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黏剂中的填料可以有效提高粘接材料间的线胀系数匹配性,但是分散性和相容性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填料进行了表面化学改性,采用红外光谱法和元素扫描分析法对填料的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在填料表面形成了接枝效果。改进后灌封胶的线胀系数从83.9×10~(-6)/K降低到41.8×10~(-6)/K,降低了约50.1%。工艺优化结果显示环氧灌封胶的灌封温度为60℃,操作时长可延长至3 h;固化工艺为65℃/2 h+105℃/4 h+135℃/2 h。  相似文献   

2.
聚酰亚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片状石墨(GP)、短切碳纤维(SCF)及长碳纤维(LCF)为导电填料,利用高温模压成型的方法制备聚酰亚胺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采用丙酮溶剂化处理、浓硝酸常温氧化、气相高温氧化三种处理填料的方法及导电填料的复配对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PI∶GP∶CF=2∶7∶1配比时,其体积电阻率可达1.52×10-2Ω·cm,弯曲强度达48 MPa.  相似文献   

3.
采用密度相同的不可压金属材料实体单元模拟飞机多功能扰流板作动器中的液压油,并设置液压油实体单元与作动器简体和活塞杆四面体单元的接触对,建立了考虑固-液耦合效应的多功能扰流板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了多功能扰流板自由振动的六阶固有频率及其模态振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多功能扰流板在标准随机激励下的振动疲劳应力,采用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频域表示法,估算了多功能扰流板的振动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多功能扰流板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设计制作了两种布局形式的压电式合成射流致动器, 采用热线风速仪在静止环境下对长方形喷口的速度场进行了测量, 结果表明致动器喷口法向喷出最大速度可达到21.32 m/s.开展了基于合成射流技术的翼型分离流动主动控制实验, 致动器采用倾斜喷出时速度为10 m/s量级, 有效推迟了翼型表面流动的分离, 改善了翼型的失速特性, 最大升力系数提高11.36%, 失速迎角增加3°.与此同时发现动量系数达到10-3量级时分离流动主动控制效果显著, 动量系数小于10-4量级分离流动控制将几乎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5.
开展高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能力热控填料的制备,研制新型低吸收比(α_S)高发射率(ε_H)无机热控涂层。以自制SBA-15和ZnO前驱体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浸渍和高温煅烧法制备ZnO/SBA-15填料,然后与硅酸钾(K_2SiO_3)制备无机热控涂层;采用SAXD、XRD、SEM、太阳反射光谱分析填料和涂层的性能。结果显示采用硝酸锌作为前驱体、m(ZnO)∶m(SBA-15)=3∶7、950℃下烧结3 h可以得到高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能力的填料;ZnO/SBA-15/K_2SiO_3无机涂层的α_S为0.09,ε_H为0.91,涂层结合力等级为1级,经过100次-196~100℃热循环实验后,涂层无脱落和开裂现象。SBA-15改性ZnO可以获得具有高紫外反射率和低α_S的热控填料,ZnO/SBA-15填料制备的无机热控涂层同样具备高紫外反射率、低α_S和高ε_H,可以满足航天器高效散热的需求,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飞机发动机封严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对 BH封严涂层的组成进行了优选,并对涂层的固化工艺进行了优选,确定了 BH封严涂层的最佳组成和固化工艺。BH封严涂层的外观均匀细致、气孔数量少,且孔径小。涂层的耐冷热循环性能比目前使用的封严涂层提高了 4倍以上,可耐 3 8次冷热循环,且涂层的固化工艺比较简便。研究发现 :BH封严涂层满足了 3 0 0℃条件下热稳定性的要求;石墨填料有利于改善涂层的附着性能;涂层的硬度主要取决于石棉、ZL填料的含量;封严涂层的耐冷热循环性能主要取决于涂层与基体热膨胀系数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一种可紫外光固化新型耐烧蚀涂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巯基-乙烯基光引发逐步聚合机理,以含有乙烯基的液态硅氮烷预聚物与多元巯基化舍物为基体,辅以某种陶瓷微粉作为填料,研制了一种可紫外光固化的新型耐烧蚀涂料.采用等温差示光量热扫描(DPC)和测试固化度研究了填料添加量对紫外光固化放热行为和一次成型厚度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制备0.5 mm厚的涂层时,填料添加量逐渐从0增至5%(质量分数,下同),固化放热峰值和放热量随添加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固化放热峰从尖锐逐渐趋于平坦,这是由于填料的加入使得涂料变为不透明,对入射的紫外光线产生了衍射/反射作用,从而减弱了辐照强度;填料添加量大于10%时,明显阻碍光固化反应的发生,涂层的一次成型厚度随填料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可采用多次涂敷的措施解决涂层厚度不足的问题.当填料添加量从0增至20%,对于1.0 mm厚的涂层而言,在800℃质量保持率从61.2%增至73.5%.填料含量20%的涂层具有较为优异的耐烧蚀性能,氧-乙炔烧蚀的线烧蚀率为0.252 inm/s,质量烧蚀率为61.7 mg/s.  相似文献   

