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利用地球同步轨道GOES6~12卫星1986-2006年约两个太阳活动周期的高能电子角通量密度数据,分析了在地磁平静期或不同程度磁暴期间高能电子通量的变化,为建立更精确的航天器内部充电动态模型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同步轨道高能电子通量随太阳活动周期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在太阳活动极大年通量较低,极小年反而较高;高能电子通量随季节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在冬至和夏至附近通量达到最低值,春秋分附近达到最高值;Dst指数最小时,对应的高能电子通量一般较低。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地球同步轨道GOES~12卫星1986-2006年约两个太阳活动周期的高能电子角通量密度数据,分析了在地磁平静期或不同程度磁暴期间高能电子通量的变化,为建立更精确的航天器内部充电动态模型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同步轨道高能电子通量随太阳活动周期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在太阳活动极大年通量较低,极小年反而较高;高能电子通量随季节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在冬至和夏至附近通量达到最低值,春秋分附近达到最高值;Dst指数最小时,对应的高能电子通量一般较低.  相似文献   

3.
基于NRLMSISE-00大气模型讨论日地空间环境对地球低纬度地区边缘大气密度的影响,提出预测地球低纬地区边缘大气日平均密度的简化模型法和经验法。简化模型法利用地磁活动和太阳活动的11年准周期特性,通过预测地磁活动和太阳活动的变化规律以预测地球边缘大气密度。经验法则直接利用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的日平均密度变化曲线经过傅里叶变换处理得到日平均密度变化规律曲线,然后将曲线拟合得到不同高度下的密度昼夜波动规律,再利用预测得到的日平均密度即可计算出具体当地时间对应的密度情况。误差分析说明经验预测法比简化模型法精度更高。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精度并且使用方便,可用于地球边缘大气密度的工程化预测计算。  相似文献   

4.
王世金 《上海航天》2004,21(4):23-28
介绍了风云一号(FY-1)C,D极轨气象卫星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的任务目标、主要功能和工程指标。以及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给出了空间环境宁静期、地磁扰动事件、太阳质子事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和粒子长期变化等探测结果,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对C,D星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分别进行的5年和第二次在轨测试结果表明,两星监测器工作正常、性能稳定,探测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5.
合成孔径雷达(SAR)杂波特性可采用杂波的单点统计和相关结构来描述,二者在目标检测应用中均应有用。与SAR杂波有关的非高斯分布按一种极简单的方法可归纳到基于单点统计的检测方案中。然而与相关非高斯分布的解析计算有关的困难妨碍着相关结构的使用。本文根据近似于数域中杂波统计的相关高斯混合分布提出一种相关雷达杂波的一般模型。由于该模型是以具有易处理封闭表达式的多变量高斯分布的加权总和为基础的。所以,模型的解析计算是可能的,论证了由这种方法改善了的目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6.
太阳同步轨道空间粒子辐射剂量探测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超  王世金  王月  张微 《宇航学报》2008,29(1):357-361
利用“实践六号”A星3台辐射剂量仪2004年9月至2007年1月的在轨探测数据,对太阳活动低年,该卫星所处太阳同步轨道不同方向、不同屏蔽厚度下的辐射剂量水平及辐射剂量增长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空间环境扰动会导致日辐射剂量率较之空间环境宁静期有1个数量级的增长,这种增长一般滞后于空间环境扰动事件1~2天,持续时间为十几天至数十天;太阳活动低年,平均日辐射剂量率小于5rad天,与地球辐射带模型计算结果大致相当。这些结果对卫星的在轨安全保障和抗辐射加固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们开发了许多模型用来预估辐射剂量,例如由BELGIAN航空航天研究所开发的空间环境信息系统模型(SPENVIS)。该模型在用来描述辐射环境对微电子器件的影响和研究轨道碎片方面已被证明是非常好的工具。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评估该模型确定人体辐射剂量和剂量当量的适用性,他们发现该模型对不同屏蔽条件下深部剂量的计算值与利用HZETRN和PDOSE模型(这两个模型是大家共知的广泛用于确定人类探险飞行环境的)计算的结果相同。由于SPENVIS模型在计算LET粒子通量关系时对次级粒子只做了粗略的估计,所以它的这种估计和其他的模型有些不一致。由于在空间几乎所有的重要器官都会受到辐射引发的辐射病以及癌症对生命构成威胁,SPENVIS模型被用于计算造血器官的深部剂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航天局近日在北京宣布,“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正式启动。 双星计划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探测近地赤道区和近地极区两个近地磁层活动区的电磁场和能量粒子的时空变化规律,系统研究磁层亚暴、磁层暴和磁层粒子暴的触发机制及其对太阳活动和行星际扰动响应的全球过程,建立符合实际的空间环境动态模式,研究相应的预报方法。 双星计划由一颗赤道区小卫星和一颗极区小卫星组成,这两颗卫星将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地球空间重要活动区。 该计划是由中国科学院刘振兴院士牵头提出的,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对…  相似文献   

