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4月12日上午,《航天员》杂志第四次编委会暨理事单位年会在北京航天城召开。《航天员》杂志编委会主任陈善广、副主任孙锦云、荣誉主编杨利伟、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宏峰、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以及上级机关领导、各位编委、理事单位的代表等6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航天员》杂志副主编白延强主持。  相似文献   

2.
《航天员》2014,(4):14-15
2014年7月4日,《航天员》杂志举办了栏目协办研讨会暨2014年理事单位年会。会议对杂志编办工作进行了深入总结,对未来工作进行总体策划,与会杂志编委、专家及理事单位代表共同探讨了《航天员》杂志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2012,(2):14-15
2012年3月6日,《航天员》杂志第七届编委会暨理事单位年会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协作楼胜利召开。上级机关领导、新聘请的杂志高级顾问、编委、理事单位代表等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2010年1月23日,《航天员》杂志第五届编委会暨理事单位年会在北京航天城召开。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航天员》杂志主编陈善广在会上作了2009年度工作报告;孙锦云副主任介绍了《航天员》杂志社组织的“2009年度十大载人航天新闻”评选办法;航天英雄杨利伟公布了十大载人航天新闻的评选结果;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董重庆书记在会议最后进行了总结发言。会议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白延强副主任主持。  相似文献   

5.
《航天员》2010,(1)
<正>2010年1月23日,《航天员》杂志第五届编委会暨理事单位年会在北京航天城召开。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航天员》杂志主编陈善广在会上作了2009年度工作报告;孙锦云副主任介绍了《航天员》杂志社组织的"2009年度十大载人航天新闻"评选办法;  相似文献   

6.
《航天员》2014,(2):32-32
2014年3月10日下午,《航天员》杂志在北京航天城召开了第九届编委会,这是《航天员》杂志编委会调整、主管单位变更后召开的首次编委会。2013年,《航天员》杂志主管单位调整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11,(2):80
2011年3月22日,《航天员》杂志2011年度专题策划暨评刊会在北京航天城中国航天员中心举行。会议邀请了著名军事专家、《世界军事》及《中国军队》总编辑陈虎,著名航天专家、《国际太空》主编庞之浩,高级编辑、《小读者》执行主编杨宗,《中国空军》编辑张学锋,著名80后作家沈诗祺,读者代表简一平、谢丽君、刘伊玲等众多人士参加。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13,(12):54-55
本刊讯11月13~15日,由《中国航天》杂志主办,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协办的《中国航天》理事会2013年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和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等理事单位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航天控制》2012,(2):4
2012年3月23日~25日,《航天控制》理事会在海南三亚召开了第一届会议,会议由《航天控制》主编齐春棠主持,各理事单位代表共23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理事会章程,颁发了理事单位证书,与会人员围绕对《航天控制》期刊发  相似文献   

10.
小月 《航天员》2010,(6):50-51
以"同一颗星球、同一个希望、同一个未来"为主题的第23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吸引了来自18个国家的58名航天员参加,《航天员》杂志在第5期报道了会议消息,但因时间关系,还有一些精彩内容没有来得及与大家分享,特整理相关资讯,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航天员》2006,(2)
最近,编辑部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他们给编辑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给《航天员》杂志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在这里,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对《航天员》杂志的支持与厚爱。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航天员》2006,(1)
最近,编辑部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他们给编辑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给《航天员》杂志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在这里,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对《航天员》杂志的支持与厚爱。  相似文献   

13.
《航天员》2009,(2):10-11
2008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也是《航天员》杂志长足进步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一方面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理念,努力探索编辑新思路,杂志质量稳步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加强杂志的平台建设,刊物发行工作逐步推进,“航天员体验营”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航天员》杂志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我们始终充满信心,也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我们希望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航天员》杂志名副其实地打造成“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普及载人航天知识”的坚固阵地,使《航天员》杂志真正成为我国科普期刊的新品牌,并逐步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12,(10):54-55
本刊讯《中国航天》理事会2012年工作会议于9月12~14日在浙江宁波举行,来自各理事单位和编辑部4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航天》杂志主办方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刘建军主持。会议的协办方宁波星箭航天机械有限公司严国元董事长首先致辞,他对航天界的朋友们来到宁波星箭表示热烈地欢迎。  相似文献   

15.
《航天员》2014,(4):78-78
亲爱的《航天员》:你好!每次收到邮递员送来的《航天员》杂志时,我都非常激动,迫不及待的想立刻打开,一睹为快,看看一期《航天员》又会为我们“揭秘”哪些航天趣事啊!  相似文献   

16.
国际空间站第一位华裔站长焦立中(Leroy Chiao),法国航天员简·弗朗考斯·卡瓦略(Jean-Francois Clervor)和航天法律专家亚塞·杜拉博士(Dr Arthur M.Dula)做客新浪,参加由《航天员》杂志和赫浪网联合举办的世界航天员网上见面会,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航天员》杂志副主编肖志军担任翻译。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2010,(2):14-17
2010年4月14日清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了玉树县境内绝大多数房屋倒塌,两千多人遇难。闻悉灾情,中国航天员中心组织向玉树灾区捐款捐物,航天员们说,"我们希望借助《航天员》杂志,呼吁更多的人去关心和帮助玉树灾区,希望玉树同胞早日走出灾难,重建家园。我们为同胞们祈福……"  相似文献   

18.
《航天员》2014,(1):53-53
2013年12月上旬,“航天员进校园”活动走进广东省广州、佛山、东莞等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航天英雄杨利伟,《航天员》杂志编委会副主任、著名航天科普专家孙锦云教授以及神十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走进当地中小学及高校,与学子们畅谈飞天梦想,开展了别开生面的“零距离”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9.
林楠 《航天员》2010,(2):24-25
清华园“开班进行时” 为培养我国高层次的研究型、复合型航天员.2005年底.航天员工程硕士班在清华大学开班.中国首批航天员全部出席了开班仪式。同时.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陈善广接受了清华大学兼职教授的聘书.并为清华航天航空学院的师生们作了题为《航天医学工程理论与实践)的精彩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20.
《航天员》2009,(5):10-13
国庆六十周年,华夏同胞共贺华诞。神五航天员杨利伟,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通过《航天员》杂志以文字的形式向祖国生日献上祝福,祝祖国生晶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