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航炮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在热校靶靶试精度调整过程中面临地面热校靶靶试精度低问题,需要依靠进行反复的实弹射击,而这一过程通常要花费很大代价(消耗弹药、降低航炮的使用寿命等),利用仿真技术建立航炮仿真模型,并将其置于虚拟试验的环境中进行测试[1],找出热校靶弹着点的分布规律,应用到地面热校靶,有利于实现航炮的靶试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缩短靶试周期。本文采用CATIAV5平台建立航炮系统仿真,通过仿真模型的研究[2],提高热校靶靶试精度。  相似文献   

2.
直升机操纵杆振动特性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放  陈铭  徐冠峰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10):2209-2215
基于直升机铰链力矩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倾斜器操纵杆载荷的计算模型.在参考常规飞机测试元件的基础上,研制了具有足够强度和灵敏度的测力元件,通过地面试验解决了测量精度与飞行安全之间的矛盾,成功地进行了飞行试验, 并获得操纵杆载荷这一重要参数.本文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激振力的频率与主旋翼的1倍和2倍频率接近.可以满足工程计算要求,为直升机操纵系统的设计和检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钱锟 《国际航空》2008,(11):54-57
F-22A战斗机采用了内置航炮舱的设计,这种设计虽然隐身效果好,但也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弹药发射产生的易燃易爆气体在航炮舱中聚集对飞机构成了潜在威胁。为此,F-22A的联合试飞队进行了航炮集成专项飞行试验,由于这类试验难度大、风险高、技术复杂,F-22A采用的数据采集方法、试验方案以及经验教训均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飞机结构动力设计中,航炮与其支承结构的匹配关系是关系着结构设计成败的极重要的问题之一。 通过对地面上支承航炮的板簧系统、对供地面试验用的模型结构及对实际结构的响应计算,可求出航炮与其支承结构相匹配的设计曲线。本文给出了一组可供实际使用的匹配曲线。再利用冲击载荷谱图作为实现匹配设计的技术途径,以期实现最佳的结构设计,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动力强度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5.
飞机风挡雨刷系统地面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进行飞机风挡雨刷系统地面试验的试验方法。提出等效降雨强度的概念,并按照雨量相等的原则,把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主风挡玻璃遭遇的降雨强度转换成风挡雨刷系统地面试验所需的等效降雨强度,为风挡雨刷系统的地面试验提供一个较为真实的降雨环境,解决了进行风挡雨刷系统地面试验的关键问题。通过工程实践,证明本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中远程弹道导弹飞行试验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靶场飞行试验次数有限,且很难进行全程飞行试验,如何将飞行试验落点向全程飞行试验落点的折合,是命中精度指标评定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采用飞行试验弹道重建技术,辨识出影响飞行试验弹道和落点偏差的主要内外干扰项,实现制导工具误差、制导方法误差及非制导误差向全程弹道的折合,工程实践表明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低速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技术具有试验成本低、风险低、试验条件可控、试验数据精度高等优点,是支撑新型飞行器研制和新技术验证的重要试验技术。飞行控制系统作为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平台的核心系统,与原型机的系统相似是保证试验结果反映原型机稳定与控制特性的关键。从试验相似准则出发,针对飞行控制系统的相似要求进行分析和仿真,研究了其需要满足的相似关系及其模拟方法,分析了飞行控制律相似性转换的方法、系统采样频率的确定以及飞控系统部件动态特性对飞机响应的影响等问题,最后开展了试验验证,验证了飞行控制系统实现以及试验结果应用于原型机飞行稳定与控制响应特性预测的可行性,为低速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依据,为其工程化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空战格斗任务面临环境高复杂性、博弈强对抗性、响应高实时性、信息不完整性、边界不确定性等多项挑战。为此,已建立人类飞行员空战格斗飞行机动数据库ACED(Air Combat Engagement Database),系统采集人类优秀飞行员空战格斗飞行机动数据。基于该数据库,首先分析了空战格斗飞行机动方程,提出应重点分析飞行员在空战任务中的滚转角及法向过载决策指令;研究确定了近距空战格斗任务中的人类飞行员飞行机动决策时间窗,并采用能量谱分析方法确定了飞行员在近距空战格斗飞行机动中的滚转角决策频率;针对采用航炮作为主武器的近距空战格斗任务,研究了近距空战格斗敌机轨迹预测算法。相关方法可有效预测航炮炮弹生命周期内的敌机未来轨迹,有力支撑了航炮自动火控算法的研发,助力在相关空战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本文系列应用示例验证了已建立的空战格斗飞行机动数据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飞行倾斜角对时差测向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时差体制测向原理为基础,分析了飞行倾斜角对双基线时差测向精度的影响,旨在为机载测向系统试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航空射击武器的后座力对其载机有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设法减小这些影响。