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法国武器装备部导弹分部最近证实:该分部与马特拉公司于4月初签定了研制新型空空导弹MICA(拦截、空战和自卫导弹)的合同。该导弹将用于装备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阵风派生的未来战术战斗机(ACT)以及90年代备有多目标火控雷达的其他战斗机,以便充分发挥出MICA的作战性能。  相似文献   

2.
中程空空导弹的最佳中制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一种先进的中程空空导弹的中制导规律。这种规律包括两种不同的制导方式:根据初始阶段导弹目标的几何关系,分为末段速度最大和末段时问最小两种。对付远距离的高机动目标,最好采用前一种。对付近距离目标则采用后一种。在自动寻的段,这种中制导规律是与增扩比例制导结合使用的。通过对常规和先进目标的计算机仿真,其性能已被测定。仿真结果表明,在扩展发射区域或缩短拦截时间方面,所提出的制导律远优于在整个拦截过程中只采用增扩比例制导律。  相似文献   

3.
经过 12年的研制 ,“米卡”导弹已装备“幻影”2 0 0 0 5F战斗机。“米卡”是法国空军第一个装备了能对付多目标的火控系统 ,它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 ,既可近距格斗又可中远距拦截 ,也是第一个具有两种导引头 (主动雷达 /红外成像 )互换的导弹。在执行中近距作战任务时 ,飞机和导弹之间无需数据链传输 ,只要导弹一发射 ,载机即可退出 ,转到安全空域。在大部分情况下 ,导弹一脱离发射导轨 ,载机的火控系统即刻会指挥其余的导弹进行以后的拦截。在远距拦截时 ,“米卡”先完成一段惯性飞行 ,中段时载机定期通过数据传输 ,将新的目标信息传给…  相似文献   

4.
美国空军正在加紧对先进的中程空空导弹(MRAAM)进行复杂环境下的实战发射试验,1989年初这种试验可达到高潮,即从同一架战斗机上发射4 枚AMRAAM,分别攻击4个目标。 据AMRAAM前计划主任说,美空军计划在研制阶段所进行的大多数重要的验证试验已经进行完毕,这种导弹已经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战斗机将装备后射型导弹据外刊报道,俄罗斯正打算在其战术战斗机上装备向后发射的导弹。在俄罗斯最新攻击机苏-34尾部有一个大的整流罩,从其体积上看完全可以容纳下一个向后跟踪或截获目标的探测器。负责设计R-73标准战术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Vympel导...  相似文献   

6.
美不优先发展导弹拦截用动能杀伤器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官员已向以色列官员表示,美国不优先发展可在弹道导弹发射后不久对其进行拦截的机载动能杀伤飞行器。这种动能杀伤飞行器原打算装在美空军F-15或海军F-14战斗机上,而以色列则一直想研制一种无人驾驶航空器,...  相似文献   

7.
竞争激烈的空空导弹市场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空空导弹成为几种为数不多仍在研制和发展的武器之一。这一领域内,技术、商业和政治上的竞争异常激烈。现今,许多国家的空军都在制定或即将制定装备和重新装备计划,并以现代化武器系统,特别是空空导弹,装备其战斗机。令人奇怪...  相似文献   

8.
一种先进的中程空空导弹(AMRAAM)AIM—120A,长3.66m,重152kg,装在F—15A战斗机的机身下部。机翼吊架上的发射架载有与试验有关的测距装置。1987年4月9日在白沙导弹试验场发射的一枚AMRAAM没能击中QF—100靶机,失败原因迄今尚未查明。25次飞行评估发射计划中于最近进行的第三次试验表明,导弹对在中高空飞行的、能够在紧急关头实行高-g机动防御的目标具备了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轨目标拦截任务,提出一种利用上升轨迹可达范围分析的发射窗口计算方法。首先,建立以上升时长和航程为性能指标的上升轨迹和优化模型,确定拦截器上升轨迹可达范围。然后,根据目标星下点与上升轨迹可达范围外包络的穿越关系以及拦截器的上升时长范围,对发射窗口进行初筛,得到准发射窗口。最后,针对每一段筛选出的准发射窗口,通过精确判定目标星下点与每一上升时长可达范围子环的位置关系,得到每段准窗口中能够实现目标拦截的发射窗口,将其取并集得到针对目标拦截的精确发射窗口。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得到目标拦截的发射窗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地区冲突接连不断,维和部队频频出击。在历次局部战争、地区冲突和维和行动中,空战有着严格的迎战原则,一般要求在目视距离内辨明目标后才能发射导弹。在这种情况下,短兵相接是唯一的交战方式,超视距空空导弹“鞭长过及”,无济于事,只有近程空空导弹才能克敌制胜。对近年来发生的地区冲突和进行的空战模拟分析表明,有  相似文献   

