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长期载人航天器(下)实用型空间站之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是由16个国家参与研制的大型太空设施,重419吨,桁架长108.4米,由12个增压舱组成的舱段长74米,舱内总容积1202立方米,4对太阳电池阵构成的电源输出功率110千瓦,可同时容纳6名航天员工作生活。图中的曙光号功能货舱是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段,由美国出资、俄罗斯负责建造,重20.04吨,长12.6米,最大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2010,(1):21-21
2009年11月10日,俄罗斯联盟U型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了国际空间站的新对接舱“探索”,与已在站上的“码头”基本相同,将装在“恒星”舱的上方,作为联盟号和进步号飞船的对接口和太空行走的气闸舱。它还将为科学实验和物品存放提供更多空间,并为将由俄科学院研制的两个外部科学有效载荷提供供电和数据传输接口。“探索”舱由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建造,重4吨,直径2,6米,长4.6米,内部容积为12.5立方米。  相似文献   

3.
邸乃庸 《太空探索》2009,(11):38-40
2002年10月,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将长13.7米、宽4.6米、高4米、重12.5吨的右侧桁架S1送至国际空间站,这是空间站上由11块组件组成的整体桁架结构中的第3个组件。  相似文献   

4.
正1整体概况"国际空间站" (ISS)是由美国、俄罗斯主导,共有16个国家参与建造和运行的大型国际合作空间基础设施,是目前在轨运行的最大空间平台,支持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实验和长期的人类活动。自1998年正式开始建站以来,ISS已成功在轨运行二十余年。ISS于2011年基本完成大规模组件的组装工作,后续继续部署少量舱段进一步扩展其在轨能力。其总体设计采用桁架挂舱式结构,即以桁架为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5.
士元 《国际太空》2011,(6):28-36
经过10多年的建造,世界上投入资金最大、参与国家最多、建造周期最长、技术水平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国际空间站"(ISS),于2011年5月装上了最后两台设备——阿尔法磁谱仪-2(AMS-2)和快速后勤搬运器-3(ELS-3),它标志着这座"空间大厦"正式建成。"国际空间站"包含13个增压舱,其中8个用于科学实验和航天员居住,1个为空间站提供初始推进、姿控、通信和储存,4个用于对接。另外,还装有7段桁架结构、4对巨型太阳电池阵、1个移动服务系统和多台舱外仪器设备等。  相似文献   

6.
苏联准备在1988年底和1990年初向和平号空间站发射两个新舱段:D舱和T舱。这是苏联扩建和平号空间站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D舱(Module D)为服务舱,原计划1989年10月16日发射,但在地面测试时,发现Kurs自动对接系统存在问题,不够可靠,因而推迟到11月26日发射,并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D舱全长12.4米,最大直径4.35米,重19.5吨,有效载荷重7吨,舱内温度18~28℃。 D舱由3个压力舱室组成:过渡密封舱室、设备/科学舱室、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载人航天器(中)实用型空间站之和平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是苏联于1986年2月20日开始组建,至1996年4月26日组建完毕,形成由核心舱、量子1号舱、量子2号舱、晶体号舱、光谱号舱和自然号舱6个舱段组成的大型空间站,组建过程历时10年。"和平号"长31米、宽27.5米、高19米,增压空间350立方米,运行轨道倾角51.6度,近地点高度350千米,远地点高度400千米,额定乘员3人。  相似文献   

8.
日本自由飞行器平台SFU(Space Flyer Unit)是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经过基础研究和通产省经过预研,于1987年列入国家计划。它使用H-Ⅱ火箭发射,置于500公里高,倾角28.5°的轨道上,在完成几个月的实验和观测任务后,降到300公里轨道上,等待航天飞机回收。 SFU的直径为4.7m,高度为2.85m,采用八角形桁架结构,设6个有效载荷舱和2个公用舱,舱的外形为箱形。有效载荷舱的最大连续排热能力为380W,耗功为1kW。一、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9.
<正>载人航天器初期载人航天器"东方"号飞船"东方"号飞船是苏联最早期用来突破人类进入太空的载人航天器,质量约4.73吨,长约7.35米,由密封的乘员舱和非密封的设备舱两部分组成,乘员为1人。图为在厂房内将上方直径2.3米的球形乘员舱和下方的圆锥形设备舱组装在—起,成为完整的"东方"号飞船。"东方"号飞船的乘员舱比较狭小,仅能容纳一个人,舱内大气压与地面相同,舱内温度15℃~20℃,相对湿度30%~70%,电源由蓄电池提供。乘员舱有两个圆形舱门,一个是降落伞舱门,一个是弹射座椅舱门。  相似文献   

10.
钱卫 《太空探索》2023,(2):30-37
<正>2022年12月,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进行了两次空间行走,其中的重要工作,就是部署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板(ROSA)。其中一对安装在S4桁架的3A位置,另一对安装在旧4A太阳能电池阵列的顶部。此前的2021年6月,国际空间站航天员就在P6桁架上安装了两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板。这件事比中国空间站展开柔性太阳能电池板晚了差不多两个月。也就是说,在这个领域,中美基本上已经是并驾齐驱了。  相似文献   

