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之音     
打破空中力量的神话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已进入第三个月.尽管有上千架战斗机参战,数百枚导弹和成千上力吨炸弹倾泻在南联盟的国土上,但所取的效果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非常有限,连北约也不得不承认空袭没能奏效。因此、从一场战争的角度来讲.北约的此次轰炸暴露了空中力量在战争中的局限性。广义上的空中力量应有4部分组成:作为武器平台的海上战舰和空中飞行器、直接攻击目标的导弹和炸弹、预警/通信侦察系统和综合保障系统。从海湾战争以来的空战经验看.战斗机的空中格斗性能已大大让位于其对地攻击能力、而攻击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对南联盟实施的11周空中打击中,共计出动了千余架战机。其中既有首次参加实战的新一代先进隐身轰炸机B—2,也有在海湾战争中被宣传得神乎其神的F—117隐身攻击机,但是绝大多数机种还是那些久经沙场的第三代战斗机。美国的A—10“雷电”对地攻击机队就是后者。它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科索沃实施的空中打击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执行不人道轰炸任务的角色。据有关报道,美军用A—10攻击机在南联盟投掷了一种“贫铀”(DepletedUranium)炸弹。这种炸弹除了具有极强的能穿透装甲车和坦克的杀伤力外,爆炸之后还会释放…  相似文献   

3.
读者之音     
人权高于主权?贵刊于第四期发表文章,介绍了美国B—2飞机首次参与轰炸南联盟。我想谈一下对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看法。科索沃危机是世界进人后冷战时期,以唯一超强自居的美国借助北约推行其全球霸权的集中表现。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对外政策贴上了以强权制和平,人权高于主权为鲜明特征的“克林顿主义”标签。其军事行动违背国际公理,理所当然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反对。这场战争有哪些军事技术特点,战场上如何印证信息战的概念,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方是如何实施信息战、夺取制信息权的,而南联盟一方又是如何以低技术、劣势装备…  相似文献   

4.
北约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前一段,美国在对南联盟的空袭中又悍然采用了一种秘密的新式武器,即CBU一94碳一石墨空投炸弹,在5月3日对南联盟的5个电网和变电所进行了攻击,结果使南联盟的70%的供电暂时中断。从CBU—94炸弹弹出的线轴在空气中将柔软的、经专门处理的碳一石墨线散开,像蜘蛛网那样挂在高压线上,造成高压线短路,引起火灾和产生火花的爆炸。所产生的电力浪涌使电厂一的断路器跳闸,从而切断电网。北约的一些领导人称,用这种武器攻击电网是为了破坏南联盟的军事通信系统,延迟其指挥员的决策…  相似文献   

5.
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精确制寻武器,从不同角度袭击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这一国际关系史上罕见的野蛮暴行,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抗议和世界人民的强烈遗责。这次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用的是什么武器,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军事战略专家和军事技术专家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不是舰载和陆基导弹,而是航空武器首先,在一些国内报刊上报道的“是由5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所为”的说法,应当予以排除。BGM—109C“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国海军主要舰载对地攻击武器…  相似文献   

6.
余平 《国际航空》1999,(7):44-46
和1991年/1994年美国向伊拉克发动的两次海湾战争一样,北约这次对南联盟实施不断升级的大规模空袭,首先依靠的是高技术的信息战手段,企图先把南联盟变成聋子、瞎子和哑巴,然后指挥精确制导武器把南联盟的军事力量从空中就加以消灭。而处于绝对劣势的南联盟允分利用于天时、地利的优势,进行低技术的反信息战,一次又一次地使北约的如意算盘落空。据北约军事分析家自己承认.持续不断的轰炸除了毁坏一些固定军事设施(其中包括许多民用设施)外、南联盟仍保持了80%-90%的坦克、75%的地空导弹和60%米格军用飞机;大部分野战部队完好…  相似文献   