9.
一种微波滤波器机辅调试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波滤波器的机辅调试(CAT)是微波工程中较新的领域。本文提出并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微波滤波器机辅调试的新方法,其主要过程为:采集矢量网络分析仪上被测滤波器的网络S参数,通过优化、拟合得到网络参数的有理函数模型,运用网络综合理论和矩阵旋转变换理论,提取被测滤波器的耦合矩阵,将此矩阵与原始设计矩阵进行比较,可得出被测滤波器中所有参数偏离目标值的偏离量。由此,可指导试验调试。为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文中给出4个例子:4阶2极点类椭圆函数滤波器、7阶切比雪夫滤波器、5阶3极点不对称滤波器、10阶8极点自均衡类椭圆函数滤波器。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滤波器严重失谐、耦合系数与目标值差别很大,该方法仍能有效。该方法为微波滤波器的机辅调试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是提高批生产能力的一个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在卫星导航定位的误差分析中,准确估计定位误差椭球的几何特征有利于更好的描述定位精度,为估算定位精度参数提供依据。本文研究卫星定位中误差椭球的轴方向、轴长和轴比。通过分析精度衰减(Dilution of Precision, DOP)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分离其中的三维定位部分和与钟差有关部分,构建了定位误差椭球的理论模型,并给出误差椭球轴方向、轴长和轴比的计算公式。结合GPS星座,在全球范围内选取8个有代表性的地点对该模型开展仿真分析,表明该理论模型可以准确的描述定位误差椭球的几何特征,误差椭球的轴方向、轴长和轴比与模型给出的理论值非常符合。同时,利用8个地点中2个地点附近的IGS测站秒级实测数据进行定位解算,对定位误差椭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站误差椭球诸参数的理论值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刘晓建  陈平 《宇航学报》2004,25(1):77-81,97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计算机辅助工具。用于存储和分析在地理空间上和时间上发生的现象和事件。GIS系统在航空航天、军事和民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数据库是GIS系统的核心,空时数据的存储和查询是GIS数据库中的两个重要问题。本文针对现有空时数据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约束数据库的空时数据模型。阐述了该模型与已有空时数据模型间的关系。本文进一步对关系数据模型上的Datalog查询语言的语法和语义进行了推广,使之能够对提出的GIS空时数据模型的数据进行查询。最后给出一个在飞船着陆场系统搜索救援中使用该数据模型的实例。通过该数据模型在实际系统中的使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线性约束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不仅可以替代现有的空时数据模型.而且克服了这些模型不能表示无限空时数据的缺点和不能描述空间、时间坐标关系的缺点;(2)针对该模型推广的Datalog查询语言与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相比,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可以描述诸如循环和传递闭包等复杂的应用语义。  相似文献   

