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圣冬冬 《上海航天》2012,29(4):48-48
据报道,美众议院科学委员会和空间技术委员会近日对美国联合极轨卫星系统(JPSS)和地球静止轨道环境观测R系列卫星(GOES-R)的性能和经费情况进行了检查。美国自1960年4月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以来,目前已经发展了静止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两个系列。为提高美国气  相似文献   

2.
晓春 《卫星应用》2006,14(2):60-60
2006年5月24日,美国海洋大气局(NOAA)与航空航天局(NASA)联合研制的新一代静止轨道业务环境卫星-N(GOES—N)历经几次延期后终于发射成功。它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气象卫星,也是GOES卫星系列自1975年10月首次发射以来的第13颗,其跟踪定位飓风的精度比上一代卫星高4倍。GOES—N卫星经过在轨测试之后将交给NOAA运行管理。该卫星入轨后将更名为GOES-13,并作为备份卫星贮存在轨位上待命。  相似文献   

3.
施伟璜 《上海航天》1995,12(6):44-48
概要介绍国外极轨气象卫星珠现状及发展计划,并阐述了极轨气象卫星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
美国新一代气象卫星系统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新一代气象卫星系统发展情况,包括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系统(NPOESS)和静止轨道业务环境卫星-R(GOES-R)系统,以及国家全球业务环境卫星系统(NGOESS)概念研究情况,最后总结了新一代气象卫星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5.
李卿 《中国航天》2008,(6):8-12
中国是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自行研制、发射太阳同步轨道(极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FY-1)于1988年和1990年分别发射了A、B两颗试验卫星.经重大改进后,1999年和2002年分别发射了C、D两颗业务应用卫星,在轨运行寿命均已超过5年.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FY-3)也已发射.星上装载8种探测仪器,其探测谱段覆盖了从微波到紫外光.  相似文献   

6.
FY—1C极轨气象卫星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孟执中 《上海航天》2001,18(2):1-7,23
在概述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外极轨气象卫星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极轨与静止轨道两种气象卫星的业务应用卫星体系,重点介绍了“风云一号”(02星)即FY-1C极轨气象卫星的任务、总体设计、技术特点、关键技术以及所取得的进展。最后简述了新一代有轨气象卫星FY-3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7.
2005年5月21日,美国用德尔它2-7320火箭成功发射了“诺阿”N极轨气象卫星。该卫星由洛马公司制造,是美第三代“诺阿”极轨气象卫星(又称“极轨环境业务卫星系统”(POESS))中的第4颗。它入轨后改称“诺阿”18,将替代2000年9月开始运行的“诺阿”16,并与2002年6月发射的“诺阿”17一道工作。工程总耗资高达3.41亿美元。2006年5月24日,美又用德尔它4M 火箭发射了首颗第四代静止气象卫星“戈斯”N(GOES-N,亦即“静地环境业务卫星”N)。该卫星原定于2005年7月发射,后因技术原因而推迟。开路先锋在气象卫星出现之前,场地观测是气象工作者获…  相似文献   

8.
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及其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军 《航天器工程》2008,17(3):23-28
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自1988年至今,我国已先后成功发射了4颗风云-1极轨气象卫星和4颗风云-2静止气象卫星,顺利完成了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从试验到业务卫星的跨越。由“风云”气象卫星获取的地球大气和地表信息已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与分析等多个领域。文章介绍了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地面应用系统组成、“风云”卫星产品及应用,最后展望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文建 《上海航天》2001,18(2):8-14
介绍了我国第一代极地气象卫星“风云一号”(FY-1)系列和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FY-2)系列的发展历程、主要性能。FY-1系列包括4颗卫星及其相应的地面数据接收、处理和应用系统。介绍了FY-2后续卫星及FY-3的发展计划。最后还介绍了遥感卫星遥感器辐射校正场计划。  相似文献   