本文就JL8飞机航炮后座力过大对飞机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降低航炮后座力的必要性。同时还就如何解决航炮后座力过大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降低JL8飞机所装23-2航炮后座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决定导弹飞行试验计划测得精度能力的因素有:被试系统(即惯性制导系统、天文导航系统等)的误差模型;测量系统(即外测系统、遥测等)的误差模型;数据精度;飞行试验前得到的先验信息;弹道(或轨道)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这些因素可以用数字计算机进行仿真,并且可以借助加权最小二乘回归法对具体的精度值求得定量的统计指标。在设计试验计划阶段,数字仿真和统计分析可用来进行综合研究,以便使弹道、测量系统和飞行前试验计划要求等试验条件达到最佳。通过正确的试验设计,常常可以把飞行试验计划测量精度的能力提高10-100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民用航空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在我国空域的飞行量也快速增长。为了提供连续的空中状况显示,提高空中监视精度,确保飞行安全,有必要实行雷达组网。发展实施多雷达数据处理系统。本文研究了实施空管多雷达数据处理系统中需要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并针对不同的问题寻求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为以后的实际系统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某型教练机进行空中航炮发射时,左发出现喘振,并在喘振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二次喘振和发动机状态未自动恢复现象,飞行后分析飞参并检查发现左发集气盒穿透性裂纹漏气,从而得出左发二次喘振和其状态未自动恢复故障是集气盒漏气造成,更换集气盒后,通过地面试车检查和空中航炮发射试飞验证,左发喘振保护系统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某发动机切油防喘时的数学模型, 结合飞行试验所获取的数据, 计算了6种飞行条件下发动机最大工作状态下的推力变化规律, 为分析和解决有关由于防喘系统工作带来的问题提供依据, 且可为新机防喘系统设计和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军  潘文瀚 《飞机设计》2011,31(5):64-67
地空靶场实时GPS差分高精度测量系统是当代飞机飞行试验中解决火控系统标校、测控系统校飞或导弹武器系统精度试验等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地空靶场测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伪距观测量的GPS实时差分定位的原理以及对数学模型的分析,论述了将GPS实时定位技术应用于地空靶场中机载或弹载导航系统的实现方法。文中详细的规划了基准站...  相似文献   

16.
介绍“微波空间定位系统”及其在飞行试验中的应用,该系统达到的定位和测速精度与电影经纬仪相近,比雷达高,便携式的KDCC系统,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维护简单,是一种具有高经济效益的飞机航迹测量系统。该系统可用于飞机性能,操稳和系统试飞的测试,也可推广用于某些制导武器的弹道测试。已成功地在飞机的飞行试验中应用。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将为提高校准精度,降低试飞成本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俄罗斯试飞员进行飞机强度飞行试验的方法,介绍了飞机强度飞行2试验的目的,飞行试验的准备及试飞的问题。最后介绍评定飞机振动科技司的方法。本文可供有关试飞工程师和度忒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某型飞机执行航炮连续打靶任务中,再次出动时航炮出现空中卡弹停射故障,对其进行机理分析,找出了故障原因,可为后续同类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再入返回飞行试验深空网干涉测量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我国深空测控网的深空干涉测量系统在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中首次正式执行任务,北京深空干涉测量中心组织佳木斯、喀什深空站对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进行了高精度干涉测量。针对深空站天线无法短时交替观测射电源,从而无法进行干涉测量系统差标校的问题,利用基于稀疏标校数据平滑内插、高精度钟差建模、环境参数时延补偿的数据综合处理策略,实现了干涉测量系统差高精度标校。利用飞行试验器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信标下行信号进行干涉测量获取时延观测量,用于飞行试验器联合定轨。联合定轨残差结果表明,深空网干涉测量时延测量精度在1ns水平,对应约100nrad测角精度,可以为飞行试验器精密定轨提供高精度测量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航炮射击试验中常采用的航炮-板簧系统为对象,提出计算后座力的简易方法。基本观点是以航炮射击时的膛压为外载荷,建立航炮-板簧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将后座力作为内力响应来看,从而可用SAP5程序作模态分析并计算内力响应。用FFT对响应作谱分析,根据各阶模态在响应中的贡献,对航炮支承结构影响后座力的因素作出分析与评价。所求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十分相近。所提出‘的计算方案可用于飞机结构与航炮系统的后座力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