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运载火箭的电磁兼容(EMC)环境(电磁干扰源及传播途径),并根据构成电磁兼容问题的三个要素对箭载电子设备的EMC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某箭载电子设备的EMC设计进行了分析.指出箭载电子设备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EMC设计方法及相应的EMC测量和试验工作,切实做到在加强设备抗电磁干扰性能的同时保证其高可靠性能;最后对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仿真软件在整机电磁兼容设计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航天产品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适应能力,航天产品对电磁兼容性要求较高,把控非常严格,所有要求测试项目必须通过EMC试验。某装置温控控制器试样件在EMC试验中有3项超标较为严重。通过对温控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特点、连接电缆进行分析,主要对抑制干扰源,提高敏感电路的抗干扰能力等进行设计改进,并且用信号发射设备对温控控制器超差项相对应的频段进行了干扰试验,对其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EMC设计改进后,温控控制器的电磁兼容性能明显改善,控制器的超标项RS103、CE102、RE102均满足指标要求,通过了国军标GJB151A—97规定的EMC试验所有项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星载接收机的EMC试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机理,提出星载接收机的EMC设计改进措施,并经过试验验证,改进措施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4.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EMC测试及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在国内和俄罗斯的电磁兼容(EMC)测试的指标要求、探测器与参试设备状态、地面测试设备,以及进行的静电放电试验、RE101磁场辐射发射试验、RE102电场辐射发射试验、RS101磁场辐射敏感度试验、RS103电场辐射敏感度试验、俄方电场辐射试验、俄方传导辐射试验等的测试方法,给出了EMC测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YH-1火星探测器满足俄方提出的对EMC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卫星星座系统级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和验证的难度大、风险高等问题,从星座系统级EMC统筹设计和频率规划、星座系统EMC测试验证等方面,介绍小卫星星座系统级EMC设计及验证过程,提出基于最小资源占用的星座系统级EMC设计理念,以及基于模拟边界条件的逐级分步式EMC验证策略。小卫星星座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设计理念可以显著降低星座频率资源、设备资源,减小EMC设计的频域隔离、空域隔离等难度;该验证策略可以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EMC问题并及时解决,降低工程研制风险。设计理念和验证策略可行有效,可为复杂航天器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机载吊舱式干扰机电磁兼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机载吊舱式干扰机的研制 ,深入研究了机载吊舱式干扰机电磁兼容 (EMC)问题 ,将谱域法等计算电磁学当中的混合方法应用于机载吊舱干扰机EMC预测分析和设计。根据某系统战技指标要求而研究的机载吊舱式干扰机 ,各系统电子设备都能满足电磁兼容要求 ,性能稳定 ,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7.
弹载计算机电磁兼容性设计要求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战术导弹弹载计算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工作能力,提出了弹载计算机的设计要求,并按军用GJB511规定的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进行了试验,试验项目包括传导发射试验、传导敏感度试验和辐射发射试验等.最后介绍了降低辐射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航天设备中普遍采用的DC/DC电源变换器,在高频开关状态下工作时引进了严重的电磁干扰,本文结合具体设备的EMC试验中出现的“超标”现象,对应用Interpoint滤波模块与DC/DC电源变换器模块配套使用的电路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介绍了EMC加固试验的探索与实践中,设计必要的补偿电路,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或抑制各种高频噪声与电磁干扰。消除“超标”现象,达到较好的电磁兼容效果。  相似文献   

9.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未来火箭测量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大规模的箭载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箭载测量系统的发展趋势。简单介绍了现有箭载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以及目前国内对于箭载无线传感网络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其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新一代大规模箭载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的思路与相关技术,为进一步实现箭载测量系统的“无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五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97’国际电磁兼容技术交流展览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本次展览会是配合中国电子学会在北京主办的第二届国际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而举办的。有来自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著名厂商及国内从事科研和制作EMC设备和仪器的厂家和研究院(所)参加了这次展览会。本次展览会成为学习先进技术、开展国际合作和促进贸易的桥梁和窗口。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提高航天运载器综合竞争力,提出了基于综合电子方案的某型运载器电气系统设计实现方法。首先对该运载器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综合电子的系统分布式集成逻辑架构,然后分别就系统任务规划与操作系统分区结构、基于时间触发以太网(TTE)的一体化机内外总线体制以及系统容错处理机制等关键技术及实现途径开展了分析论证。本方案提出的相关软、硬件设计方法有利于实现系统快速集成与系统内资源共享,同时为实现冗余容错控制、在线任务规划等功能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运载火箭弹道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从弹道设计的基本方法出发,着重分析了弹道设计对于运载火箭总体设计的重要影响。在回顾我国运载火箭弹道学发展历史的同时,对我国运载火箭弹道学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总结。最后结合后续我国运载火箭发展的技术需求,对弹道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提出了若干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运载火箭地面测试发控系统一体化设计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介绍了以民用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 (系列 )为背景 ,以一体化设计思想为指导原则 ,开展的地面测试发控系统的研究、设计工作 ,着重论述了以控制系统为核心的一体化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同时对测试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总体布局进行了概括阐述。  相似文献   

14.