7.
★1月12日,俄罗斯政府突然向外界公开了保密多年的MFI(1.44工程)第五代战斗机技术验证机实体样机,展示了俄罗斯具有在研制高技术航空武器方面与美国抗衡的实力。★3月21日,瑞士探险家特朗、皮卡德和英国人布赖恩·琼斯乘热气球不间断飞行19天对小时55分钟,航程42810公里,首次完成了人类乘热气球的环球飞行。★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多国部队开始了对南联盟长达78天的空袭,使用了包括B-2隐身轰炸机、精确制导导弹在内的多种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民用设施进行了狂轰滥炸。5月8日,美国还竟然…  相似文献   

8.
DeuelopmentRrendofAircraftCarrierandltsFeatures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施的野蛮空袭,距今匕~年有余了。回首往事,在认真研究这场战争的同时,很有必要深入剖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这场野蛮空袭中运用航母的作战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多国航母的联合行动航母配备及作战应用在科索沃战争期间,随着战争的逐步升级,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先后三次增兵行动中,均派了航母参加。如3月3口~4月6日第一次增兵行动期间,美向战区增派了“罗斯福”号航母编队共5艘。4月10日~20日,北约开始向战区第二次增兵。英国向亚得里亚海派出了“无敌”…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除了部署了占绝对优势的常规空中和海上武器之外,还部署了多样化的电子战装备,并从太空到海底构成了一个电子战的天罗地网。科索沃战场成了他们进行各种新技术电子战兵器和战略战术的实战演练场科索沃战争虽然仅仅是一场交战双方力量对比强弱悬殊,从表面看似乎只以强凌弱的单打独斗式的战争。但事实上,在这场冲突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把科索沃当作了他们进行现代化作战兵器和手段的演练场,从而使它成为一场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化的高技术战争,尤其是先进电子战手段的应用更为突出,为北约赢…  相似文献   

10.
在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中力量对科索沃的空袭行动中,在没有盟军地面部队参战的情况下,北约空中力量直接打击南联盟的地面部队,开创了空中力量对地攻击的新形式。未来的战争中,这种对地攻击方式还可能会更多地出现  相似文献   

11.
宗树 《国际航空》1999,(6):58-59
北约空袭南联盟已持续多日。在这次行动中,北约不仅动用了包括B—2隐身轰炸机在内的陆、海、空各类武器,还有50多颗卫星在太空助阵,其中许多卫星当初就是为支持北约对抗华约军事作战研制的。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战争对航天器的依赖越来越大。天宫幽灵在此次打击计划中,美国和欧洲至少使用了15~20种不同卫星,包括3颗高级锁眼-11(KH—11)光电成像侦察卫星、2颗“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3颗确保得到图像的小型侦察卫星、4颗国防气象卫星、4颗民用“诺阿”极轨气象卫星、2颗欧洲民用静止轨道气象卫星、24颗导航星GPS,以及美国…  相似文献   

12.
北约对南联盟78大的空袭结束后,美国等一些国家曾吹嘘这次行动为现代战争制定了一个新标准:仅利用空中力量就赢得了一场重大冲突的胜利。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舆论认为这是一场没有香摈、没有鲜花的胜利,甚至许多北约国家的首脑,包括克林顿和布莱尔者没有露出灿烂的笑容,只有“终于可松口气”的宽慰之感。而令人回味的是,战争结束后不久,指挥科索沃冲突的两位“功臣”,盟国最高指挥官克拉克和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却先后被解职了。一场无效而不人道的战争首先,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去对付一个小小的南联盟,集中了当今最先进的武器和…  相似文献   

13.
诺顿de秘密     
二战中,一些美国陆军航空队轰炸机投弹手在接受精确轰炸设备训练之前,必须要宣誓严格保守自己接触到的秘密装备的技术信息,必要时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保护秘密不至泄露。这种特殊的设备,就是诺顿轰炸瞄准具。要把一枚炸弹从高高的空中准确投向  相似文献   

