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际空间站使用的救生船是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为与俄抗争,美国早已在研制太空救生船X-38。该救生船能容纳7名宇航员,现已完成300多次小型降落伞和飞行器的试飞,2003年将进行太空试飞  相似文献   

2.
目前,俄罗斯正在研制可重复使用返回式火箭级的不载人运载火箭“安加拉”的同时,还在对“质子”号火箭进行现代化改进,以便提高其运载能力,此外,俄罗斯还在与西方伙伴合作改进和推销“联盟”号火箭  相似文献   

3.
和平公司已与俄罗斯有关方面达成设计、研制、发射和使用“迷你站”1号私营空间站的协议。该空间站采用俄成熟的载人航天技术,设计寿命15年以上,耗资约1亿美元。预计该空间站将在2004年投入商业运营  相似文献   

4.
NewLifeofRussianMirSpaceStation前苏联于80年代中期创建了“和平”号空间上占,10多年来,科学家利用该空间站进行了广泛的科学实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于该空间上占服务多年,故障多,加之俄罗斯经济状况欠佳,无力再投入资金,所以,原定在今年初结束它的历史使命。后来外国公司愿意出资,才使“和平”号空间站继续使用到今年年底,明年怎么样?还是个未知数。前苏联在航天技术方面,由于投入了大量资金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自苏联解决后,因经济上的原因,许多航天技术项目都与西方合作或寻求外资,包括“和平”号空间站。起…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于今年7月12日成功发射了国际空间上占的第三个舱,即“恒星”号服务舱,该舱在7月26日又成功完成了对接。“恒星”号是一个关键舱,是宇航员居住的地方。接着,俄罗斯于8月6日成功发射了“进步”MI—3货运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2430千克货物。这两个舱的成功发射和对接表明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已进入了关键阶段服务舱发射成功经过多次推迟,举世瞩目的国际空间站第3个舱,即服务舱终于在7月12日升空了。这个名为“恒星”号(又可译为“星辰”号)的能于7月兀日与1998年陆续入轨的“曙光”号功能货舱和“团结”号节点舱复合体在太空…  相似文献   

6.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24(4):65-65
据合众国际社莫斯科2005年8月18日报道,俄罗斯第一艘无人飞船“快帆”号(Kliper)将于2011年建成,计划在2012年进行首次无人飞行。俄方表示,“快帆”号将取代“联盟”号飞船,成为俄罗斯未来10年的主要航天器。  相似文献   

7.
经过10年的努力,俄罗斯定于1996年向在轨运行的“和平”号空间站发射最后一个对接实验舱——“自然”舱。届时,这座宏伟的空间大厦将全部建成,并至少工作到1998年底。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自1971年以来,人类已发射了9个空间站,其中8个是前苏联发射的,并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如:空间站的尺寸最大,运行寿命最长,人在空间站生活和工作的时间最长等等。这些使前苏联/俄罗斯在空间站领域独占鳌头,至今还保持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美国宇航局研制的X-38返航装置(CRV),采用了风河公司的VxWork系统。它之所以使用风河公司的VxWork系统,是因为风河公司提供给客户技术的可靠性高,并能提供完善的服务。X-38返航装置被附着于空间站的外侧,就如同一个“救生艇”,当空间站发生紧急情况,全体人员将进入X-38,关闭舱门,触发“起飞”,X-38将自动完成返回地球的整个操作。VxWorks是构建X-38的主要操作系统,具有先进的网络功能,是一个运行在目标机上的高性能、可裁减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操作系统的技术优势VxWorks主要系统功能:●可裁剪微内核结构…  相似文献   

9.
作为欧俄联盟战略协议(包括俄罗斯向空客 订购飞机)的一部分,空中客车公司的母公司,欧洲航空防务航天公司(EADS)表示,它将对俄罗斯供应商敞开大门,并表示将支持俄罗斯提出要在欧洲的法属圭亚那航天发射中心发射俄的“联盟”号火箭的请求。 据俄罗斯航空航天局(Rosaviakosmos)的总经理尤里·科普捷夫称,EADS向俄罗斯航空航天局提出的建议将允许俄公司在今后的10年内向欧洲提供价值21亿欧元(18亿美元)的硬件设备,工程及研究服务。欧俄联盟战略协议是继去年12月份签订的一个初步协议和今年四月份签…  相似文献   

10.
“超级喷气”100支线客机是俄罗斯近年来最大的民机研制计划,也是俄罗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的第一种民用支线客机。这项研制计划的发起者是以研制战斗机闻名世界的苏霍伊飞机公司,该公司也希望借此计划进军民机研制,真正成为世界性的大型航空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段"希望"号将在2008年搭乘美国航天飞机发射升空,从而开辟日本载人航天探索的新纪元。日本虽然不像俄罗斯、美同和中国这样拥有完整的载人航天体系,但也在载人航天领域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截至目前,日本共有8人获得了航天员资格。而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并研制"希望"号实验舱,标志着日本载人航天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9月16日,3名宇航员乘坐一艘俄罗斯"联盟TMA-21"型飞船离开国际空间站并安全返回地球。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准确降落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此次返回地球的3人包括2名俄罗斯宇航员和1名美国宇航员。另有3名宇航员留在空间站内。俄罗斯在年开启国际空间站建设计划,但是最近俄罗斯的太空项目接连遭遇事故。  相似文献   