11.
江山 《太空探索》2005,(1):F003
2004年11月29日,俄联盟TMA-5号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码头号气闸舱分离后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上的曙光号功能舱完成重新对接,目前两名航天员已经返回空间站。莫斯科时间12点29分联盟TMA-5号载人飞船开始与码头号气闸舱分离,3分钟后船站分离。接着航天员操纵飞船,飞到距码头号30米的位置,然后再驾驶飞船重新飞向国际空间站,于莫斯科时间12点52分与空间站的曙光号功能舱完成对接。整个重新对接的过程用了23分钟,比原计划的31分钟缩短了8分钟。对接完成后,两名航天员花费了约一个半小时检查对接口的密封状况。在确认一切正…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叙述汞离子推进系统寿命试验设备的设计概况及其主要部分的结构,对于设备的设计原理也作了相应的介绍。这台设备由两个试验系统构成,每个系统包括直径1.0米的主舱、直径0.4米的副舱和配电舱。还配有一台微型计算机,用来进行寿命试验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这一试验设备可为两台5至12厘米汞离子推进系统同时进行一年左右的连续运转提供一个满足寿命试验要求的空间模拟环境。  相似文献   

13.
□□2003年5月28日晚,胡锦涛主席和夫人参观了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空间科学-生产中心。在装配车间里,胡主席参观了“国际空间站”的功能货舱(FGB)。据中心的总经理A.Medvegev介绍说,该舱是在1998年造的,是“国际空间站”的第1个舱。当时为了保险,同时造了两个。希望这个备份舱  相似文献   

14.
据苏联自己最近透露,1983年3月2日发射的宇宙-1443空间站,确实是由轨道舱和大型回收舱(又称下降舱)两部分组成。全长约13米,直径约4米,重量20吨左右,在与礼炮-7—联盟T-9对接后,该轨道复合体的总重达50吨。两个太阳帆板总面积为40平方米,输出功率为3千瓦。回收舱状似喇叭,很象美国双子座飞行器。宇宙-1443发射一星期后,与礼炮-7前部对接装置对接上,并为礼炮-7轨道站送上3吨货物,这些货物有日用品、生保设备和实验仪器。苏联人称该飞行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沐浴在中秋皎洁月光之中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响起了一声巨大的轰鸣声。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在"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踏上了它的太空旅程。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备份目标飞行器的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  相似文献   

16.
一、主要性能参数与组成经过一年多来对构型的全面重新设计和因俄罗斯加盟带来的频繁磋商,国际空间站的布局和接口作了重大调整,其研制成本可比原计划减少70亿美元,进度则推迟了3年。不过为自由号空间站前10年所完成的大量预研攻关工作没有白费,有75%的硬件可以继续在改名的阿尔法号国际空间站上使用。阿尔法号国际空间站最终设计方案的主要参数和组成请见表1。国际空间站组成如下:1.有6个实验舱它包括1个美国实验舱;1个欧空局附加实验舱(APM);1个日本实验舱(JEM),该舱除提供国际标准有效载荷机柜外,还有…  相似文献   

17.
一、空间站计划美国宇航局(NASA)继航天飞机计划之后于1982年5月又着手大型空间站计划的工作。经过预备设计阶段后,计划在高度为460公里的圆形轨道上建造可以长期停留4~8人的空间站。空间站将分两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完成桁架结构的悬臂安装,以及舱外机械手和可产生75kW的太阳电池板的安装,日本、美国、欧空局各完成一实验舱和居住舱结构。第二阶段安装上下龙骨,其呈矩形形状,可以增强暴露部分的有效载荷能力,同时还安装太阳热发电装置以增加供  相似文献   

18.
2001年航天员承担了更为繁重的太空建筑任务.为国际空间站增添了三个舱段(美国命运号实验舱、美国探索号气闸舱和俄罗斯码头号对接舱)和一只手臂(第一套遥控机械臂系统).  相似文献   

19.
24.什么是气闸舱?航天员太空行走为什么要用气闸舱? 气闸舱是指居于两个气压不同的环境之间的过渡舱,在载人航天器上就是居于加压座舱与宇宙真空之间的过渡舱,目的是在人员和物件通过时防止两个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流。这个词是直译,也可译成“气压过渡舱”。气闸舱有两个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孝文 《飞碟探索》2008,(12):38-39
2008年9月25日,中国的神七飞船顺利升空,这次航天任务的重中之重是航天员要进行太空行走。太空行走,又叫舱外活动,因其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所以风险很大。在地面以上300千米的轨道中以每秒7.7千米的速度飞行,同时还要一丝不苟地完成舱外活动任务,其难度呵想而知。因为舱外活动中存在的大量风险会给航天员造成很大压力,所以太空行走并未被列入例行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