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孙海荣 《航天员》2011,(5):21-22
随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飞向茫茫太空,航天员将在太空拥有新家。天宫一号在太空运行两年,随时准备迎接航天员驾乘飞船入住。航天员要在其中工作、生活并开展科学实验,因此这个家“家具”众多,功能丰富。  相似文献   

2.
陈曦 《航天员》2013,(2):52-55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诞生了第一位女航天员,而在生物界也诞生了第一位返回地球的“蜘蛛航天员”。这只蜘蛛名叫“纳芙蒂蒂”,是一只红背跳蛛。也叫“约翰逊跳跃者”蜘蛛。它是第一只完成了太空生活后成功返回地球生活的蜘蛛,在国际空间站里共度过了一百天的太空生活。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2007,(1)
进入太空是每位航天员的梦想,但并不是所有的航天员都能够如愿以偿,因为发射次数和运载人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航天员甚至一生都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航天员非常珍惜每次飞行机会。在飞行任务期间,大部分航天员都喜欢在工作之余写太空日记,记录自己的工作、生活、感受和经历等。有些航天员一直珍藏着自己的太空日记,没有向公众展示,有些航天员则建立博客,在博客上写太空日记,让"粉丝"们能在第一时间分享他们的太空体验。华裔航天员卢杰博士,在执行国际空间站第7长期考察团任务期间,写了很多精彩的太空日记。我们刊载其部分,让读者体验航天员的太空生活。以下是他的日记内容:  相似文献   

4.
林楠  郭亚光 《航天员》2010,(1):20-24
2009年,美国、欧空局和中国进行了新一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其中都有女预备航天员。在枯燥单调的太空生活中,女性航天员一直大受欢迎,她们那异于男性的绚丽风彩,犹如太空中灵动的花朵,从一绽放便倍受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5.
浩淼的太空装点着无数人的梦,当航天员在太空遨游或漫步时,我们不禁去想象生活在太空是怎样一番情景,又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呢?国际空间站第33期长期考察组指令长萨尼塔威廉姆斯(suniWilliams)值守国际空间站期间,与我们分享了一次“受挫”的太空出舱活动全过程。尽管数天后她和同事再次进行出舱活动时顺利完成了未完的任务,但那次出舱活动的失败以及为再次出舱的准备过程都更直观、更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航天员生活在太空中别样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6.
2007年,共有7名航天员从NASA退役,其中有5名航天员自谋新的出路,有2名航天员因“情敌风波”被NASA解雇。这7名航天员的简要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7.
2005年9月19日,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美国最新的航天计划。根据计划,美国将于2018年前将4名航天员送上月球,此后逐步在月球上建立一个航天员常驻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送6名航天员登陆火星并在火星上常驻500d。鉴于航天飞机将于2010年退役,NASA已选定由航天飞机外挂燃料箱、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主发动机等主要部件改装的运载火箭作为今后载人航天的运载工具,而航天员将乘坐载人探索飞行器(CEV)进入太空。其中,用于执行登月乃至登陆火星任务的CEV体积更大。目前,专家已着手设计月球着陆器,着陆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一个通过火箭发动机实现软着陆的四足着陆平台,上部则是将完成登月使命的航天员送回月球轨道的飞行舱。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14,(3):76-76
1963年6月16日,捷烈什科娃乘“东方”6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世界首位女航天员,开启了女性飞天的光荣历史。2012年6月16日,刘洋同其他两名男航天员一起,搭乘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太空,开创我国载人航天史的新华章,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相似文献   

9.
可乐星战     
航天飞机在进入太空飞行后不久,各种与航天或航天员相关的太空微重力研究便应运而生,航天员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自然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保持航天员良好的工作状态,NASA在分析航天员对太空生活及食品的反馈后认为,如果能够像  相似文献   