8.
为在规定的θ-P试验条件下检测斜盘操控性能,喷口滑油泵测试液压系统中设置了3个固定孔径的节流器.通过对斜盘扭矩测试的试验方法、步骤及试验设备的介绍,以正向节流孔参数确定为例,建立了系统压力P与油泵斜盘角度θ的方程式,并通过标准泵的预置节流孔试验,获得了与油泵和节流孔结构形状有关的系数.再采用维算-试验测试-对比修改的试...  相似文献   

9.
采用轴流风机工程方法和S2设计方法设计了三种不同叶片角的机车用斜流风机,利用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SST湍流模型,数值模拟了斜流风机的内部流场和气动性能,并通过试验验证了风机的性能。结果表明:叶片前缘、中部和尾缘的角度对斜流风机的内流场和气动性能影响较大。叶片进、出口角增加8°~10°,同时降低中部角度与尾缘角度的差距,压力-效率曲线呈抛物线分布。在设计点附近,风机效率提高约5%。叶片前缘吸力面的静压分布更加平缓,背力面5%叶高处静压分布明显改善,没有出现分离区域,叶片载荷分布更加均匀。斜流风机仿真与试验对比,全压相差不过3%,效率相差不到4%,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Nd2O3和Yb2O3共掺杂的YSZ热障涂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烧结的方法制备了10 mol% Nd2O3和Yb2O3共掺杂的YSZ(3.5 mol% Y2O3部分稳定的ZrO2)材料.掺杂材料为t/t'相,而8YSZ则为t/t'与m的混合相.测试结果表明:1 100 ℃时掺杂材料的热扩散系数为4.10×10-7 m2/s,而8YSZ(8 wt.% Y2O3部分稳定的ZrO2)的则为6.41×10-7 m2/s.在200~1 300 ℃温度范围内,掺杂材料的比热容均大大低于8YSZ.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的掺杂材料的热障涂层陶瓷层为树枝晶结构.1 100 ℃下,掺杂材料的热障涂层热循环寿命为350~500 h,而同等条件下8YSZ涂层仅为160~200 h.  相似文献   

