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设计制作覆冰四分裂导线节段模型驰振风洞模拟试验系统,利用位移测量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导线节段模型驰振过程中垂直和水平位移的时间历程以及运动轨迹。试验得到典型厚度新月形和扇形覆冰四分裂导线节段模型在典型风速下的驰振响应。进一步建立覆冰导线节段模型的有限元模型,利用已获得的舞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其驰振过程,得到与试验一致的结果,从而验证了舞动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试验结果为覆冰导线舞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覆冰导线气动力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新月形和D形两种典型断面的特(超)高压大截面厚覆冰导线进行了气动力系数风洞测试,获取了0°~180°以5°攻角为间隔各攻角下的气动三分力系数,用均匀流和均匀湍流两种风场研究湍流对覆冰导线气动力特性的影响,根据Den Hartog理论分别计算了两种断面覆冰导线可能发生舞动的风攻角范围。结合以往试验结果,归纳了两类覆冰冰型气动力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新月形覆冰导线可能发生Den Hartog舞动的攻角范围为15°~30°和175°~180°,D形覆冰导线则为65°~85°及135°~150°,湍流对导线舞动气动稳定性存在影响。与以往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本试验结果能够反映大覆冰新月形和D形覆冰导线气动力特征,小覆冰新月形导线气动力特性则与本试验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受地面粗糙度的影响,越靠近地面,湍流度越高。采用风洞试验可发现不同湍流度下覆冰八分裂导线的空气动力系数存在较大的差异,且由气动系数确定的Den Hartog系数和Nigol系数也不相同。基于试验结果,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不同湍流度下覆冰八分裂导线的舞动现象。结果表明,湍流风作用下,导线舞动现象更为明显,且增大了起舞风攻角范围。最后,讨论了不同参数对分裂导线舞动的作用,获得了风速、风攻角及线路档距对湍流风作用下导线舞动的影响规律,对覆冰八分裂导线舞动特性及防舞的后续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高马赫数飞行器多体分离安全评估提供有效的风洞试验预测手段,提出了Φ1m高超声速风洞多体分离试验系统研制的关键技术及解决办法。通过"风洞前室总温总压信号及模型天平测力信号等的数据采集、气动及动力学解算、机构运动控制"三位一体的设计方式,建立了Φ1m高超声速风洞多体分离轨迹捕获试验技术平台。结合高马赫数飞行器开展了马赫数5条件下的网格测力试验和典型状态的捕获轨迹系统(Captive trajectory system,CTS)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研制的Φ1m高超声速风洞多体分离试验系统较好地获得了飞行器分离轨迹及气动特性,可以满足高马赫数多体分离试验的网格测力、捕获轨迹等功能需求,且在一次吹风捕获35个轨迹点的情况下,连续轨迹控制模式相较位置控制模式节约了42.5%的风洞运行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5.
FL-24风洞新型捕获轨迹系统设计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风洞武器干扰与分离特性测量试验能力,满足客户的不断提高的试验需求,在FL-24风洞设计发展了一套新型捕获轨迹系统.新系统风洞调试结果表明,新系统在行程、试验效率、系统可靠性和试验马赫数范围等诸多方面有了很大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主要技术指标,并对流场校测和动态调试结果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4*3m低速风洞中研究了空气动力对战斗机内藏式导弹射分离轨迹的影响。采用简单网格法测量了导弹在干扰流场中的气动力,进行了分离轨迹估算,用捕获轨迹试验得到了分离轨迹,选了最佳弹射力参数。  相似文献   

7.
唐滨滨  李长坤 《推进技术》2018,39(12):2839-2844
为了提高FL-8风洞进气道试验能力,结合该风洞特点,在不破坏原有进气道试验系统前提下,研制了一路大流量进气道试验系统,采用直线形式布置在风洞中心,引射混合气体扩压减速后排入风洞扩散段内。该系统可实现进气道流场模拟、性能测量、流量控制与测量。为了验证该系统性能,在FL-8风洞进行试验验证了引射器的引射能力,排气对风洞流场的影响以及流量的控制与测量精度。该系统测量精度高,流量测量精度达到0.3%以上引射能力强,排气对风洞流场影响小,可模拟单路流量2.8kg/s,较原FL-8进气道试验能力提高50%以上,并且与原FL-8进气道试验系统结合使用,可实现三路进气道同时模拟。  相似文献   

8.
风洞试验现场,特别是大型连续式风洞试验现场的电磁环境非常恶劣,而风洞实验中的测量信号又是毫伏级的微弱信号,采用传统测量方式难以克服恶劣的电磁环境对测量系统的干扰。对于运动物体或无法布线的试验环境进行参数测量时,传统测量方式完全不起作用。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风洞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和无线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ZIGBEE技术实现了风洞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和基于该网络的无线测量模块。极大地增强了测量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风洞试验的精细化程度,降低了测量系统的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9.
高焓风洞及其试验技术是助力人类进入高超声速飞行时代的基石,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四种典型驱动模式的高焓风洞,即直接加热型高超声速风洞、加热轻气体驱动激波风洞、自由活塞驱动激波风洞和爆轰驱动激波风洞。通过这些代表性风洞的介绍,讨论了相关风洞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及其长处与不足。由于高超声速高焓流动具高温热化学反应特征,风洞试验技术研究还包含着针对高焓特色的测量技术发展。本文介绍了三种主要测量技术:气动热测量技术、气动天平技术和光学测量技术。这些技术是依据常规风洞试验测量需求而研制的,又根据高焓风洞的特点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最后对高超声速高焓风洞试验技术发展做了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10.
对五个不同后掠角三角翼的前缘分离涡流场在低速风洞中进行了实验研究。用七孔探针测量了不同迎角下三角翼前缘涡核的轨迹、涡破碎点、涡核环量和相对汇强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测量结果与Erickson等人用其它方法测得的结果符合得较好,说明七孔探针是风洞中研究脱体涡流场的一种简易、方便而又比较准确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1.
特高压八分裂导线尾流驰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分裂导线的子导线排列密集,尾流引起的驰振问题可能会严重危害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为研究特高压八分裂导线的尾流驰振特征,通过风洞试验测量了八分裂导线各子导线的气动力系数随风攻角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由于子导线之间尾流的干扰,八根子导线的气动力系数存在较明显差异,尤其是当子导线处于上风子导线的尾流区时,作用于其上的阻力会明显下降;同时,利用 ABAQUS 有限元软件模拟研究了档距分别为308 m和405 m 的两条八分裂孤立档线路的尾流驰振过程,基于该数值模拟结果,可以分析得到:八分裂导线尾流驰振存在一个临界风速,当风速小于临界风速时,没有发生尾流驰振现象;当线路发生尾流驰振时,子导线的运动轨迹近似为椭圆;在相同风速下,大档距线路的尾流驰振幅值大于小档距线路。  相似文献   