运载火箭测发控网络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对数据处理能力、数据通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采用最新的网络通信技术,结合CZ-3A运载火箭测发控网络的实际设计需求和设计原则,概要介绍了运载火箭测发控网络的特点,着重从测发控网络的拓扑结构、双网卡捆绑技术、静态路由技术等五方面详细阐述了测发控网络的设计,最后通过测发控网络的功能测试验证了该设计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载人运载火箭全箭模态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吴素春  贾文成  邱吉宝 《宇航学报》2005,26(5):531-534,570
介绍载人运载火箭全箭模态试验技术,给出了火箭全部可靠性模态数据,及飞船内关键设备的振动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认为:船箭耦合远比星箭耦合复杂;代替低空逃逸发动机的配重对火箭的频率特性影响不大;试验取得的全部模态数据可靠,为稳定系统设计、船箭耦合动态分析及火箭飞行过程中宇航员的振动环境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载火箭性能计算一体化优化设计系统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载火箭性能计算一体化优化设计系统在运载火箭方案论证设计阶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面向对象方法学的指导下,建立了运载火箭性能计算一体化优化设计软件系统的对象模型、动态模型以及功能模型,划分了系统的组成模块,利用Visual studio 6.O和Office2000开发实现了该软件系统。对象技术的应用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该软件系统可以完成不同型号运载火箭和不同优化设计性能要求的仿真优化计算,软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7.
载人运载火箭是运载火箭家族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种类。通过对历史上载人运载火箭发展的简单回顾,总结了载人运载火箭的主要特点。从载人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分系统设计等方面展望了未来载人运载火箭设计需求,供未来载人运载火箭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现役运载火箭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体制,对箭载电子设备供电接口的设计分别从工作电流、接插件种类、线路接点等方面进行统计,从统计特征上分析电子设备供电接口的现状,进一步通过对典型接口设计电路的理论分析,归纳影响因素,定义了影响因子,提出供电接口统一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并给出统一化设计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残骸落区的选择是在运载火箭构型设计时必须首要考虑的设计因素,其设计结果直接关系到落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残骸落区必须避开人口稠密、重要设施区域。然而运载火箭残骸的被动段轨迹与上升段轨道设计直接相关,过近或过远的落区都将影响火箭上升段轨道的设计结果,进而影响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本文以典型二级火箭论证为例,开展了基于落区约束火箭构型的总体方案优化,运载能力变化充分说明残骸落区对火箭构型论证的影响,为后续构型论证工作的高效开展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基于模块化研制的运载火箭其飞行剖面载荷与承载能力不匹配而导致发射概率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弹道风修、发动机节流、主动减载、横向动载荷精细化四项减载技术的飞行载荷联合优化控制技术。以箭体承载能力为约束,提高发射概率为目标,多种载荷控制技术联合为手段对运载火箭进行逆向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模块化研制火箭的发射概率。以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为例,该技术成功将发射概率由研制初期的33%提高到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