11.
李俊红  沈清  程晓丽 《推进技术》2019,40(11):2521-2527
为了研究恰当比预混氢气-空气斜爆轰流场的波系结构和流动特征,基于带化学反应的Navier-Stokes方程,对弹头及楔穿越预混气体时诱导的斜爆轰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流项的离散采用Steger-Warming格式,时间项采用二阶Runge-kutta方法。结果表明,对于弹头:(1)在亚爆轰条件下,能够模拟氢气-空气预混诱导爆轰流场的精细结构;(2)在超爆轰条件下,通过精细调整网格,能够很好地分辨强烈耦合的激波和燃烧波,且与Lehr实验吻合良好。对于楔结构:捕获到了清晰的三波点及其复杂精细的斜爆轰流场结构,预测的诱导燃烧距离、激波角和斜爆轰角与实验吻合良好;通过对流场波系结构变化过程的研究,获得了流场三波点随时间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LY12CZ铝合金的疲劳门槛值及宽范围裂纹扩展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降载、升载和恒幅试验程序测定了LY12CZ铝合金板材在三种应力比(R=0.5,0和-1)下的疲劳门槛值及宽范围的裂纹扩展速率.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应力比的da/dN-ΔK曲线上所出现的相同转变点与微观扩展机制、裂纹表面的形貌和材料本身特性有关;裂纹闭合效应是引起应力比相关性的重要机制;用裂纹闭合模型计算的裂纹张开应力相当好地关联了在宽范围速率(da/dN=10-8~10-2mm/cycle)内的三种应力比的da/dN与有效应力强度因子范围ΔKeff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起落架是直升机的关键部位,其缓冲装置中的缓冲支柱(主要指活塞杆)受力复杂,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活塞杆进行三维建模分析,针对直升机在垂直着陆和前飞着陆这两个最危险状态下的缓冲支柱活塞杆的应力应变进行了计算,并根据结果采用名义应力法估算了不同状况下活塞杆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4.
增强塑料和各种金属-非金属复合粘接结构是宇航及航空事业中重要的防热材料和承载结构。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需要进行有效的无损检验。本文简要介绍了检查斜缠高硅氧酚醛增强塑料(以下简称玻璃钢)、滌纶酚醛增强塑料(以下简称滌塑)及它们与铝的胶合件,玻璃钢/铝/泡沫塑料/铝复合粘接结构中的关键伤(分层、裂纹、脱粘)以及定性地评定材料不均匀性的超声波检验方法和所采用的机械传动、记录装置。当用(?)8毫米耦合水柱进行穿透法探伤时可发现增强塑料中宽4毫米,玻璃钢/铝/泡沫塑料/铝粘接结构中宽8—10毫米的条形人为缺陷,并至少可检查出间隙为微米数量级的空气伤。经过对大型部件的长期生产检验,表明所采用的探伤方法对保证产品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烧蚀模式激光推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建  胡晓军  唐志平 《推进技术》2008,29(3):371-376
采用CO2激光器和固体推进剂对三种构形的抛物型激光推力器模型进行了烧蚀模式下的单脉冲、多脉冲连续推进的对比实验,单脉冲实验获得的最高冲量耦合系数达到2.7×10-4N/W,对多脉冲连续推进时的冲量耦合系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进行了分析,尝试采用PVDF薄膜传感器,测量了推力器内壁的瞬态压强,并采用热像仪对推力器的外壁温升进行了连续记录,为进一步研究激光能量转化为推力的机理以及热力冲击的影响提供了直接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两种前体压缩方式对斜爆震燃烧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靖  周林  滕宏辉 《推进技术》2021,42(4):815-825
为推动工程应用,探究斜爆震发动机前体压缩程度对斜爆震燃烧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两道等强激波和斜激波-等熵两种前体压缩简化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比了飞行马赫数8~10条件下,两种压缩方式对斜爆震波结构以及斜爆震波总压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前体压缩方式的差异会引起斜爆震波起爆区结构以及起爆位置的变化,且随着飞行马赫数降低,压缩方式对起爆区结构影响减小,对起爆位置影响增大。两道等强激波的前体压缩方式对应的斜爆震燃烧过程总压损失更小,同时可减小点火起爆距离,有利于缩短燃烧室长度。但综合考虑进气压缩与燃烧过程,斜激波-等熵的前体压缩方式对应燃烧室出口气流总压更大。斜爆震发动机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前体压缩与斜爆震燃烧损失以实现发动机总体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浆料刷涂-烧结法在Cf/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ZrB2-SiC-B4C超高温陶瓷涂层,研究了浆料中粉末填料、稀释剂的质量分数及高温烧结温度对涂层形貌、成分和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粉末填料与树脂质量比为1∶1、稀释剂与树脂质量比为1∶2、高温烧结温度为1 500℃时,在Cf/SiC表面可形成致密、结合力强的ZrB2-SiC-B4C涂层。涂层内部相组织均匀,Ra1μm,孔隙率约为4. 2%,平均拉伸剪切强度约为5. 4MPa。1 500℃等温氧化30 h后,有涂层Cf/SiC复合材料的失重率约为10. 7%,涂层表面形成了完整的含有ZrO2-SiO2的复合氧化膜,为基体提供了有效的氧化防护。这说明Cf/SiC复合材料表面涂覆ZrB2-SiC-B4C涂层有望满足高温燃流环境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高空试车台研究中缺少对供气压缩机组动态仿真研究方法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热力系统的动态仿真建模方法。基于守恒方程,获得了压缩机、管网、换热器、调节阀的动态仿真计算模型;将Greitzer压缩机模型应用到复杂热力系统的动态建模中;在容腔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流动损失计算模块,提出了“容腔-损失”管网模型。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某试车台供气压缩机组动态仿真模型。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压缩机、管网等部件动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其中,压力、温度的仿真结果的平均误差均小于1%;与传统的容腔模型相比,“容腔-损失”管网模型误差明显减小。证明了该建模方法的精确度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某型直升机旋翼桨毂的液压减摆器综合性能测试台。首先,计算液压减摆器的活门及减摆器活塞杆的性能指标参数,并根据减摆器的试验需求分析设计了测试台结构。其次,对减摆器内部活门及减摆器作动筒进行性能调校和试验。最后,创新性地给供油回路加装单向精密节流阀进行调节限流,在液压缸杆径上加装限位夹组件限制液压缸发生偏转,使流量和速度参数达到指定范围。本设计为直升机液压减摆器的修理提供了更强的保障,有效保证了飞机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在45号钢表面,制备了WC/Co-NiCrAl等离子喷涂涂层(TC-1)和WC/Co-NiCrAl/laser-remelting激光直接重熔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TC-2)。以纳米SiC粉末为填料,对等离子喷涂层TC-1进行了填料下的激光重熔,制备了纳米SiC改性的WC/Co-NiCrAl/nano-SiC复合陶瓷涂层(TC-3)。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三种涂层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陶瓷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C-1涂层由WC,W2C,W6C2.54,W,Co,CoO组成;TC-2重熔涂层由WC,W2C,CoO及W组成;纳米改性后的重熔涂层TC-3由SiC,Si2W,WC,W及CoO组成。在激光作用下,原等离子喷涂层WC/Co的片层状组织得以消除。与TC-1涂层相比,TC-2及TC-3陶瓷涂层致密化程度明显提高,涂层耐腐蚀性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