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多元红外导引头的目标跟踪、识别原理及典型的抗干扰措施,提出相应的干扰策略和方法。研究面源红外诱饵对多元红外导引头的干扰机理,建立了面源红外诱饵对多元红外导引头的干扰模型,进行了干扰效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面源红外诱饵对多元红外导引头具有良好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机载拖曳式诱饵会对雷达导引头形成双点源干扰这一背景,对拖曳式诱饵对抗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拖曳式诱饵形成干扰的原理,针对拖曳式诱饵不能够对红外导引头形成干扰这一特点,基于雷达/红外信息融合技术,对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对抗拖曳式诱饵技术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双模寻的目标检测跟踪流程。最后在干扰条件下利用雷达/红外信息融合技术对目标跟踪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宋晓东  张大鹏  孙静 《上海航天》2014,31(2):13-18,25
根据某导引头玫瑰扫描的原理与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现有导引头硬件架构提升红外玫瑰线扫描亚图像分辨率的方法。利用瞬时视场间的相互覆盖关系,通过集合去交(ADI)算法有效去除冗余信息,确立目标更精确的位置,综合运用多帧亚图像数据积累与补充,实现对红外玫瑰扫描亚图像数据的超分辨率处理。研究表明:该算法能提高目标的识别精度,便于有效区分视场中的多个目标,利于增强导引头目标识别精度和抗红外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4.
提高红外制导系统抗红外干扰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制导系统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也面临着抗各种红外干扰的问题.简要介绍热点式和热像式两种红外导引头,着重讨论能够提高红外制导系统抗红外干扰的各种技术措施,特别论述了那些在现阶段具有实用意义和发展前景的能改善和提高热点式红外导引头抗红外干扰能力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典型抗干扰红外导引头工作机理及抗干扰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回顾了红外地空导弹的发展历程,结合第一代、第二代红外导引头在抗干扰方面的不足之处,重点介绍了国外典型的几种第三代抗干扰红外导引头的工作机理和抗干扰原理。对目前军用飞机采用的干扰措施和对抗干扰导引头的技术有效性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新的光电对抗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美国陆军“小檞树”MIM-72G导弹的花瓣扫描导引头(RSS)已经成功地完成了最终的产品鉴定飞行试验.RSS研制计划是集中改进防空部队对付敌方采用日益尖端的红外干扰技术飞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RAM导弹的导引头正在作改进,以对抗先进的反舰导弹.美通用动力公司和西德RAM导弹系统GmbH公司正在各自独立研制一种红外成像导引头,供舰载RAM导弹使用.该导引头将保留其雷达/红外双模导引能力.但是新导引头将应用成像扫描技术来代替目前在红  相似文献   

8.
随着“空地一体化”和“数字化”作战理论在战争中的应用,以电视/红外制导武器为主的防区外精确打击能力,成为空军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在介绍电视/红外制导空地导弹武器系统末制导段的工作过程和图像跟踪原理的基础上,对电视/红外导引头的特点及其跟踪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电视/红外导引头光电干扰的实现方法。针对现有干扰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电干扰方法——镜面干扰方法。  相似文献   

9.
吴选红 《上海航天》1995,12(6):27-31
介绍了便携式防空导弹双色导引头中所采用的数字式控制系统代替传统的模拟式控制系统的方法。对导引头和自动驾驶仪部分的数学模型作了简化,并作了全弹道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双色制导体系设计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等。  相似文献   

10.
红外/紫外双色制导系统数学模型及数字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便携式防空导弹双色导引头中所采用的数字式控制系统代替传统的模拟式控制系统的方法。对导引头和自动驾驶仪部分的数学模型作了简化,并作了全弹道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双色制导体系设计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等。  相似文献   

11.
有源拖曳式雷达诱饵能够实现角度欺骗、距离欺骗、速度欺骗三重干扰效果,它通过电缆与被保护目标相连接,两者具有相同的运动特性,载机和拖曳式诱饵在距离、速度和角度上分辨不出来,导引头的响应会成为两个射频源的复杂函数,这将产生一个角度误差,从而增加了导弹的脱靶距离。为了提高雷达抗拖曳式诱饵能力,从空间角度分辨力入手,在常规单脉冲雷达系统结构上,利用了结构的冗余信息,提取对角线差通道的接收信号,然后与和通道、俯仰差通道、方位差通道联合建立方程组,求解得到目标和诱饵的角度信息,并对两者的信号幅度进行了分离,提出了诱饵识别的方法。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视线角速度获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红外成像导引头弹目视线角速度获取精度较差,无法满足导弹制导指标要求的问题,根据红外导引头角跟踪原理,比较研究了直接微分法、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方法3种弹目视线角速度提取方案。利用试验数据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直接微分法和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方法均不适用于红外成像导引头弹目视线角速度提取。将控制系统设计为二阶无静差系统,并以此建立了基于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弹目视线角速度提取模型。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红外导引头弹目视线角速度提取。  相似文献   

13.
针对被动导引头面临的有源诱饵系统诱偏的技术难题,在对诱饵系统时、空、极化多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抗诱偏的被动导引方案。该方案采用空域分辨、极化滤波等手段实现对雷达目标的有效打击,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气动光学效应下目标图像清晰化处理的运行效率,提出了子孔径拼接波前复原方法。分析了波面拼接下的直接波前解卷积效果,研究了波面拼接与传统泽尼克模式法在运行效率上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子孔径拼接方法具有良好的波前复原能力,与泽尼克模式法相比具有更低的算法复杂度。基于子孔径波前拼接的直接波前解卷积方法可有效提高点源图像探测的斯特列尔比(Strel ratio),可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红外寻的系统中,抑制气动光学相位畸变的影响,增强目标探测、识别和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5.
红外诱饵等空间特定目标是对抗红外探测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双色制导技术的发展,红外探测灵敏度不断提升,目标识别能力不断增强,这对空间特定目标表面的双波段红外辐射的逼真性提出了要求。通过改变空间特定目标表面发射率控制其红外辐射强度的大小,使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提出了对空间特定目标表面红外辐射特性的调控方法。此外根据所确定的表面发射率、可见光吸收及红外发射比例以及内热源功率,选择合适的表面材料以及热功率施加方法,在保证空间特定目标表面机械性能的同时,使空间特定目标满足光照及阴影区的双波段红外辐射特性要求,并进行模型的制作以及热真空实验,证明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改进MCMC的波束内目标与诱饵联合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束内目标与诱饵的参数估计是导引头正确实现目标分选、完成波束指向调整与精确跟踪的必要条件。目标与诱饵的“紧密接近”导致接收回波混叠,使得常规参数测量与估计方法失效。基于实际采样处理中目标回波能量会“溢出”到相邻匹配滤波采样点这一信号模型,通过贝叶斯原理从观测的条件似然以及未知参数的先验分布获取待估计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采用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CMC)方法中的Metropolis-Hastings (M-H)抽样算法联合估计目标与诱饵的相关参数,并根据拖曳式诱饵干扰对抗的特点对M-H抽样进行了改进。各种典型干扰条件及动态攻击场景下的仿真试验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干扰试验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反舰导弹在舷外有源诱饵干扰下的命中概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反舰导弹导引头抗干扰性能试验的数据动态处理方法。该方法将导引头试验数据进行转换处理,生成导弹飞行控制数据,与弹道解算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并模拟反舰导弹攻击目标的全过程,最终给出反舰导弹制导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