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惯性技术和产品测评中心是集团公司直属的惯性技术和产品测评权威机构,由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代管。测评中心具有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DILAC(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和总装备部军用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认可资格。下设测试与评估、环境与可靠性实验、加速度计标定测试、转台标定等专业。具备包括激光陀螺、光纤陀螺、微机械陀螺和微机械加速度计在内的,各类惯性系统和器件测试能力,标定、测试和评估手段齐备。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惯性技术和产品测评中心是集团公司直属的惯性技术和产品测评权威机构,由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代管。测评中心具有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DILAC(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和总装备部军用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认可资格。下设测试与评估、环境与可靠性实验、加速度计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惯性技术和产品测评中心是集团公司直属的惯性技术和产品测评权威机构,由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代管。测评中心具有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DILAC(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和总装备部军用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认可资格。下设测试与评估、环境与可靠性实验、加速度计  相似文献   

4.
《导航定位与授时》2017,(4):113-113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惯性技术和产品测评中心是集团公司直属的惯性技术和产品测评权威机构,由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代管。测评中心具有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DILAC(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和总装备部军用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认可资格。下设测试与评估、环境与可靠性实验、加速度计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惯性技术和产品测评中心是集团公司直属的惯性技术和产品测评权威机构,由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代管。测评中心具有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DILAC(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和总装备部军用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认可资格。下设测试与评估、环境与可靠性实验、加速度计  相似文献   

6.
用于军事系统的GPS/INS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hm.  GT 吴涛 《惯导与仪表》1999,(2):21-33,20
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军用平台与武器上的惯性敏感器、GPS精度和考虑干扰问题的组合GPS/INS系统及在未来可形成1m精度的全球导航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对于惯性敏感器,将介绍适用于军用系统的、决定发展方向的敏感器技术,它们是:光纤陀螺、硅微机械陀螺、谐振梁和加速度计及硅微机械加速度。本文钭对未来几十年内用于军事领域内的惯性仪表及惯性系统作一展望。将描述标定的GPS及观测精度,以及各个阶段的WAGE方法、  相似文献   