12.
斜拉桥桥塔的驰振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一座拟修建的斛拉桥桥塔的驰振特性。用一种直接测量方法,在风洞中测量了该塔原模型及修改模型的气动力;推导了分段变截面的桥塔在边界层风场中的驰振响应公式,讨论了临界风速,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本文方法及程序可用于一般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3.
大型钢桥塔在中国应用较少,其风振特点与常规混凝土桥塔有较大差异。以大跨度斜拉桥"人"字弧线形钢桥塔为工程背景,采用考虑三维绕流特性的气弹模型,针对塔柱可能的断面形式进行了多工况的对比试验,并对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进而确定最优断面形式。根据确定的断面形式,对该桥桥塔进行了大缩尺比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较全面地考查了该桥桥塔的涡激振动及驰振性能,并对比了阻尼比对桥塔涡激振动振幅及驰振临界风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塔柱断面切角为0.8m×0.7m时桥塔涡振响应最小,相应的扭转驰振临界风速较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刚性模型进行测压试验,得到了不同雷诺数下准椭圆形覆冰导线的风压分布规律,通过对比平均风荷载、脉动风荷载及风荷载谱等参数,分析了雷诺数对风荷载以及横风向驰振稳定性的影响。当雷诺数达到临界区,与亚临界区的对应值相比,平均阻力系数下降、平均升力系数随风向角变化幅度大且在某些对称工况产生横风向平均升力系数;平均风压系数分布对风向角等参数更为敏感。旋涡脱落由亚临界区的规则脱落变为不规则脱落,周向风压相关性减弱,特征频率消失。临界区内平均升力系数急剧的下降段使得结构更易发生横风向驰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正三角形截面高柔结构模型在均匀流场和湍流场中三种迎角下的横风向风振响应风洞试验结果,分析了三角形截面高柔结构的横风向涡激振动现象与驰振危险性,获得了一些数据和结论。  相似文献   

16.
覆冰四分裂导线静态气动力特性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覆冰四分裂导线的空气动力特性,由于覆冰子导线尾流的相互干扰可能不同于覆冰单导线。针对两种不同冰型制作覆冰四分裂导线模型,通过风洞试验测试获得不同冰厚和不同风速下覆冰四分裂导线静态空气动力系数随攻角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攻角下,子导线尾流相互干扰对空气动力系数有明显影响。所得试验结果为覆冰四分裂导线的舞动及其防止技术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和预测飞机的尾旋特性,一般通过旋转天平风洞试验测定飞机模型在不同姿态角时绕风轴以不同旋转速率作等速旋转状态下的气动特性。针对上述情况,研制FD09低速风洞旋转天平试验系统,介绍该旋转天平试验系统的设计特点、性能指标,并进行SDM标模和战斗机模型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试验系统工作稳定可靠,试验结果与参考曲线有较好的重复性,并且本试验系统试验曲线的光滑性要更好一些,同时本试验系统给出的试验数据精度较高,可以用于开展型号试验及相关空气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支架干扰修正在风洞试验数据修正体系中是很重要的环节,支撑系统对整个风洞流场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气动数据的测量值甚至会严重偏离真实结果,所以支架干扰修正方法一直是风洞数据处理的关键。常规的低速风洞试验一般采用腹撑支杆,对于支架干扰的修正一般采用试验映像两步法。对某型运输飞机低速风洞试验的支架干扰修正进行分析,数值模拟了支架对风洞流场环境的影响,研究了现行风洞数据支架干扰修正体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月形厚覆冰导线的升力系数在风攻角15°附近存在突变的问题,分别采用基于k-ωSST湍流模型的雷诺时均法和大涡模拟(LES)的数值方法对新月形厚覆冰导线在风攻角10°~20°范围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比两种数值方法计算得到的覆冰导线气动力系数、流场结构和表面风压,发现LES方法能够更好地捕捉新月形覆冰导线表面的小尺度涡结构,得到的覆冰导线气动力参数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数据高度吻合;而k-ωSST湍流模型难以模拟壁面上小尺度涡,捕捉不到升力系数的突变。根据覆冰导线不同壁面区域的压力分布,发现上侧壁面处的涡结构影响整体流场,并在下侧壁面曲率、来流夹角和壁面切线方向共同作用下导致升力系数突变。LES的气动力参数模拟结果可为覆冰导线防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提高试验效率一直是风洞试验的目标之一。介绍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新研制的风洞试验模型舵机系统。地面调试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新系统控制精度在满足国标要求的前提下,可大幅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能耗,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