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比热是物质的主要热力学参数之一。测定比热的方法较多,特别是在低温及极低温下测定物质的比热,大都采用真空绝热量热计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关于测定双基固体推进剂能量特征参数的实验研究方法,测定的主要参数有爆热Q_v(1),爆温T_v,燃气平均分子量,燃气的平均比热,比热比K,燃气比容W,火药力f_v,特征速度C~*等。测量是在装有测压装置的绝热式热量计中进行的。对双铅-2双基固体推进剂测定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3.
前言导温系数α为非稳态传热计算必需的参数。稳定传热计算所需的导热系数λ,如果已知比热 Cp、密度 D、可按下式计算:λ=α·Cp·D(1)比热和密度已有成熟的方法测定,但是直接测定导热系数尤其在高温遇到各种困难。因此,通过测定导温系数来计算导热系数是个可行的方法。脉冲法测导温系数自1961年提出以来,发展迅速,得到广泛采用。到七十年代据估计有75%的数据是用这一方法测得的。我国也有十几家拥有这项设备。这主要因为这个方法为非稳态方法,测量快速,样品简单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在稀有金属热物理性能方面的研究概况和动向。所涉及的内容有高温比热、临界点密度、热导与电导、热膨胀系数、蒸气压和发射率等诸值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简述测定温控材料低温比热的实验装置,并报道了用于七种卫星温控复合材料于-80—100℃温区的比热数据。  相似文献   

6.
作者提出的变化热正冲波改进解析解,延伸用于马赫数从3到7情况,求出过冲波后全部气动参数,接马赫数间隔为1列表给出。并附列定比热结果误差。同时提出了只取初温到终温平均比热比k12近似解,平行列出结果及误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复合黑体法测量比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精度更高的激光比热测试方法。在样品的前表面加上一个反射率很高的反射壳体,进入复合黑体空腔内的光能除少部分被反射壳体吸收外,绝大部分被样品所吸收。而对于壳体吸收的那部分能量,本文从理论上推出了一个计算公式,应用此公式以及对激光能量和样品温升的测试,即可以较高的精度确定样品的比热。由于壳体与样品组成一个人造黑体,对激光能量是绝对吸收(当然除了极少部分从进光孔逸漏出去的光能),故可实现绝对测量。通过实测和误差分析,测定Armco纯铁、电解镍比热值的误差均在±3%以内。  相似文献   

8.
崔济亚 《推进技术》1993,14(6):7-11
作者提出的变比热正冲波改进解析解,延伸用于马赫数从3到7情况,求出过冲波后全部气动参数,按马赫数间隔为1列表给出。并附列定比热结果误差。同时提出了只取初温到终温平均比热的单比热比k_(12)近似解,平行列出结果及误差。  相似文献   

9.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碳纤维毡的比热采用兰宝石(氧化铝)作为标准参考物,其测量精确度为0.3%。与绝热量热法的精确度相近,差示扫描量热法的优点是只需用很少的样品就可以快速、方便地测量固体和非挥发性液体的热焓和比热,通过计算机直接打印出数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的变比热气动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作民  傅巽权 《航空学报》1988,9(7):350-355
 本文给出了一种新型变比热气动函数。新型变比热气动函数的公式形式与定比热气动函数的公式形式十分接近,计算十分简便,并可以利用气动函数表将变比热问题的计算简化到接近于定比热问题的情况。新型变比热气动函数是求解变比热热力过程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平行混合变比热改进解析解,合理、简明、快捷,定比热解误差大。在准确的改进解与定比热解之间,探索了几种简化的近似解,从中看出,冷、热、混三气各简化按其自身静温比热比k_T作计算的近似解,结果总的误差较小,可供参照取用。算例包括不等总压及等总压混合,并对等总压混合后总压降低作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变比热激波关系式及其在高超声速进气道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空气热力性质表建立了空气热力性质的解析表达式,从气动热力学基本方程和激波前后比热比不同出发建立并推导出完全变比热激波方程组及其解法。对分别使用变比热激波关系式与定比热激波和等熵流关系式计算结果进行的比较表明,使用变比热激波关系式进行高超声速进气道气动热力学分析计算,能够减少定比热假定产生的偏差,提高计算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CDR—1差动热分析仪又称示差扫瞄量热器(简称DSC)。是一种新型的热分析仪,可以用来测定物质在热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以及发生热反应时的温度和经历的时间,是无机、有机特别是聚合物、复合材料等方面热分析的重要仪器。  相似文献   

