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今年是我国开展航天育种实验30周年。1987年8月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九颗返回式卫星,与众不同的是,这颗卫星除完成既定的科研任务外,还破例搭载了辣椒、小麦、水稻等作物种子。正是这颗卫星开启了我国航天育种的大幕。太空就像一个综合加工厂随着航天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探索太空已经不再是梦想,科学家们逐渐发现太空具有很多地面不具备的特点,而这些特点让种子能发生神奇的变化。太空就像一个超级实验室,这个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9月16~17日,首届中国航天工程育种论坛在北京召开。航天育种是一个读者并不陌生的话题,各种媒体对此做过很多报道。在人们的普遍印象里,经过太空飞行的种子,往往能结出更大、更肥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3.
<正>大连市金州高级中学是我国著名航天专家戚发轫院士的母校。近年来,金州高级中学坚持开展有特色的航天科技教育活动,于第二个"中国航天日"前夕被中国宇航学会评为第二批"全国航天特色学校"之一。以此为契机,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与大连市金州高级中学联合开展了"航天科技进校园——感受航天科技、播撒太空种子"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航天育种就是用返回式航天器或高空气球搭载植物的种子去外太空玩耍一圈。那么,一颗种子到太空旅行后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变化?两个字:变异!准确的说是种子的DNA排序发生各种不可控的变化。那么,种子在太空中为什么会发生变异呢?"晕菜"的种子和被步枪打中的"哥斯拉"一方面,太空种子所处的环境,总体上导致种子远离了曾经一代代适应了亿万年的地球表面,其内部的各种组成,都开始有点"晕菜"了。  相似文献   

5.
近日,中国航天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落户陕西省偷林市。该基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牵头,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和榆林市榆阳区姐妹农业合作社共同筹备组建。该基地将试种经太空育种培育的、成熟的经济作物。按照计划,国家榆林农作物品种试验基地、榆林市农科院、榆林市偷阳区种子试验站和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共同组成专家课题组,  相似文献   

6.
《太空探索》2010,(5):61-61
航天育种技术是一种培育优良种子的新技术。是通过返回式卫星把农作物的种子带到太空环境当中,利用太空微重力、太空辐射、无空气等特殊环境,对种子诱发变异,返回地面选育新品质、新材料,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从而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农作物增产和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许斌 《太空探索》2010,(1):10-11
<正>经过将近3年的艰辛培育和精心呵护,太空天麻种子在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境内喜获丰收,今年,太空天麻长出了240千克,这让科研人员兴奋不已。这些天麻有着"特殊身世",2006年9月9日,我国首次发射了航天育种卫  相似文献   

8.
<正>从北京市区向东南方向一直延伸,穿过五环后沿途逐渐变得安静,继续前行,当一片望不到边的绿色映入眼际时,目的地到了。这里是被誉为"种子硅谷"的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国利马格兰等几家国内外种子龙头企业,以及其余几十家种业公司就驻扎其中。神舟绿鹏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专业从事航天工程育种技术研发、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2013年8月23日11:00,神舟-10为澳门科技大学搭载人参种子交接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这次交接仪式由中国航天基金会举办。交接仪式上,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代表澳门科技大学向中国航天基金会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省抚松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他在致辞中指出,航天搭载植物种子技术对植物的良种选育是一个非常重要和非常有效的手段。它可进行高科技贵重中药材航天育种研究,也可研究药材种子在太空环境下  相似文献   

10.
空间技术育种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 ,农业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申报的《空间技术育种工程项目建议书》最近已得到国家批准。不久的将来 ,我国将发射世界第 1颗育种专用卫星。它除搭载粮、棉、油和蔬菜作物的种子外 ,还将携带牧草、花卉、药材和菌类等种子 ,总重量在 30 0 kg左右。据预计 ,卫星拟在太空飞行约 15天。那么 ,为什么要进行空间育种呢 ?其机理是什么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我们特约请空间技术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副研究员撰写此文 ,提供一些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