11.
王祖典 《中国航天》2000,(11):33-36
为满足空中力量在21世纪战场上的作战需求,与新一代战斗机、轰炸机、无人战斗机和专用作战飞机的发展相适应,基于从本世纪中后期所开发和下世纪初可能突破的各项先进的关键技术,进入新世纪的航空武器系统将得到迅速发展。传统的航空武器系统不断完善,新一代空空导弹继续向近距和超视距两极、发射后不管和多目标攻击方向发展,包括空地导弹和制导炸弹在内的防区外精确制导空地攻击武器继续向高效能、通用化、模式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由于各项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航空制导武器在战术技术性能上将发生质的飞跃,作战效能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张勃 《中国航天》1994,(1):36-36
俄罗斯改进AA-9空空导弹俄罗斯正在研制AA-9阿莫斯(Amos)远程空空导弹的改进型,以使其能够装备米格31和米格31M两种战斗机。在俄罗斯的一家试验中心陈列的一架米格3iM战斗机上载有两枚AA-9的改型导弹和4枚K-37主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这...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脉冲发动机在战术导弹,特别是空空导弹上的应用.因为其飞行任务要求对能量消耗作仔细地监控.一般的中程空空导弹使用助推-主发动机作为动力.除了接近交会之外,发射时导弹雷达导引头并不知道目标.一般的中程空空导弹使用比例导航或者在终段制导使用改进的比例导航,同时为了使导弹在较高的高度飞行以减小阻力,在中段附加了预编程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空、海军和北约的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在经历了无数次试飞后,现已开始投产。 AMRAAM是用来装备美国空军和海军新一代战斗机的主要武器。90年代初,这种采用尖端技术的先进中程空空导弹很可能会成为西方的主要空战武器。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一位F15战斗机飞行员近日披露了一些有关巨蟒4空空导弹的详情。巨蟒4空空导弹在以色列国防军服役已近4个年头。该飞行员称巨蟒4属于第四代空空导弹,而像以色列的巨蟒3、法国的米卡和目前俄罗斯的一些近程空空导弹则同属第三代。他拒绝提供具体的数字,只...  相似文献   

16.
防空导弹尾追拦截目标的遭遇点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充分发挥导弹武器系统的全向拦截能力,防空导弹需要面对拦截发射时即处于尾追逃逸态势目标的问题。结合防空导弹任务特点,设计了一种兼顾迎击、尾追拦截态势的遭遇点预测方法。根据导弹与目标在发弹时刻和拦截过程中的相对运动关系,建立常规迎击态势下的遭遇点预测模型。针对尾追拦截的特殊情况,分析预测模型对弹目相对运动关系描述的适用性,并进一步研究目标初始参数对预测模型收敛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运动几何关系描述模型,结合收敛条件设计迭代算法,形成尾追拦截态势下遭遇点的预测方法。该方法修正了目标穿越发射点上空引起的模型适用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迭代算法对迎击、尾追目标态势均快速收敛,预测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为导弹全向拦截时的遭遇点预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地区冲突接连不断,维和部队频频出击。在历次局部战争、地区冲突和维和行动中,空战有着严格的迎战原则,一般要求在目视距离内辨明目标后才能发射导弹。在这种情况下,短兵相接是唯一的交战方式,超视距空空导弹“鞭长过及”,无济于事,只有...  相似文献   

18.
传统诸元解算仅强调终端打击精度而忽略目标的高速运动趋势,易引起拦截末段过载饱和,影响拦截效能。为解决此问题,针对多级推进的地基远程拦截弹结合解析计算和数据拟合算法,设计一种基于预测拦截点(PIP点)的在线诸元计算方法。首先,该方法通过引入拦截弹到达PIP点时弹目速度交会角约束,基于椭圆弹道理论实现对关机点参数解析求解,进而利用目标距PIP点飞行时间约束设计收敛策略,快速确定发射时刻,求解出发射方位角初值。然后,结合离线建立的近似解析多项式,完成飞行诸元初值求解。最后,利用牛顿法仅少数步迭代即可确定出拦截弹发射诸元精确值。六自由度仿真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很好的在线能力,拦截精度高,而且适用于大范围机动发射。  相似文献   

19.
1月18日,美国不顾世界多个国家的强烈反对,在中太平洋地区进行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第二次拦截试验。按照预先设想,携带假弹头的民兵导弹要模拟一枚核导弹对美国进行攻击。该弹发射20分钟后,拦截弹发射,在190公里的高空以15000公里/小时的速度接近靶弹并将其击落。当晚6时19分,一枚改进型民兵2导弹从位于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20分钟后,一枚拦截弹从夸贾林岛发射,对其进行拦截。结果拦截弹和靶弹擦肩而过,试验以失败告终。据美国军方高层人士透露,两个红外热寻的装置是造成拦截弹“脱靶”的罪魁祸首。这两个  相似文献   

20.
会庭 《中国航天》2000,(3):38-38
1月 18日 ,美国不顾世界多个国家的强烈反对 ,在中太平洋地区进行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第二次拦截试验。按照预先设想 ,携带假弹头的民兵导弹要模拟一枚核导弹对美国进行攻击。该弹发射 2 0分钟后 ,拦截弹发射 ,在 190公里的高空以 150 0 0公里 /小时的速度接近靶弹并将其击落。当晚6时 19分 ,一枚改进型民兵 2导弹从位于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2 0分钟后 ,一枚拦截弹从夸贾林岛发射 ,对其进行拦截。结果拦截弹和靶弹擦肩而过 ,试验以失败告终。据美国军方高层人士透露 ,两个红外热寻的装置是造成拦截弹“脱靶”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