13.
《航空科学技术》2000,(4):40-41
日本科技厅日前向国家宇宙开发事业团提交的报告说,将推迟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希望”号的发射日程,以便适应整个国际空间站建设计划的进度。国际空间站是由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和欧洲航天部门参加进行的一项永久性载人宇宙科学考察设施,具有进行实验、观测、居住、补给和电力供应等功能。各国在其中承担不同组成部分的建造和发射任务。日本承担建造的“希望”号实验舱由加压部、补给部、曝露部和室外机械手等组成。它能够利用宇宙空间的真空和无重力等特殊环境进行高精尖科学技术的实验研究活动,原定 2002年 10月开始分 3次由…  相似文献   

14.
秋怀 《航空电子技术》1998,(2):44-44,48
俄罗斯PHAZOTRON公司研制新雷达俄罗斯雷达制造商Phazotron公司目前正在研制两种新一代战斗机使用的雷达和若干现有战斗机现代化用的雷达。其一是RP35雷达,可装备与苏37竞争的米格35超机动战斗机。和装备苏37的NⅡP的N011M一样,R...  相似文献   

15.
阳光 《国际航空》2002,(2):62-63
总部设在荷兰的和平公司于2001年9月4日宣布,它已就世界上首座私营空间站的设计、研制、发射和使用问题同俄罗斯有关方面达成了一项历史性的协议。在协议上签字的有俄航空航……  相似文献   

16.
“和平”号空间站于3月23日莫斯科时间9点0分12秒成功坠落南太平洋,终结了其15年的太空科研生涯。它是20世纪俄罗斯航天事业和整个科学成就的象征,也是冷战期间美俄太空竞争的产物。在空间站运行的15年期间,航天员进行了1.65万次科学实验,完成了23项国家科学考察计划,获得了大量数据、知识和成果,为人类进一步认识宇宙和远征火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新机纵横     
俄罗斯成功试射可回收火箭助推器 俄罗斯首次成功地试射了一枚携有可回收式火箭助推器和模拟卫星的“联盟”号运载火箭,助推器与模拟卫星均安全返回地面。俄航空航天局发布的消息说,发射试验是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进行的。配有新型火箭助推器“弗雷加特”的运载火箭“联盟”号于当天莫斯科时间2时20分发射升空,将一颗模拟卫星送入远地点600公里、近地点150公里的椭圆形预定轨道。模拟卫星与火箭助推器绕地飞行5圈后于莫斯科时间今天10时57分返回地面并实现软着陆。“弗雷加特”作为运载火箭的前部与卫星直接相连。这种新型…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11月2日,国际空间站迎来了载人飞行10周年纪念日。2000年11月2日,俄罗斯"联盟"TM-31飞船与"星辰"号(Zvezda)服务舱对接,第一批长期考察组3名成员——威廉·谢泼德、尤里·吉德津科、谢尔盖·克里卡廖夫进入国际空间站,成为国际空间站上的首批常驻人口,为接下来的长期载人飞行和各类科学实验做准备工作。截至2010年11月2日,国际空间站已经绕地球运行57361周,飞行里程达24.1亿千米,成为迄今持续载人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器。在此期间,共有196人次  相似文献   

19.
Clipper“快船”概念气动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新型高效低廉的运输工具,把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已成功实现载人天地往返的运输工具包括研制周期长、造价昂贵的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和结构简单、一次性使用的载人飞船两类.为进一步降低发射成本,设计介于航天飞船和航天飞机之间的新型飞行器,集飞船和航天飞机特点于一体的升力再入飞船返回舱也许更为切实可行.俄罗斯联邦空问局提出的可多次使用"快船"概念值得关注,其升阻比高、机动性强、稳定性好、过载低、空间大、成本低,而且可以部分重复使用,代表了未来低成本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成功完成“箭”武器系统发射试验今年9月14日,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导弹分部在以色列空军导弹试验场又一次成功完成了“箭”武器系统发射试验。被称作“黑麻雀”的试验目标是一模拟的战术导弹。最初的结果表明,包括雷达、火控中心以及“箭”导弹在内的武器系统所有部分都按计划工作正常,且目标被摧毁。这项由以色列和美国共同投资开发的研究项目是由以色列导弹防务组织与美国战略导弹防御组织共同协作管理的。“箭”Ⅱ导弹在前8次试验中,已有7次成功的记录。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将寿终正寝“和平”号是1986年2月发射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