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机吊放声纳应召搜潜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芳  杨日杰 《航空学报》2009,30(10):1948-1953
依据经典的单机吊放声纳应召搜潜方法,结合实际搜潜过程,以4架反潜直升机为例建立了多机编队吊放声纳的扩展方形、扩展圆形、扩展螺旋形应召搜索模型和潜艇运动模型。对几种应召方法的搜潜效能进行分析,仿真了潜艇初始航向、吊放声纳作用距离、搜索样式等因素对应召搜索概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潜艇航速、航向角度以及吊放声纳作用距离的变化对多机编队扩展方形、扩展圆形和扩展螺旋形应召搜索概率影响较大。使用多机协同应召搜潜,可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大面积搜索,有效提高搜潜效率。  相似文献   

2.
使用吊放声纳的直升机应召搜潜发现概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立了目标航速为瑞利分布条件下的目标位置分布模型,按照这个模型,研究了使用吊放声纳进行单机应召搜潜的搜索概率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基于圆形搜索方式的不同参数条件下的搜索发现概率的部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舰载舰壳声纳搜潜原理及舰艇协同检查搜潜战术,分别建立了在潜艇初始位置、航向及航速未知条件下,舰壳声纳对潜艇目标的矩形、扩展方形及包围方形检查搜索的数学模型;基于已建搜索模型及假定的潜艇运动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得到了相同仿真条件下3种搜索算法的搜潜概率及搜到潜艇所需平均时间,三种算法的搜潜概率与潜艇初始航向角、潜艇航速、潜艇航向变化次数等潜艇运动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搜潜概率及搜潜时间进行了分析比较,获得了有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芳  杨日杰  高青伟 《航空学报》2010,31(1):151-157
利用主动吊放声纳与被动浮标组成多基地航空声纳对目标进行搜索,可节约搜索时间,有效提高搜潜效率。针对已知目标的大概航向,在有限范围内确定目标存在区的情况下,建立了多基地搜潜范围模型、单机吊放声纳和浮标的主/被动联合多基地搜潜模型、潜艇运动模型,仿真分析了潜艇初始航向、海洋环境噪声、搜索样式等因素对联合搜索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潜艇初始航向角度对单机吊放声纳和浮标的联合搜索概率影响较小,海洋环境噪声的变化对单机吊放声纳和浮标的联合搜索概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影响吊放声纳检查搜潜效能的主要因素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吊放声纳检查搜潜时吊放声纳间隔、搜索阵形、直升机数量等因素对搜索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分析吊放声纳检查搜潜过程的基础上,对仿真环境进行假设,并建立吊放声纳搜潜蒙特卡洛法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对反潜直升机在一定条件下检查搜潜时影响吊放声纳搜潜效能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的相关结论对提高反潜直升机作战运用水平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直升机吊放声纳与声纳浮标搜潜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应召反潜作战样式,研究了吊放声纳和浮标两种情况下的潜艇搜索概率模型,并分析了点水次数,潜艇航速以及作用距离对吊放声纳搜索概率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浮标布放顺序和作用距离对浮标搜索概率的影响,最终对在应召作战模式下将吊放声纳和浮标的搜索效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应召作战模式下,采用吊放声纳搜索的方式所达到的搜索概率更高,且所需任务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7.
影响吊放声纳检查搜潜效能主要因素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吊放声纳检查搜潜过程的基础上,对仿真环境进行假设,并建立吊放声纳搜潜蒙特卡洛法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对反潜直升机在一定条件下检查搜潜时吊放声纳间隔系数、螺旋系数、探测点数和搜索阵型进行研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8.
直升机反潜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概念和常用方法,并将直升机反潜分解为搜索和攻击2个主要过程。建立了直升机的搜潜模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了搜潜和攻潜成功概率的实例计算,找到了吊放声纳与声纳浮标搜索时间和发现概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布放声纳浮标数量与发现概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面舰艇编队尾后方向的潜艇威胁,研究反潜直升机使用吊放声纳搜潜中的警戒扇面、兵力需求、参数决策等问题。通过分析锯齿形法特点、吊放声纳搜潜过程,建立了多机舰艇编队尾后搜潜的警戒扇面定量计算模型。研究了齿形法相邻探测点间距系数、搜索速度等制约因素,探索了吊放声纳作用距离与潜艇航速的定量关系,给出了已探测区等效圆半径的计算方法。仿真计算了舰艇编队尾后搜潜中实际对潜警戒扇面、最优间距系数、不同任务要求下的兵力需求。结果表明:配置2架直升机于舰艇编队尾后15海里处,可建立80.9°的对潜警戒扇面;齿形法最佳间距系数介于1.1~1.3之间。  相似文献   