7.
惯性技术广泛应用于海、陆、空、天各种载体的导航、定位与控制。通过对2022年的IEEE惯性传感器与系统会议、DGON惯性传感器系统会议、MEMS国际会议和圣彼得堡组合导航会议等惯性技术相关会议文献以及惯性技术领域相关机构披露的动态信息进行的详细梳理,总结了光学陀螺、微机电(MEMS)陀螺、半球谐振陀螺(HRG)、加速度计以及新兴的量子惯性传感器等惯性仪表及惯性导航系统(INS)的发展现状,并对惯性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当前,惯性技术领域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小型化、提高精度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其中,光学陀螺较为成熟,更为侧重于小型化相关研究;微机电陀螺正在致力于向导航级性能突破和发展;半球谐振陀螺主要着力于探索降低高端产品的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8.
对2021年IEEE惯性传感器与系统会议、MEMS国际会议、圣彼得堡组合导航会议等惯 性技术相关会议文献,以及惯性技术领域相关机构披露的动态信息进行详细梳理。总结了光学陀 螺、微机电(MEMS)陀螺、半球谐振陀螺(HRG)、原子陀螺和加速度计等惯性仪表及惯性系统的发 展现状,并对惯性技术领域的发展动向进行了剖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转台误差影响惯性测量组件标定精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标定的精度就直接决定惯性器件的使用精度。研究双轴转台水平误差及非正交误差对标定结果的影响。首先,建立标定模型以及转台误差模型,通过余弦矩阵将转台误差引入标定模型中,从理论上分析了转台误差对加速度计及陀螺标定精度的影响,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表明:转台水平误差对加速度计及陀螺的标定系数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而转台非正交误差对加速度计和陀螺标定影响较大,特别对加速度计和陀螺安装误差系数影响较大,能够导致同量级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IEEE惯性传感器与系统会议、MEMS国际会议、圣彼得堡组合导航会议、PLANS会议和DGON ISS会议等惯性技术相关会议文献,以及惯性技术相关机构发布的一些动态信息进行梳理,总结分析了惯性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并重点介绍了光学陀螺、微机电(MEMS)陀螺和加速度计等惯性器件的发展现状,以及美国为增强定位、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微机械加速度计,主要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规范,以及各种装置的结构,装配技术以及设备的技术,封装和界面电子电路,还有微机械惯性传感器在商业化过程中的发展行情,惯性传感性能在不断提高,如今的微加速度计的分辨率达ug级,电路和封装技术的发展满足了惯性传感器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陀螺加速度计的标定精度,有必要对交叉二次项进行精确的标定。提出了一种陀螺加速度计交叉二次项在精密线振动台上的测试方法,通过分析陀螺加速度计的测试原理建立了包含交叉二次项的误差模型。利用分度头将陀螺加速度计翻滚到不同的位置,测量陀螺加速度计进动整周期的相关时间参数和输出数据。通过计算加速度计模型输出与平均角速率积分之间的关系,准确辨识出陀螺加速度计误差模型中的各误差项系数。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陀螺加速度计的输出误差,提高标定的精度。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准确辨识出陀螺加速度计的二次项、交叉二次项等高阶误差项系数,辨识精度达到了10~(-7),进一步提高了陀螺加速度计在线振动台上的标定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微机械加速度计在振荡输入过程中直流输出的情况,着重分析了静电力反馈电容式微加速度计振荡频率低于微加速度计带宽和在微加速度计带宽附近两种情况下的失衡机理。为说明微加速度计与传统加速度计的整流误差差异,对两种整流误差的情况进行了半定量计算。本文的结论说明了微加速度计与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等传统惯性仪表在整流误差方面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由于整流误差决定不同种类的微加速度计有着不同标定要求和适用范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设计生产的一款每个敏感轴集合两种类型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提出了一种MIMU精确标定测试方法。该方法以MIMU整体为标定对象,考虑了温度对零偏、标度因数的影响、传感器轴间不完全正交误差及结构安装误差等因素,对MIMU中各惯性传感器的初始零偏、标度因数、交叉耦合系数等参数进行了标定。产品标定测试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括叙述了惯性传感器技术,描述了在目前工业上的应用和它在近期及远期应用的前景。惯性传感器技术发展的趋势也在此得到详细阐述,即干涉型光纤陀螺,微机械陀螺和加速度计,还有微型光学传感器。微机械传感器和改进后的光纤陀螺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会替代许多现行系统中采用的环形激光陀螺或者机械传感器。新技术成功的引进主要是由成本原因所驱使的,采用这些新技术的系统的成本项目也在此陈述。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的惯性导航系统已使导航应用的领域面更扩大化,例如制导炸弹。这些新的应用场合将促使具有极其低廉价格、可批量生产的传感器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MEMS惯性器件误差建模和补偿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MEMS惯性器件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讨论了MEMS陀螺、加速度计这两类惯性器件的误差建模和误差补偿方法,文中将其误差分静态、动态和随机三类,详细地分析了各自的误差模型、参数标定方法和误差补偿方法,重点讨论陀螺随机误差建模及补偿技术,供广大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微机械加速度计发展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以IC工艺为基础发展以来,微机械加速度计便作为其中一个耀眼的应用实例大放异彩。在国外,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低精度微加速度计产品,同时国内也开始了相关研究。时至今日,微加速度计已经按高精度、中精度、低精度三个精度等级分别发展。以麻省理工大学(MIT)Draper实验室为代表的一些国外机构已经研制出10-7g级别的高精度微加速度计样机并尝试在潜射导弹、洲际导弹再入等方面取得应用,乃至将来替代高精度摆式积分陀螺加速度计(PIGA);以COLIBRYS、Honeywell等公司为代表的商业机构,依托自身科研能力,致力于将中精度微机械加速度计推出量产化的单表和组合成品并推向低端军用和高端民用市场;以AD、ST等公司为代表的跨国公司,依托自身工艺线,推出大量的微机械加速度计,占领了消费电子市场。国内的研制分工也越来越细化,技术路线、行业分工、研究内容、需求牵引都越来越明确,其中压阻式、热对流式微机械加速度计已经产业化,微机械加速度计已有小批量的产品,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也显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试对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评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军用及民用惯性技术对光纤陀螺及其惯性组合低成本、轻小型化的需求,以三轴一体光纤陀螺和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为惯性敏感元件,设计并实现了光纤陀螺捷联式惯性测量单元。系统采用DSP+FPGA双微处理器结构实现数据高效采集、处理及输出。重点设计了三轴一体光纤陀螺组件、加速度计小型化数据采集电路、双微处理器设计等硬件结构及软件算法。样机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动静态测量精度、体积、重量、实时性等方面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9.
微惯性器件是目前制导战术武器的核心元器件,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寿命长等优点,但是其如何在火炮膛内、侵彻着靶等过程中存活甚至正常工作,一直是各军事大国科研院所发展精确打击制导武器的重要研究方向。查阅了相关国内外文献,然后详细评述了目前关于应用于高过载环境下的微机械陀螺与微机械加速度计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高过载环境微惯性器件的发展趋势与各国的研究进程,为我国发展高过载微惯性器件提供了方向与指导。  相似文献   

20.
Gree.  RL 《惯导与仪表》1996,(4):41-52
自1970年开始的这段时间,以集中精力推进新的导航技术的发展为其特点。由于今天几乎所有任务的性能需求都可以由25年前的仪表加以满足,因而有理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什么因素驱动惯性技术的发展。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批了未来25年技术发展可能走的道路和方向。干式调谐二自由度陀螺仪的出现与完善,光学陀螺、谐振陀螺、石英谐振加速度计及微机械硅仪表的兴起都受一个目的和一个需要的驱动,目的是提高惯性系统的寿命、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