10.
文野 《航天员》2011,(2):58-59
2010年12月15日,意大利航天员保罗·内斯波利(Paolo Nespoli)作为国际空间站第26长期考察组成员,和俄罗斯航天员德米特里·孔德拉季耶夫(DmitryKondratyev)、美国航天员凯瑟琳·科尔曼(Catherine Coleman)一起,搭乘俄罗斯"联盟TMA-20"飞船飞上太空,进驻国际空间站,开始为期近半年的太空生活。保罗到达国际空间站后,像常驻过太空的大多数航天员一样,在忙而有序的工作间隙,会把自己工作生活的情况通过微博向地面同胞们传达,特别是他们总会发布一些在太空中拍到的精美照片。因为角度的新颖、设备的高端,这些照片往往一出现就会吸引人们的眼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动态     
《航天员》2014,(6):47-48
航天员刘旺作客中北大学 10月16日,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出席了中北大学第68期中北大讲堂,并作了题为《人在太空》的讲座。讲座中。航天员刘旺以人类对太空的向往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了太空环境、中国载人航天系统构成、神舟九号太空飞行活动和人类航天的未来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日本时间2010年4月20晚上10点08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安全降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跑道上。标志着这次向国际空间站补给物资的任务圆满完成。其中一位日本“妈妈航天员”——山崎直子.也因此成为航天飞机退役之前最后一位到达太空的日本人。  相似文献   

13.
钱航 《航天员》2014,(4):62-64
航天员在太空种植植物,目前已成为他们在密闭的空间站内,调节身心的有效方式。不过随着未来太空技术的发展,太空种植将成为太空中的一种潮流产业,而那时如果还让身兼科研重任的航天员米负责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太空温室     
沈羡云 《航天》2011,(2):42-45
对于未来的载人航天来说,在太空中种植植物将是一种生存的手段。不仅是因为在无法从地球上获得食物的时候,植物可以提供食物,而且植物还可以产生可供呼吸的空气和饮用的水。同时,照料植物也是航天员在漫长无聊太空的旅程中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对于维持航天员良好心理状态至关重要。总而言之,植物和人类将最终生活在一起,维持着航天员在太空和其他星球上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1961年,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第一人。8年以后,美国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茨·奥尔德林成功地登上了月球的表面。这是至今为止人类所到过的最远距离。  相似文献   

16.
《航天员》2012,(1):52-54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那么.当航天员站在地球之上的太空时,对于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又有何思考,能看多远呢?2011年10月19日,第29长期考察组指令长迈克·福萨姆(Michael Fossum)在距地球278千米的太空,接受了地面太空网记者维琪的视频采访。以下就是福萨姆关于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一些看法,以及对于我们应当如何激励人们去探索太空的思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远见!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漏水是很平常的事,可是在太空尤其是在执行出舱活动时,漏水可真不是小事,它可能使航天员有“窒息”的生命危险。不久前,意大利航天员卢卡·帕米塔诺(Luca Parmitano)在进行太空行走时,就因“头盔”漏水不得不提前终止任务。之后,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回忆了那次太空历险经历,与我们一起分享他是如何度过这次惊险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不到10年之前,中国已经将自己的首位航天员送入太空轨道。现在,北京正努力创造自己在太空中的多舱前哨,推出了“天宫”计划。  相似文献   

19.
雨轩 《航天员》2013,(4):72-75
2013年6月26日上午,神舟十号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成功返回地面,这距离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飞太空已有10年之久。10年间,中国恰有10名航天员进入太空,而神十也恰好是我国神舟飞船系列的第十艘飞船。  相似文献   

20.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4,(10):10-13
韩首位航天员辞职惹争议 8月12日,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称,韩国首位航天员李素妍已因个人原因从该院辞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称,李素妍向该院发了辞职信,该院同意了她的要求。李素妍现年36岁。她2008年在耗资260亿韩元(2540万美元)的韩国航天员培养计划下同两名俄罗斯航天员一起乘飞船进入太空,成为韩太空第一人。在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完成两年的义务服务期后,她2012年突然提出休假并前往美国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2013年8月,她与一位韩裔美国人结婚,之后取得美国绿卡。李素妍的辞职让韩首项航天员计划终结,引发政府浪费纳税人钱财的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