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全食画廊     
陈丹 《太空探索》2003,(3):43-45
2002年12月4日发生日全食,全食带从大西洋极东部开始,经过非洲的安哥拉、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印度洋,在澳大利亚结束。在非洲南大部、印度洋、大洋洲西部、南极洲小部可以看到日偏食。此次全食带经过的主要陆地是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因此,可以叫做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日全食。日全食的最大食分为1.024,全食的最大持续时间是2分04秒,发生的时间是世界时5时50分,发生的地点在印度洋。 全食带跨越经过非洲南部大陆,大约需要30分钟,当时正是当地时间的上午,太阳高度从  相似文献   

2.
就一地而言,日全食300年一遇 日全食是蔚为壮观、动人心魄的罕见天象。日食虽然每年都有发生,但是日全食并不多见,平均每三年见到两次,又由于只有在两三百千米宽、几千千米长的全食带里才能看到,因此,就某个地方而言,平均大约300年才能看到一次。  相似文献   

3.
日全食是蔚为壮观、动人心魄的罕见天象.日食虽然每年都有发生,但是日全食并不多见,平均每三年见到两次;又由于只有在两三百千米宽、几千千米长的全食带里才能看到,因此,就某个地方而言,平均大约300年才能看到一次.  相似文献   

4.
今年8月11日本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发生在欧洲和中东人口稠密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并不在意一位法国女巫的警告,如这次日全食将给巴黎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等等,而是抱着欣喜的心情去观赏这一难得看到的天象。天文学家们也从世界各地来到全食带,带着他们的仪器,  相似文献   

5.
陈丹 《太空探索》2006,(6):60-64,F0003
今年3月29日从非洲至中亚,发生许久以来观测条件最好的日全食。最大食发生在非洲的乍得和利比亚的交界处,全食持续时间超过4分钟。地平高度接近70度。在南美洲极东部、大西洋中部、非洲(除东南部)、欧洲、亚洲(除极东部和极南部)可以看到日偏食。中国西北部地区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和四川等地在日落前可目睹到日偏食。  相似文献   

6.
人类已首次获得了日全食时月球大气层最为详细的照片,美国科学家从中得出结论:月球大气层的厚度几乎是科学家早先设想的2倍.波士顿大学空间中心物理学家杰夫里·波加纳指出:在1995年11月29日历时1小时的日全食无光期内,德克萨斯戴维斯的麦克唐纳天文台收集了这一珍贵的观察资料.日全食时,整个月球滞留在地球的阴影中,以柱的散射光线被一片黑暗所取代,因而天文学家有机会发现月球高空大气层中微弱的钠  相似文献   

7.
全食盛宴     
《飞碟探索》2008,(5):5-5
中国在2008年将出现罕见的日全食天象。一般来说,同一地点(比如同一城市)平均二三百年才会出现一次日全食。因此对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天文爱好者来说,这将是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日全食将发生在2008年8月1日北京时间18时20分左右。全食带从加拿大北部开始,进入中国后将穿越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在河南结束。持续2分钟左右。公众最佳观测地点在甘肃的嘉峪关和新疆阿勒泰、哈密附近。中国其他地区可观赏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现象。  相似文献   

8.
陈丹 《太空探索》2010,(6):62-64,F0003
<正>日全食与日冕我们知道,日冕是太阳大气的三个层次(光球、色球和日冕)的最外层,温度极高而密度极低,其范围延伸到太阳半径数倍处。日冕气体极其稀薄,导致其白光辐射极其微弱,即使在日冕下部亮度较大的部分,也只有太阳光球表面中部区域平均亮度的百万分之一,远低于地面天空的亮度。因此,平时是看不见日冕的,只有日全食时,当明亮的光球被月球遮挡之后,全食带地区的天空亮度可下降到比日冕更暗,这时才可以看到日冕。  相似文献   

9.
利用包括活Ox、HOx、和NOx等成份在内的一维时变光化模式,研究了日全食时上中层大气臭氧和O2(1△g)的变化特性,并通过与观测资料的比较进行了光化模式的试验.结果表明,日全食时太阳辐照变化对1.27μm气晖影响的高度比曙暮期间明显偏低,利用1.27μm气晖光度计测量大气臭氧的高度范围约为52-67km.1997年3月9日漠河日全食时测量的大气臭氧含量变化幅度为50%.这与考虑Ox、HOx、和NOx等成份的光化模式理论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它表明在52-67km高度范围不存在臭氧亏损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从全世界角度来说,大约每三年发生两次日食。曾有学者就观察日全食作过统计,认为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平均二三百年才有一次看到日全食的机会。相对而言,人们看到日偏食、月食的机会却是不少的。特别是月食,因为月食的时候,几乎半个地球上的人们都可以看到它。发生日全食时,只  相似文献   