12.
飞船降落伞系统的可靠性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船降落伞系统中设计有主伞包开关判别和速度判别两个主伞系状态监测装置,这使得飞船降落伞系统具有其自身特点.主伞包开关判别和速度判别装置各自具有两类任务可靠性,且它们各自的监测范围不同.采用冷贮备模型描述飞船降落伞系统可靠性时,需基于一定的假设,不能准确地描述飞船降落伞系统的可靠性.为此,在分析飞船降落伞系统自身特点和冷贮备模型局限性的基础上,采用事件树方法,建立了飞船降落伞系统的可靠性事件树和更为准确的可靠性数学模型.该模型更具一般性,能更准确地反映飞船降落伞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刘亚英 《宇航学报》1995,16(2):81-84
本文以轨道摄动分析方法一阶理论为基础,其中大气阻力摄动采用数值积分方法,给出一种可利用各种大气模型进行轨道摄动分析的计算方法,并利用三种高层大气模型(CIRA-72,CIRA-86和DTM)和三个太阳活动水平(F10.7=100,150和200)分析比较了大气阻力摄动对高度为400km的空间站轨道漂移和寿命的影响,以及估算修正轨道漂移所需的能量。给出的定量分析结果将为空间站或航天飞行器的轨道设计和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进化算法选择最佳脉冲重复频率(PRF)组,在中PRF雷达的模型中使距离-多普勒盲区最小。介绍了8个和9个PRF的两个方案,该算法能确保得到的所有结果是完全可解码的并且没有盲速。我们考虑了旁瓣杂波的详细影响以及在以中等PRF模式运行的实际机载火控雷达中影响雷达PRF选择的多个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15.
当太阳活动频繁,特别是有耀斑爆发或者日冕物质抛射驱动的激波时,经常能够观察到高能粒子(能量从几十keV到几十MeV)通量突然增加,这种由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粒子事件被称为太阳高能粒子事件。文章研究了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产生的两类高能粒子事件,重点讨论了高能粒子横越磁力线的扩散对粒子在行星际空间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给出了对于不同扩散系数条件的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6.
高层大气模型对空间站轨道漂移和寿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轨道摄动分析方法一阶理论为基础,其中大气阻力摄动采用数值积分方法,给出一种可利用各种大气模型进行轨道摄动分析的计算方法,并利用三种高层大气模型(CIRA—72,CIRA—86和DTM)和三个太阳活动水平(F10.7=100,150和200)分析比较了大气阻力振动对高度为400km的空间站轨道漂移和寿命的影响,以及估算修正轨道漂移所需的能量。给出的定量分析结果将为空间站或航天飞行器的轨道设计和能量估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航天局近日在北京宣布,“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正式启动。双星计划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探测近地赤道区和近地极区两个近地磁层活动区的电磁场和能量粒子的时空变化规律,系统研究磁层亚暴、磁层暴和磁层粒子暴的触发机制及其对太阳活动和行星际扰动响应的全球  相似文献   

18.
两种着陆模式下的着陆器缓冲机构构型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建立了着陆器在非0高度关机着陆模式下、触地关机着陆模式下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基于仿真模型,应用全因子实验设计方法分析了着陆器在两种着陆模式下的软着陆性能,得到了软着陆极恶劣工况。为了获得软着陆性能最佳的着陆器设计方案,研究了着陆缓冲机构构型参数对软着陆性能的影响。结合仿真模型与实验设计方法获取样本点,构造了极恶劣工况下描述软着陆性能指标值、着陆缓冲机构构型参数之间映射关系的响应面模型。之后利用响应面模型与第二代非劣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实现了着陆缓冲机构构型参数的优化。将优化后的参数代入仿真模型验证,着陆器在两种着陆模式下的抗翻倒能力、底面抗损坏能力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立方星是近年来微小卫星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以太阳同步轨道(SSO)立方星任务为例,研究地球非球形引力项J2和大气阻力对立方星轨道演化的影响。分别研究了轨道高度、太阳活动指数F10.7和大气模型对SSO立方星轨道演化的影响,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研究表明:大气阻力摄动对SSO立方星轨道寿命影响很大,影响结果与轨道高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太阳活动高、低年时的轨道演化差异明显,且演化量随F10.7的变化是非线性的;不同大气模型下的轨道演化情况存在差异,大多数模型所对应的轨道演化量的量级基本一致。上述影响分析对SSO立方星任务轨道的选定及轨道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不仅是太阳物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空间环境探测研究的重要对象。文章提出了一种在日地L4/L5点布置一颗探测器开展太阳立体探测的技术构想,相较于目前国际上在地球轨道或日地L1点布置探测器只能沿日地连线方向获取正对地球的太阳活动信息而言,该构想具有更大的优势,能够从侧面对整个日地连线上的日冕物质传播和演化规律进行立体监测,获取单点探测无法得到的立体信息,从而大大丰富太阳磁场、太阳活动等信息。文章在国外相关任务调研的基础上,对达到L5点的轨道转移方式和代价进行了初步计算,提出了探测器总体方案设想,并对我国开展L4/L5点太阳立体探测给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