14.
据近日美国《连线》杂志披露,正当美国新一代载人航天器紧张研究之际,美国国防部即将在2007年投入巨额美元预算,秘密研制一种太空轰炸攻击机.它可以从太空近地轨道上投掷炸弹,在2个小时之内炸遍全球。  相似文献   

15.
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二战以来,继1965-1972年爆发的美越战争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武器试验场。战争经验对武器改进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海湾战争以后,以美国为主的北约国家对其武器系统及装备作了不少针对性的改进和改型,并再次寻找考验其新科技武器的机会。从1994年2月开始对波黑塞族进行间断的袭击,特别是1995年8月30日到9月14日15天之内将空袭规模扩大,动用了卫星、无人机等多种手段监视战场,出动作战和支援飞机3500多架次,投射各种炸弹、导弹1000多枚。塞军的60%-70%防空设施和作战指挥系统被摧毁或瘫痪,30%-40%的弹药库被炸毁,从而使之改进后的武器系统进一  相似文献   

16.
<正>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曾在反法西斯战壕里"肩并肩"的美苏两大国却因意识形态差异而变成死敌。从1946年开始,美国制定一系列针对苏联的核打击计划,例如1946年出台的"Pincers"计划中提出用50枚核弹摧毁苏联20座中心城市;1948年制定的"Sizzle"计划中则打算用133枚核弹轰炸苏联70座城市;到了1949年,美国人又制定出"Dropshock"计划,设想用300枚核弹夷平苏联200座城市。在相当长时间里,苏联的核打击力量远远落后于美国及其操纵的军事组织北约,有鉴于此,苏联认为应优先发展强大的防空武器,在敌人的核运载工具未接近苏军阵地前就将其击落。  相似文献   

17.
’99Top10NewsofChina’sCivilAviation1.《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发布实施1999年5月5日,民航总局局长刘剑锋签发了《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这是我国民航史上第一部系统规范飞行运行标准的规章,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民航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在与国际接轨和法制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轨道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中国政府派遣赴南专机,刘晋个机组圆满完成使命1999年5月9日-12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野蛮轰炸后,中国政府决定派遣专机飞赴贝尔格莱德接运我遇难者骨灰和伤员回…  相似文献   

18.
由于北约对南联盟不断升级的空袭并没有使南联盟屈服,美英等一些国家加紧策划北约向科索沃地区发动地面进攻,4月5日美国派遣第一批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到达阿尔巴尼亚,4月28日美国防部宣布征调33000名预备军人调往战区,被认为是北约向南联盟发出准备地面进攻的重要信号。空中新杀手武装直升机是60年代越南战争中开始发展起来的直升机新机种。由于它能在10米以下高度贴地飞行;能在丛林、山坡、水面等复杂地形条件下显示出很高的机动性和进攻性;能不依靠机场与陆军紧密配合作战,所以很快就发展为一种对地攻击和战场近距支援的…  相似文献   

19.
《航空科学技术》2006,(3):17-17
一架“台风”多用途战斗机已成功完成携带重型对地攻击武器的飞行试验项目,证实该机携带6枚“宝石路(Paveway)”Ⅱ炸弹和2枚AIM-9L(响尾蛇)短程空空导弹仍具有优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北约对南动武期间,美国空军的3架20批次EC—130H“罗盘呼叫’通信干扰机,每天都在执行干扰南联盟军事通信的任务,用在干扰部队与指挥员间通信的同时,破坏防空武器操作人员同其控制中心间的联系。在北约进行空袭时,至少有一架EC-130H在预定路线上飞行。有时天上有2架EC—130H在飞,以便对大量频率进行精确与持续的干扰。在对南联盟进行攻击期间,EC—130H平均每次飞10-18小时,需要1次或二次空中加油,机上一般配备13名机组人员。EC-130H装有比EA—6B等其他电子十扰机功率更大的干扰机,因而这种飞机实际上并不需要飞到对方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