10.
吊放声纳与声纳浮标在应召搜潜中的联合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介绍吊放声纳与声纳浮标各自在应召搜潜中的运用的基础上,针对两者在单独使用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搜潜策略,并从理论上说明了这种新的搜潜策略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磁探仪应召搜潜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经典的磁探仪应召搜潜方法,以某型反潜巡逻机为背景,建立了反潜巡逻机利用磁探仪执行平行航线、扩展矩形和螺旋形搜潜模型.对3种方法的搜潜概率进行分析,仿真了相同潜艇运动模型条件下,潜艇初始位置散布、初始距离、潜艇经济航速和海洋环境磁噪声对搜潜概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螺旋形搜潜效能最高;潜艇只进行航速机动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直升机搜潜的任务过程,结合蒙特卡洛法的随机抽样特性,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法的效能 评估模型,用以评估直升机使用浮标搜潜的成功概率。基于仿真实验对有人直升机搜潜、无人直升机双机编组 搜潜、有无人直升机协同搜潜的效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反潜巡逻机布放包围浮标阵应召搜潜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经典的浮标应召搜潜方法,结合实际搜潜过程,以某型反潜巡逻机为背景,建立了反潜巡逻机布放圆形阵、方形阵和三角形阵搜潜航路规划的数学模型。对3种阵形的搜潜效能进行分析,仿真了初始距离、潜艇初始位置散布、潜艇经济航速和海洋环境噪声级对浮标阵搜潜效能的影响。仿真结果分析表明:相同条件下,方形阵的搜潜效能要略高于圆形阵和三角形阵的搜潜效能;3种包围阵的搜潜效能均随初始距离、初始位置散布、潜艇经济航速和海洋环境噪声级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随机恒速运动目标的搜索方程及持续探测概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目标位置的初始分布和速度分布,给出了随机恒速运动目标在任意时刻位置和速度分布密度函数。定义了探测函数、目标存在和探测不成功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和目标存活概率函数,建立了基于目标速度分布的搜索方程并给出了其特征迹线解。在目标初始分布和速度分布均为圆正态分布条件下,分析了搜索方程特征迹线的基本特征和持续探测发现概率积分域的形态。给出了一个以直升机吊放声纳探测潜艇为背景的持续探测发现概率的算例,算例表明,对随机恒速运动目标持续探测的发现概率,与对静止目标进行持续探测的发现概率相似,服从时间的指数规律。  相似文献   

15.
随机运动目标区域持续探测概率的近似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随机运动目标区域持续探测的探测概率描述和计算问题。定义了探测函数及目标存在和探测不成功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推导了基于速度分布密度的搜索方程和基于特征迹线的方程的解。鉴于在搜索理论应用中难以获得时变的速度分布,以及搜索方程精确解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初始速度分布密度的对随机恒速运动目标的一个近似的搜索方程,给出了探测概率的解,并以直升机吊放声纳的一次探测过程,进行了算例仿真。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空潜对抗优势一直是向飞机一方倾斜的。有些国家已经在研制用于潜艇上的防空导弹,以提高潜艇在空潜对抗时的生存能力。文中介绍了潜空导弹的发展状况,对其作战效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潜空导弹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航空磁探仪搜索概率模型建立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反潜机使用磁探仪搜索潜艇的战术方法和搜索概率的解析式模型,根据典型搜潜战术方法做出假设,以此建立磁探仪搜潜概率的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