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航天委员会在对NASP计划的日程和内容进行评审后,已把是否建造两架X-30的决策日期推延到1993年。要做出这样的决策,就必须对技术的完备性做出可核实的工程评定。本文介绍了与NASP的可行性评定有关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美国参加国家空天飞机(NASP)计划的5家主承包商于今年1月底向美国空军提交了一份临时联合承包协议,这项协议要求美国空军允许他们在不进行竞争的情况下,联合研制X—30高超音速研究飞行器。 这项协议是在1月中下旬由这5家承包商——通用动力公司、麦道公司、洛克韦尔国际公  相似文献   

3.
在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估之后,美国国家空天飞机(NASP)的最后设计方案已选定。预计新的设计会提高该计划的可行性,并将增加在1993年初作出进一步决定之前成功地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可能性。 由麦道、通用动力、洛克韦尔、普惠和洛克达因五家公司组成的国家计划办公室选中的这一新方案是一种具有方向稳定性的升力体式设计,将采用短翼、双安定面和能容纳病两人的背部机组舱。它的推进系统将采用3~5台超燃冲压发动机和一台安装  相似文献   

4.
普惠公司已对国家空天飞机(NASP) 的一个全尺寸超音速燃烧冲压喷气发动机(scramjet)系统在M6的条件下进行了试验。试验的具体部位是发动机燃烧室和内部喷管。已经进行的5次试验所采集的数据与早先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得出的scramjet工作特性相符。这些数据证实这种推进系统将能满足NASP计划的要求。 按计划,至少还要进行3次M6试验,以便为验证该系统从冲压喷气发动机(ramjet)工作方式过渡到约 M6以上的 scramjet工作方式的试验铺平道路。 该公司说,他们还将进行高达M8的试验,以评估整个系统及其各个部件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孙捷 《中国航天》1993,(10):22-23
美国空军和美国航宇局已决定暂时放弃在国家空天飞机(NASP)项目下建造以超音速燃烧冲压喷气发动机作动力的单级入轨X-30验证飞行器的计划,并正在对NASP项目进行调整,以转向研究该项目中一些比较棘手的技术问题。据分析,转向后的NASP计划很可能会失去国会内对它的支持。众议院科学、空间与技术委员会已指示美国航宇局和  相似文献   

6.
在运载器设计中,如何建立关键决策树、必备条件、折衰方案研究及与推进系统有关的敏感性分析,本文指明了一种方法。该方法还包括考虑推进系统和运载器的相互影响。全文分三部分对推进系统决策树进行描述,该决策树能够指明技术要求。从计划目标到子系统设计到运载器模型,必备条件始终提供一种引导方法.其具体表现在根据费用(重复和非重复两部分)、可靠性和运载器性能对推进系统设计方面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7.
将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应用于微推进系统可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并可满足微型航天器对性能、体积和质量等的特殊要求。本文针对微电热推力器(FMMR)和微型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方案进行研究,采用直接蒙特卡罗(DSMC)方法,对影响FMMR工作特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估;应用商用FLUANT软件,计算并分析了二维喷管流场的附面层情况;对无毒液体推进剂进行点火试验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对于FMMR当采用H2O作为推进剂工质,比冲为68.247s,推力为0.225mN,效率为52.6%。通过采取其它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比冲、推力和效率。对于微型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采用醇类作燃料时,起动平稳、响应时间短。通过系统集成和一体化设计,微推进系统在未来微型航天器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由于对运载器性能连续不断的提出改进要求,四个欧洲公司在 ESA/ESTEC合同支持下已经研究了提高低温火箭发动机性能的一般技术。选择了一个1MN 级推力的发动机,这个级别的推力被认为是推力从0.5MN 至10MN 的低温发动机的代表,已经对两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即传统的一次性使用运载器(一个改型的阿里安5)和一个单级入轨的垂直起飞/垂直着陆飞行器。对三个基础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即:变混合比(VMR)发动机,自适应(SA)喷管和发动机循环。另外,还对推力向量控制(TVC)方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GEO卫星采用电推进和化学推进系统进行变轨的问题,在给定轨道控制模型的基础上,给出实现轨道半长轴、偏心率和倾角3个参数单独调整和联合控制的控制律。结合假设的运载火箭发射能力约束,给出航天器不同入轨高度对应的初始质量。以此为约束,给出化学推进和电推进不同组合的6种GTO向GEO转移方案,并对比分析各方案完成变轨所需的时间、推进剂、速度增量以及完成变轨后的质量剩余情况,研究方法可为电推进系统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重复使用运载器推进系统方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概述国外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概况,论述国内运载器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重复使用运载器推进系统的发展计划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重复使用运载器推进系统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美国NASA的X-33计划的终止、2002年SLI的改变等事实,论述我国重复使用运载器分步走的发展思路,探讨我国重复使用运载器推进系统方案,阐述了我国首先发展两级重复使用运载器的优势和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未来的巡航导弹必须有更大的动力、更远的射程和更高的生存能力,这就对推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吸气式导弹推进系统的技术发展情况,内容涉及桨扇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等,并对美国的先进空空导弹的推进系统方案作了专门介绍。  相似文献   