11.
季明 《飞碟探索》2007,(4):50-51
日食是一种罕见的天象,特别是日全食.对某一个地区而言,要看到一次日全食的奇异壮观景象很不容易,平均要二三百年才有一次这样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日月 《太空探索》2007,(1):58-59
日全食是神奇无比的天象,更可贵的是它还在科学史上建立了赫赫功勋。 事实上,在日全食短短三五分钟时间内,月轮把光焰无际的日面全部挡没了,使得平时难以见到的太阳高层大气——色球层与日冕层露出了真容,提供了难得的研究它们的机缘,因为在色球层和日冕层所发生的很多物理过程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地球及人类,正因为如此,所以科学家们常常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地追寻它,从中得到一些科学发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1999年7月24日,应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邀请,我们一行6人在海淀青少年科技馆李冰老师的带领下奔赴英伦。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去位于英国南部康沃尔郡的一个小镇上观测日全食。  相似文献   

14.
开发太空     
第三节太空工厂到21世纪末,在神秘的太空中将会出现一座座新型的工厂——太空工厂。这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科学家们早已把宇宙空间看成是未来新技术革命的摇篮。科学家们打算把地球上的大批化工厂和炼钢厂搬迁到太空中去,这样,地球上污染环境的因素将越来越少,而花园、树木、草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区域内五个GPS台站(一个台站处于日全食区域、四个台站处于日偏食区域)观测数据, 研究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变化, 结果表明, 日全食期间, 电离层TEC值经历了下降和恢复的过程, 最小TEC相对于最大食偏的时间延迟约为1~10min; 台站测得最小TEC的星下点(IPP)越靠近日全食带TEC下降量越大, 在日食期间武汉站(114.35°E, 30.53°N) TEC相对于各参考日期的TEC, 其平均下降量最大, 达到4.58TECU.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日全食期间雷电信号的频谱分析结果, 研究了雷电脉冲信号主频率的概率分布, 并与非日全食期间的日常雷电信号作了比较。结果认为:日全食期间雷电脉冲的主频率服从高斯分布, 其均值μ和根方差σ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8845赫芝≤μ<10381赫芝和2485赫芝≤σ<3203赫芝;但是非日全食期间雷电脉冲的主频率不服从高斯分布, 它他的均值明显地低于日全食期间的主频率均值。   相似文献   

17.
地球的本影     
《飞碟探索》2012,(2):27-27
地球影子黝黑的中心区称为本影,是个延伸到太空的锥状暗区,在月食时最容易见到它浑圆的切面。举例来说,2011年12月10日满月切进地球本影的南缘,让大部分地区得以见到月全食。月亮总共花了51分钟在本影内,这也是此次月全食食甚阶段的长度。上面这幅从北京拍摄的影像,叠加了数张连续的全食和偏食阶段照片.以展现地球本影弧状的边缘、月亮所在距离的地球本影的相对大小和月球切入本影的过程。在较暗的全食阶段时,依稀可见到背景恒星。  相似文献   

18.
□□美国“阿波罗”登月飞行后30年,全世界的科学家又在考虑重返月球的问题。2002年9月12日,在美国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举行了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的名称是“2002年以后的月球:月球科学和下一步探索”。会上各国科学家讨论了21世纪人类对月球的开发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第七届牧夫国际天文交流会暨江南日全食之旅报名公告·牧夫十周年正逢2009年华东地区日全食壮观天象出现,为了满足广大天文爱好者交流观看日全食的要求,由爱牧夫天文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和本刊联袂举办第七届牧夫国际天文交流会暨江南日全食之旅。交流会时间:2009年7月18日~22日。  相似文献   

20.
到21世纪末,在神秘的太空中将会出现一座座新型的工厂——太空工厂。这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科学家们早已把宇宙空间看成是未来新技术革命的摇篮。科学家们打算把地球上的大批化工厂和炼钢厂搬迁到太空中去,这样,地球上污染环境的因素将越来越少,而花园、树木、草坪、人工湖的面积就会一天天地扩大,地球的面貌也一定会焕然一新,重新成为“人间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