验手段进行验证的空中工作姿态,一般采取计算机仿真方法进行模拟研究。介绍了系留气球的设备组成,描述了空中飞行状态,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的数学方程式,施加1-consine型离散突风模型扰动,仿真了空中球体的俯仰角和滚转角随扰动时间的关系曲线,并对结果曲线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同型系留气球的设计方法提供某种借鉴,为浮空器使用安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美空军提议的空间监视系统(SBSS),将由4颗以上的卫星组网,提供全球覆盖。卫星可能用红外和可见光的遥感器来探测和跟踪处于低高度或高高度的空间物体。SBSS 将以空军的空间红外实验(SIRE)  相似文献   

15.
《空间科学学报》2000,20(2):192
由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空间探测第十三次学术会议将于今年9月或10月在四川成都召开,规模约60人,主要交流内容为:(1)“神舟”飞船及其有效载荷,探测仪器. (2) 地面接收与处理. (3)“实践五号”探测卫星及其成果. (4) 气球、火箭探测. (5) 21世纪我国及世界空间探测展望等.  相似文献   

16.
巴西是拉丁美洲第一大国,它拥有851万平方千米的国土,1.5亿人口,人均国民经济总产值为2500美元。巴西除出口咖啡和其它传统的农产品外,近年来积极发展新的科学技术,本文要介绍的就是其正在崛起的空间事业。一、巴西空间活动回顾巴西的空间活动已有较长的历史。早在1971年就组建了国家空间研究院(INPE)。该研究院早期曾研制与发射探空火箭和平流层探测气球及其有效载荷。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提出了卫星通信、气象/大气科学和地球观测的空间需求。1986年,在卡舒埃拉保利斯塔成立了亚马逊计划与天气预报及…  相似文献   

17.
日本除按预定计划研制几种类型的运载火箭外,还在研制各种新型卫星。在载人飞行方面,它也不甘落后。现将日本有关未来空间载人计划与日本空间研究所月球探测计划作一概述。空间载人和不载人计划日本正继续发展准备载人和不载人的未来空间技术。准备载人的技术包括日本航天员在美国航天飞机上和在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实验舱(JEM)上将进行日本的各种空间实验。正在进行的空间计划还包括研制不载人的地球空间周游系统(ESRT)。这项计划将由H-2运载火箭和空间自动遥控装置及交会与对接(RVD)技术予以保证。这些基础实验将在第7…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卫星     
雷雯 《国际太空》1995,(9):10-11
将宇宙空间中的太阳辐射能量收集起来,再将其转换成可以供地球上人类使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这是人类多年来的夙愿,太阳能卫星将实现人类的这一梦想。1 卫星的设计太阳能卫星的基本设计方案是将卫星组件从地球上送入空间,在空间组装成特大型卫星系统,然后再将该系统部署到地球同步轨道上。利用光电能转换技术将微波辐射能或激光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然后将电能发送到地面,由地面天线接收。一颗太阳能卫星可以向地面接收站提供5~10吉瓦的电力,要求发电机的表面积达到100km2左右,重量达到10万吨左右。大约需要部…  相似文献   

19.
高空气球热力学模型与上升过程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对高空气球热力学环境的分析,建立了热力学与动力学耦合的高空气球动力学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某高空气球的上升与驻留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气球上升过程中内部氦气存在"超冷"现象,其中平流层区域"超冷"明显,氦气平均温差为-19 K;由于"超冷",其上升速度曲线呈双"V"形变化;强太阳辐射与弱对流环境使驻留过程中氦气呈现"超热"现象,平衡时氦气平均温度比环境温度高39 K,球内氦气超压648.8 Pa.数值仿真的速度、平均温度变化规律与相关飞行试验数据相吻合,说明该仿真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于1999年11月28-12月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第十二次学术会议.来自22个单位的88名同志参加了会议.大会根据到会代表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大会交流、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代表们在大会上所做的学术报告,其内容广泛而深入,它包括20世纪世界在空间探测和航天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的回顾;在空间探测各领域,包括卫星地面支持系统,气球和火箭探测、卫星探测以及地面探测等方面的技术、方法、应用的深人研究和情况交流.反映了我国空间探测事业新近所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