13.
王向阳 《中国航天》1992,(10):39-42
本文根据对美国未来载人空间运输任务及其解决途径的分析,指出完全重复使用的两级载人运载器是近期较为理想的方案。文章随后对这种运载系统的推进系统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发动机的主要参数(推重比、混合比和两级间的推力分配)进行了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仿真转台的低速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速性能是仿真转台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在系统设计中如何在保证系统高速系统和频带要求的同时满足低速性能指标的要求是设计者着重考虑的问题,也是转台控制系统设计的难点之一。本文在三轴模拟飞行转台设计实践中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保证系统频带要求情况下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和低速性能,并给出了0.005deg/s和0.01deg/s的低速性能曲线,根据实践测试结果和数字控制系统的特点探索性地提出一种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5.
子力 《中国航天》2000,(8):21-22
一艘由火箭推动的飞船沿着一面斜坡不断加速,最后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腾空而起,冲向太空。船中坐满了要逃向别的星球的地球人。这是美国1951年出版的一部经典科幻小说中描写的一个场面。将近50年后的今天,美国航宇局正在领导着另一场“地球大逃亡”行动。该局正在对各种新的推进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希望研制出能轻而易举地摆脱地球引力的羁绊、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来往的航天运输工具。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 正在研制的推进方案涉及冲压、超音速燃烧冲压、燃气涡轮和火箭发动机。虽然这些装置无论是作为方案进行研究,抑或是作为真…  相似文献   

16.
NASA为满足空间发射需要,要求提高安全性和减少操作成本。本文将分析航天飞机助推器改进型及其推进系统方案以及它们在未来空间发射中的应用。主要是分析航天飞机各种改进方案的优点和液体推进系统。为深入了解航天飞机改进的益处,对其助推器推进系统进行比较,并介绍规范研制和操作成本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降低武器装备采办风险、以较低的费用为军队提供更好的装备,美国对武器装备研制过程实行分阶段管理。在每个阶段完成后都要按预定规则通过审查与评估后,才能从上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特别是在工程与制造研制里程碑C评审与全速生产之间设置了低速初始生产(LRIP)。这加速了武器装备从研制到全速生产的过渡。  相似文献   

18.
低速条件下引射火箭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开展了火箭基组合循环推进在引射阶段的实验系统设计,实验系统包括以支板为特征结构形式的引射火箭试验发动机,自由射流气路系统,燃料喷注系统和压强推力数据采集系统,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燃气发生器,成功地进行了静态海平面零马赫状态下引射模态实验,获得了相关实验数据,同时,对相应的几何结构做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相对较复杂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仅仅一个单片机资源是不够的,往往需要两个或多个单片机系统协同工作,论文介绍一种实现双机无线串行通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低速巡飞弹倾斜转弯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的特征,研究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反演控制方法。将参数摄动、外界干扰和执行机构的响应偏差分别等效进成系统的匹配干扰和非匹配干扰,并设计在有限时间内估计误差收敛的非线性干扰观测器进行估计。利用反演控制的思想,在虚拟控制量中抵消非匹配干扰,在实际控制量中抵消匹配干扰。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设计自适应调节律补偿干扰观测器的估计误差,改进控制系统的瞬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干扰观测器估计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一定区间,系统能够有效地克服干扰的影响,快速准确地跟踪滚转角、攻角、侧滑角参考指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