14.
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裂解热沉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一套高温下测量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裂解热沉的稳态热导型流动热量计,仪器常数标定结果线性关系良好,符合Tian’s方程,可以正常工作;测定了500℃和600℃下吸热型碳氢燃料RL7及NNJ-150在SAPO-34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催化裂解热沉,并与相同条件下热裂解热沉相比较,结果表明,吸热型碳氢燃料在SAPO-34分子筛催化剂上发生催化裂解能够比热裂解获得更高的热沉,燃料吸热工作温度可降低100℃。  相似文献   

15.
鉴于原平行混合准确解牵动到物理过程一般并不经过的临界温度的比热值。在变比热情况容易带来不必要误差,文中推导了只动用总静温、并主要依靠静参数的全套改进解公式,从算例结果看出,原准确误差很小,但改进解不仅更为合理,而且是简明快捷的。所以是先进的。  相似文献   

16.
四、工频电炉的设计计算一)热计算热计算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在给定容量和小时生产率的前提下的有效功率。其程序如下: (1) 由常温到熔点的炉料吸热 Q_1=GC_1△t (仟卡)……(7) G—电炉的额定容量 (公斤) C_1—炉料的固态比热 (卡/克·度) △t—温升 (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型分析了由非稳态燃烧过程引起的不稳定热释放这一激励源项对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相应的激励机理。采用小扰动分析方法,将一维层流预混火焰燃烧模型方程分解为稳态和非稳态两类控制方程,建立了线性增长率中燃烧释热项的计算方法,获得了温度及释热量的空间分布,探讨了初始温度及比热比变化对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高能推进剂的燃烧系统具有相对较低的稳定性,而对于同一种推进剂,比热比的增加会导致稳定性对频率的敏感程度增加,且具有明显的频率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超音速燃烧室性能非定常准一维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完成了超音速燃烧室内非定常准一维流的数值模拟研究。数学模型综合计及了面积变化、物质添加、化学反应、燃烧室壁面散热、壁面摩擦和变比热等各种影响因素,准确地计算出双模态超音速燃烧室的总过程,其主要优点是在未知激波位置情况下,可以分析处理非定常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9.
高超声速飞行器热环境与结构传热的多场耦合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印佳  孟松鹤  解维华  杨强 《航空学报》2016,37(9):2739-2748
为了准确预测高超声速飞行器面临的严峻气动热/力环境以及结构的热力响应,发展了高超声速流动与结构传热耦合框架。采用分区求解方法,通过耦合界面的实时数据传递,实现了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计算流体力学(CFD)求解器与结构的热力全耦合有限元法(FEM)求解器的多场耦合计算,建立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多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首先对经典高超声速圆柱绕流实验进行了耦合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然后针对典型的超高温陶瓷(UHTC)材料的耦合传热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考虑热传导效应对气动热环境和结构热响应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复杂外形且热导率相对较高的UHTC材料,结构内部热传导对热环境和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不可忽略。最后针对UHTC材料热物性(比热和热导率)非线性对高超声速流动传热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比热和热导率处于合理的误差范围内时,材料表面温度响应对其变化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20.
压气机效率的正确变比热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济亚 《推进技术》1995,16(2):1-3,10
随着实际压气机压机压比不断增高,按定比热等熵指数k=1.4的算法,误差越来越大。文中按照给定或实验测定压比,初温,终温的命题,给出计算效率的正确变化比热算法,并控压比5至30分档作出算例,同时检验出,如简单地按初温冬温求k算效率误差很大,几乎与定比热法同一量级。工程中常年用定比热已久,如何给出简便校正方法。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