10.
阳光 《航天》2012,(3):23-23
NASA称2011年10月底发射的“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系统准备项目”(NPP)极轨气象卫星上的一台关键遥感仪器受到污染,性能将降低,卫星投入使用时间也将推迟到3月初。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海洋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孕育着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对人类生存具有巨大的影响.监测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研究和利用海洋的首要问题.利用卫星技术对大面积海域进行实时、同步、连续的监测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海洋监测的主要手段,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等世界主要的航天国家,在海洋卫星发展方面都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返回式卫星遥感和科学试验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返回式卫星是一种用于国土普查的遥感卫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某研制成功3种型号的返回式卫星,并进行了17次发射。利用这种遥感卫星,我国进行了国土资源普查、大地测量以及河流海岸监测等方面的工作,获得了大批有价值的遥感资料。这些资料应用于城乡规划、水利建设、地质资源勘探以及考古等不同领域,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美国军用卫星现状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从60年代初开始发射军用卫星,迄今已发射了数百颗。这些卫星在侦察、监视、预警、通信和气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就动用了由“大酒瓶”静止轨道卫星、“雪貂”-D极地轨道卫星和“折叠椅”大椭圆轨道卫星等8颗卫星组成的电子侦察卫星系统,由KH-12、“长曲棍球”、“太阳神”-1和其它小卫星等10~12颗卫星组成的成像侦察卫星系统,16颗海洋监视卫星系统以及“国防支援计划”(DSP)等30多颗卫星,为美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资料。 美国发射的军用卫星约占美国发射卫星数量的一半。这些卫星数量多、种类全,从性能上讲主要分为6类,即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通信卫星、测地和绘图卫星及国防气象卫星。  相似文献   

15.
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是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之间的桥梁,是实现卫星应用的手段与基础,是体现卫星效能,获取其收益的重要保证。地面应用系统与设备的制造与应用卫星的制造一样,是卫星产业链中最主要的两环。因此.必须像重视卫星研制一样重视应用系统的研制。  相似文献   

16.
王家胜 《中国航天》2001,(3):9-13,17
一、引言 1945年,英国人克拉克曾在一篇文章中大胆地提出了利用3颗地球静止轨道人造卫星进行准全球通信的设想。当时人类还未步入宇航时代,这一有关应用卫星的设想无疑带有浓厚的科学幻想色彩。但到了50多年后的今天,它不但变成了现实,而且发挥得淋漓尽致:通信卫星作为空间技术和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美妙结合,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各种卫星中最早投入商业市场,效益最为显著的一种。通信卫星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信道质量高,通信容量大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国际、国内或区域通信、军用通信、海事通信、电视广播以及航天器的跟踪和数据中继…  相似文献   

17.
卫星技术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取更多、更详尽的伊拉克情报,以便为美国的外交和军事决策提供依据,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动用了多种卫星严密监视伊拉克的一些特定设施。美国目前部署的军用卫星系统覆盖了对伊作战所需要的各个信息领域,动用的卫星种类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等多种类型。美国在其本土的21处和本土之外的15处基地上共33600人在对伊拉克战争进行天基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9,(3):35-35
分属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10日11时55分(北京时间11日0时55分)在西伯利亚上空约790公里处相撞,所产生的碎片云有可能威胁到在轨航天器的安全。撞击事件是由美国国防部的“空间监视网”观测到的。“空间监视网”随后开始对两团碎片云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19.
袁俊 《中国航天》2005,(2):37-41
军用卫星的发展,给军事行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近十几年来,美国的军事卫星在局部战争中支援美军的地面行动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的70多颗卫星在海湾上空组成了侦察、监视、情报、通信、导航、定位以及气象保障系统,美军称之为"第一场  相似文献   

20.
b)静止轨道自旋卫星的星地成像技术 FY-2卫星在静止轨道以100r/min的速度旋转,扫描辐射计光学镜筒随卫星旋转,卫星自转1周为600ms,自西向东扫过地球1次,时间约33ms.形成一条视场角为20°的扫描线,获取地球和部分太空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